![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2213/0-1704439213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2213/0-17044392137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62213/0-170443921374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对图中的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冰挂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 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C.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 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2.(2分)用一根质地均匀的粉笔在黑板上写字后,粉笔变短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粉笔的质量变小B.粉笔的体积变小
C.粉笔的密度变小D.粉笔的密度不变
3.(2分)在国庆阅兵式上,领队机梯队驾驶我国自行设计的飞机,在蔚蓝的天空中拉出了一条条美丽的“彩带”,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俗称“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是( )
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
4.(2分)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5.(2分)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6.(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如图所示,分析图像可知( )
A.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B.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1:4
D.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7.(2分)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小明看演出时舞台上常喷洒干冰,施放“烟雾”﹣﹣“烟雾”是干冰先升华后液化产生的
B.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
C.深秋季节,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
D.寒冬时节,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
8.(2分)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烧瓶中的水加热直到沸腾,撤去酒精灯,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将烧瓶倒置,向瓶底浇冷水,瓶内水再次沸腾。关于实验中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瓶口出现的“白气”是汽化形成的
B.水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C.水再次沸腾说明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大小有关
D.沸腾是只发生在液体内部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
9.(2分)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铜>ρ铁>ρ铝)( )
A.铜球B.铝球C.铁球D.不能确定
10.(2分)中国的高铁技术世界一流,如图所示是几枚硬币“静静”立于高速行驶列车的窗台上的照片,认为硬币处于静止状态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车内的座椅B.路边的树木
C.窗外的楼房D.远处的高山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计30分)
11.(4分)下列物态变化中①初春:冰雪消融②盛夏:洒水降温③深秋:浓雾弥漫④严冬:凝重的霜,其中④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其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有 (填序号)。
12.(4分)一个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那么宇航员的体积是 m3。
13.(6分)小达同学查密度表知道冰的密度是0.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若他将一质量为200g的冰块放入空玻璃杯中,在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完全熔化后,水的体积为 dm3。
14.(2分)小红的妈妈从超市买回一桶花生油,瓶上标有“5L”净含量4.5kg的字样,则花生油的密度为 kg/m3。
15.(4分)有一个质量为0.25kg的空瓶子,盛满水后称得它的质量为1.5kg,那么这个瓶子的容积是 mL,若用该瓶子盛满某种液体后,盛满后称得它的质量为1.75kg,则此液体的密度为 kg/m3(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6.(6分)如图所示,分析水循环可知,地表水吸收热量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水蒸气;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为小冰粒的过程要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高山顶上的积雪终年不熔化厚度却基本不变,主要是由于降雪量与冰雪因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减小的量基本相等。
17.(4分)质量、外形和体积完全相同的铁球、木球、铅球和铝球(ρ木<ρ铝<ρ铁<ρ铅),如果其中只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球一定是 球,同时空心部分最小的球是 球。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计36分)
18.(3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9.(1分)用量筒测小块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该小块矿石体积为 cm3。
20.(2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长度,读数为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 。
21.(12分)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时:
(1)小华组装好实验器材后开始实验,请你指出图甲中存在的操作错误是 。
(2)纠正错误操作后,开始计时。第3min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 ℃,从记录数据的表格可以分析出:水沸腾的特点是温度 ,继续 。
(3)根据水的沸点可判断当时当地的气压 (选填“是”或“不是”)1标准大气压。
(4)小华和另一位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且同时开始实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水的质量较大的图象为 (选填“a”或“b”)。
22.(6分)小丽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时,由于没有量筒,她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小石块的质量,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m1为 g。
(2)如图乙所示,将烧杯放在水平台面上,用细线系住小石块轻轻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小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壁上记下水面位置。
(3)将小石块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为152.4g。
(4)向烧杯中缓慢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为165.2g。
根据上述方法和测量结果,计算出小石块密度ρ= kg/m3,测出的小石块密度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23.(12分)下面是小明同学测量“可乐密度”的实验,请你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
(1)小光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他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将装有可乐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中放入50g、20g、10g三个砝码后,天平指针刚好指在分度盘中线位置。
(3)将杯中的一部分可乐倒入量筒中,量筒内可乐的体积如图乙所示,为 cm3。
(4)测出剩余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其总质量为 g,则可乐的密度是 kg/m3。
(5)计算出密度后,小光发现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这样会使小光测量的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4分)
24.(7分)下面是一位粗心同学的部分课堂笔记,请你帮助他完成空缺部分。
(1)请补充①~③的内容。
①
②
③
(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 ,测量结果要用有效数字保留记录,即准确值加 同时不要忘记单位。
(3)电冰箱的制冷过程:制冷物质在 上汽化吸热,在冷凝器上 放热。
25.(7分)有一个铜制小球,它的体积为30cm3,质量为89g。
(1)试判断该球是不是实心铜球?
(2)如果不是实心球则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若用某种金属注满它的空心部分后球的质量变为245g。求这种金属的密度是多少?(ρ铜=8.9×103kg/m3)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20分)
1.解:
A、冰挂是由液态的水变为固态的冰形成的,“冰挂”的形成过程是凝固现象,故A错误;
B、云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形成的,“云”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冰晶形成的,“霜”的形成过程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
D、雾是由气态的水蒸气变为液态的水形成的,“雾”的形成过程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2.解:AB、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过程中,粉笔变短了,体积减小;所含物质在减少,所以质量减小;故AB正确;
C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与质量、体积、形状无关;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3.解:发动机排出的暖湿热气体遇到高空冷空气,使暖湿热气体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白色雾气,此过程属于液化现象。
故选:C。
4.解:
AC、甲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所以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一定的熔点,所以乙是晶体;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态,故A正确,C错误;
B、分析图象可知,乙有一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错误;
D、乙物质在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此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5.解:A、使用天平时,称量前将游码归零,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A错误;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故B正确;
C、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码,且加减砝码用镊子,故C错误;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故D错误。
故选:B。
6.解:A、图像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由图可知,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大,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小,故B错误;
CD、由图可知,当m=10g时,V甲=2cm3,V乙=8cm3,
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
ρ甲===5g/cm3;
ρ乙===1.25g/cm3,
所以,甲乙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故D正确,C错误。
故选:D。
7.解:A、在舞台上喷洒干冰产生的“白气”,是由于干冰升华吸热,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冰块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使手的温度降低,故B正确;
C、霜是小冰晶,是晶体,故C错误;
D、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眼镜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使镜片模糊不清,液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8.解:
A、“白气”的成分是小水珠,是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A错误;
B、液体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故B错误;
C、液体的沸点与上方压强有关,压强越低,沸点越低;当冷水浇在烧瓶底部时,烧瓶上方气压降低,烧瓶内的水沸点降低,再次沸腾,故C正确;
D、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9.解:质量一定时,密度小的,体积就大。
因为ρ=,ρ铜>ρ铁>ρ铝>ρ水,
所以铝球的体积最大,
而三个球都下沉到水底,铝球的体积最大,排除的水就最多。
故选:B。
10.解:A、以车内的座椅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
B、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窗外的楼房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以远处的高山为参照物,硬币的位置时刻变化,所以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计30分)
11.解:①初春,冰雪消融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熔化吸热;故①符合题意;
②盛夏,洒水降温是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②符合题意;
③深秋:浓雾弥漫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放热形成的,故③不符合题意;
④严冬:凝重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凝华放热,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凝华;①②。
12.解:宇航员的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宇航员从地球进入太空后质量不变;
如果人的密度和水的密度相等,为1.0×103kg/m3,
根据密度公式ρ=知宇航员的体积:
V===0.06m3。
故答案为:不变;0.06。
13.解: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立方米的冰的质量为0.9×103千克。
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故冰熔化后质量保持不变,即水的质量为200g;
由ρ=可得,水的体积为:
V水===200cm3=0.2dm3。
故答案为:每立方米的冰的质量为0.9×103千克;不变;0.2。
14.解:油的体积V=5L=5dm3=0.005m3,
油的密度ρ===900kg/m3;
故答案为:900。
15.解:
水的质量:
m水=1.5kg﹣0.25kg=1.25kg,
由ρ=得水的体积:
V水===1.25×10﹣3m3,
则瓶子的容积:
V容=V水=1.25×10﹣3m3=1250mL;
某液体的体积:
V液=V容=1.25×10﹣3m3,
某液体的质量:
m液=1.75kg﹣0.25kg=1.5kg,
某液体的密度:
ρ液===1.2×103kg/m3。
故答案为:1250;1.2×103。
16.解: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吸收热量,汽化变成水蒸气;
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为小冰粒的过程是凝固,放出热量;
高山顶上的冰雪因气温低不会熔化,但可以升华变为水蒸气,因降雪量与冰雪因升华而减小的量基本相等,所以积雪终年厚度基本不变。
故答案为:汽化;放出;升华。
17.解:(1)假设铁球、木球、铅球和铝球都是实心的,因为它们质量相等,木球的密度最小,由密度公式ρ=可知木球应该体积最大,而它们体积又是相等的,因此木球可能实心的。若四球只有一个球是实心的,则是木球。
(2)假设三个球都是实心的,质量相等,
由ρ=可知
球的体积为V=,
因为ρ铝<ρ铁<ρ铅,
所以V铅>V铁>V铝,
又因为三个球的体积相等,
所以铅球的空心部分体积最大,铝球的空心部分最小。
故答案为:木;铝。
三、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计36分)
18.解:
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体温计是用来测量体温的,正常人体的温度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所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为35℃﹣42℃,所以乙是体温计。
体温计在下端有一个极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遇冷收缩,使上方的液体不能够回到玻璃泡内,因此它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乙;可以。
19.解:如图所示,放入小块矿石前液体体积示数为30mL;放入小块矿石后,量筒中液体和小块矿石的体积示数为40mL,则小块矿石的体积:V=V2﹣V1=40mL﹣30mL=10mL=10cm3;
故答案为:10。
20.解: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在12.0cm和12.1cm之间,估读为12.03cm,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12.03cm;
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人们一般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故答案为:12.03;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1.解:(1)图甲中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
(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96℃;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
(3)由图知,当水的温度达到98℃时,温度不再变化,说明此时是水的沸腾过程,沸点是98℃.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不是1个标准大气压。
(4)读图丙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应该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即b的质量大;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2)96;不变;吸热;(3)不是;(4)b。
22.解:(1)小石块的质量:m1=20g+10g+2g=32g。
(4)小石块的体积:V=V排水===12.8cm3,
小石块的密度:ρ===2.5g/cm3=2.5×103kg/m3。
由于小石块吸水,导致小石块的体积测量值偏大,密度测量值偏小。
故答案为:(1)32;(4)2.5×103;偏小。
23.解:(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若指针右偏,应该向左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2)可乐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总=50g+20g+10g=80g;
(3)量筒中可乐的体积:V=40mL=40cm3;
(4)剩余可乐与烧杯的质量:m剩=20g+10g+5g+3g=38g;
量筒中可乐的质量:m=m总﹣m剩=80g﹣38g=42g;
可乐的密度:ρ===1.05g/cm3=1.05×103kg/m3。
(5)量筒内的可乐中有很多气泡,会使体积偏大,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密度偏小。
故答案为:(1)零刻度线;左;(3)40;(4)38;1.05×103;(5)偏小。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4分)
24.(1)液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回顾每个物理实验的探究过程,然后确定对应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时,需要控制另外两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刻度尺使用读数时: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3)电冰箱内制冷剂在汽化时吸热,即蒸发吸收冰箱内的热量,达到降温致冷的目的,然后再液化放热使制冷剂变为液体的,电冰箱是利用汽化吸热和液化放热的原理工作的。
25.解:(1)由ρ=可得,
球壳(铜球所含铜)的体积V铜===10cm3,
已知铜制小球,它的体积为30cm3,因为V铜<V球,所以该球是空心铜球;
(2)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心=V球﹣V铜=30cm3﹣10cm3=20cm3,
注入金属的质量m金属=m总﹣m球=245g﹣89g=156g,
因为空心部分注满金属,则V金属=V空心,
注入金属的密度ρ金属===7.8g/cm3。
答:(1)该球是空心铜球;
(2)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7.8g/cm3。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
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常见的数据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初中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题,共7页。
这是一份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