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162539/0-17044472424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162539/0-170444724242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 祖先的摇篮【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162539/0-17044472424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整册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共8页。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正确读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
3.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4.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有感情地读好儿童诗,读好文中的问句,读好带动词的词语。
2.能仿照诗中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正确读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理解课题,识记生字
解读课题,认读“祖先”。
1.认读“祖”,引导学生发现“祖”是由“示字旁+且”组成,可以利用熟字换偏旁来识记,如“组、粗”。并说出几个示字旁的字。
课件出示:
神 礼 祥 视 祝 福
2.字理识记: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祭祀、礼仪有关。
3.认识“祖先”: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是谁吗?图片出示“狩猎捕鱼、钻木取火”图。
4.最早给我们力量的人叫“祖先”。(板书:祖先)。
课件出示:
5.解题:同学们见过“摇篮”吗?课文中“祖先的摇篮”指什么呢?
6.借助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认识“摇篮”,充分感受原始森林的美丽与神秘。
【设计意图】从课题解析入手,指导学生认识生字,并了解示字旁的字的字理。通过图片或视频认识文中出现的事物,便于学生快速感知文本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块二 整体感知,通读全诗
1.通读全文,识记生字。
(1)与老师合作读课文。
(2)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
2.联系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祖先的摇篮里有许多许多东西,出示短语“浓绿的树荫”“美好的回忆”,你能正确地认读吗?
课件出示:
浓绿的树荫 美好的回忆
①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浓、忆”。
②用辨别形近字的方法认识“蓝、篮”。(草字头表示“蓝”与草本植物有关)
(2)扩词:你还知道多少种蓝色?
(3)认读形近字“赛、寒”,并进行扩词。
3.读好动词,音形识记。
课件出示:
摘野果 掏鹊蛋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1)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认读。
(2)字源识记“逮”。
听一听:听教师用字源图讲解“逮”的字理,(小篆):“”像一只手“”抓住动物的尾巴“”,加上“”表示追,追着赶着抓,就是最早的“逮”。
(3)出示图片认“蔷薇”。草字头表意,下面表声。
(4)读动词节奏:动词读重音,动词后要适度停顿,读出节奏,可以借助动作表演读。
(5)齐读巩固。
4.通读全诗,整体感知。
(1)再读全诗,思考:摇篮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指名读第1小节。
(3)理解“一望无边”,聚焦“大”。
①课件出示“望”的演变。
②积累表示“大”的四字词语:无边无际、一望无垠、广阔无垠等。
(4)指导朗读第1小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有梯度地进行了识字读文的教学,扎扎实实地将生字教学落实,多种形式朗读课文,一方面便于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一方面改变单一的读书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地与文本真正接触,使其产生真实的感情。
板块三 认真观察,指导生字
1.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课件“祖、啊、浓、望、蓝、摘、掏、赛、忆”。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点。
(2)发现疑难点,交流书写要领。
2.教师范写,提示要点。
(1)“祖、啊、浓、摘、掏、忆”都是左右结构,注意左窄右宽,其中“啊”注意左右部分的位置分布,“口”和“阝”的总宽和“可”的宽度大致相等。
(2)“蓝、望”是上下结构,要写紧凑。“赛”是上中下结构,注意它的最后一笔是点。
3.学生描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个别点评,展示优秀书写示例,出示问题书写示例,并纠正。
5.抄写词语。
课件出示:
祖先 原始 浓绿 蓝天 赛跑 回忆 意思 野果野兔 一望无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注意字的结构,并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前指导学生观察并指名学生回答自己的观察方向,写后评价反馈,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得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2.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细读课文,把握思想
1.复习词语,检查认读。
课件出示:
祖先 原始 浓绿 蓝天 赛跑 回忆 意思 野果 野兔 一望无边
2.再读课文第2、3小节,思考:“我”想到了什么?
3.出示第2、3小节中带动词的短语,并读一读。
4.理解动词,感受快乐。
(1)用合适的动词填一填。
课件出示:
( )野果 ( )鹊蛋 ( )松鼠
( )野蔷薇 ( )红蜻蜓 ( )绿蝈蝈
(2)多种形式读一读。
(3)请大家模仿这些动作。
(4)体会快乐: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5.拓展短语:除了“摘野果”,还可以“摘什么”?
6.自读有关诗句,说说课文第4小节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
课件出示:
那(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那( ),是( )的摇篮。
7.同桌之间讨论交流:“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
8.带着你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再读课文。
【设计意图】以读为主,反复诵读。通过“提炼、读、说”带有动词的短语,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和生动。同时,通过思考问题,对“祖先的摇篮”有更为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板块二 读中感悟,拓展升华
1.思考:我们的祖先在摇篮里做些什么呢?用下列句式写一写。
课件出示:
在________________(哪里)________________(干什么)
2.根据图片想象:如果你像祖先一样在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3.指导朗读第2、3小节。(课件出示第2、3小节)
课件出示:
我们的祖先, 那时候,
可曾在这些大树上 孩子们也在这里
摘野果, 逗小松鼠,
掏鹊蛋? 采野蔷薇吗?
可曾在那片草地上 也在这里
和野兔赛跑, 捉红蜻蜓,
看蘑菇打伞? 逮绿蝈蝈吗?
(1)师生合作读,指导问句的读法。
(2)指名读,小组接龙读。
4.仿照诗歌第2、3小节,发挥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可能做什么?
课件出示:
我们的祖先, 那时候,
可曾在( ) 孩子们也在这里
( ), ( ),
( )? ( )?
可曾在( ) 也在这里
( ), ( ),
( )? ( )?
(1)仿照示例,说一说。
(2)小组合作完成仿写。
(3)全班交流,评议。
5.配乐朗读全诗。
6.拓展:搜集原始森林的图片和视频,向你的家人介绍“祖先的摇篮”的情况。
【设计意图】抓住“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等关键句子来引导学生读诗句,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让学生尽情、尽兴地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体会情感,加深感悟,并仿照句子进行仿说训练,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好玩的儿童诗,语言生动有趣。丰富的想象,舒缓的节奏,还配有插图,便于学生朗读理解,积累语言。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重视朗读训练。
教学时,将教学重心放在朗读上,用大量的时间、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朗读,旨在帮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诗歌教学有一定难度,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通过反复读,能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配以图片,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将优美的文字转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祖先们在森林里生活的场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而且促进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3.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训练。
在这首诗中,有动词短语的练习,仿写句子的练习。在教学时,通过提炼、读、填,让学生感悟和积累,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拓展。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祖先的摇篮
2
认识本单元34个生字,会写25个字。会写34个词语。
能结合语境体会表示动作的词语的恰当运用。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仿照《祖先的摇篮》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默读课文,能根据表格的提示讲《羿射九日》的故事,能就自己觉得神奇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能根据《黄帝的传说》中课后习题的提示,有条理地复述黄帝造车、造船的故事。
羿射九日
2
黄帝的传说
2
口语交际
1
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语文园地八
2
能借助形声字构字规律,认识“钩、铲”等10个生字
积累与快慢有关的近义词语,能选用词语说句子。
能根据提示想象画面,仿照例句写句子。
了解示字旁和衣字旁、两点水和三点水所代表的不同意义,能区分这些偏旁相似的汉字表示的意思。
背诵古诗《舟夜书所见》。
自主阅读《李时珍》,了解李时珍和他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历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祖先的摇篮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重点难点,复习导入,品读课文,理解感悟,拓展延伸,梳理板书,教学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23 祖先的摇篮优质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