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8 池子与河流 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8 池子与河流(教案),共5页。
8* 池子与河流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察说说池子与河流这两种事物的不同之处。2.出示干涸的池子、奔腾的江河图片,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入课题。过渡:是什么让池子与河流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同样是水,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却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说不定能有一些启发。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教师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讨论、朗读。二、自读课文,检测预习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与其他课文在形式上的差异。教师相机简介寓言诗。寓言诗 具有寓言性质的诗歌。它用诗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并寄寓一定的道理、教训,具有浓厚的教育意味和色彩。寓言诗篇幅短小,情节单一,常用讽刺与夸张的手法,突出漫画式人物形象,具有诗的凝练含蓄的意境氛围,语言精练,有韵味而又富于哲理,且耐人寻味。2.交流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文中生字,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辨形。(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齐读。(3)指名分小节轮读诗歌,注意读好“行吟、任凭、淤塞、衰退”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随文释义。针对读得不够流畅的部分,再次指名比赛读。3.默读诗歌,思考:这首寓言诗讲的是什么故事?(人物:池子和河流;内容: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结局。)4.小组合作,给寓言诗划分层次。◆结构梳理: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第9、10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三、角色朗读,体情悟理1.认真读一读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1~6小节是池子说的话,7、8小节是河流说的话。)2.分小组合作交流:池子与河流有什么不同?你怎么评价他们?(从做法、志向、命运等方面比较。)3.交流池子说的话。(1)池子对河流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同情,不理解。)从哪儿看出来的?(我的命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2)池子觉得自己“幸运”在哪儿?河流的命运与自己又“相差”在哪儿?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池子的话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点拨总结。预设:池子的“幸运”:安闲地躺着,不用背负重量,终日清闲,无须烦恼。河流的“差别”:滚滚滔滔,奔流不息,会疲劳;背负很多,终日劳作,太劳累;有名,贯穿全国,享受赞美,但这都是空的,不实惠。(3)池子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吗?找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第5、6小节,读出心满意足的感觉。)(4)你怎么评价池子?4.交流河流说的话。(1)朗读第7、8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不赞同。)(2)交流感悟: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自己从河流的话中听懂了什么。·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对池子说的话感到不相信和可笑。)·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在河流看来,池子根本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像它这样不流动,迟早会失去生命力。)·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光荣无比。(河流明白水流不息的规律,它总是不顾自身的安逸,给人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创造利益和价值,因而受到尊敬,感到光荣。而池子迟早会被人遗忘的。)(3)教师小结,点拨道理。小结:河流的话让我们明白了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地进取,无私奉献他人,这样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生命也会变得更有价值。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池子与河流说的话。注意读出池子的满足、自得,河流的冷静、客观。6.交流故事结局。(1)指名朗读诗歌第9小节,理解“应验”。(“应验”的意思是后来发生的事实与预先所言、所估计的相符。第8小节最后一句话是河流预测的结局,第9小节揭示河流与池子的不同结局。)(2)用自己的话概括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结局。(池子:完全枯干;河流:长流不断。)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的。)(3)齐读第10小节,想一想,你领悟到了什么?四、延伸探究,拓展积累1.出示填空,明确寓意。填空:这首寓言诗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2.延伸探究:在生活中“池子”和“河流”分别代表哪类人?预设:池子——只顾享受眼前安逸,得过且过的人;河流——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不断增添光彩的人。3.你在生活中接触过或听说过像“池子”“河流”这样的人吗?你更赞同哪一类人的观点和做法?说说理由。预设: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两类人的不同表现、获得的成就等进行比较,让他们从中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为他人奉献的道理。最后提醒学生说一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有哪些打算或准备进行哪些努力等。五、推荐阅读,作业设计1.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2.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并向小组同学推荐一篇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说明理由。《池子与河流》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内容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寓意,并受到一定的启发。教学时,我首先利用两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再围绕课题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掘学生提问题的潜力。再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朗读、表演,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自主探究课堂的不足在于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认识片面,这时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便显得格外重要。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对“池子”与“河流”有自己的初步认识,再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基本能准确把握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此时稍微点拨指引,学生就能领会寓意了。本堂课结束以后,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在“你赞同哪种观点”的讨论环节,我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其实在这一环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启发他们联系实际谈体会。三年级孩子的阅历尚浅,能够联系起来的实际生活事例不多,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搜集足够的资料、事例等,以此为依托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这样才能真正把“种子”种进学生心里,把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目标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3.对比池子与河流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深化感知,从而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蕴含的深刻道理。(难点)
8* 池子与河流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观察说说池子与河流这两种事物的不同之处。2.出示干涸的池子、奔腾的江河图片,再次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引入课题。过渡:是什么让池子与河流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同样是水,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却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池子与河流的对话,说不定能有一些启发。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提出问题。教师找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讨论、朗读。二、自读课文,检测预习1.引导学生交流本课与其他课文在形式上的差异。教师相机简介寓言诗。寓言诗 具有寓言性质的诗歌。它用诗的语言来讲述故事,并寄寓一定的道理、教训,具有浓厚的教育意味和色彩。寓言诗篇幅短小,情节单一,常用讽刺与夸张的手法,突出漫画式人物形象,具有诗的凝练含蓄的意境氛围,语言精练,有韵味而又富于哲理,且耐人寻味。2.交流检查学生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文中生字,指名认读,教师相机正音辨形。(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齐读。(3)指名分小节轮读诗歌,注意读好“行吟、任凭、淤塞、衰退”等词语,不理解的词语随文释义。针对读得不够流畅的部分,再次指名比赛读。3.默读诗歌,思考:这首寓言诗讲的是什么故事?(人物:池子和河流;内容: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生活态度和结局。)4.小组合作,给寓言诗划分层次。◆结构梳理: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第9、10小节:揭示池子与河流各自最终的命运。三、角色朗读,体情悟理1.认真读一读第1~8小节池子与河流的对话,找一找哪几个小节是池子说的话,哪些是河流说的话。(1~6小节是池子说的话,7、8小节是河流说的话。)2.分小组合作交流:池子与河流有什么不同?你怎么评价他们?(从做法、志向、命运等方面比较。)3.交流池子说的话。(1)池子对河流是一种怎样的态度?(同情,不理解。)从哪儿看出来的?(我的命运有多好,比起来,你我相差竟这么大!)(2)池子觉得自己“幸运”在哪儿?河流的命运与自己又“相差”在哪儿?提示: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池子的话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点拨总结。预设:池子的“幸运”:安闲地躺着,不用背负重量,终日清闲,无须烦恼。河流的“差别”:滚滚滔滔,奔流不息,会疲劳;背负很多,终日劳作,太劳累;有名,贯穿全国,享受赞美,但这都是空的,不实惠。(3)池子满意自己的生活状态吗?找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第5、6小节,读出心满意足的感觉。)(4)你怎么评价池子?4.交流河流说的话。(1)朗读第7、8小节,想一想:河流赞同池子的提议吗?(不赞同。)(2)交流感悟:指名朗读并说一说自己从河流的话中听懂了什么。·啊,你在推究哲理?(河流对池子说的话感到不相信和可笑。)·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这个自然规律,难道你已经忘掉?(在河流看来,池子根本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像它这样不流动,迟早会失去生命力。)·我是一条伟大的河流……光荣无比。(河流明白水流不息的规律,它总是不顾自身的安逸,给人们送去源源不断的清洁的水,创造利益和价值,因而受到尊敬,感到光荣。而池子迟早会被人遗忘的。)(3)教师小结,点拨道理。小结:河流的话让我们明白了另一种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孜孜不倦地进取,无私奉献他人,这样必然会赢得他人的尊重,生命也会变得更有价值。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池子与河流说的话。注意读出池子的满足、自得,河流的冷静、客观。6.交流故事结局。(1)指名朗读诗歌第9小节,理解“应验”。(“应验”的意思是后来发生的事实与预先所言、所估计的相符。第8小节最后一句话是河流预测的结局,第9小节揭示河流与池子的不同结局。)(2)用自己的话概括池子与河流不同的结局。(池子:完全枯干;河流:长流不断。)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结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导致的。)(3)齐读第10小节,想一想,你领悟到了什么?四、延伸探究,拓展积累1.出示填空,明确寓意。填空:这首寓言诗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贪图安逸、虚度年华,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增添光彩。2.延伸探究:在生活中“池子”和“河流”分别代表哪类人?预设:池子——只顾享受眼前安逸,得过且过的人;河流——为社会做贡献,为自己的生命不断增添光彩的人。3.你在生活中接触过或听说过像“池子”“河流”这样的人吗?你更赞同哪一类人的观点和做法?说说理由。预设: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两类人的不同表现、获得的成就等进行比较,让他们从中明白生命的价值在于努力为他人奉献的道理。最后提醒学生说一说,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自己有哪些打算或准备进行哪些努力等。五、推荐阅读,作业设计1.推荐阅读《克雷洛夫寓言》。2.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并向小组同学推荐一篇你最喜欢的寓言故事,说明理由。《池子与河流》是一篇略读课文,在内容理解上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感悟寓意,并受到一定的启发。教学时,我首先利用两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再围绕课题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掘学生提问题的潜力。再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有价值的问题,确定教学活动的重点,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朗读、表演,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高涨,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自主探究课堂的不足在于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难免碰壁或者认识片面,这时老师的引导和点拨便显得格外重要。我先让学生通读课文,对“池子”与“河流”有自己的初步认识,再让他们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异。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探究之后,基本能准确把握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此时稍微点拨指引,学生就能领会寓意了。本堂课结束以后,我觉得有点遗憾的是,在“你赞同哪种观点”的讨论环节,我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有点牵着学生鼻子走,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其实在这一环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还要启发他们联系实际谈体会。三年级孩子的阅历尚浅,能够联系起来的实际生活事例不多,因此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搜集足够的资料、事例等,以此为依托引导学生充分思考讨论,这样才能真正把“种子”种进学生心里,把教学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教学目标1.认识“滔、涯”等8个生字。2.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重点)3.对比池子与河流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深化感知,从而理解诗歌最后一小节蕴含的深刻道理。(难点)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