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 肥皂泡 教学设计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162890/0-17044518838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 肥皂泡 教学设计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162890/0-17044518839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20 肥皂泡 教学设计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5162890/0-170445188397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
展开1.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难懂的词语和句子,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
一、活动导入,揭示课题
1.体验活动:在讲台上放置一盆肥皂水和一些套管,师生一起玩一玩吹泡泡游戏。
导入:同学们觉得吹肥皂泡有意思吗?我国一位著名作家小时候最喜欢的游戏就是吹肥皂泡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作家的童年,看看她吹肥皂泡的经历。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1.介绍作者。
冰心(1900—1999) 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文学翻译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在每个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借助拼音或是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测自主学习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课件,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
识字方法:“薄”“和”是多音字,可结合文中具体语境进行辨读、识记;“廊”“颤”“婴”可以结合词语“走廊”“颤抖”“婴儿”来记忆;“娇”字可以结合形声字的特点来进行识记。
(2)关注多音字“和”的4种读音。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会写字的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书写。
预设:出示会写字(带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可以指名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其他学生补充写好字的方法。教师重点示范书写“廊、碗、透、仰、串”等字,突破写字难点。
(4)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一些不易理解的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感情。
预设:文中“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丽”等词语是作者独特的表达,可结合插图、自己吹泡泡时的亲身体验等加以理解,读出肥皂泡在孩子们眼中的美丽、神奇以及吹泡泡时内心的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等感情。
4.理解文中难懂词语的意思,同桌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描写了冰心小时候吹肥皂泡时的场景和看到肥皂泡后产生的美好想象。
3.学习第1、2自然段。
(1)读第1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这一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开头简洁明快,直接表达了“我”对吹肥皂泡这个游戏的喜爱,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②全文是围绕这一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写的?(最爱。)
(2)读第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们”在下雨的时节吹肥皂泡?
预设:吹肥皂泡是下雨时的消遣。而且因为阴雨时节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4.思考并讨论课后的第一题。
(1)读题目,在文中找一找,课文中哪一自然段讲的是吹肥皂泡的过程?
(2)找到第3自然段并指名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描写作者吹肥皂泡过程的动词,体会作者吹肥皂泡的动作轻柔。
(3)小组讨论交流吹肥皂泡的过程并在全班汇报,教师相机进行归纳总结。
(4)找出描写肥皂泡形状的相关语句,抓住“转圈”“软悠悠地在天空中飘游”等词句,体会肥皂泡的样子轻软。
(5)指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吹肥皂泡动作的轻柔。
四、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者同学那里学习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
(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吹肥皂泡的乐趣及童年生活的欢乐,初步领悟作者仔细观察事物的写作方法。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听写生字新词,组织学生相互批改。
2.指名说说吹肥皂泡的过程,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3.教师过渡,引入新课。
过渡:上节课我们也实际体会了吹泡泡的乐趣,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奶奶在吹肥皂泡这一有趣的情景里是什么心情。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学习第4自然段,感受肥皂泡的美好。
1.用段中的一个词概括肥皂泡的特征。(美丽。)
2.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肥皂泡的美丽?(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丽。)
3.讨论交流: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写得很美?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句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思考:“五色的浮光”怎么理解?从“轻清透明”中体会到了什么?想象这句话表现的画面。
预设:“五色”即“五彩”,“浮光”指液体表面的光泽、颜色,课文中指肥皂泡表面的光泽和颜色;“轻清透明”不仅写出了肥皂泡“轻”的特点,而且写出了肥皂泡纯净、清亮、透明的特点;整句话描述的画面是一个个清透的肥皂泡上面漂浮着五彩的光泽,十分美丽。可引导学生借助插图,体会句子,在头脑中想象肥皂泡在阳光下飞起的样子,想象光在肥皂泡上流动的情景。
句2:若是扇得好,一个大球会分裂成两三个玲珑娇软的小球,四散分飞。
思考:你从“玲珑娇软”中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又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画面?
预设:“玲珑娇软”写出了肥皂泡小巧精致和柔软娇嫩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这句话描绘的是一个大肥皂泡分裂成一串串玲珑娇软的小泡泡,十分美丽。
句3:有时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这脆薄的球,会扯成长圆的形式,颤巍巍的,光影零乱。
预设:写肥皂泡在吹得太大、扇得太急的情况下的形态,“颤巍巍、光影零乱”表现了一串串玲珑娇软的、脆弱的球,很快就要散裂了,此刻孩子们的心也提起来了,生怕它们破裂。指导学生读出吹肥皂泡的孩子们内心的紧张、专注、担心与期待。
4.出示吹泡泡视频,引导学生加深体验。
5.再读第4自然段,体会作者对肥皂泡的感情。
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精美词语来赞美肥皂泡,如“玲珑娇软”“颤巍巍”“光影零乱”等,体现的是作者对肥皂泡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第5自然段,体验情感升华。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想一想该段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作者由吹肥皂泡游戏产生的美好想象,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感受美丽迷人的肥皂泡给作者带来的奇妙感觉。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预设:这句话用一组排比句描绘出了肥皂泡的特点:“圆满”写出了肥皂泡的形状;“自由”写出了肥皂泡飞得轻快,无拘无束;“透明”写出了肥皂泡薄而洁净;“美丽”写出了肥皂泡的色彩与神韵。
3.教师提问:美丽的肥皂泡让作者产生了哪些奇妙的想象?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思考:一碰就破的肥皂泡真能飞那么远吗?(借飞远的肥皂泡见识广阔世界。)
(2)引导学生想象:肥皂泡被送上天会怎样?被送过海去又会怎样?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感想,充分感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3)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学生闭目静静地倾听、想象,走进梦幻般的泡泡世界。
(4)除了文中所描写的这些去处,肥皂泡还有可能飞去哪些地方呢?发挥你的想象说一说,与同学进行交流。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段落,注意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三、课堂总结,作业设计
教师总结,学生自主巩固所学知识。
《肥皂泡》一文意境非常美,文中有很多词语虽不常用,但它们准确地再现了肥皂泡特别的美。理解词语的最好方法是给学生相应的感性体验。根据本单元训练重点,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切入:
1.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肥皂泡》不仅介绍了吹肥皂泡游戏的方法和过程,还把吹肥皂泡的美好心情写了出来。因此,学习本文除了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还应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为此,教学前,我安排了吹肥皂泡的实践活动,既让学生对吹的动作有了更深的体会,又为理解下文描写肥皂泡的美丽做了铺垫,让学生把语言文字和感性体验结合起来,减缓了理解的坡度,以更好地体会作者文笔的细腻与精美。
2.拓展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肥皂泡给孩子们带来梦幻般的感觉,教学中不仅要留意作者的美好想象,还要挖掘省略号可能隐含的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丰富的想象,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心情。
3.以读为主,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借助读加深词句理解,借助读升华情感,借助读体会意境,我通过让学生反复读,以读进入梦幻般的肥皂泡的世界,也把听者带到意境中去。
我在此次教学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学生的美感不足,体会不充分。以后再讲这节课,我会提前让学生进行练笔,写出自己吹肥皂泡的过程以及肥皂泡的样子。将他们自己的练笔与冰心的作品进行比较,从而更好地感受冰心语言的魅力,对冰心其人、其作产生浓厚兴趣,并能在阅读中主动学习她的写作方法,积累更多好词好句。这样就可以做到“授之以渔”,相信这样他们会更爱学语文,真正学好语文。教学目标
1.认识“廊、悠”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和”,会写“皂、廊”等13个字,会写“肥皂泡、种类”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清楚吹肥皂泡的过程。(重点)
3.能用联系生活实际等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重点)
4.体会作者由肥皂泡产生的丰富想象,并能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难点)
人教部编版肥皂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肥皂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初读感知,精读课文,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指导写字,提高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肥皂泡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揭示课题,引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读做说结合,学说吹肥皂泡的过程,以读促悟,感受肥皂泡的美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