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一)-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
展开1.(2022七上·衢州期中)下列单位的换算,正确的是( )
A.12分米3=12分米3×1000=12000厘米3
B.1.8米=1.8×1000 =1800毫米
C.0.5千克=0.5千克×1000克=500克
D.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
2.(2022七上·绍兴期中)步骤②和④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
A.清水、清水B.清水、碘液C.碘液、清水D.碘液、碘液
3.(2022·余姚期中)甲、乙、丙三只酒精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都一样,甲和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甲玻璃泡的容积比乙小,乙和丙玻璃泡的容积相同,乙的内径比丙细。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的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
A.甲最长B.乙最长C.丙最长D.一样大
4.(2022七上·杭州期中)小红和小明各自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张课桌桌面的长度,小红测量的结果是122.9厘米,小明测量的结果是122.8厘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小红的读数比小明的正确
B.小明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1 毫米
C.两人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相同的
D.两人中至少有一个结果是错误的
5.(2022七上·杭州期中)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 ( )
①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科学教材的宽度为183.6mm②在10mL试管中加热5mL水
③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食盐水④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
⑤用10mL量筒量取6mL的食盐水
A.①②⑤B.②③④C.④⑤D.①⑤
6.(2022七上·慈溪期中)实验室有一架天平,其标尺的最大刻度为10g,一位同学使用这架天平称取23g食盐,但操作过程中错将20g的砝码放在了天平左盘的位置,并将游码调到标尺3g的位置,然而在加食盐的过程中,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错误,若此时食盐和砝码的位置已不能调换,请你给他一个正确的建议,使他继续实验,并准确测出食盐的质量( )
A.将游码移到标尺6g的位置后继续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B.将游码移到标尺9g的位置后继续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C.向左盘再加一个10g的砝码,并将游码移到标尺3g的位置后继续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D.向左盘再加一个10g的砝码,并将游码移到标尺7g的位置后继续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7.(2022七上·慈溪期中)使用容量规格为XmL的量筒量取液体,如图为量取时的实际情景(只画出有关片段),则所量取的液体体积读数应为( )
A.(b+0.1)mL B.(b+a−b5×1)mL
C.(a−b10×b)mL D.(b+0.2)mL
8.(2022七上·慈溪期中)小科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2.38厘米B.2.23厘米C.2.227厘米D.2.2267厘米
9.(2022七上·鄞州期中)某同学构建了一个关于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特点的分类关系图。请指出甲、乙、丙依次代表( )
A.蕨类植物、苔藓植物、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
C.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藻类植物
D.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10.(2022七上·鄞州期中)“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对苔藓的描述。诗中提及的苔藓与牡丹的共同之处是( )
A.都用孢子繁殖B.都属于植物界
C.都能开花结果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11.(2022七上·桐乡期中)“纳米管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碳纳米管中充入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变化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金属镓液柱的变化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490℃,可用于检测电子线路、测定毛细血管温度等。下列说法错误的( )
A.“碳纳米管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B.碳纳米管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很小
C.金属镓的体积在30~490℃的范围内变化可忽略不计
D.纳米温度计的量程比普通温度计大得多
12.(2022七上·杭州期中)今年暑假, 我国首个科学实验舱在海南文昌发射成功, “问天”号踏上问天之路 。小科注意到火箭发射 时周围有浓浓的白“烟”, 他猜测这是水蒸发后形成的, 而同伴则认为是发射时产生了某种物质 。两位同 学提出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想和假设
C.设计实验方案D.获取事实与证据
13.(2022七上·杭州期中)葫芦藓 、蕨 、银杏和睡莲是我们常见的植物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 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
B.蕨用孢子繁殖, 孢子长在孢子囊中
C.银杏用种子繁殖, 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D.睡莲生长在水中, 所以属于藻类植物
1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中测量值小于物体真实值的是( )
A.测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时就停止调节,开始测量物体质量
B.与天平配套的砝码被磨损了
C.测量时不小心使左盘沾上了水
D.忘了加上游码所指示的数值
15.(2022七上·海曙月考)以下对导致的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钢尺在冬天和夏天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时,夏天的测量值比冬天要大
B.一把刻度尺的刻度比标准刻度间隔小,则用这把刻度尺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C.用累计法测细金属丝的直径时,若绕线不紧,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大
D.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得的体积比液体真实体积要大
16.(2022七上·海曙月考)小宁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大于15mLB.肯定小于15mL
C.肯定等于15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mL
17.(2022七上·长兴月考)国庆节前,工商部门对全市的白酒进行专项检查,某种品牌的白酒的酒瓶上标有450mL的字样,而白酒的含量在446~454mL之间为合格,为了一次性测量出一瓶白酒的体积,最好选用下列哪个量筒( )
A.量程是100mL,分度值是1mLB.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1mL
C.量程是1000mL,分度值是5mLD.量程是500mL,分度值是5mL
18.(2022七上·长兴月考)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好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0枚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19.(2022七上·长兴月考)石蜡不会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小科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测量方法,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过程测得石蜡的体积是5cm3
B.此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得铁块的体积是4cm3
C.此实验过程也可以测得石蜡和铁块的总体积是7cm3
D.此实验过程只需要乙、丁两步就可以测得石蜡的体积
20.图中的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8题;共38分)
21.(2022七上·杭州期中)有关温度测量问题,小方同学进行了观察和实验。
(1)以下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步骤:
A .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B .从被测物体中取出温度计;
C .观察温度计的测量范围及最小分度,选择适当的温度计;
D .让温度计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 .读出温度计示数,并记录。
则实验步骤正确的顺序应是
(2)小明有一支温度计,虽然它的玻璃管的内径和刻度都是均匀的,标度却不准确。它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15℃,在沸水中读数是95℃,若当时实际的气温为10℃,则它指示的温度是
22.(2022七上·东阳月考)观察下列细胞结构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图中,可能是蜗牛的细胞的图是 (选填“甲”或“乙”)。
(2)柳树之所以长得比较高大,这与细胞结构中的 有关(填字明)。
(3)相比口腔上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特有的细胞结构是 (填名称)
23.(2019七上·余杭期末)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成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kg/m3)
24.()近年来,被称为“史上最萌植物”的多肉植物受到了大家的喜爱。多肉植物是指植物的器官的某一部分,如茎或叶或根特别肥大,用以贮藏水分以适应干旱的环境。如图甲、乙所示的虹之玉是景天科景天属的多年生多肉植物,其肉质叶呈圆筒形或卵形,花淡黄,种子如图丙所示, 较小。小强设计了如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家里的各种植物,则虹之玉应该是表中的 (用字母表示)。
25.(2022七上·婺城期末)学校实验室的光学显微镜镜头盒里有如图所示的六个镜头。请回答:
(1)区分物镜和目镜的主要依据是看镜头上端有无螺纹,其中有螺纹的为 ;
(2)用这台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若要使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 (填图中字母)。
26.(2022七上·鄞州期末)近年来风力发电逐渐推广兴盛,宁波市先后建造了白岩山风车公路等八处风电场。每逢春夏之交,高耸的风车和道路两旁璀璨的花海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图甲所示。
(1)风车工作时将空气的动能最终转化为 能。
(2)小宁在风车公路边发现了一种植物,该植物具有真正的根、茎、叶,且叶的背面有孢子囊,如图乙所示。由此他判断该植物属于 植物。
27.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选填“中心”或“交界处”),容易发生地震(2)如图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3)地处某山区的王村镇,要从图丙所示A、B、C、D四地中选择一地修建水电站。请你运用所学的等高线地形图知识,选择一个最适合建造大坝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8.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每隔1分 钟用温度计测一次物质的温度及观察其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乙所示。
(1)通过烧杯中的水对试管中的冰加热,目的是 。
(2)第4分钟时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试管中物质的状态为 。
(3)由图乙可知,CD段吸收的热量比AB段 。
三、实验探究题(共4题;共30分)
29.(2022·余姚期中)子陵中学科技小组的同学发现建筑工人在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他们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关于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组同学讨论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
猜想2:与纤维掺入量有关。
猜想3:与纤维材料的种类有关。
经过思考后,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将铁锤通过电磁铁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对水泥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水泥样品断裂,收集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实验时通过水泥样品 来比较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2)比较序号 三组数据,可以验证猜想3是正确的。
(3)比较序号2、3、4三组数据,可初步得出结论: 。
(4)为缩短上述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碰撞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 。
30.(2022七上·慈溪期中)科学家通过实验证实,小球每摆动一个来回的时间几乎相等。那么,那些因素会影响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呢?张勇和赵良提出下列猜想:
张勇猜想:可能与绳子的长度有关;
赵良猜想:可能与小球的摆动幅度有关。
他们按照装置仪器进行实验。一根细绳一端拴一个小球,一端固定,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并记录数据如表。
根据以上资料和实验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需要测量摆长,测量该物理量所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2)探究小球往返摆动的时间和摆动幅度有关的实验是 (填实验序号),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并其直按测量得到,而是通过测量多次摆动的时间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 。
(3)钟摆是利用本实验原理制成的。某一钟摆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钟摆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一些。
31.(2022七上·安吉期末)小科在学校期间,使用一种医用免洗洗手液(如图甲)对手部进行消毒过程中,闻到了浓浓的酒精味,并看到该液体流动性较差。查看瓶身上的说明后,确定这种洗手液主要成分为75%的酒精。于是,小科所在的兴趣小组对这种洗手液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实验前,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指针静止在如图乙所示位置,为了使天平平衡,接下来的操作是 。
(2)将盛有适量洗手液的烧杯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将烧杯中的部分洗手液倒入量筒,测得烧杯和剩余洗手液的总质量为43.6g;观察到量筒内的液面如图丁所示,则这种洗手液的密度为 g/cm3.
(3)小科对洗手液的密度测量结果有疑惑,回到家后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该洗手液的密度为0.9g/cm3。你认为造成密度测量结果与真实值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 。
32.小明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用红墨水染色后发现细胞膜与细胞壁出现分离的现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用清水重新操作染色步骤后发现细胞又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接下来小明用不同的溶液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现象:
(1)该实验要研究植物细胞的这种“分离”和“复原”现象与 的关系;
(2)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在显微镜下依次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细胞状态。由此推测细胞膜具有 特点。
(3)以上实验结果或现象支持下列哪些观点?
A.三种溶液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分离速度不同
B.三种溶液都能引起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发生“分离”现象
C.清水都能使已发生“分离”现象的植物细胞“复原”
(4)上述实验中,有一组细胞不能复原,其可能原因是 。
四、解答题(共3题;共22分)
33.(2022七上·余杭月考)在标准大气压下,一支没有刻好刻度的温度计,插入40℃的温水中,水银柱长度为10厘米,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厘米。
(1)则测量100℃的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多少厘米?
(2)当插入一定温度的热水中时,水银柱长度为20厘米,则此热水的温度为多少℃。
34.(2019七上·绍兴期末)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米2,容器内水的深度为0.2米,且两容器中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已知ρ酒精=0.8×103千克/米3,ρ铁=7.8×103千克/米3,ρ铝=2.7×103千克/米3.)
(1)求A容器中水的质量m水.
(2)求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V酒精.
(3)将5400克铝块浸没在水中,质量未知的铁块浸没在酒精中后,发现两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且液体均没有溢出,求铁块的质量.
35.一只烧杯盛满水时的总质量为250克,往该杯中放一小石块,石块沉没于水中,杯中水溢出了一部分。这时杯中水和石块质量是300克,然后再小心取出杯中石块,称得这时杯与水的总质量为200克。求:
(1)溢出水的体积是多少?
(2)石子的质量是多少?
(3)石子的密度是多少?实验序号
水泥样品厚度/cm
水泥样品面积/cm2
铁锤高度/cm
掺入纤维种类
纤维掺入量/%
撞击
次数
1
4
100
50
无
无
20
2
4
100
50
A纤维
0.1
80
3
4
100
50
A纤维
0.12
95
4
4
100
50
A纤维
0.15
100
5
4
100
50
B纤维
0.1
90
6
4
100
50
C纤维
0.1
98
实验序号
摆长/绳长(cm)
摆动幅度(cm)
小球往返摆动20次的时间(s)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s)
1
100
5
40
2.0
2
100
8
40
2.0
3
80
5
30
1.5
操作步骤
25%的蔗糖溶液
25%的苏打溶液
25%的食盐溶液
记录“分离”的起止时间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溶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这样重复几次
60秒
58秒
25秒
观察“复原”现象
在载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重复几次
能
能
不能
专题13 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二)-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3 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二)-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3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二-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13期末考试模拟测试二-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1 必考解答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必考解答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1必考解答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11必考解答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必考实验探究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必考实验探究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高效复习(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0必考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原卷版docx、专题10必考实验探究题-七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培优冲刺浙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