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分层作业(27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评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第五章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测评卷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11页。
第五章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3·江苏镇江阶段练习)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iO2具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B.NH3是碱性气体,可用作食品工业制冷剂C.SO2具有漂白性,可大量应用于各种食品添加剂D.FeCl3具有氧化性,可用作铜制线路板的蚀刻剂2.(2023·江苏盐城阶段练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性质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NO2通入水中:H2O+3NO22H++2N+NOB.焦炭制备粗硅:SiO2+CSi+CO2↑C.用食醋清洗水垢(CaCO3)的原理:2CH3COOH+CaCO3CO2↑+Ca2++2CH3COO-+H2OD.实验室若用磨砂玻璃塞盖在了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上:SiO2+2OH-Si+H2O3.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氯水中通入SO2,氯水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SO2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它能与水反应生成H2SO3C.将足量的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具有氧化性D.向SO2的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CO3的酸性强于H2SO34.向盛有BaCl2稀溶液的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然后往甲试管中加入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丙试管中通入足量NH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其成分为BaSO3B.乙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其成分为BaSO4C.丙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其成分为BaSO3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续表 6.我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古代以绿矾(FeSO4·7H2O)为原料制备硫酸和硝酸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煅烧硫酸亚铁可得到的X、SO3、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B.SO3与NO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C.制备硝酸的过程利用了硫酸的难挥发性D.吸收SO3时,用98.3%浓硫酸吸收效果比水好7.(2023·江苏南京阶段练习)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f、g分别转化为d、e、h的反应都可以是化合反应B.a与c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c与过氧化钠反应得到的产物是g和O2D.b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中8.(2023·河南开封高一期中)下列实验无法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 )A.用甲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B.用乙验证NH3易溶于水C.用丙制取并收集少量氨气D.用丁验证NH3与HCl反应9.(2023·江苏南通阶段练习)氮化硅(Si3N4)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用石英砂和原料气(含N2和少量O2)制备Si3N4的操作流程如图(粗硅中含少量Fe、Cu的单质及化合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还原”步骤中焦炭主要被氧化为COB.“高温氮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Si+2N2Si3N4C.“操作X”可将原料气通过灼热的铜粉D.“稀酸Y”可选用稀硝酸或稀硫酸10.(2023·江苏南通阶段练习)用下图装置制取气体(图中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利用下列方案可得到干燥、纯净气体的是( )11.不同价态含氮物质的转化可用如图表示,图中线路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NH3被氧化的过程B.转化②属于氮的固定C.转化③的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D.使用CuO作氧化剂可以实现转化④12.已知饱和氯化铵溶液与亚硝酸钠晶体混合加热可制备氮气。利用如图装置制取氮气,并用氮气制备Ca3N2,Ca3N2遇水发生水解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NO2+NH4ClNaCl+N2↑+2H2OB.④、⑥中依次盛装的试剂可以是浓硫酸、碱石灰C.③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D.实验结束,取⑤中的少量产物置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可以使试管口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13.(2023·江苏苏州阶段练习)某兴趣小组设计用铁粉将NO还原为N2(同时生成Fe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已知:①浓硝酸可氧化NO;②NaOH溶液能吸收NO2,不吸收NO。A.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f→e→j→i→h→g(或g→h)→b→c→dB.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Fe2FeO+N2C.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硝酸和产生的NO2D.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防止水蒸气进入E中干扰反应14.(2023·安徽滁州九校高一期中)将质量为32 g的铜与150 mL的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的NO和NO2的混合气体,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与一定体积的氧气一起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气体恰好被吸收生成Na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通入O2的体积为2.8 LB.反应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1.5 molC.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均为5.6 LD.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0 mol·L-1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8分。15.(15分)(2023·河北邯郸高一期中)某化学小组为验证NH3与CuO反应的部分产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已知该反应的产物对环境友好。(1)选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连接顺序是a→ (图中装置可重复使用)。 (2)先点燃A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目的是 。 (3)装碱石灰的仪器名称是 ,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4)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证明氨气能与CuO反应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该实验存在的明显缺陷是 ,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 处酒精灯。 16.(15分)(2023·广东深圳高一期中)二氧化硫(SO2)是一种在空间地理、环境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受到广泛研究的一种气体。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制备及检验SO2部分性质的装置,如图所示。Ⅰ.制备二氧化硫(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欲收集干燥的二氧化硫,选择图中的装置,其最佳连接顺序为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Ⅱ.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用如图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制备SO2,并将多余SO2通入试剂b中。(2)装置A中制备S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B中试剂a选用FeCl3溶液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①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100 mL 1 mol·L-1 FeCl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 ②该小组同学向5 mL 1 mol·L-1 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检验该反应中产物含有S的方法是 。 (4)装置C中试剂b选用少量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硫具有 性。请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13分)芯片主要由单晶硅构成,下图是硅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1)利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利用氢氟酸刻蚀玻璃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硅酸钠与强酸反应转化为硅酸的离子方程式为 。 (4)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石英与石灰石在玻璃熔炉里加强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15分)(2023·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消除含氮化合物对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Ⅰ.科学家研究的某催化脱硝反应机理(如图),可有效处理工业废气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x)。(1)写出过程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图中转化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Ⅱ.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可溶于水),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3)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 ; 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填化学式)。 (4)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若n(NO)∶n(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