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66019/0-17045377634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66019/0-170453776350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乙醇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66019/0-17045377635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第二册分层作业(38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第五课时烃的燃烧与共线共面问题等效氢法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微专题3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检验及除杂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二课时乙酸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酯油脂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8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四课时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试卷 0 次下载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ml H2,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现有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江苏宿迁阶段练习]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乙醇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少量的H+,所以乙醇是电解质
B.乙醇结构中有—OH,所以乙醇显碱性
C.乙醇的密度比水的小,故可以用分液的方法除去乙醇中的水
D.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人们用白酒浸泡中药制成药酒就是利用了这一性质
2.[2023天津三中期中]酒后驾车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交警对驾驶员进行呼气酒精检测的原理是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的Cr3+。下列对乙醇的描述与此测定原理有关的是( )
①乙醇沸点低 ②乙醇密度比水小 ③乙醇有还原性 ④乙醇的组成中含氧元素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2023江苏南通阶段练习]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2种。下列证据不能说明乙醇的结构简式是CH3CH2OH而不是CH3OCH3的是( )
A.乙醇燃烧后有CO2和H2O生成
B.钠能与乙醇反应但与二甲醚不反应
C.1 m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生成0.5 ml H2
D.乙醇分子中存在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4.[2023北京101中学期中]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机物化学性质相似,据此推测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丙烯醇(CH2CHCH2OH)发生反应的是( )
A.金属钠B.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C.Na2CO3溶液D.氢气
5.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B.HBr+C2H5OHC2H5Br+H2O
C.2CH3CH2OH+O22CH3CHO+2H2O
D.+3H2
6.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化合物的空间填充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乙
丙丁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与溴水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D.丁能使溴水褪色
7.现有等物质的量的物质:①甲醇(CH3OH) ②乙醇(CH3CH2OH)
③乙二醇(HO—CH2CH2—OH)
④丙三醇()
用物质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消耗氧气的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 ,反应中生成CO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上述物质分别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放出H2的体积(相同状况)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3)写出乙二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关键能力提升练
8.[2023江苏淮安高一统考期末]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乙醇的同系物
B.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与氢气按1∶2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2023江苏无锡阶段练习]乙醇的催化氧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的现象是红色固体变成黑色
B.过程②的化学方程式是CuO+CH3CH2OHCH3CHO+Cu+H2O
C.由图可知,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过程
D.将Cu换成Ag,也能实现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10.[2023江苏无锡锡东高中阶段练习]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沸点为20.8 ℃)的装置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以铜为还原剂,硬质玻璃管中铜网出现红黑交替现象
B.本实验中,可以利用过滤的分离方法除去试管a内乙醛中的杂质
C.甲中选用热水,有利于乙醇挥发;丙中选用冷水,有利于冷凝收集产物
D.试管a中收集产物,加入Na有可燃性气体生成,能说明试管a中粗乙醛中混有乙醇
11.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得CO、CO2和水的总质量为27.6 g,若其中水的质量为10.8 g,则CO的质量为( )
A.4.4 g
B.2.2 g
C.1.4 g
D.在2.2 g与4.4 g之间
12.经测定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由于有机化合物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因此推测乙醇的结构可能是下列两种结构之一:
为确定其结构,应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定性、定量实验。现给出乙醇、钠、水及必要的仪器,甲、乙、丙、丁四名同学直接利用下图给定的装置进行实验确定乙醇的结构。
(1)学生甲得到一组实验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推断乙醇的结构应为 。理由是
。
(2)学生乙分别准确称量4.60 g乙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发现把排到量筒内所有水的体积作为生成氢气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后都小于1.12 L。如果忽略量筒本身读数造成的误差,那么学生乙认为是由于样品乙醇中含有少量水造成的,你认为正确吗?答: (填“正确”或“不正确”)。如果你认为正确,请说明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正确,那么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应是什么?
。
(3)学生丙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有①装置气密性良好;②实验开始前准确确定乙醇的量;③钠足量;④广口瓶内必须充满水;⑤氢气体积的测算方法正确、读数准确。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4)学生丁不想通过称量乙醇的质量来确定乙醇的量,那么他需要知道的数据是 。
(5)实验后四名同学从乙醇的可能结构入手分析,对乙醇和钠的量的关系进行讨论,如果乙醇的物质的量为n ml,那么钠的物质的量的取值范围必须是 。
学科素养创新练
13.下图是实验室乙醇氧化实验的改进装置[图中加热仪器、铁架台、铁夹等均已略去。提示: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碱性(NaOH)悬浊液加热煮沸,可发生反应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
图中:A为无水乙醇(沸点78 ℃)
B为极细铜丝并绕成螺旋状
C为无水CuSO4粉末
D为碱石灰
E为KMnO4颗粒
F为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
(1)在上述装置中,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或部位有 (填该仪器或部位对应的字母)。E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使A中乙醇平稳汽化成乙醇蒸气,常使用的加热方法是 ,D处使用碱石灰的作用是 。
(3)B处所发生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撤走B处的酒精灯,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能证明乙醇已被氧化的实验现象是 。
(4)如本实验中只通乙醇蒸气,而不加热E处,其他操作不变,则发现C处不变蓝,而F处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请解释图中长玻璃管(BCD段)为什么左端略向下倾斜: 。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1课时 乙醇
1.D 解析 乙醇属于非电解质,A不正确;羟基(—OH)不是氢氧根离子(OH-),乙醇不显碱性,B不正确;乙醇与水互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C不正确;乙醇常作为有机溶剂,D正确。
2.C 解析 橙色的K2Cr2O7酸性水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Cr3+,说明K2Cr2O7是氧化剂,则乙醇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呼出的气体中含有酒精,说明乙醇的沸点较低,易挥发。
3.A 解析 两者分子式相同,燃烧后都有CO2和H2O生成,A符合题意;前者有羟基,可以和钠反应,后者不能和钠反应,B不符合题意;1m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生成0.5mlH2,根据氢原子守恒可知,乙醇分子有一个H原子与其余的H原子不同,C不符合题意;根据前者的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但是后者只有1种等效氢,D不符合题意。
4.C 解析 丙烯醇含有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但不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丙烯醇含有碳碳双键,能与溴、氢气发生加成反应,B、D不符合题意。
5.B 解析 A为置换反应,C为氧化反应,D为加成反应,只有B为取代反应。
6.B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为甲烷,乙为乙烯,丙为苯,丁为乙醇。甲烷性质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则甲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错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B正确;苯与溴水不反应,苯与液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C错误;乙醇不能使溴水褪色,D错误。
7.答案 (1)④>②>③>① 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三单元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复习练习题,共11页。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专题8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四课时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区别地沟油与矿物油的方法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