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整册
【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下 第八单元(整单元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核心素养】部编版语文二下 第八单元(整单元教案),共44页。
单元整体设计单元名称第八单元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篇课文。《祖先的摇篮》是一首儿童诗,全诗以充满童趣的幻想,把原始森林比喻为"祖先的摇篮",深情地回想了我们祖先的质朴率真的田园生活。作者真切地希望大森林永远青翠苍茫,人和自然和谐相处。《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是一篇充满儿童哲学的文章,充满了想象力和灵气。告诉大家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么生活。《羿射九日》讲述了羿射日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赞扬了羿的勇敢和无畏。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上古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感受到中国特有的文化。通过倾听和表达,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或者印象最深的动画片,并讲一讲最吸引人的人物或者故事片段。二、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以“世界之初”为主题,编排了《祖先的摇篮》《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羿射九日》3篇课文。既有追想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场景的诗歌,也有编织出世界之初简单自由、童话般生活的故事,还有想象神奇的中国古代神话。课文语言富有童趣,想象丰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本册第二单元已安排“读句子,想象画面”的训练,培养学生根据词句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能力。“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是“读句子,想画面”训练的发展和提升,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3篇课文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奇幻色彩,为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供了条件。《祖先的摇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想象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课文内容说一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要求体会文中奇妙的想象,并发挥想象讲故事;《羿射九日》,要求和同学交流故事里哪些内容很神奇。三、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学会流利地明读课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②语言运用: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学会流利地明读课文,理解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③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词句。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爱上阅读。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深层含义。四、教学重难点:1、学会认识和书写生字,积累词语。2、学会流利地明读课文,理解课文。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的寓意。4、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爱上阅读。5、让学生体会故事的深层含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23.祖先的摇篮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品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先创造文明的赞美和向往,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神话故事的兴趣。②语言运用: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③思维能力: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④审美创造: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充满童趣。并为学生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祖、掏”等7个生字;会写“祖、啊”等9个生字,会写“祖先、原始”等10个词语。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教学准备:1.预习课文。(学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师)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教师活动:1.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吗?摇篮是干什么用的?那大家知道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吗?请看屏幕。(出示多媒体课件)2.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3.揭示课题,板书课文题目。学生活动:1.学生观看课件,了解中华民族“祖先的摇篮”在哪。2.学生齐读课题,理解“祖先”和“摇篮”。活动意图: 图片结合老师的讲解,设置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探究欲望。环节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教师活动:1.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主认读生字。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3.老师检查认字情况。4.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学生观察、描红、临写。5.组织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熟。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2.小组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4.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出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理解课文内容。活动意图:自主解决生字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环节三: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教师活动: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标出课文自然段。2.再读课文,找一找有关诗句,说说课文中为什么把原始森林称作“祖先的摇篮”。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全诗。本文的朗读基调是轻松欢快的。学生活动:1.朗读课文并标出小节。2.一边读课文,一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3.有感情地读课文,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他们的摇篮里干些什么。活动意图:阅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很重要。通过读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参与度。环节四:总结,拓展。教师活动: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2.布置作业。3.简要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学生活动:1.学生畅谈本课学习所得。2.继续描红、临写、抄写词语,进一步巩固生字新词。活动意图:巩固并生字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5.作业设计: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书写生字。6.板书设计: 23.祖先的摇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23.祖先的摇篮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通过品读课文,激发学生对祖先创造文明的赞美和向往,对大自然的崇敬以及对神话故事的兴趣。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③思维能力: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④审美创造: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2.学习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二、三小节中的问句。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二、三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3.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作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使用。3.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课文。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辨字组词蓝( )篮( )逗( )豆( )摘( )滴( )掏( )淘(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3.板书课题。学生活动:1.学生读生字、新词。2.学生交流课文内容。活动意图:复习导入,突出课文重点,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环节二:精读课文,感悟诗情。教师活动:1.学习第1节。全班齐读第1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把“原始森林”比作“摇篮”,生动地说明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绿色的“摇篮”中度过了一段漫长的岁月。2.小组合作学习第2、3节。小组内讨论,思考下列问题。(1)婴儿在摇篮中生活成长,那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摇篮”中又是如何生活的?(2)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还会在森林里做什么?他们会在森林里留下什么?你如果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会有怎样的感受?3.学习第4节。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最后一节,说说“祖先的摇篮”有怎样美好而遥远的回忆。4.我会填动词。( )野果( )鹊蛋( )小松鼠( )野蔷薇( )红蜻蜓( )绿蝈蝈5.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从“沙沙,沙沙!”两个拟声词可以看出什么? “那回忆”指的是什么? 学生活动:1.学生齐读第1节,想象“祖先的摇篮”的样子,体会“摇篮”的大。2.小组合作讨论学习。(1)派代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2)发挥想象,和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想法。3.认真听同学读最后一节诗,感受诗人那美好又遥远的回忆。体会诗人对人类祖先摇篮的赞美、向往之情。4.根据课文内容完成想要练习。活动意图:问题和课件相结合,把握课文内容,揭示中心意思。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自学能力。环节三:总结课堂,生活感知。教师活动:1.总结全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2.说说为了保护“祖先的摇篮”,我们可以怎么做?让我们展开想象,画一画祖先在摇篮中会做的事。3.面对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你会想些什么。学生活动:1.通读全诗,揣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深入理解诗意。2.和同桌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活动意图: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有创造地表达的欲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拓展课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5.作业设计 :1.说说为了保护“祖先的摇篮”,我们可以怎么做?2.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摘野果 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 看蘑菇打伞 热爱大自然祖先的摇篮 祖先在这里 和大自然 逗小松鼠 采野蔷薇 和谐相处捉红蜻蜓 逮绿蝈蝈 7.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改进措施:教学设计课题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遇到问题要多思考②语言运用:认识“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8个生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4个词语。③思维能力: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其妙的想象。④审美创造:读好自己喜欢的部分。2.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纪、必”等14个生字,会写“世、界”等8个生字,会写“世界、学习”等14个词语。2.读好课文的同时,感受世界发生的变化。3.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激趣导入教师活动:1.谈话激趣 同学们,我们小的时候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我们愿意到处走走,到处看看,我们对各种各样的事物都感到新奇,我们喜欢学习各种各样的本领。那么,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就让我们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2.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完成以下要求:(出示课件)a.标出段落序号。b.听老师读,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做上记号,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c.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事。学生活动:1.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世界做了那些事情的看法。2.同学们边听边完成a.标出段落序号。b.听老师读,把自己读不准的字做上记号,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c.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活动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课文学习,自然流畅,激发学生兴趣,引起他们的探究欲望。环节二:自主识字。教师活动:1.自由读课文。2.检查生字情况。(1)小组读“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然后再自读、指名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出示课件)会认字 Jì bì xū pì cāo mǐn shì jiǎn 纪 必 须 譬 糙 敏 式 简 zhì xù ò yóu zhēng秩 序 哦 由 睁会写字 shì jiè gōng fù jiǎn nòng yóu世 界 功 复 简 弄 由易混字读音指导:须的读音是xū,不能写成xǖ;譬的读音是pì,不能读成bì。(出示课件)(2)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出示课件)①熟识的字加偏旁:⺮+间=简 目+青=睛 工+力=功 田+介=界②歌谣记字法:弄:大王把井盖弄开了。3.出示句子,巩固识字。(课件出示)(1)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须学习怎样生活。(2)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3)那时候,生活就是这么简单。(4)人睁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学生活动:1.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查不认识的字,查出后多读几遍。2.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组成四人小组学习不认识的字。教师巡视指导。3.根据老师的提示理清脉络,识记字词。活动意图: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扫清文字障碍,为进一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环节三:朗读感悟。教师活动:1.读课文,思考,课文中都介绍了谁的学习?他们都学习了什么?(课件出示)板书:太阳-----上、下山 唱歌 月亮-----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 往低处流2.教师出示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课件出示)朗读指导:这是一篇类似于童话故事的文章,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腔调来读。例如:太阳、月亮、流水。读太阳学习的内容时,用有力的、粗壮的声音来读。读月亮学习的内容时,用犹豫不决的口气读,读水学习的内容时,用欢快的音调读。学生活动:1.交流:课文中介绍了谁的学习。预设:太阳-----上、下山 唱歌 月亮-----不断变化 水------学习流动 往低处流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活动意图:本环节设置问题和课件相结合,把握重点,突破了难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环节四:发挥想象教师活动:想一下,除了“太阳、月亮、水”学习的本领,还有谁学习了本领?学习了什么本领?提示:讲述的时候要发挥想象,讲述的事情要合情合理。讲得好的,在班上交流。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讲述活动意图: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1.把音节补充完整。j____ p______ m_______ zh________ x________纪 譬 敏 睁 序2.辨字组词。 必( ) 功( ) 睛( )心( ) 力( ) 青( )3.选择合适的词语写一句话。 必须 敏感 变化 世界 秩序 简单板书设计: 24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课时教学设计课题当世界还小的时候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要从小学会独立的生活,遇到问题要多问、多想,才能找到正确答案的道理。②语言运用:朗读课文,正确认读字词语。③思维能力:深入体会文章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其中的道理。④审美创造: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2.学习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读写字词语。 2.深入体会文章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明白其中的道理。 3.能根据提示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1.请大家把课文朗读一遍,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概括一下这部分的内容。这篇文章充满了奇妙的想象,老师要引导学生,让学生体会“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含义。(课件出示)太阳(通过学习)明白了自己最擅长的事情:发光,上、下山,最不擅长的事情是唱歌等。月亮(通过学习)学会了不断的变化。水(通过学习)学会了一直往低处流动。2.用文章中的一句话概括全文的意思。(课件出示)(板书: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学生活动:齐读课题,开火车读课文。交流:我们通过学习改变了什么?2.讨论概括全文的意思。预设:生活就是这么简单。每样东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么最容易就行了。活动意图:复习导入,让学生知道学习方法,明确接下来的目标。读书要带着问题读,不能盲目地读。环节二:拓展创新教师活动:1.当世界还小的时候,每个人都学习了自己的本领。我们也还小,我们学会了哪些本领?(课件出示)(1)学生回答。(2)教师引导,每个人都应该用学习来改变自己。 (出示课件)总结: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的时候,我们模仿大人的动作,这是学习;稍微长大一些,我们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这是学习;再大一些,我们接触到了更大的空间,我们认识了更多的事物,了解了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学习。我们要用学习来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更加优秀。2.你觉得你和以前相比,有哪些进步?(出示课件)(1)学生回答。(2)教师归纳学生活动:1.学生回答预设:学会了穿衣、吃饭、写字、读书等等。预设1:我要抓紧时间学习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预设2:我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更多社会知识。2.学生回答。预设1:我以前叠不好被子,经过学习,我现在能叠得很好。预设2:我以前洗衣服洗不干净,都是妈妈帮我洗,现在,我自己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还经常受到妈妈的表扬。活动意图: 设置问题并辅助于课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环节三:指导书写,词语积累。教师活动:1.板书要求会写的字“世、界、功、复、式、简、弄、由”8个生字。(1)要求同学们用第一种方式:给这些字分别组词。(出示课件)世界 界面 功劳 复习 方式 弄好 简单 (2)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字在结构上的特点:(出示课件)界、复、弄、简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世都是独体字。功、睛都是左右结构的字。2.仔细观察,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时值得注意的地方。3.教师范写,重点指导。(出示课件)界:上面的田字要写得略窄,下面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能托住上面的部分,“介”的第三笔是竖撇,不能写成竖。复:下面部分撇要写得略短,横撇和捺笔要写得长而舒展。简:上下同宽,上半部分要略短,“间”要写得略长些。学生活动:学生组词 交流发现的字体特点,举手发言。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3.同桌评议,修改不足。活动意图:生字识记是重要内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扩大积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参与意识。5.作业设计 :1. 一、看拼音写词语。shì jiè fǎn fù gōng fu jiǎn dān( ) ( )( ) ( )2.选词填空。必须 必然 简单 简洁 (1)这个问题很( ),我一听就会了。(2)我们( )按照老师的要求做。(3)他的总结非常( ),一点儿也不拖泥带水。(4)这两者之间有着( )的联系。3.用加点的词语造句。(1)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只要万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一读,做一做。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每样东西都必(需 须)学习怎样生活。太阳开始学发光,学着怎么上山下山。它也试过做别的事,但是都没有成功。譬(bì pì)如说唱歌,它粗糙的声音,把这个敏(mǐn mǐng)感的新世界吓坏了。月亮不知道自己该学些什么。学发光吗?白天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一直无法决定,只好反反复复,一下子变圆,一下子又变缺。于是它学会的是不断变化。(1)画去括号内错误的字或读音。(2)太阳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月亮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学会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板书设计: 24、当世界还小的时候 太阳---发光 上山下山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月亮----不断变化 明白自己容易做的事 水------往低处流 不断学习7.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改进措施: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5、羿射九日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告诉学生我们要从小体独立的生活,体会艰辛。②语言运用:认识生字,用自己积累的记字方法初步记住一些生字。③思维能力:与同学交流自己知道的神话故事。④审美创造: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体会上过时代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2.学习重点难点:1.认识“射、值”等13个生字,会写“觉、值”等9个生字,会写“东边、光明”等12个词语。2.能够讲述羿射九日的神话故事。3.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的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教师活动:1.同学们,我国古代有很多英雄,他们为人类付出了很多。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伟大的英雄,他就是羿。课件展示后羿射日的图片,这是一位神箭手,他为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出示课件)2.板书课题《羿射九日》学生活动:学生齐读课题活动意图: 通过描述和课件导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环节二:会读生字,学生质疑教师活动:1.教师运用课件出示本课的会认字,会写字,教读学生读音。(出示课件) 会认字:射 值 熔 类 艰 箭 裂 炎 退 庄 稼 滋 腾会写字:觉 值 类 艰 弓 炎 害 此 (出示课件)教师指导重点字读音:稼读四声,不能读成一声。觉是个多音字,有jué 和jiào两个读音,在本课“觉得“一词中,读成juè。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题质疑。3.指名反馈,教师归纳问题,并出示:(出示课件) (1)后羿为什么射日? (2)后羿怎样射日? (3)结果怎样? 4.鼓励学生读课文解决问题。教师归纳:(1)十个太阳觉得轮流值日没意思,就一块出来了,使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2)翻过九十九座高山,趟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登上大山,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对准太阳就是一箭。一团团火球到处乱窜,噗噗地掉在地上。(3)羿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躲到大海里,大地又恢复了生机。学生活动: 学生在朗读中巩固生字学生读一读,并给生字组词学生观察字形、字的结构,以及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一想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小组合作读,读正确、读流利学生说说自己都读懂了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活动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会认字才能通读课文,为接下来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打下基础。环节三:学习课文教师活动:1.指导反馈:后羿为什么要射日?2.范读第1-3自然段。3.齐读第3自然段。4.教师提问:(出示课件)人们的日子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艰难)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河里的水快要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熔化了。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板书: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你的心怎样?(难过、同情)带着这种感情自由的练习朗读。5.教师提问:你能从第2自然段找到一个描写太阳的比喻句吗?(出示课件)十个太阳像是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教师提示:作者把太阳比喻成了大火球,“炙烤”指在火上烤,形象地说 明了天气非常炎热。6.朗读指导:朗读的时候,要通过重读以及语速的快慢来表达感情。朗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要放慢朗读的速度,把“晒枯、烤焦、蒸干、融化”这些词语重读,要读出“焦急”的情感。(出示课件)学生活动:自读,齐读课文 2.预设:人们的日子是辛苦的。 3.学生说说自己读懂得内容。活动意图:通过问题和课件的引导,在汇报中交流,启发学生思维,为探究推波助澜,同时用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自学能力。5.作业设计:1.熟读课文。2.找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做上标记。6.板书设计: 25 羿射九日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课时教学设计课题25、羿射九日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②语言运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思维能力: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羿的艰辛。④审美创造:感受上古人类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2.学习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2、能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对后裔射日的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并且分析了后羿射日的原因,还学习了生字的认读,下面我们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学习结果。1.检查会认字、会写字读音。(1)认读词(做找朋友的游戏)(2)开火车读,指名读。2.指名学生回答后羿射日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学生活动:1.巩固生字2.学生读一读3.师生互动活动意图:巩固上一节课所学生字,夯实基础。环节二:理解课文,朗读体会教师活动:1.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大致向别人讲述一下《羿射九日》的故事。(出示课件)2.大声朗读课文第4-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出示课件)(1)后羿射日的经过是怎样的? (2)最后一个太阳为什么没有被射中?(出示课件)(3)后羿为什么决定留下最后一个太阳? (出示课件)(板书: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3.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羿射九日后人类的生活变化。(出示课件)(板书: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讲述故事2.学生回答:预设:翻高山 跨大河 登上大山 搭上神箭 拉开神弓预设:这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把太阳害怕被射中的惊慌的样子写活了。慌慌张张属于AABB式词语,这样结构的词语还有: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等。预设:没有了太阳,就没有了光明和温暖,庄稼就不能声张,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活动意图:通过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课件的展示,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提高自学能力。环节三:结合课文,分析人物 教师活动:默读全文,边读边想:后羿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出示课件)羿是个勇敢、坚强而且非常聪明的人。他看到人们生活艰难,毅然决定射日,他翻山越岭,历尽千辛万苦,当射掉九个太阳的时候,他停下了,想到,要是没有太阳,人类和动物也没法活下去,体现了他的聪明。学生活动: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羿是个怎么样的人预设:后羿是个勇敢、坚强而且非常聪明的人。活动意图:通过引导,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明白羿这个人物的形象,提高自学能力环节四:书写指导教师活动:1.教师运用课件展示本课会写字,指导学生会写字写法:(出示课件)觉:的部首要和“党”的部首区别开来。值:是左右结构,右边的是“直”里面有三横。类:上下结构,上面是“米”,下面是一个“大”字。艰:左右结构,右部不能写成“良”。 炎:上下结构,由两个“火”连在一起,所以,“炎”字有非常热的意思。弓:独体字,识记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记:张开的翅膀太长了,小鸟把它丢掉了。 害:加上“刂”变成了“割”。此:下面加上两横,就变成了“些”。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活动意图:多种方法识记生字,扩大积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提高对学习语文的兴趣。环节五:拓宽思路教师活动:1.在羿身上,你学到了哪些优秀的品质?2.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名字告诉大家。学生活动:师生交流学生交流活动意图:总结了人物又延伸到课外,积累了课外知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5.作业设计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射日(xiè shè) 熔化(yóng róng) 人类(liè lèi)庄稼(jiā jià) 滋润(zī zhī ) 奔腾(téng tén)2.按要求写一写。例:见-----觉(觉得) 直-----( )( ) 米-----( )( ) 斤-----( )( ) 又-----( )( )3.把下列动词填入合适的括号内。 登上 来到 跨 拉开 翻 搭上 他( )过了九十九座高山,( )过了九十九条大河,( )了东海边。他( )一座大山,( )神箭,( )神弓,对准天上的一个太阳,嗖地就是一箭。板书设计:25 羿射九日起因:十个太阳炙烤着大地,人类的日子很艰难羿射九日 经过:羿射下了九个太阳,留下了一个 结果:大地上重新现出了生机勃勃7.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改进措施:教学设计课题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同学们向大家推荐一部自己看过的印象最深的动画片②语言运用:推荐的时候,语言要清晰、流利,要把印象最深的情节向大家讲清楚。③思维能力:讲述的情节要吸引人,讲述的语速要适当,让别人听清楚④审美创造:鼓励学生学会表达,乐于表达2.学习重点难点:1.讲述的情节要吸引人,讲述的语速要适当,让别人听清楚2.能清楚、流利地讲述一部动画片3.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谈话创境,激趣引题谈话激趣课件出动画的图片板书课题。教师活动:1.谈话激趣 谈话:同学们,我们的童年是在动画片的陪伴中度过的。想一想,小时候,是不是总有那么几部动画片让你追得茶不思饭不想,就算学习再紧张,也要腾出时间,和父母斗智斗勇争取看电视的机会!只要看上一集,心中就无比满足。那么,如果让你给大家推荐一部动画片,你想给大家推荐哪部动画片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互相推荐一部动画片。学生活动:1.让学生说说你最喜欢的看的动画片是什么2.给大家推荐一部动画片活动意图:通过谈话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哪一部,激发学生的兴趣。环节二:自主交流,引导回顾1.播放动画片2.名说一说所播放的内容3.要注意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教师活动:1.视频播放动画片《葫芦娃》片段,然后指名说一说所播放的这一片段的内容。 (1)根据学生的叙述,适时指出学生在说话过程中的错误,指导学生正确进行口语交际活动。 (2)让学生归纳口语交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①洼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②注意说话的语速,说话时语速不要太快,以免别人听不清楚。 ③别人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④自己发言时,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⑤正确把握所要描述人物或事件的特点,再抓住这些特点对动画片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描述。 2.回顾看过的动画片:想一想,你都看过哪些动画片?你印象最深的动画片叫什么名字? 学生独立思考,回忆自己看过的动画片,并和同伴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画片的名称。学生活动:1.视频播放动画片《葫芦娃》片段2.教师鼓励学生说一说所播放的这一片段的内容3.学生归纳口语交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 ①洼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②注意说话的语速,说话时语速不要太快,以免别人听不清楚。 ③别人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④自己发言时,要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⑤正确把握所要描述人物或事件的特点,再抓住这些特点对动画片中的人物、事件等进行描述。活动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归纳口语交际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洼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说话时语速不要太快,以免别人听不清楚。别人发言时,要注意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环节三:分析思考,尝试推荐学生推荐哪部动画片给大家2.学生思考自己所要推荐的动画片的内容3.小组里互相推荐动画片教师活动:1.过渡:既然大家看过这么多的动画片,好的东西应该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啊!好动画片也一样,应该推荐给大家.你们愿意把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确片推荐给大家吗? 2.想一想.你准备推荐哪部动画片给大家?这部动画片的内容是什么?动画片中的哪些人物或故事片段最吸引你? (1)学生思考自己所要推荐的动画片的内容,分析自己喜欢这部动画片的原因,想一想动画片中人物的特点,回忆其中的精彩片段。然后轻声地练习说话。 (2)同伴间互相练习说话,互相指出对方的不足,纠正说得不通顺的地方,争取把自己所要推荐的动画片的内容讲清楚; (3)小组交流,在小组里互相推荐动画片,小组内评选出说得最好的同学。 3.各小组选派代表推荐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画片,注意推荐时,加上合适的肢体语言,并在介绍的过程中抓住要点(人物特点、精彩片段、主要内容等)。同时提醒其他同学认真观看与倾听,结束后进行点评。 4.师生共同评价: 生:我觉得×××同学讲得很好,通过他的介绍,我了解了这部动画片的主要内容,对里面的主要人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我准备有空时也看一看这部动画片。 师:是啊,×××同学介绍得很详细,老师也觉得他讲得很好。 生:×××同学在向我们推荐动画片时,说得很有激情,还用各种动作描述动画片中的人物,我听了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评价得很好,说到了点子上。 5.归纳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推荐,大家又了解了很多没看过的动画片,你喜欢他们推荐的动画片吗?有空在家里选择你喜欢动画片看一看吧!学生活动:1.学生推荐动画片给大家2.小组讨论,各小组选派代表推荐自己印象最深的动画片。注意推荐时,加上合适的肢体语言,并在介绍的过程中抓住要点(人物特点、精彩片段、主要内容等)。同时提醒其他同学认真观看与倾听,结束后进行点评。3.学生发言预测: 生:我最喜欢的动画片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中有聪明伶俐的喜羊羊,美丽善良的美羊羊,好吃懒做的懒羊羊,健壮活泼的沸羊羊……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懒羊羊,虽然他好吃懒做,但他活泼、纯真、善良、可爱。每当他遇到危险时,总是被喜羊羊救走,所以我叫他幸运之羊。生:我向大家推荐的动画片是《熊出没》,而我最喜欢这部动画片中的《年糕风波》这一集。熊大和熊二肚子很饿,于是便来到小镇上找吃的,忽然,他们发现了香喷喷的年糕,想吃但又没钱,于是便耍起了诡汁,在被店主识破之后,他们为了吃年糕来到了作坊工作,结果吵闹不休,笑料百出!活动意图:本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边看动画边思考,我们练习了向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并从中学会了如何向别人推荐动画,了解了进行口语交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5.作业设计:1.向其他同学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动画2.向父母讲一讲你最喜欢的动画情节6.板书设计: 推荐一部动画片 理由充分 说话时注意语速,让别人听清楚课时教学设计课题语文园地八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1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②语言运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④审美创造:探索发现汉字偏旁与词意的联系。朗读背诵古诗,培养阅读兴趣。2.学习重点难点:1.发现汉字偏旁与字意之间的紧密联系。2.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积累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3.教学准备: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教师: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偏旁部首与字意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生字3.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教师活动:(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生字卡,教师领读生字,学生跟读。2、开小火车读生字,检查生字认读情况。3、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一个词语读三遍。教师指名读词语,校音指导。4、教师:这五组词都分别与金、木、水、火、土有关。请你仔细观察字形特点,说说你的发现。 指导:“金”字旁的字都跟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字都与植物木头有关;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火字旁的字都与光亮有关;提土旁的字都与土地有关。(二)我的发现1、出示第一组字“神、祖 、礼、福”,学生字形观察这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指导:这一组字都是“礻”字旁,都与般与神(包括对神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2、出示其他三组字。小组讨论,说说你有什么发现。3、指名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指导:“冰、冷、冻、凉”这四个字都是两点水,都表示气温低。 “补、袜、衫、被”这四个字都是衣字旁,都与布料有关。 “海、流、洒、滴”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 学生活动:开小火车读生字把生字带入词语中,学生自由读词语,一个词语读三遍。指名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3.指名小组代表,说出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指导:“冰、冷、冻、凉”这四个字都是两点水,都表示气温低。 “补、袜、衫、被”这四个字都是衣字旁,都与布料有关。 “海、流、洒、滴”三点水的字,都与水有关。活动意图:本环节指导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可以通过分析字的偏旁结构来猜测字意,从而理解这个词或者句子的意思,要学会归纳总结,找到汉字的共性和特点,以便扩大我们的识字量。环节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关于时间的词语 2.练习用词语说话教师活动:1、出示关于时间的词语,学生自由读词语。2、理解词意。教师出示相关语境,让学生来选词填空。3、教师讲解几个较难理解的词语。示例:徐徐,表示很慢,不慌不忙。4、相近词辨析。区别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使用中,要变化多样,不要重复使用几个一样的词语。5、写一写。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6、教师巡视指导,对于使用不当的词语要加以讲解。7、出示列句: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大海里。 指导:害怕极了才会慌慌张张的。 创设情境:李明杰迟到了会怎么样?(着急)李明杰来学校太早了会如何?(悠闲)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读词语。2.学生练习选词填空。3.写一写。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并写在自己的练习本上。4.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把句子补充完整。李明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跑进了教室。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指导。活动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理解词意。相近词辨析,区别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在使用中,要变化多样,不要重复使用几个一样的词语。5.作业设计 :1.在阅读中积累词语2.画一幅诗配画 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 金:钩 铲 木:梅 柿 水:源 涨 火:炬 灿 土:垮 坟7.教学反思与改进不足之处:成功之处:改进措施:第一课教学设计课题 语文园地八授课时间:课型:新授课时:第2课时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认识常用汉字450个,会写汉字250个。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②语言运用: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③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积累词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④审美创造:探索发现汉字偏旁与词意的联系。朗读背诵古诗,培养阅读兴趣。2.学习重点难点:1.发现汉字偏旁与字意之间的紧密联系。2.发挥想象创设情境,写句子;积累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3.教学准备:学生:阅读《舟夜书所见》教师:多媒体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环节一:《舟夜书所见》 1、阅读《舟夜书所见》2、齐读古诗,尝试背诵。教师活动:(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查慎行经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舟夜书所见(板书课题) 2、师: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师: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师:对,夜晚诗人坐在船上写下了美景。来,一起读读诗题! 3、齐读课题 (二)品味诗歌 1、到底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抓“理解重点词句”与“理解”的途径,主要有: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结合生活实际等等) 2、小组合作学习。3、全班交流 。(出示课件:前两行及配图)指名读,多指名,说说重点词语,谈谈自己体会。(出示课件,后两行及配图)方法同上。指名读,评价,小组读。4、全班齐读古诗,尝试背诵。5、全班齐背古诗。学生活动:1.阅读《舟夜书所见》2.学生回答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是什么时候的景色呢? 3.齐读古诗,尝试背诵。4.全班齐背古诗。活动意图: 本环节鼓励学生创设情境,品读诗歌。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古诗。环节二:我爱阅读1.教师活动:(一)导入: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李时珍》教学设计之五》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读读第一自然段。 10、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11、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你为什么这样说? (二)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指导:处处留心、不畏艰难、坚持不懈、亲口尝药、呕心沥血、苦心钻研学生活动: 1.学生自读《李时珍》2.边读边思考: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3.思考: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为什么?后来怎么才同意的?4.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5.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活动意图:学生学习课文《李时珍》,明白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5.作业设计:必做作业:阅读《李时珍》选做作业: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6.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八《舟夜书所见》 《李时珍》 行医 寻药 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