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第1页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 秋 · 北京朝阳 · 九年级统考期末) 对下侧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 B. 从个体劳动发展为手工工场
    C. 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D. 庄园是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
    2.(2023 秋 · 北京东城 · 九年级统考期末) 正如马克思所说: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以农业劳动者的土
    地被剥夺, 以及农业劳动者从属于一个为利润而经营农业的资本家为前提” 。同时,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
    本家的贵族领主收取的地租属资本主义性质的地租。上述材料可用来说明( )
    A. 庄园经济的盛行 B. 西欧城市的自治 C. 农业技术的革新 D. 租地农场的出现
    3.(2023 秋 · 北京西城 · 九年级统考期末) 欧洲中世纪晚期社会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对此
    理解正确的是( )
    ①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 ②西欧庄园制度逐渐地盛行
    ③市民阶层享有了更多的权利 ④集中的手工工场逐渐形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2023 秋 · 北京平谷 · 九年级统考期末) 某历史小组在讨论时,内容涉及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雇佣劳
    动关系不断扩大、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政治权利不断扩大。由此判断, 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 上古亚非文明的成果 B. 古代欧洲文明的发展
    C.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D. 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
    5.(2023 秋 · 北京朝阳 · 九年级统考期末) 14 世纪, 意大利的一些商人投资开办作坊,雇佣工人在同一个地
    点集中劳动,生产过程分为梳毛、纺线、染色、织布等工序。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过程出现分工合作 ②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
    ③资产阶级不满教会控制 ④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毛纺织业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6.(2022 秋 · 北京朝阳 · 九年级统考期末) 14 世纪, 英国受疾病影响的地区劳动力短缺, 部分领主出钱雇佣
    其它地区的富余劳动力, 到 16 世纪末英国已出现租地农场主阶层。这种转变表明英国( )
    A. 封建庄园经济开始盛行 B. 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C. 农场主取得了政治权力 D. 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7.(2022 秋 · 北京丰台 · 九年级统考期末) 14 世纪意大利的毛纺织行业中,商人投资开办作坊,控制原料采
    购和产品销售两个环节, 雇用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 生产过程分成多道工序。这种生产方式是( )
    A. 西欧庄园 B. 手工工场 C. 垦殖运动 D. 精耕细作
    资本——领主受封土地管理——领主参与管理
    劳动——佃户劳动交税
    资本——领主出租土地管理——农场主经营
    劳动——雇佣无地农民
    8.(2022 秋 · 北京东城 · 九年级统考期末) 欧洲中世纪晚期, 一些商人向雇佣劳动者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
    工具, 使他们在同一地点集中劳动。上述现象反映出( )
    A. 自治城市的出现 B. 商业行会的形成 C. 手工工场的发展 D. 租地农场的产生
    9.(2022 秋 · 北京朝阳 · 九年级统考期末) 对下侧示意图理解正确的是( )
    A. 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农场 B. 从个体劳动发展为手工工场
    C. 中世纪西欧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D. 庄园是中世纪乡村典型组织形式
    10.(2022 秋 · 北京房山 · 九年级统考期末) 随着手工业的不断发展,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 场。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 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 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
    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这反映了
    A. 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B. 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C. 租地农场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1.(2022 秋 · 北京密云 · 九年级统考期末) 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
    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 ”处是
    A.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2.(2022 秋 · 北京房山 · 九年级统考期末) 下面西欧经济发展状况的示意图①处应填的内容是( )
    A. 手工作坊 B. 庄园 C. 租地农场 D. 城市自治
    13.(2022 秋 · 北京顺义 · 九年级统考期末) 绘制知识结构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结合所学, 下面知识结构
    图中①处应是( )
    A. 租地农场 B. 手工工场 C. 商人行会 D. 市民阶级
    14.(2022 秋 · 北京门头沟 · 九年级统考期末)据统计, 16 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 地,再雇工经营,其收入达到土地租金的 10 倍。大约同时期的中国,地主雇工经营所得收入不足以超过
    地利川文入,县至不如地租收益。较之于中国,当时的英国更易于
    A. 稳定农村社会的阶级结构 B. 迅速平衡城乡人口的分布
    C. 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D. 抑制农村社会的贫富分化
    15.(2021 秋 · 北京顺义 · 九年级统考期末) 14 世纪中期,欧洲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
    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 这种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方式被称为
    A. 封建庄园 B. 手工作坊 C. 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
    16.(2021 秋 · 北京朝阳 · 九年级统考期末)马克思说: “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最初形 态,特别是在 14 和 15 世纪的地中海沿岸某些城市里,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这种资
    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A. 西欧庄园 B. 手工工场 C. 自治城市 D. 工厂制度
    17.(2021 秋 · 北京顺义 · 九年级统考期末)《全球通史》记载: “西欧到 14 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 ⅆⅆ 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 300 家, 年生产呢绒十万匹; 1343 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
    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 ”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 开始了文艺复兴
    C. 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 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18.(2021 秋 · 北京门头沟 · 九年级统考期末)中世纪晚期, 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
    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A. 工厂和乡镇企业
    B. 租地农场和工厂
    C. 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19.(2022 秋 · 北京通州 · 九年级统考期末) 阅读以下表格, 与庄园相比, 租地农场出现的变化包括( )
    庄园
    租地农场
    经营者
    以农奴家庭为主
    承租人
    劳动者
    农奴家庭成员
    雇工经营
    规模
    一般为 5—6 英亩
    一般 50 英亩为下限
    劳动效率
    7.7 亩一个劳动者
    18.4 亩一个劳动者
    ①劳动者和经营者分离 ②出现了雇佣关系 ③开始以满足自己需求为目的 ④规模变大, 效率变高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0.(2022 秋 · 北京门头沟 · 九年级统考期末)制作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图“?”处应该填写
    A. 农业的发展 B. 庄园的发展 C. 城市的兴起 D. 教育的普及
    21.(2022 秋 · 北京房山 · 九年级统考期末) 14 到 15 世纪时,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在欧洲出现。下列生产
    方式属于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的是( )
    ①西欧庄园 ②租地农场 ③手工作坊 ④手工工场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2.(2022 秋 · 北京密云 · 九年级统考期末) 在历史课中,某同学对下图“ 中世纪印刷工场”所反映的信息做出
    如下解读, 其中正确的是( )
    目的
    基本生存, 积累财富
    获取利润
    ①工场使用机器作动力
    ③工场可能存在分工现象
    ②雇工集中劳动
    ④该类工场的发展与当时文化教育的兴盛相互促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参考答案
    1. 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领主受封土地、参与管理, 佃户劳动交税反映的是封建庄园的生产特点;领 主出租土地、雇佣无地农民等反映的是租地农场的生产特点, 所以示意图反映的是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 农场, A 项正确; 图示内容中汉有及手工工场, 排除 B 项;图示内容无法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排
    除 C 项; D 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2. D
    【详解】根据题干可知, “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的是西欧农村出现的采取雇佣劳动的租地农场,
    D 项正确; 庄园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封建生产方式, 不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排除 A 项; 题干没有涉及城
    市自治和农业技术革新的问题, 排除 BC 项。故选 D 项。
    3. 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 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兴起垦殖运动,新开发的地区拥有独立的司法权和行政自 治权; 庄园经济逐渐衰落,农民逐渐获得对自己剩余产品的支配权; 14 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 不再参与生产管理。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多种方式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 经营, 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推向市场。手工业者脱离农业,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 随着 分工细化, 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 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手工业者、商人成为城市 居民, 商人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成为强化王权所需要的政治力量。 13、 14 世纪,市民阶层作为第三等级出 席议会。 ①③④符合题意, C 项正确;欧洲中世纪晚期,庄园制度逐步瓦解, ②不符合题意, 排除含②的
    ABD 项。故选 C 项。
    4. 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 “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雇佣劳动关系不断扩大”是 13 世纪西欧经济发展的表
    现。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农业和手工业逐渐资本主义化; “ 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政治权
    利不断扩大”是西欧社会发展的表现; D 项正确; 上古亚非文明指的是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等农 耕文明,排除 A 项;古代欧洲文明包括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工商业文明,排除 B 项;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指的是阿拉伯和日本,没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没有出现富裕农民和市民阶层政治权利不断扩大的现象,
    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5. A
    【详解】依据题干“雇佣工人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生产过程分为梳毛、纺线、染色、织布等工序”可 知,生产过程出现分工合作;雇佣关系的出现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生产关系, A①②项正确;资产阶 级不满教会控制、工业革命最早出现在毛纺织业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 排除包含③④的选项 BCD 项。故
    选 A 项。
    【点睛】
    6. B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 14 世纪出现了部分领主出钱雇佣其它地区的富余劳动力的现象,由此可知农村的
    生产组织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16 世纪出现的租地农场主阶层是自己只有部分土地或没有土地, 主要靠租
    入农场、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并按照契约规定向土地所有者交纳地租的农业资本家。这里已经出现了 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 标志着农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 B 项正确;题意描述的是逐渐资本主义化 的农业生产组织而不是封建庄园经济,排除 A 项;题意中没有提及有关权力归属的内容, 排除 C 项;同理
    题目中只提到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并没体积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排除 D 项。故选 B 项。
    7. B
    【详解】根据材料“14 世纪意大利的毛纺织行业”“雇用手工业者和零散工人工作,生产过程分成多道工序”
    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手工工场兴起。手工工场之下,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
    料、生产工具, 工人们在共同地点集中劳动、分工协作, 所以材料所述生产方式属于手工工场, B 项正
    确;西欧庄园是中世纪欧洲的农业生产方式; 垦殖运动是中世纪欧洲一场声势浩大、为时长久的农业开荒
    运动; 精耕细作指的是农业上一种细致的生产模式;三者均与毛纺织行业不符,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8. 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中世纪晚期, 一些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
    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
    因而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C 项符合题意;到 13 世纪,许多城 市取得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 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 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排除 A 项;商业行会的产生与当时自治城市的兴起几乎同
    步而行。正是在城市中共同的经济利益、政治地位和宗教信仰将商人们聚集在一起, 组成行会,排除 B
    项; 14 世纪中叶以后, 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不再参与生产管 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租地农场,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9. 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领主受封土地、参与管理, 佃户劳动交税反映的是封建庄园的生产特点;领 主出租土地、雇佣无地农民等反映的是租地农场的生产特点, 所以示意图反映的是从封建庄园过渡到租地 农场, A 项正确;图示内容中没有涉及手工工场,排除 B 项; 图示内容无法说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排
    除 C 项; D 项没有全面涵盖题意, 排除。故选 A 项。
    10. 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3 世纪开始,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 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由于生产工具统一配备, 因而 常常需要在共同的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就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 它们开始时虽然只占少数,但却体现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雇工分工合作, 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 项符合题
    意; ABC 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11. D
    【详解】随着经济的发展, 14 世纪中叶以后,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
    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雇佣少地或无 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推向市场。这一时期,手工业也不断发展,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 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商人不仅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 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 说明西欧生产组织资本主义化, 故选 D;西欧城市的兴起开始于 10 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 A 错误;资
    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 17 世纪, 与材料信息不符, B 错误; 9 世纪欧洲出现庄园, 与材料信息不符, C 错
    误。
    12. 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3 世纪, 欧洲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 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劳动分工、简单协作, 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是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重 要标志。 14 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达到一个高潮,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 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租地农场; 因此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面貌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租地农场、手
    工工场。因此示意图①处应填的租地农场。 C 项正确; ABD 项不正确, 可排除。故选 C 项。
    13. 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加之一些领主 不善于经营,于是,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
    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 14 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 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
    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 式将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租地农场。 A 项正确; 13 世纪, 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 后来,这种分散的 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 排除 B 项; 商人行会,是欧洲封建社会城市中的行会组织, 同一行业 的手工业者或商人, 为保障本行业的利益而建立的封建性团体,排除 C 项;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
    迅速发展的过程中, 市民阶层形成了,排除 D 项。故选 A 项。
    14. C
    【详解】根据所学, 14 世纪中叶以后,领主出租直领地, 不再参与生产管理。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等 多种方式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农产品和畜产品更多的进入市场, 推动商品 经济的发展。因此材料中“16 世纪,英国一些富裕农民从贵族手中承租大片土地, 再雇工经营, 其收入达
    到土地租金的 10 倍。 ”反映出当时的英国更易于推广租地农场的经营方式, C 项正确; 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社会结构也开始变动,不会稳固, 排除 A 项;材料与城乡人口不稳无关,排除 B 项; 英国的发展加
    剧了贫富分化,排除 D 项。故选 C 项。
    【点睛】
    15. 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14 世纪中叶以后,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直领地, 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
    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户的地产等方式将 土地集中起来, 建立租地农场。他们采用新的生产方式进行经营, 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耕种, 并将产品
    推向市场。因此,这种农业生产经营的新方式被称为租地农场,故选 D 项;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
    式是庄园。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因此,封建庄园与题干材料不符, 排除 A 项; 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属
    于手工业的发展,不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排除 BC 项。
    16. 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14 和 15 世纪的欧洲,城市发展,手工工场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在手工工 场这一组织形式下, 商人和手工业者之间形成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 符合题意; AC 不是城市的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形式, 不符合题意;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工厂制度,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7. 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约在 14 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
    场。 16 世纪, 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
    现。 “西欧到 14 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 ……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 300 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
    1343 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 ”可知, 材料说明这 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 A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文艺复兴运动, 故排除 B 项; 16 世 纪完成了新航路开辟,时间不符,故排除 C 项; 奥斯曼土耳其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故排除 D 项。故选 A。
    18. 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
    了很大变化,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出现,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随着土地集中建立了租地农
    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经营。手工工场可分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即简单协作)和集中的手工工场(工场手
    工业) 两个阶段。 D 符合题意, 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D。
    19. B
    【详解】根据表格内容的对比可知, 与庄园相比, 租地农场中出现了雇佣关系, ②符合题意; 根据“获取 利润”可知开始以满足自己需求为目的, ③符合题意;根据“劳动效率”可知规模变大,效率变高, ④符合题 意; B 项正确;根据表格内容并不能说明租地农场中承租人不从事劳动,劳动者和经营者分离的说法无从
    体现, ①不符合题意, 排除 ACD 项。故选 B 项。
    20. C
    【详解】根据“手工业发展”、 “商业贸易发展”和“人口增长”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
    10 世纪的西欧城市开始兴起, C 项正确;这些因素促进的是城市的兴起,而非农业发展、庄园的发展和教
    育的普及,排除 ABD 项。故选 C 项。
    21.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14 到 15 世纪时,资本主义经济的生产方式在欧洲出现, 属于资本主义经济 生产方式的是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14- 16 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 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 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②④符合题意, D 符合题
    意;庄园经济和手工作坊 是封建经济体制, ①③不符合题意,排除 ABC 项。故选 D 项。
    【点睛】
    22. D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 中世纪是指从公元 5 世纪后期到公元 15 世纪中期。这一阶段,地中海和大西洋 沿岸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 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手工工场有比较精细的分工,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能更好的满足社会上日益扩大的对商品的需求。文化教育的需要促进印刷工厂的发 展,印刷工厂的发展能够促进知识的广泛传播和交流,故②③④正确;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第一次工业
    革命, 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故①错误。综上故选 D。

    相关试卷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试题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试题汇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章节综合(Word版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Word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3北京重点校初三(上)期末历史试题汇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Word版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