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69136/0-1704617141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69136/0-170461714190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7.1 燃烧和灭火课时作业 9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共4页。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是对人类只有利而无害的化学反应B.人类获取能量的方式只有通过燃料的燃烧C.物质只要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足够高就可以燃烧D.已知:,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2.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起火应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电器起火应立即用水灭火C.图书档案着火不能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D.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3.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离D.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4.氢气是未来的理想能源,科学家正在探索光分解水制取氢气反应的催化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解水实验可得出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B.氢气在空气中点燃一定会发生爆炸C.寻找催化剂的目的是加快光分解水的反应速率D.检验氢气纯度时,听到尖锐爆鸣声,则证明氢气纯净了5.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B.炒菜时油锅起火,向锅中放入较多菜叶灭火,是降低了油的着火点C.木柴架空有利于燃烧,是因为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物的失火6.有关重庆缙云山山火扑救事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湿毛巾捂口鼻可减少浓烟的吸入B.挖掘隔离带是为了清除可燃物C.直升机洒水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CO2灭火利用其密度大于空气,不助燃不可燃7.下列场所通常需要备有防爆器材和设立安全措施的是( )①化工厂;②煤矿矿井;③汽油加油站;④面粉加工厂.A.仅①②③ B.仅①②④ C.仅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将棉手帕放入60%左右的酒精中浸湿,用坩埚钳夹住点燃,待火焰熄灭后,棉手帕依然完好。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棉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棉手帕接触不到氧气,不能燃烧C.被酒精浸湿后,棉手帕的着火点升高了D.酒精中的水蒸发使温度达不到棉手帕的着火点9.人们要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切忌立即开灯检查B.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C.水能浇灭燃着的木材,是水降低了其着火点D.图书档案起火,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10、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只有②中有燃烧现象B.由①②现象说明可燃物达着火点未必燃烧C.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一定会燃烧D.该实验能总结出燃烧的条件11.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燃物只要与氧气接触就能燃烧B.珍贵档案失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C.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隔绝氧气D.为扑灭森林火灾而设置隔离带,是为了隔绝氧气12.对“蜡烛大一吹就灭,柴草头越吹越旺”的解释正确的是A.吹蜡烛时因为有大量CO2覆盖在火焰上方隔绝O2,蜡烛熄灭B.吹灭蜡烛时,输送了大量N2,隔绝O2,蜡烛熄灭C.吹柴草火给柴草带来更多的O2,所以越吹越旺D.吹柴草火使柴草温度升高,所以越吹越旺13.所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加油站内,禁止吸烟14.现有3g碳和7g氧气完全反应,则生成物是A.CO B.CO2 C.CO和CO2 D.无法确定15.下列常见图标中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A. B. C. D.二、非选择题1.气体爆炸极限:可燃性气体等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含量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这个______的含量范围叫作爆炸极限。不同气体爆炸极限不同,氢气为4%~74.2%,为5%~15%,为12.5%~74.2%。2. 在野外烧烤时,用打火机将木材引燃,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燃烧时将木材架空,目的是________;烧烤结束,用水将木材浇灭,运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 3. 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及发生的变化都可以利用我们学过的化学知识来解决,请你来回答以下问题:(1)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它的_______性。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_______。(2)香脆的饼干敞放空气中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填化学式)。(3)“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薪:指柴火)包含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4)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 4.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同学利用如图微型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1)挤压胶头滴管后,单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点燃系在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将细铁丝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管中,并塞紧塞子,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2)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气体的制取及性质的验证实验。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当产生的氧气通入到D中时,D中的白磷始终没有燃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②在方框中画出F装置中产生的气体的收集装置图。(画出集气瓶和导管)________。用A装置还可以制取密度最小的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③F装置中石灰石样品质量为12.5克,经测定,进入到F瓶中的稀盐酸质量(足量)为100克。充分反应后(杂质不参加反应)称量,剩余固液混合物总质量为108.1g。请计算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