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平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生物试卷
展开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以下图片中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受到碰触后合拢叶片的含羞草
B.萌发的蚕豆种子
C.破壳而出的幼鳄
D.由小长大的蘑菇
2.生物圈之所以适于生物生存,是因为它具备了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这些基本条件除了阳光、水分,还包括下列哪一些基本条件( )
①适宜的温度
②稳定的营养供给
③土壤
④其他生物
⑤空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②③⑤
3.对于“生物圈”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B.人类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C.生物圈的各种资源都用之不尽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了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4.在大熊猫国家公园中,科研人员利用红外相机拍摄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观察法B.比较法C.文献法D.实验法
5.胃内有腐蚀性很强的酸液,消化食物需要胃的蠕动,胃活动时需要从血液中获取营养,患有胃病的人经常感到胃疼.由此你认为构成胃的组织有( )
A.仅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
B.仅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C.仅有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
D.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都有
6.下列关于一株番茄和一头牛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都是由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
C.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7.2022年9月,由汉渝植物学者联手发现的植物新物种三峡白前(如图)引发广泛关注。你推测该植物属于( )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
8.西瓜成熟期间,果实里需要储存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此时西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叶片的光合作用B.果实的生长发育
C.叶片的蒸腾作用D.植株的生长发育
9.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 )
①蒸腾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呼吸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
10.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点比B点二氧化碳(CO2)吸收量高是由于环境中光照强度的影响
B.该实验的自变量有三个,分别是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施肥情况
C.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光照强度为800lux时,玉米苗的光合作用强度较高
D.与D点相比,制约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施肥情况
11.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B.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C.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12.下列有关鱼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鱼用鳃呼吸,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B.鱼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少鱼在水中运动时遇到的阻力
C.鱼体表常常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D.鱼生活在水中,主要是通过鱼鳍的摆动产生动力游泳
13.宠物作为伴侣动物,是我们人类获得幸福生活的一种来源。宠物狗“皮皮”经过4﹣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关于“皮皮”定点大小便的行为,说法错误的是( )
A.这是狗的一种先天性行为
B.这种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之上的
C.这是经过学习获得的后天性行为
D.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
14.如图是“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实验中的迷宫示意图及小鼠从迷宫“入口”到“出口”所用时间实验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迷宫路线
B.用一只小鼠做一次实验即可得出准确实验结论
C.不同小鼠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一定相等
D.若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小鼠走迷宫用时可能会减少
15.苹果成熟后果实颜色鲜艳,味道由青涩变酸甜,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种子随粪便排出而传播,蜜蜂采蜜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这些事实说明( )
①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
③所有植物都靠动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④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6.下列关于肝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个体微小,但肉眼也可见
B.属于细菌病毒,宿主为细菌
C.没有细胞结构,但能繁殖后代
D.能寄生在任何细胞里
17.如图是细菌结构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细菌DNA集中的区域
B.②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C.所有细菌都有结构④
D.⑤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
18.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腌制食品的盐水B.未开盖的黄桃罐头
C.潮湿的粮食堆D.刚煮沸的肉汤
19.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腐生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有些细菌、真菌可与动植物形成相互依赖、彼此有利的共生关系
C.有些细菌、真菌寄生生活,能引起人和动植物患病
D.大多数细菌、真菌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供生物利用
20.下面关于生物分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和植物的分类都以生理功能为主要依据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越多
C.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目、纲、属、科,种
D.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
21.(6分)显微镜是中学生开展实验探究常用的实验用具,其结构模式图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中有放大作用的部分是 。(填序号)
(2)在对光过程中,要转动 (填序号)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在光线较亮的环境中,应使用 镜。若通过目镜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4)在观察过程中,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应调节 (填序号)
(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物像位于视野左上方,要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则应将玻片向 移动。
(6)观察时,视野中有一些污点,某同学转动目镜,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请帮他判断,污点最可能出现在 上。
22.(6分)如图是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请据图回答:(“[]”中填序号,“ ”上填文字)
(1)“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植物体的[ ] 组织。
(2)植物体中起保护作用的是[ ] 组织。
(3)茎尖和根尖都能继续生长,是因为都具有[ ] 组织,它的细胞具有细胞壁薄、 大、细胞质浓和分裂能力强等特点。
(4)[ ] 组织中细胞的液泡较大,并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有的还含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 。
23.(5分)在经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的边缘如图的甲处,不含叶绿体)上选一片生长健壮的叶片,用两个圆黑纸片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的乙处),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2~3小时.取下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处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暗处理的目的是为了 .
(2)在脱色时,选用 (选填“清水”或“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3)滴加碘液后,甲、乙、丙三处变蓝的是 .
(4)分析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 ;②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 .
24.(6分)单县政府近年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某中学生物科技小组利用一现代智能葡萄采摘园进行了一项关于“光照和温度对葡萄含糖量的影响”的研究。如图中,甲图表示现代智能温室,乙图表示测定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一天中的变化,丙图表示在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控制在20℃和30℃时,分别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1)葡萄含糖量的高低主要是其积累的有机物多少决定。一天中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刻是图乙中的 (填字母)。
(2)图乙中,BD段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的原因是 。经过一天时间后,葡萄含糖量是否增加? 。
(3)据乙图,若要增加葡萄的含糖量,可采取的措施是 。
(4)图丙的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 越强,有机物消耗越多。由此可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要提高葡萄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夜间 。
25.(8分)请根据所给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把两块骨牢固联系在一起的是[②] 。[③] 内含有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2)运动过于激烈时容易造成脱臼。脱臼是指 从 里滑脱出来。
(3)屈肘时,肱二头肌处于 状态,肱三头肌处于 状态。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至少两组肌肉在 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4)在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能量,下列直接与能量来源有关的是 。(多选)
A.呼吸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生殖系统
D.消化系统
E.运动系统
F.循环系统
26.(10分)如图为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作答:
(1)图戊所示生物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 才能观察到其形态,并且该生物结构简单,由 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2)图甲、图丙所示生物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 。
(3)图 所示生物可通过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4)制作酵母菌培养液临时装片时,需要滴加碘液来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能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结构是 、 。
(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 生殖。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休眠体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6)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做好个人防护,预防病毒类传染病,你认为可以采取什么措施?请举一例说明: 。
27.(10分)如图是植物呼吸作用的有关探究实验和表达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在图一所示实验中,若分别将燃烧的蜡烛放入在温暖环境中已放置了24小时的甲瓶和乙瓶中,火焰立刻熄灭的是放入 瓶中的蜡烛。原因是该瓶中的 被种子吸收用于进行呼吸作用,该物质在图三中用B表示。另一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的原因是 。
(2)在图二所示实验中,将装有新鲜叶片的透明塑料袋(袋口扎紧)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将玻璃管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去掉软管夹后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这说明新鲜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 ,该物质在图三中用C表示。实验过程中,要将装有新鲜叶片的透明塑料袋放在黑暗处,原因是 。
(3)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 中进行,储存着能量的物质A是 ,物质D是 。呼吸作用的重要生理意义是 。
28.(9分)学习了动物的行为这一节后,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些小白鼠喜爱的食物,将饥饿的小白鼠放进迷宫入口,记录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分别用三只小白鼠做实验,每只小白鼠做三次实验,每次都保证小白鼠处于饥饿状态。迷宫示意图(图1)和实验数据如表(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测得):
(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他们做出的假设是 。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 (填“支持”或“不支持”)他们所做的假设。
(2)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小白鼠通过训练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 行为(填“先天性”或“学习”),这种行为是建立在 (填“先天性行为”或“学习行为”)的基础上。
(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 (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能力是建立在 (填“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的。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 ”。
(4)根据上表的数据,将下面图2未完成的C鼠的曲线图完成
(5)根据上面的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 ,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 (选填“强化”或“弱化”)。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解:含羞草受到碰触会合拢叶片(叶片收缩),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种子萌发,幼鳄长大破壳,蘑菇生长体现的是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故A体现的生物特征与其他三项不一致,因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解: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故①②⑤符合题意。
故选:C。
3.解:A.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A错误。
B.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人类的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各个圈层,如借助飞机在大气圈活动,借助船舶、潜艇在水圈活动,B正确。
C.生物圈中的各种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应该注意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C错误。
D.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D错误。
故选:B。
4.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动物科学家利用红外相机对大熊猫的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A正确。
B、比较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B错误。
C、文献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C错误。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D错误。
故选:A。
5.解: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分泌功能,肌肉组织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神经组织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等功能。人的胃能分泌胃液,说明胃内有上皮组织;胃痛说明有神经组织,胃痉挛说明有肌肉组织,胃出血说明有结缔组织。
故选:D。
6.解:A、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番茄和牛分别是植物和动物,它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正确。
B、一株番茄和一头牛都属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生殖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它们的生命都起始于一个受精卵,正确。
C、番茄是植物,其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牛属于动物,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错误。
D、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分别由不同的组织构成,都属于器官,正确。
故选:C。
7.解:根据题图,该植物具有花、果实、茎、叶等器官,结合分析,可判断此植物应属于被子植物,D符合题意。
故选:D。
8.解: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可见,西瓜成熟期间,果实里需要储存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此时西瓜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解:叶片表皮上的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凸透镜状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在光合、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保卫细胞因内壁较薄而外壁较厚,保卫细胞吸水时,细胞膨胀,细胞厚度增加,两细胞分离,气孔张开,当气孔张开时,光合、呼吸、蒸腾作用都得以顺利进行,蒸腾作用顺利进行又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保卫细胞失水时,细胞收缩,细胞厚度减小,两细胞合并,气孔闭合,当气孔闭合时空气无法进出,光合作用得不到二氧化碳,呼吸作用也无法获得氧气都无法顺利进行;同样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散失,蒸腾作用进行不畅也致使水分的吸收和运输以及无机盐的运输受阻。
故受气孔开闭影响的有:①蒸腾作用、②光合作用、③呼吸作用、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故选:C。
10.解:A、B点与D点相比,土壤含水量相同、均施肥,因此D点比B点CO2吸收量高原因是光照强度大,A正确;
B、该实验中具有三个影响光合作用的自变量:光照强度、无机盐和土壤含水量,B错误;
C、图中显示,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D点光照强度为800lux时,玉米吸收CO2量最高,因此光合作用强度最强,C正确;
D、图中显示:E点和D点土壤含水量、光照强度相同,而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同在于施肥情况不同,D点施肥量高于E点,因此与D点相比,制约E点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主要是施肥情况,D正确。
故选:B。
11.解:A、生活在水中的软体动物,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A错误。
B、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B正确。
C、有的寄生虫如蛔虫的幼虫和成虫生活在小肠内,而感染性虫卵主要分布在温度湿润的土壤中,C错误。
D、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D错误。
故选:B。
12.解:A、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鱼鳃由鳃丝构成,鳃丝多而细,鳃丝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正确。
B、鱼身体呈流线型,体表有鳞片能分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正确。
C、鱼的体表常有鳞片,鳞片表面有黏液,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起保护作用,正确。
D、鱼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提供动力的主要是躯干部和尾的摆动,错误。
故选:D。
13.解:宠物狗“皮皮”经过4﹣5天的训练,就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大小便。表明这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因此,“皮皮”定点大小便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故选:A。
14.解:A、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A错误;
B、为了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真实可信,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应该用多只小鼠做实验。B错误。
C、不同小鼠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在第一次走迷宫时所花的时间不一定相等,C错误;
D、在A、B、C三处放置食物,引导小鼠靠气味走迷宫用时会减少,D正确。
故选:D。
15.解:苹果成熟后果实颜色鲜艳,味道由青涩变酸甜,能吸引动物前来取食,动物吃下果实后,不少种子随着粪便排出而分散。这些事实表明:①动物帮助植物传播种子,④动物和植物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故①④正确;
蜜蜂采蜜的同时,身上能够粘上花粉,表明:②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故②正确;
故选:D。
16.解:A、病毒个体微小,观察时要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而不是肉眼可见,错误。
B、肝炎病毒属于动物病毒,宿主是动物,错误。
C、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以自我复制的方式繁殖,正确。
D、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错误。
故选:C。
17.解:A、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①DNA集中的区域,属于原核生物,A正确。
B、细菌是单细胞个体,②鞭毛有运动作用,鞭毛仅仅是细胞的一部分,不能构成器官,B错误。
C、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结构④荚膜,C错误。
D、⑤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⑥细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D错误。
故选:A。
18.解:A.由于腌制食品的盐水中盐的浓度大,不利于细菌真菌吸收水分,甚至失水,因此细菌真菌较少,A不符合题意。
B.抽真空的罐头食品中没有空气 (氧气),因此好氧性细菌真菌就无法生长繁殖,又因罐头食品制作时经过高温灭菌里面的细菌真菌很少,B不符合题意。
C.潮湿的粮食堆里,既有水分,又有丰富的有机物,因此细菌真菌较多,C符合题意。
D.刚煮熟的肉汤中由于温度较高,不适于细菌真菌生长,因此细菌真菌较少,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解:AD.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腐生细菌、真菌,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无机盐、二氧化碳、水),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故腐生细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A正确,D错误。
B.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现象叫作共生,B正确。
C.有些细菌、真菌营寄生生活,能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C正确。
故选:D。
20.解:A、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植物的形态结构;而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如是否有翅、身体是否分节等,往往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如有无脊椎和生理功能,如体温是否恒定、呼吸等,A错误。
B、分类单位越大,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少,生物种类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分类单位越小,所包含的生物共同特征越多,生物种类越少,亲缘关系越近,B错误。
C、生物分类的等级从高到低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C错误。
D、种是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基本相似,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类生物,D正确。
故选:D。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60分)
21.解:(1)显微镜的镜头有①目镜和②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因此显微镜中起放大作用的结构是①目镜和②物镜。
(2)显微镜的对光步骤:转动粗准焦螺旋(逆时针),使镜筒上升。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③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在①目镜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
(4)粗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所以找到观察的物像后,欲将物像调整清晰,应调节⑤细准焦螺旋。
(5)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物像在视野中偏左上方,向左上方移动装片,物像会向右下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物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
故答案为:(1)①②。
(2)③。
(3)平面。
(4)⑤。
(5)左上方。
(6)物镜。
22.解:(1)③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藕断丝连”中的丝就是输导组织。
(2)②保护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对细胞内部起保护作用。
(3)茎尖和根尖都能继续生长,是因为都具有①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
(4)液泡中含有多种物质,能够贮存营养。④营养组织中细胞的液泡大,有储藏营养的功能,例如,叶肉组织,里面还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叶绿体。
故答案为:(1)③;输导;
(2)②;保护;
(3)①;分生;细胞核;
(4)④;营养;叶绿体。
23.解:(1)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
(2)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因此要用酒精脱色.
(3)甲处无叶绿体,乙处无光,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都不能合成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丙处有叶绿体和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点加碘液变蓝色.
(4)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光照(未遮盖)部分丙,遇碘变蓝色;叶片遮光部分乙,遇碘不变蓝色.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故答案为:(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全部运走耗尽;
(2)酒精;
(3)丙;
(4)①光;②淀粉.
24.解:(1)图中D点之前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积累大量的有机物;D点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D点以后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的强度,开始消耗有机物,因此D点是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的是。图乙中AB段和DE段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的原因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结果。由于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导致有机物含量下降。图乙中,造成BD段二氧化碳的浓度下降的主要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通过该过程,水果内的有机物的含量会上升的;C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刚好满足呼吸作用的需求,所以C点有机物积累为0。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因此“根据图甲可推测出,要想增加温室内水果的含糖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2)据图可见:当温度为30℃,二氧化碳含量多;当温度为20℃,二氧化碳含量少。由此可见:在一范围内,温度越高,水果的呼吸作用越强。所以夜晚适当降温,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故答案为:
(1)D;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大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速度;是;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2)呼吸作用;适当降温。
25.解:(1)②关节囊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2)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
(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由此可见,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组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至少两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
(4)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动物在运动过程中需要的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需要的有机物是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获得的,需要的氧气是通过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获得的,而有机物和氧气需要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才能到达细胞中的线粒体。因此动物运动需要的能量要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参与。故选:ADF。
故答案为:
(1)关节囊;关节腔
(2)关节头;关节窝
(3)收缩;舒张;神经
(4)ADF
26.解:(1)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2)甲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丙是酵母菌,属于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从细胞结构来看,图甲代表的细菌和丙代表的真菌的主要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
(3)乙是青霉菌,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这三个都属于真菌,通过孢子进行生殖。
(4)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能看到细胞中染成深色的细胞核。由于淀粉遇碘有变蓝的特性,因此用碘液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显微镜下能还能看到细胞中染上颜色的淀粉粒。
(5)甲是细菌,进行分裂生殖。当环境条件恶劣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细菌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6)在预防病毒类传染病的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有: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接种疫苗,积极锻炼身体等。
故答案为:
(1)电子显微镜;蛋白质;遗传物质
(2)成形的细胞核
(3)乙、丙、丁
(4)细胞核;淀粉粒
(5)分裂;芽孢
(6)戴口罩,常通风,勤洗手,接种疫苗,积极锻炼身体等。
27.解:(1)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需要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细胞就要进行呼吸作用,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而煮熟的种子不能。可见,火焰立刻熄灭的是放入甲瓶中的蜡烛,原因是该瓶中的氧气被种子吸收用于进行呼吸作用,该物质在图三中用B(氧气)表示。另一瓶中的蜡烛继续燃烧的原因是煮熟的种子细胞已死亡,不能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该瓶内还有氧气支持蜡烛燃烧。
(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得浑浊的特性。在生物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可见,在图二所示实验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说明新鲜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该物质在图三中用C(二氧化碳)表示;植物在光下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对验证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二氧化碳是一种干扰。所以,实验过程中,要将装有新鲜叶片的透明塑料袋放在黑暗处。
(3)结合上述分析和题图三可知,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储存着能量的物质A是有机物,物质D是水。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故答案为:(1)甲;氧气;煮熟的种子细胞已死亡,不能吸收氧气进行呼吸作用(意思对即可得分)
(2)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避免新鲜叶片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影响实验效果(意思对即可得分)
(3)线粒体;有机物;水;为植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8.解:(1)该兴趣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吗?”他们做出的假设是 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从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实验数据支持他们所做的假设;
(2)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动物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3)三只小白鼠找到食物的时间不同(填“相同”或“不同”),说明此类行为的获得能力是建立在遗传(填“遗传”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的。若将小白鼠换成蚯蚓,蚯蚓难以经过短时间训练获取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
(4)根据上表的数据,将下面图2未完成的C鼠的曲线图完成,第一次7分51秒,第二次5分34秒,第三次2分25秒,作图如下:
(5)根据上面的曲线,发现三只小白鼠获取食物的三次时间有共同规律,即找到食物的时间越来越短或找到食物的速度越来越快,可见此类行为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强化(选填“强化”或“弱化”)。
故答案为:
(1)小白鼠经过训练能学会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支持;
(2)学习;先天性行为;
(3)不同; 遗传;越强;
(4)
(5)找到食物的时间越来越短或找到食物的速度越来越快;强化。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7秒
1分46秒
54秒
小白鼠找到食
物的时间
小白鼠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A
5分55秒
4分34秒
2分9秒
B
4分27秒
3分13秒
1分40秒
C
7分51秒
5分34秒
2分25秒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资料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