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提升】教科版 小学科学 2023-2024学年 六年级 寒假专项训练 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练习
展开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
思维导图
温馨提示:图片放大更清晰哟!
习题巩固
易错专练
一、填空题
1.四季的变化会对生物产生影响:一些动物会在不同的季节 ,比如北极狐;一些动物会用 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
2.小科进一步研究地球公转,发现规律如图:
当地球围绕太阳转到位置 时,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高。当地球从位置B运行到位置D的过程中,正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会变 。
3.一年之中正午时分同一座高楼在太阳下:夏季影子 ,冬季影子 ,春秋两季影子 。
4. 提出了“日心说”, 提出了“地心说”。
5.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 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 和 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6.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可以用不同 (填“颜色”或“形状”)表示海陆分布情况。将吸管穿过橙子,使橙子绕吸管转动可以模拟地球 (填“自转”或“公转”)。
二、判断题
7.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开船者”要快速的使船航行。( )
8.公鸡每天按时打鸣,是受太阳自转的影响。( )
9.现代科学家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也是错误的,所以他不值得尊敬。( )
10.地球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 )
11.同样是中午12时,6月22日和12月22日学校篮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相同的。( )
12.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时,北半球迎来了炎热的夏季。( )
13.植物大都是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结果。( )
三、选择题
14.关于“实验中的地球仪摆放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竖直指向正上方
B.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水平指向“太阳”
C.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
15.探秘学习小组用自制好的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如图),这个实验模拟的是( )。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地球自转,同时公转D.无法判断
16.弟弟对地球充满了好奇,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心说”提出者是托勒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
B.“日心说”提出者是哥白尼,他认为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C.在科学研究中,只要是科学家提出的观点,我们都应该相信
17.如果图中“”代表乌鲁木齐,“▲”代表昆明,“■”代表天津,则从图上所示位置可知,( )先迎来黎明。
A.乌鲁木齐B.昆明C.天津
18.为了了解树影与季节的关系,利利像科学家一样,分别在春、夏、秋、冬的某一天正午观察门前大树影子的长度,那么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最长B.冬季最长C.春、秋季最长
19.下列关于圭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
B.正午时,表会在圭上投出暗影,影子长度在四季呈现规律性变化
C.人们根据圭面上影子的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
D.从夏至到冬至,圭面上的影子逐渐变短
20.为了避免太阳照射,下列哪种花选择夜里开花?( )
A.牵牛花B.昙花C.紫茉莉
四、连线题
21.将下列科学家的姓名与其对应的实践研究成果用线连起来。
胡克 日心说
列文虎克 杂交水稻
托勒密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哥白尼 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
袁隆平 地心说
22.请按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四个城市迎来黎明的先后顺序进行连线。
北京 最先
上海 第二
重庆 第三
拉萨 最后
五、简答题
23.请你分别举例说说昼夜交替和四季交替对生物的影响。(分别举两个例子)
24.通过观察常用的地球仪,我们可以从这个模型上获得哪些知识?(至少写出3个)
六、实验题
25.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
在探究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的实验中,我们用蜡烛模拟太阳,用地球模型模拟地球。请观察模拟实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图我们可以知道:地球公转方向是 ,(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
(2)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 位置时,南半球是春季。
(3)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 位置时,北京地区正午日影最短。
(4)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 位置时,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5)当地球从C位置运行到D位置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 (填“升高”或“降低”)。
26.某小组做“模拟地球自转”的实验,如下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要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首先要确定 。
(2)同学们按 的方向转,才能让北京先迎来黎明。
(3)同学们按 的方向转,才能让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4)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北京的同学先看到太阳,这说明地球是 转动的。
拔高特训
一、简答题
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昼夜交替与四季变化,这些自然现象分别对生物有什么影响呢?你认为哪一种运动方式对生物的生长与生活更重要?请举例谈谈你的想法。
2.以我们北半球为例,说说四季交替变化中影子有什么变化?
二、实验题
3.在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上,有过两个非常有代表性的学说,即“地心说”和“日心说”。
(1)请将图片名称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示意图 示意图
(2)两个学说的共同观点是: 。
(3)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证实了地球的 。
(4)妙妙在获得新的数据信息后,再次改进了地球模型。他用一根粗铁丝横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 。
(5)妙妙在地球模型的一块大陆上,贴上一个反光的小圆片,然后用较强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时让地球模型自转。(如图)如果,自转半周前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时间大约是凌晨12点,那么自转半周后,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时间大约是 。
自转半周前 自转半周后
三、综合题
4.放学回到家,妙妙听到爷爷奶奶在聊天,奶奶说:“现在天气变凉了,是因为太阳离地球远了,等到了冬天,太阳距离地球会更远。”爷爷说:“不对,冬天,太阳距离地球近;夏天,太阳距离地球远。”但爷爷却说不出原因。于是,妙妙向爷爷、奶奶提供了“地球公转轨道距离与时间数据表”和“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示意图”。
(1)妙妙说:“从数据表可以看出,地球距离太阳近时,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是每年一月初,是 ,地球距离太阳远时,是每年七月初,是 。”(选填“冬季”或“夏季”)
(2)从“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可知,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正处于 ,所以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
(3)从上面的“数据表”和“示意图”可知,四季变化与 无关,与 有关。
5.小米在桌面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用一小地球仪绕蜡烛模拟地球绕太阳转动,情形如图所示。
(1)从图中看,地球是按 (选择“顺时针”或“逆时针”)绕太阳转运的。
(2)当地球处在A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选填“南半球”、“北半球”、“赤道”)
(3)当地球处在D点位置时,我们当地白天比黑夜时间 。
(4)当我们的冬至日来临时,地球处于 点位置。
参考答案
易错专练
1.换毛 冬眠
解析:大多数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活习惯都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许多生物的身体特征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同的季节,一些动物会换毛,比如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在寒冷的冬季,一些动物会用冬眠的方式过冬,比如刺猬;一些植物到了秋冬季节会落叶,比如枫树、杨树等。
2. D 短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根据看图分析可知,在图中,当地球绕太阳转到D位置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处北半球的正午太阳仰角最高。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公转到B点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所以当地球从位置B运行到位置D的过程中,正午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会变短。
3.最短 最长 不长不短(合适)
解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季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短;而在冬季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长;春秋两季日影适中。
4.哥白尼 托勒密
解析: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魏格纳提出了“板块说”,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
5. 北极 极昼 极夜
解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四季变化。地球在自转时,围绕着地轴转动,地轴是地球中一条连接南北极的倾斜的轴,正是由于地轴是倾斜的,所以带来南北极的极昼极夜现象,如果地轴的倾斜角更大些,那么两极的极昼极夜的范围就会变大。
6. 颜色 自转
解析:地球表面被陆地和海洋覆盖着,海洋面积广大,陆地面积较小。海水看上去是蓝色的,陆地上有绿色植被,黄色土地,白色冰川等多种地理事物。因此,制作地球海陆分布模型时,可以用不同颜色表示海陆分布情况。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旋转运动,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周期是一天。将吸管穿过橙子,使橙子绕吸管转动可以模拟地球自转。
7.×
解析:在模拟帆船在球体和平面上航行实验时,“开船者”要缓慢的进行航向,缓慢行驶可以控制帆船行驶的状态,便于观察,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8.×
解析:公鸡打鸣受生物节律影响而产生的一种自发行为。生物钟作用于公鸡身上,就表现为每天太阳出来之前准时打鸣。公鸡每天按时打鸣,属于昼夜节律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受地球自转的影响,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9.×
解析:哥白尼的日心学说并没有错误,只是在大宇宙的背景下被修正了适用范围。日心学说是一种伟大的学说,非常的伟大,具有思想史上开天辟地,重炼三界的地位。其实哥白尼的思考角度并不是说,地心说错了。而是地心说误差太大了。所以,其实现代科学理论,大家拼的其实是理论和现实相比,谁的误差更小,更小的就更精确,而不是纯粹拼对错的。
10.√
解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故地球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早,东边比西边先看到太阳,题干说法正确。
11.×
解析:一年中,随着地球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正午太阳高度也随之变化。同样是中午12时,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大,物体影子短;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小,物体影子长。故该判断是错误的。
12.×
解析: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是每年的一月初,是北半球的冬季;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是每年七月初,是北半球的夏季。
13.√
解析:略
14.C
解析: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关于“实验中的地球仪摆放方式”,这是因为地球仪的自转轴始终倾斜指向北极星,所以C符合题意。
15.A
解析:图中小组用自制好的地球模型进行模拟实验,用电筒模拟太阳,发现地球只有朝向太阳的地方被照亮,另一半是黑暗的,地球围绕地轴转动,就形成了昼夜交替现象。图中模拟的是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
16.C
解析: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理论。他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太阳以及其他行星甚至整个宇宙,都是围绕地球转动。日心说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是由哥白尼提出来的,哥白尼认为地球是球体,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不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太阳运动。AB说法正确;C说法错误,科学家提出的观点,不一定总是正确,但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17.C
解析: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造成太阳东升西落,东边地点最先见到日出,西边的地点较晚见到日出。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中“●”代表乌鲁木齐,“▲”代表昆明,“■”代表天津。读图可知,乌鲁木齐、昆明、天津三座城市中,天津位于最东方,由此判断天津最先迎来黎明。
18.B
解析: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的长短受太阳高度的影响,一般来说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一年四季太阳高度不同,所以同一地点杆子的影子长度也是不同的。夏季太阳最高,影子最短。冬季太阳最低,影子最长。春季和秋季太阳高度适中,影子长度适中,所以B符合题意。
19.D
解析:A.圭表由圭和表组成,圭是有刻度的平面,表是立在圭上面的一根柱子,正确;
B.正午时,表会在圭上投出暗影,影子长度在四季呈现规律性变化,正确;
C.人们根据圭面上影子的长短划分了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正确;
D.从夏至到冬至,圭面上的影子逐渐变短,错误;一年四季中,夏至正午时分影子最短,冬至最长,春分秋分居中。夏至到冬至,圭面上的影子逐渐变长。
20.B
解析:在大自然中,植物有着一定的生理节律。它受约于生物钟,植物的生物钟可能控制花的开放,香味和花蜜的产生,树根液汁的分泌,树叶的休眠等的生物化学活性。昙花开花的时间一般在晚上8~9点钟以后,大多数在晚上10点左右,盛开的时间只有3~4个小时。
故选B。
21.
解析: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薄片的结构,发现它们看上去像一间间长方形的小房间,就把它命名为细胞。他是第一个发现细胞并命名了细胞的人。
列文虎克是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并用自制的显微镜首次发现了微生物。
托勒密提出“地心说”。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日月星辰等所有天体随着地球运动。
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袁隆平,著名农业科学家,我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
22.
解析: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运动,造成太阳东升西落,东边的地点最先见到日出,西边的地点较晚见到日出。在我国北京、上海、重庆、拉萨四座城市中,根据东西方向,由东向西排列依次是上海、北京、重庆、拉萨,因此,最先迎来黎明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重庆,最后是拉萨。
23.蝴蝶主要在白天活动,属于昼行性动物,猫头鹰主要在夜间活动,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四季变化也会对生物有影响,北极狐换毛,刺猬冬眠,大雁南飞来应对温度变化,枫树通过落叶来过冬。
解析: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昼夜交替使动物有一定的生活习性,如蝴蝶主要在白天活动,属于昼行性动物,猫头鹰主要在夜间活动,属于夜行性动物;白天郁金香随着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四季变化也会对生物有影响,北极狐换毛,刺猬冬眠,大雁南飞来应对温度变化,枫树通过落叶来过冬。
24.地球是圆球体、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等等
解析:从地球上我们可以知道地球是圆球体、地轴经过地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知道地球地7个大洲和5大海洋的位置与具体分布,还知道地球的国际航线,赤道,南北回归线的位置(经纬度)等等。
25. 自西向东 B A C 升高
【分析】由于地轴倾斜,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时,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各不相同。太阳高度角大时,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就多,反之就少,因而形成了四季。
解析:(1)我们的地球在不停地运动着。地球除了围着太阳公转,还在不停围绕地轴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
(2)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B位置时,北半球是秋季,南半球是春季。
(3)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A位置时,北半球处于夏季,所以北京地区正午日影最短。
(4)根据题干可知,当地球绕太阳公转到C位置时,北半球是冬季,冬季昼最短夜最长。
(5)当地球从C位置运行到D位置时,北半球从冬季到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升高;
26. 同学们的转动方向 逆时针(自西向东) 顺时针(自东向西) 逆时针(自西向东)
【分析】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经度数越大,日出时间越早,西经度数越小,日出时间越早,越是东边的时区,越先迎来黎明。
解析:(1)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所以)要确定北京和乌鲁木齐哪个城市先迎来黎明,首先要确定自转方向;
(2)由于北京在乌鲁木齐的东边,所以同学们按自西向东的方向转,才能让北京先迎来黎明。
(3)由于乌鲁木齐在北京的西边,所以同学们按自东向西的方向转,才能让乌鲁木齐先迎来黎明。
(4)根据题干可知,北京在东,乌鲁木齐在西,北京的同学先看到太阳,这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转动的。
拔高特训
1.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四季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命周期活动。我认为地球的自转对生物的生长与生活更重要,比如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夜晚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受光照温度影响,植物能感知到昼夜的差异并随之发生生理变化。动物: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包括觅食活动,繁殖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比较多,比如狮子,老虎,狗等;有些动物喜夜间觅食,如老鼠,一些蛇,猫头鹰等。
【分析】对生物节律的认识,昼夜的更替是有规律的,生活在地球上的动植物因昼夜更替也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解析: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形成昼夜交替与四李变化,其中昼夜交替影响生物节律,四季变化影响生物的生命周期活动。我认为地球的自转对生物的生长与生活更重要,比如植物:白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夜晚呼吸作用;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受光照温度影响,植物能感知到昼夜的差异并随之发生生理变化。动物:昼夜影响动物的活动,包括觅食活动,繁殖活动。有些动物白天觅食,这类动物比较多,比如狮子,老虎,狗等;有些动物喜夜间觅食,如老鼠,一些蛇,猫头鹰等。
2.夏至时候影子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到冬至时影子最长,然后逐渐变短直到夏至,往复循环。
解析:一年中物体影子的长短变化是由于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不同,夏至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影子最短;而在冬至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影子最长;春分、秋分日影适中。因此,以我们北半球为例,夏至时候影子最短,然后逐渐变长,到冬至时影子最长,然后逐渐变短直到夏至,往复循环。
3. 地心说 日心说 地球是球形的 自转 地轴 深夜0点
解析:“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日心说”是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有地球是球体,“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星辰绕地球运转,每天东升西落一次;“日心说”认为地球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位于宇宙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1)“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日心说”是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且静止不动,日月星辰每天绕地球东升西落一次;“日心说”认为地球绕轴自转,24小时自转一周,太阳位于宇宙中心,地球及其他行星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
(2)“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相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
(3)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莱昂•傅科,在巴黎先贤祠悬挂一枚摆锤,摆锤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4)地球自转运动是围绕地轴逆时针运转。妙妙制作地球模型时,他用一根粗铁丝横穿地球模型的南北,当作的是地轴。
(5)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积,照亮的一面是白昼,背向太阳的一侧是黑夜。人们习惯上把太阳在天空位置最高的时刻定为12时,地球自转一周的周期是一天,约24小时。如图所示,妙妙在地球模型的一块大陆上,贴上一个反光的小圆片,如果自转半周前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时间大约是凌晨12点,那么自转半周后,小圆片所在位置的时间大约是深夜0点。
4. 冬季 夏季 冬季 冬季 日地距离 太阳直射点位置
解析: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运动,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周期是一年,约365天。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白昼时间长,形成夏季;相反,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弱,气温高,白昼时间短,形成冬季。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地球距离太阳最近时,我们所处的北半球是每年一月初,是冬季,地球距离太阳最远时,是每年七月初,北半球是夏季。
(2)从“同一时间地球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示意图”可知,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正处于冬季,所以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冬季,此时正值南半球的夏季,气温较高,并出现极昼现象,利于科考队员进行科考活动。
(3)根据以上的“数据表”和“示意图”可以判断,四季变化与日地距离无关,与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关。
5. 逆时针 赤道 长 B
【分析】当阳光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的阳光是直射,处于夏季;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处于冬季。当阳光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时,南半球的阳光是直射,处于夏季;北半球的阳光是斜射,处于冬季。
解析:(1)这个实验是模拟实验,用蜡烛模拟太阳,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用一个小地球仪绕蜡烛转动模拟地球的公转。从图中看,地球是按逆时针绕太阳转运的。
(2)当地球运动到A点时,太阳直射赤道,我国昼夜时间的特点是昼夜平分。
(3)当地球处在D点位置时,我们当地白天比黑夜时间长。
(4)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夏季,南半球是夏季,则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当我们的冬至日来临时,地球处于B点位置。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地球处于不同公转位置的时间点
平均距离 1.49亿千米
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 1.47亿千米
每年一月初
地球与太阳的远距点 1.52亿千米
每年七月初
【寒假提升】苏教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2023-2024学年 寒假专项训 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练习: 这是一份【寒假提升】苏教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2023-2024学年 寒假专项训 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练习,共6页。
【寒假提升】教科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2023-2024学年寒假专项提升 第二单元+空气-练习: 这是一份【寒假提升】教科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2023-2024学年寒假专项提升 第二单元+空气-练习,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寒假提升】教科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2023-2024学年寒假专项提升 第三单元+天气-练习: 这是一份【寒假提升】教科版 小学科学 三年级 2023-2024学年寒假专项提升 第三单元+天气-练习,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