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微专题五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2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专版2023_2024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遗传的分子基础微专题五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分层作业苏教版必修2,共4页。
微专题五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1.(多选)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2个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结果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 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能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用吉姆萨染料染色,发现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着色深,而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着色浅。将取自某雄性高等动物(其DNA每条链上都有胸腺嘧啶分布)不同部位的细胞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吉姆萨染色。下列图解显示其部分染色体的着色情况,颜色越深表示着色越深,其中不正确的是( )3.[2023·江苏南通如皋高一学情调研]将人体某细胞中双链DNA均用32P标记,然后置于含未标记P的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分裂中期有46个核DNA分子被标记B.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有23个核DNA分子被标记C.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可能为零D.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被标记的核DNA可能有0~23个4.将果蝇一个普通的精原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进行减数分裂并产生四个精子。取一个精子与正常的无放射性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分析此过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体中都含有四个被3H标记的DNA分子B.这四个精子都含3H,每个精子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条C.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条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都为4条5.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ABCD6.[202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BrdU能替代T与A配对,从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吉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子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B.b图中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其中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C.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D.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7.图甲示意果蝇(2N=8)的一个受精卵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的过程,图乙示意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的过程(图中只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乙A.甲、乙两图中细胞进行DNA复制时均利用含14N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甲、乙两图所示染色体与DNA分子存在平行关系,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图甲中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一共有8条含15N的染色体D.图乙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8条含15N的染色体8.[2023·湖北襄阳高二期末]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对玉米(2n=20)精原细胞进行完全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放射性的环境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分别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甲、乙、丙、丁四个细胞,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样时间最早的为甲,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中期B.细胞乙一定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甲的一半C.若丙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则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为10条D.丁至少是第3次有丝分裂的样本,细胞中染色体为40条微专题五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1.BCD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含有放射性,染色体中DNA其中一条链被标记,另一条链未标记;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间期复制完之后,一条染色体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个被标记,另一个未被标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移向两极的,若被标记的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则一个子细胞含有标记,另一个子细胞没有标记,故将2个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子代中具有放射性的细胞至少有2个,最多有4个。2.B 第一次有丝分裂间期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子代DNA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所以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仍然是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A项正确;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时,DNA复制后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之后继续第二次有丝分裂,则第二次有丝分裂间期时,DNA半保留复制,有的子代DNA一条链正常,另一条链掺有BrdU,有的子代DNA两条链都掺有BrdU,所以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个染色体上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深,另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浅,B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子代DNA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所以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仍然是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再进行间期的DNA复制过程,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DNA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所以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D项正确。3.C 进行一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被标记的DNA分子为92个,A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有46个DNA分子被标记,B项错误;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了两次,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可能为零,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被标记的核DNA为23个,D项错误。4.D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4条,D项错误。5.A 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都含32P标记的DNA,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前、中期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相对含量为1,而后期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相对含量为2。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32P标记的染色体经过DNA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都含有32P,则前、中、后期含32P标记的DNA的相对含量都为2,故选A。6.B 7.C 图甲中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但每条染色体上DNA只有一条链含有15N,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含有15N,8条染色体不含有15N,因此图甲中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一共有16条含15N的染色体,C项错误。8.C 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被标记,但每个核DNA都只有一条链被标记,再经过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因此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共有40条染色体,其中20条染色体被标记,被标记的DNA有20个,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为0~20条,C项错误。ABCD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分裂时期被标记染色体数被标记核DNA分子数甲中期2040乙1020丙后期2020丁88
微专题五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1.(多选)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将2个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结果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可能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2. 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能代替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掺入新合成的DNA链中。用吉姆萨染料染色,发现在染色单体中,若DNA只有一条单链掺有BrdU着色深,而DNA的两条单链都掺有BrdU着色浅。将取自某雄性高等动物(其DNA每条链上都有胸腺嘧啶分布)不同部位的细胞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吉姆萨染色。下列图解显示其部分染色体的着色情况,颜色越深表示着色越深,其中不正确的是( )3.[2023·江苏南通如皋高一学情调研]将人体某细胞中双链DNA均用32P标记,然后置于含未标记P的普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分裂中期有46个核DNA分子被标记B.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有23个核DNA分子被标记C.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可能为零D.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被标记的核DNA可能有0~23个4.将果蝇一个普通的精原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让其进行减数分裂并产生四个精子。取一个精子与正常的无放射性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转入无放射性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分析此过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的四分体中都含有四个被3H标记的DNA分子B.这四个精子都含3H,每个精子中被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条C.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期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4条D.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都为4条5.用32P标记玉米体细胞所有染色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这些细胞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前、中、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和染色体上被32P标记的DNA分子数分别是( )ABCD6.[2023·北京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期中]BrdU能替代T与A配对,从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中。当用吉姆萨染料染色时,不含BrdU的链为深蓝色,含BrdU的链为浅蓝色。现将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图a~c依次表示加入BrdU后连续3次细胞分裂中期,来自1条染色体的各子染色体的显色情况(阴影表示深蓝色,非阴影为浅蓝色)。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1个DNA复制3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2条染色体上B.b图中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其中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C.c图中有2条染色单体的所有脱氧核苷酸链都不含BrdUD.若再进行分裂,第4次分裂中期则只有1条染色体出现深蓝色7.图甲示意果蝇(2N=8)的一个受精卵连续进行两次有丝分裂的过程,图乙示意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细胞的过程(图中只画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乙A.甲、乙两图中细胞进行DNA复制时均利用含14N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B.甲、乙两图所示染色体与DNA分子存在平行关系,DNA分子以半保留方式复制C.图甲中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一共有8条含15N的染色体D.图乙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均有8条含15N的染色体8.[2023·湖北襄阳高二期末]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对玉米(2n=20)精原细胞进行完全标记,然后放在没有放射性的环境中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分别统计处于不同时期的甲、乙、丙、丁四个细胞,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取样时间最早的为甲,可能是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Ⅰ中期B.细胞乙一定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染色体数是甲的一半C.若丙处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则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为10条D.丁至少是第3次有丝分裂的样本,细胞中染色体为40条微专题五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1.BCD 将玉米的一个根尖细胞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其形成的两个子细胞均含有放射性,染色体中DNA其中一条链被标记,另一条链未标记;将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间期复制完之后,一条染色体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其中一个被标记,另一个未被标记,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后,被标记的染色体是随机分配移向两极的,若被标记的染色体全部移向一极,则一个子细胞含有标记,另一个子细胞没有标记,故将2个子代细胞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子代中具有放射性的细胞至少有2个,最多有4个。2.B 第一次有丝分裂间期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子代DNA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所以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时,仍然是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A项正确;进行第一次有丝分裂时,DNA复制后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之后继续第二次有丝分裂,则第二次有丝分裂间期时,DNA半保留复制,有的子代DNA一条链正常,另一条链掺有BrdU,有的子代DNA两条链都掺有BrdU,所以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个染色体上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深,另一条染色单体着色浅,B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时,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产生的子代DNA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所以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仍然是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不再进行间期的DNA复制过程,所以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DNA都是一条链与母链一致,另一条链掺有BrdU,所以每个DNA分子都着色深,D项正确。3.C 进行一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一次,被标记的DNA分子为92个,A项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有46个DNA分子被标记,B项错误;若进行两次有丝分裂,DNA复制了两次,子细胞中被标记的核DNA可能为零,C项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完成后,子细胞被标记的核DNA为23个,D项错误。4.D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含3H标记的染色体数为0~4条,D项错误。5.A 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的染色单体都含32P标记的DNA,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加倍,所以前、中期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相对含量为1,而后期含32P标记的染色体的相对含量为2。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32P标记的染色体经过DNA复制后形成的子代DNA都含有32P,则前、中、后期含32P标记的DNA的相对含量都为2,故选A。6.B 7.C 图甲中受精卵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但每条染色体上DNA只有一条链含有15N,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每个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含有15N,8条染色体不含有15N,因此图甲中受精卵完成第二次分裂后形成的四个子细胞中一共有16条含15N的染色体,C项错误。8.C 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细胞中所有染色体都被标记,但每个核DNA都只有一条链被标记,再经过DNA复制,每条染色体上只有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因此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共有40条染色体,其中20条染色体被标记,被标记的DNA有20个,由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随机移向细胞两极,所以子细胞中被标记染色体为0~20条,C项错误。ABCD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分裂时期被标记染色体数被标记核DNA分子数甲中期2040乙1020丙后期2020丁88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