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河南省中考化学原创模拟试题10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河南省中考化学原创模拟试题10,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4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10分)
1. 为了测某个下雨天的降水量,小龙和小福分别做了一个雨量器(如下图),这两位学生用自己的雨量器测得的降水量情况是( )。
A. 小福的多B. 小龙的多C. 两人一样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记录时是以24小时的时间来确定降雨等级的。虽然雨量器大小不相同,但是降水量数据是一样的。
2. 图中气温计所示的温度,应当读作______。
A. 零下五摄氏度B. 零下五度C. 五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图中的温度计液面在0刻度以下,是零下温度,与刻度5持平,是零下5摄氏度,写作﹣5℃。
3. 丽丽用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时降水的高度是8毫米,用量筒测得它们的体积是24毫升。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 )。
A. 24毫升B. 8毫米C. 都可以
【答案】B
【解析】更多课件教案等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丽丽用雨量器收集了24小时的降水,这时降水的高度是8毫米,这一天的降水量应该记录为8毫米,所以B符合题意。
4. 烧杯里一块冰融化了一半,这时水的温度是( )。
A. 0℃B. 37℃C. 100℃
【答案】A
【解析】
【详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所以冰融化时,处于的状态是冰水共存状态,所以冰融化的温度是0℃,冰融化的温度不管是大块还是小块,融化过程的温度都是一样的。所以烧杯里一块冰融化了一半,水的温度依然是0℃。
5. 把纸揉皱后,塞入杯底,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的原因是( )。
A. 空气没有一定的形状B. 空气要占据杯中的空间C. 空气能流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把纸揉皱塞入杯底,将杯子倒过来插入水底纸不会湿是因为杯子里有空气阻挡水进入杯中,说明空气占据空间。
6.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水、水蒸气和冰的不同点是( )。
A. 组成成分相同B. 无色C. 会流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是都是无色的、无味、透明的,并且组成成分相同,都是水。不同点:水和水蒸气会流动,冰不会流动。C符合题意。
7. 我们说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 )。
A. 用过滤的方法不能将沙子分离出来
B. 将沙子放入水中,搅拌,看不到颗粒了
C. 将沙子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浑浊,容器底部有大量颗粒
【答案】C
【解析】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我们说沙子不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将沙子放入水中,搅拌后水变浑浊,容器底部有大量颗粒,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将沙子分离出来。
8. 以下工具,最适合用来研究空气有质量的是( )。
A. B. C.
【答案】A
【解析】
【详解】工具有很多的种类,不同种类的工具作用不一样,合理使用工具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空气有一定的重量,但是重量很轻。可以使用天平测量出空气的质量。
9. 用注射器抽进一些空气,记下开始时的刻度,堵住注射器管口,慢慢用力向下压活塞,记下刻度。如图,“”表示空气微粒,从实验结果可以得出( )。
A. 活塞向下压后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不变
B. 活塞向下压后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大
C. 活塞向下压后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具有一定的可压缩性,压缩后的空气具有一定的弹性,但是空气是不能被无限压缩的,因为空气中的分子之间的间隙是有限的。经过压缩使得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隔变小。观察图片可知,活塞向下压后空气微粒之间的间隙变小,空气体积变小。
10. 空气与其他物质相比,相同的特征是( )。
A. 都能流动B. 都有体积C. 都有质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气体,有一定的质量。会流动,没有固定的体积。固体不会流动,有固定的体积和质量。所以空气与其他物质相比,相同的特征是都有质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2分)
11. 相同体积空气与相同体积的铁块相比,质量较重的是_____。
【答案】铁
【解析】
【详解】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一定质量但很轻。相同体积的空气与相同体积的铁块相比,质量较重的是铁块。
12. 水完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_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放出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温度有关。水完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13. 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___________。
【答案】空气
【解析】
【详解】空气的循环流动形成了风。风是由于空气受冷或者受热而导致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产生一定的结果。空气的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这样就形成了风。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点睛】本题考查风,要求学生掌握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
14. 水在一定情况下会变成____________,一种无色无味的____________体。
【答案】 ①. 水蒸气 ②. 气
【解析】
【详解】水在自然界中的三中形态分别是水蒸气、液态水和冰。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
15. 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变冷后又_______。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_______。
【答案】 ①. 膨胀 ②. 收缩 ③. 风
【解析】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冷热不同的空气会流动形成风。
16. 通过用________(热水、冰水)和________(搅拌、加盐),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答案】 ①. 热水 ②. 搅拌
【解析】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搅拌、加热、碾碎。搅拌、加热、碾碎能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通过用热水和搅拌的方法,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7. 生活中处处都有________的存在。
【答案】空气
【解析】
18. 天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_________的高低来表示。
【答案】气温
【解析】
【详解】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或背阴处的温度,天气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气温的高低来表示,需要用气温计来测量。
19. 人们常常根据________的多少,来区分晴天、________和阴天。
【答案】 ①. 云量 ②. 多云
【解析】
【详解】我们可以根据云量的多少将天气分为晴、多云、阴等。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超过四分之一,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20. 每年的 ________月________日是世界水日,是为了呼吁人们要保护水资源。
【答案】 ①. 3 ②. 22
【解析】
【详解】节约用水,又称节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世界水日是每年的3月22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21. 在温度相同,都不搅拌的情况下,为了让溶解速度慢的盐溶解得快一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磨成粉末
【解析】
【详解】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颗粒小的物质溶解的快,颗粒大的物质溶解的慢。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等量等温的水里,细盐溶解得快。
22. 物体按照他们的存在状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其中我们呼吸的
空气属于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液态 ②. 固态 ③. 气态 ④. 气态
【解析】
三、判断题(共5分)
23. 气温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
【答案】×
【解析】
【详解】气温是指大气的冷热程度。
24. 空气的气味有时是淡淡的,有时是香的,有时又是臭的。 ( )
【答案】×
【解析】
【详解】空气是无色无味的
25. 只要没有下雨下雪,那么就晴天。( )
【答案】×
【解析】
【详解】也有可能是多云等天气。天气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26. 将一杯水的温度降到0℃时,杯里面的水就会立刻结成冰。 ( )
【答案】×
【解析】
【详解】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温度越低,结冰越快,0℃时,杯里面的水会缓慢结冰。
27. 不是任何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 )
【答案】√
【解析】
【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不是任何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沙子、食用油等不能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在水中溶解。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四、连线题(共5分)
28. 把下列物质在水中是否能够溶解用线连一连。
小苏打
木屑 能溶解在水中
食盐
糖 不能能溶解在水中
沙土
【答案】
【解析】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小苏打、食盐和糖,木屑和沙土不溶于水。
五、实验题(共18分)
29. 科学小组的同学想了解食盐、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他们进行了实验,得到了如下数据。
(1)第1组、第4组选择水量( )毫升;第3组、第6组选择水量为( )毫升。
(2)根据水量,对比每组中食盐和小苏打溶解量,我们会发现第( )组的数据是错误的。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当时情况下,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 )克食盐、( )克小苏打。
【答案】 ①. 50 ②. 100 ③. 4 ④. 36 ⑤. 10
【解析】
【分析】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而且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常温下,50毫升水,食盐大约是16-18克,小苏打大约是6-8克,说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弱。
【详解】(1)根据题干可知,第1组、第4组选择水量为50毫升;第3组、第6组选择水量为100毫升。
(2)根据题干可知,我们会发现第4组的数据是错误的,因为与前后的数据差异太大;
(3)根据题干可知,在当时情况下, 100毫升的水中能溶解36克食盐、10克小苏打。
30. 某实验小组找来食盐、白糖、味精、面粉等材料,开展科学小实验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1)食盐、白糖、味精这三种材料,它们都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水里溶解。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探究食盐、面粉能不能被水溶解。这个实验的名称叫______当1号杯中是盐水时,在2号杯中滤出的是______的水(填“清澈”或“浑浊”),当1号杯中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时,滤纸的残留物是______。这说明食盐和面粉都能被水溶解的说法是______(填“对”或“错”)的。这个实验说明判定固体物质能不能被水溶解要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能 ②. 过滤 ③. 清澈 ④. 面粉 ⑤. 错 ⑥. 滤纸上是否留下残留物
【解析】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但是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详解】(1)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许多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比如:食盐、白糖、味精,这三种材料都能在水里溶解;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用过滤的方法可以除去水中不易溶解的物质。观察图中装置,所做的实验就是过滤实验;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淀、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当1号杯中是盐水时,在2号杯中滤出的是清澈的水,当1号杯中是面粉和水的混合物时,滤纸的残留物是面粉。这说明食盐和面粉都能被水溶解的说法是错的。这个实验说明判定固体物质能不能被水溶解要看滤纸上是否留下残留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87,2024年河南省中考化学原创模拟试题4,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之间,不存在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0 酸和碱——2023年河南省化学中考模拟题分项选编,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推断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 2021年河南省中考原创预测卷(1),共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