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版).docx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原卷版)第1页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原卷版)第2页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原卷版)第3页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版)第1页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版)第2页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解析版)第3页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备战2024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展开

    专题08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2023·湖北)高等动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如图为正在进行分裂的动物细胞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减数分裂I中期 B.减数分裂I后期C.减数分裂Ⅱ中期 D.减数分裂II后期【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详解】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ACD错误,B正确。故选B。2、(2023·湖北)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他们再生一个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25% B.50% C.75% D.100%【答案】C【分析】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1)在人群中男患者多于女患者,男性正常,母亲和女儿一定正常,女患者的儿子和父亲都是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详解】若控制色觉正常与色盲的等位基因用B、b表示,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则该夫妇的基因型为XBY、XBXb,他们的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XBY:XbY=1:1:1:1,则再生一个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5%,C正确,ABD错误。故选C。3、(2023·湖南)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I过程中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过程中C.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发生了1次复制D.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分裂I【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A正确;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B错误;C、减数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C正确;D、减数分裂Ⅰ结束,同源染色体分到两个子细胞,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D正确。故选B。4、(2023·湖南)图为细胞减数分裂某时期示意图,图中的四分体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B【分析】四分体是指在减数分裂中,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所含的四条染色单体。【详解】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中有4条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所以有2个四分体。故选B。5、(2023·湖南)关于真核生物的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D.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答案】C【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每个染色体上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含多个基因,每个基因中含有许多脱氧核苷酸。【详解】A、真核生物的基因主要位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中,故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A正确;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D、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D正确。故选C。6、(2023·湖南)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患病情况可能为(    )A.若为男性,概率为50%B.若为男性,概率为100%C.若为女性,概率为50%D.若为女性,概率为100%【答案】D【分析】题意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d表示),群体中男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DY(患者)、XdY(正常),女性个体 的相关基因型为XDXD(患者)、XDXd(患者)、XdXd(正常)。【详解】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男性患者(XDY)与正常女性(XdXd)婚配,则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XDXd(患者)、XdY(正常),即后代中若为男性则均正常,即患病的概率为0,若为女性则均表现患病,即患病的概率为100%,D正确。故选D。7、(四川省202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真题)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在玉米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I过程中一定会发生(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染色体数目加倍C.染色体着丝粒分裂D.同源染色体联会【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2)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染色体散乱的排布与细胞内;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C、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AC错误;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B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现象,D正确。故选D。8、(四川省202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真题)2020年出生于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的大熊猫“和花”,因其憨态可掬,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四川旅游的一张名片。“和花”与它的父母一样,体细胞中也含有42条染色体。“和花”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来源是(    )A.全部来自母方B.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C.全部来自父方D.多数来自父方,少数来自母方【答案】B【分析】染色体和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在生殖细胞中成单。生物体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从而使后代具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详解】大熊猫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一半来自母方,一半来自父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9、(四川省202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真题)果蝇的X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部分基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X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B.红宝石眼基因与棒状眼基因是等位基因C.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的遗传信息相同D.白眼基因与截翅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答案】A【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故X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A正确;B、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同一条染色体不同位置的基因称为非等位基因,红宝石眼基因与棒状眼基因不属于等位基因,B错误;C、朱红眼基因与深红眼基因控制着不同的性状,其遗传信息不相同,C错误;D、白眼基因与截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其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故选A。10、(2023年北京市高中第一次合格考生物试题)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 B.84、42、84C.84、42、42 D.42、42、84【答案】B【分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后,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染色体数目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ACD错误。故选B。11、(2023年北京市高中第一次合格考生物试题)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及其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传男不传女。【详解】①双亲正常,有一个患病的女儿,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定不是伴性遗传,①正确;②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②错误;③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③错误;④根据该系谱图不能确定其遗传方式,可能是伴性遗传,④错误。故选A。12、(2023年北京市高中第一次合格考生物试题)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实现了融合,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A正确。故选A。13、(2023年北京市高中第一次合格考生物试题)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22,X B.22,Y C.44,XX D.44,XY【答案】C【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2023年北京市高中第一次合格考生物试题)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5、(2023年3月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曾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有一个特殊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该过程后来被命名为减数分裂。下列不符合减数分裂Ⅰ特征的是(    )A.联会B.着丝粒分裂C.同源染色体分离D.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解】A、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A不符合题意;B、着丝粒分开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B符合题意;C、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C不符合题意;D、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2023年3月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大熊猫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在其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42条染色体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C.减数分裂Ⅱ中期D.减数分裂Ⅱ后期【答案】C【分析】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有2n条染色体,该生物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下:【详解】AB、对于大熊猫而言,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中都含有42条染色体,A、B错误;C、由于在减数分裂Ⅰ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处于减数分裂Ⅱ中期的细胞中含有21条染色体,C正确;D、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使得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的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D错误。 故选C。17、(2023年3月辽宁省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列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属于XY型的是(    )A.芦花鸡 B.东北虎 C.金钱豹 D.黑猩猩【答案】A【分析】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对于XY型的生物而言,雄性是XY,雌性是XX。对于ZW型的生物而言,ZZ是雄性,ZW是雌性。【详解】东北虎、金钱豹、黑猩猩的性染色体组成都是XY型,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BCD错误,A正确。故选A。18、(2023年江苏)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  )A.XX B.XY C.ZZ D.ZW【答案】B【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详解】“1902年美国科学家发现,男性的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是不一样的”,与性别决定有关,这种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B正确。故选B。19、(2023年3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雄性果蝇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为(    )A.4条 B.8条 C.16条 D.32条【答案】A【分析】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该过程中DNA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而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原来体细胞的一半。【详解】精子是由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而果蝇的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因此,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即含有4条染色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023年3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亲、子代大熊猫的体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    )A.受精作用B.减数分裂C.无丝分裂和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D。21、(2023年3月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答案】C【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5、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详解】人类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因此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ABD错误。故选C。22、(2023年河北省)下图是某种动物产生精子过程中的四个细胞示意图,其中含有四分体的细胞是(  )A. B. C. D.【答案】B【分析】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形成,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详解】A、图示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不符合题意;B、图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B符合题意;C、图中细胞无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的排列在细胞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不符合题意;D、图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B。23、(2023年河北省)哺乳动物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中,来自父本的所占比例应是(  )A.等于50% B.大于50% C.小于50% D.不能确定【答案】C【分析】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包括有质基因和核基因。【详解】受精卵的全部遗传物质包括质基因和核基因,质基因全部由母本提供,核基因父本和母本各提供一半,故来自父本的所占比例应小于50%,ABD错误,C正确。故选C。24、(2023年河北省)下图表示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不同基因型的相对数量比。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从基因型分析,男女婚配组合有6种B.色盲母亲生出的女儿一定色盲C.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是XBXbD.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XbY【答案】B【分析】色盲基因b位于X性染色体上,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只要他的X染色体上有b便是色盲,而女性必须两个X染色体上同时都有b才会患病。【详解】ACD、从基因型分析,与人类色觉有关的基因型有XBY(正常男性)、XBXB(正常女性)、XBXb(正常女性、携带者)、XbY(色盲男性患者)、XbXb(色盲女性患者),即男性有2种基因型,女性有3种基因型,则男女婚配组合有2×3=6种,ACD正确;B、色盲母亲XbXb若与正常男性XBY婚配,女儿的基因型是XBXb,均正常,B错误。故选B。25、(四川省2023年6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真题)人类遗传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遗传病的调查对优生优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得到了如下图所示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 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 控制的遗传病。(2)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I1个体的基因型是 ,II1个体的基因型是 。(3)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I1个体的基因型是 ,II2个体的基因型是 ;这种遗传病的患者中男性 (填“多于”或“少于”)女性。(4)我国有20%~25%的人患有遗传病,通过 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预防和检测;我国相关法规规定,35岁以上的孕妇必须进行产前诊断,这样做的社会意义是 。【答案】(1) 遗传物质 等位基因(2) aa Aa(3) XAY XAXa 少于(4) 遗传咨询 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口质量,保障优生优育;同时,这也是对孕妇及其家庭的关怀【分析】据遗传系谱图分析,I1患病,其女儿也患病,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X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详解】(1)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其中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2)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I1患病,则其基因型为aa,II1个体的基因型是Aa。(3)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I1患病,则其基因型为XAY,II2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这种遗传病的患者中男性少于女性。(4)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预防和检测;我国相关法规规定,35岁以上的孕妇必须进行产前诊断,这样做的社会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人口质量,保障优生优育;同时,这也是对孕妇及其家庭的关怀。1、(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果蝇作为实验材料所具备的优点,不包括A.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 B.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C.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答案】A【分析】由于果蝇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身体较小、所需培养空间小,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等优点,果蝇常用作生物科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详解】果蝇比较常见,具有危害性,不是其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A错误;果蝇生长速度快,繁殖周期短,B正确;果蝇的染色体数目少,仅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相对性状少而明显,便于分析,C正确;果蝇繁殖快,子代数目多,有利于获得客观的实验结果,D正确。【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简单,主要是识记和积累,记住其具有的优点,进而利用排除法选择正确的答案。2、(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    )A.① B.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A【分析】人类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根据遗传系谱图推测,“无中生有”是隐性,“无”指的是父母均不患病,“有”指的是子代中有患病个体;隐性遗传看女病,后代女儿患病父亲正常的话是常染色体遗传.“有中生无”是显性,“有”指的是父母患病,“无”指的是后代中有正常个体;显性遗传看男病,儿子正常母亲患病为常染色体遗传,母女都患病为伴X染色体遗传.母亲和女儿都正常,遗传病只在男子之间遗传的话,极有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详解】A、图①中父母正常,而女儿有患病,则必定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图④中父亲患病,而子女都有正常个体,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B错误;C、图③中母亲患病,儿子也患病,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C错误;D、图②中父母都正常,而子女中儿子患病,则可能属于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错误。故选A。3、(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22,X B.22,Y C.44,XX D.44,XY【答案】C【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4、(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实现了融合,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A正确。故选A。5、(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6、(2022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图是某二倍体动物(2n=4)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阶段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左图示精原细胞的有丝分裂 B.右图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C.左图细胞含4个染色体组 D.右图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左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像;右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详解】左图为有丝分裂后期图像,含有4个染色体组;右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名称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故选D。7、(2022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家族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是伴X隐性遗传病。下图是一患者家族遗传系谱图,据此判断Ⅲ-1的致病基因来自(    )A.Ⅰ—1 B.Ⅰ—2 C.Ⅰ—3 D.Ⅰ—4【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视神经萎缩为伴X隐性遗传病,并且Ⅲ—1为视神经萎缩患者,可以用XbY表示,由此可以确定Ⅱ—1,Ⅱ—2基因型分别为:XBY、XBXb。【详解】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正常男性都没有致病基因,所以Ⅲ—1的致病基因来自Ⅱ—2,Ⅱ—2的致病基因来自Ⅰ—4。故选D。8、(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试题)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染色体。有关果蝇有性生殖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两次,细胞分裂两次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ⅠC.减数分裂完成后,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4条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果蝇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答案】A【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A错误;B、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B正确;C、果蝇体细胞中有4对8条染色体,减数分裂完成后,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精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是4条,C正确;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D正确。故选A。9、(2022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生物试题)对维持同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起决定作用的生理过程是(    )A.细胞生长和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细胞生长和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维持同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起决定作用的生理过程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故选D。10、(2022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生物试题)某同学在调查人类遗传病时发现: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儿子均患此病。据此推测,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是()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答案】C【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详解】根据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与性别相关,说明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又因为女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儿子均患此病。说明患病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上均为色盲基因,因此可判断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C正确,ABD错误。故选C。11、(2022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生物学))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染色体联会模式图,该时期处于(    )A.减数分裂I前期 B.减数分裂I后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分裂Ⅱ末期【答案】A【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I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分裂I: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分裂Ⅱ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图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属于减数分裂I前期,A正确。故选A。12、(2022年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试题(生物学))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某正常女性的丈夫患此病。下列是这对夫妇所生子女患此病情况的推测,正确的是(    )A.男孩一定会患病 B.女孩一定会患病C.男孩和女孩都患病 D.男孩和女孩都不患病【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正常女性为XdXd,其丈夫为XDY。【详解】ABCD、该正常女性为XdXd,男孩一定不患病,女孩为XDXd,一定患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3、(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分析】1、有丝分裂特点:①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③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图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14、(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四分体是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能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B.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15、(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22,X B.22,Y C.44,XX D.44,XY【答案】C【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16、(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实现了融合,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A正确。故选A。17、(2022年北京市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8、(黑龙江省2022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在大熊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细胞(  )A.生殖细胞 B.神经细胞 C.皮肤细胞 D.肝脏细胞【答案】A【分析】生殖细胞含有亲代的遗传物质,是联系亲代和子代的遗传物质的桥梁,在大熊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详解】父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精子,母方通过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所以在熊猫和熊猫宝宝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A正确,BCD错误。故选A。19、(黑龙江省2022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人类的体细胞中有23对(46条)染色体,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A.23条 B.46条 C.69条 D.92条【答案】A【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因此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23条,BCD错误,A正确。故选A。20、(黑龙江省2022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  )A.XBY B.XbY C.XBXB D.XbXb【答案】B【分析】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同型的,用XX表示;男性的一对性染色体是异型的,用XY表示。【详解】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性染色体为XY型,携带色盲基因,故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ACD错误,B正确。故选B。21、(2022·云南)同种生物前后代的染色体数目是相同的,对此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是(    )A.有丝分裂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C.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D。【点睛】22、(2022·云南)如图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位置示意图,由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说明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呈线性排列B.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C.红宝石眼和白眼是一对等位基因D.所有生物都有X染色体【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在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详解】A、图为摩尔根等人研究并绘出的果蝇X染色体上一些基因的位置示意图,从图中可知,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A正确;B、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属于性染色体,B错误;C、由图可知,红宝石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位于同一条X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二者是非等位基因,C错误;D、X染色体是XY型性别决定生物染色体组中的一种特殊的性染色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X染色体,如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不含有X染色体,D错误。故选A。23、(2022·云南)在人类性状遗传的过程中,父亲Y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不考虑交叉互换)传给儿子的概率是(    )A.25% B.50%C.75% D.100%【答案】D【分析】男性的性染色组成为XY,X来自于母亲,Y来自于父亲。【详解】通过分析可知,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故父亲的Y染色体100%传递给儿子。故选D。24、(2022·云南)下列关于“观察细胞减数分裂”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制成装片观察B.能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联会现象C.能观察到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D.能观察到同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答案】D【分析】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详解】A、蝗虫精母细胞可以发生减数分裂,因此可用蝗虫精母细胞制成装片观察,A正确;B、联会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因此实验中可能能观察到,B正确;C、利用蝗虫精巢制作减数分裂装片,可以观察到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也包括减数分裂Ⅰ中期的细胞,C正确;D、在该实验中由于细胞在解离过程中被杀死,无法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即不能能观察到同一个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D错误。故选D。25、(2022·内蒙古)下列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相对独立性B.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同源染色体,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得所有非等位基因都自由组合【答案】D【分析】1、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2) 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配子中成对的基因只有以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3)基因、染色体来源相同,均一个来自父方个来自母方。(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详解】A、体细胞中成对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体在杂交过程中保持独立性,能独立的遗传给后代,A正确;B、受精卵中成对的等位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母方,另一条来自父方,B正确;C、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C正确;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不是受精作用过程中,D错误。故选D。26、(2022·内蒙古)一对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果蝇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代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XBY B.XbY C.XBXb D.XBXB【答案】D【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详解】基因型为XBXb和XbY的果蝇杂交,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显然不可能产生基因型为XBXB的后代,D错误。故选D。30、(2022·陕西)如图所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正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答案】C【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详解】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31、(2022·陕西)下图是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其遗传方式可能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隐显性遗传【答案】A【分析】由1号和2号正常生出了患病的4号女儿,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答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D、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知该病是隐性遗传病,BD错误;C、若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1号也患病,而系谱图中1号正常,C错误;故选A。32、(河北省2022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高等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的是(    )A.性状 B.基因 C.表型 D.基因型【答案】B【分析】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将遗传物质传递给生殖细胞,再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将遗传物质传递给子代。因此,精子与卵细胞(配子)就是亲代把遗传物质传给子代的 “ 桥梁 ” 。 【详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故在高等生物有性生殖过程中,亲代通过配子传递给子代的是基因,B正确。故选B。33、(河北省2022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图为一个初级精(卵)母细胞中三对基因(E和e、H和H、g和g)与染色体的关系示意图。若该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变异,则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四个、两种精细胞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产生四个、四种卵细胞C.基因E和e、H和H、g和g是三对等位基因D.基因H和H、g和g的遗传不遵循分离定律【答案】A【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A、图示细胞的基因型可表示为EeHHgg,根据分离定律可知,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四个、两种精细胞,A正确;B、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B错误;C、基因E和e是一对等位基因,H和H、g和g是相同的基因,C错误;D、H和H、g和g为相同的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依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故选A。34、(河北省2022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为科学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或科学家团队,常常彪炳史册,令人景仰。1910年,利用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科学家是(    )A.屠呦呦 B.艾弗里C.摩尔根 D.拉马克【答案】C【分析】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详解】A、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A错误;B、艾弗里进行了肺炎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C、摩尔根利用果蝇的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D、拉马克认为适应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D错误。故选C。35、(河北省2022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女性有一对同型性染色体,用XX表示;男性有一对异型性染色体,用XY表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女儿B.男性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C.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D.有X染色体的配子一定是卵细胞【答案】D【分析】人类子代的性染色体两条分别来自其父亲和母亲。【详解】A、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女儿,Y染色体一定传递给儿子,A正确;B、男性性染色体是XY,其Y染色体只能来自于父亲,其X染色体一定来自于母亲,B正确;C、父亲才含有Y染色体,所以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于父亲,C正确;D、有X染色体的配子可能是卵细胞也可能是精子,D错误;故选D。36、(河北省2022年3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图为人类红绿色盲的系谱图。人类的色觉正常(H)对红绿色盲(h)为显性,基因H、h只位于X染色体上。据图推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1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YB.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XhC.3号个体的基因型一定是XhYD.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Xh的几率为2/3【答案】D【分析】遗传系谱图的分析方法:(一)首先确定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患者的子女全部患病,正常女性的子女全正常,即子女的表现型与母亲相同,则最可能为细胞质遗传。(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母系遗传。(二)其次确定是否为伴Y遗传。(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儿子全为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三)再次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1)首先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①“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②“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2)已确定是隐性遗传,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3)已确定是显性遗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否则一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图中判断某个体基因型时,需要综合考虑同代、子代、亲代的基因型,再进行推断。【详解】ABC、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产方式为伴X隐性遗传病,1号的基因型为XHY,3号的基因型为XhY,故2号的基因型为XHXh,ABC正确;D、4号个体从1号得到配子XH,再获得一个配子XH、Xh的概率都是1/2,因此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HXh的几率为1/2,D错误。故选D。37、(2022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四倍体三浅裂野牵牛是常见农作物甘薯(又称红薯)的近缘野生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常用于甘薯品质的改良。请回答问题:(1)三浅裂野牵牛体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2)科研人员对三浅裂野牵牛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观察,下图为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①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 。②图A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 ;图C中 彼此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图F中的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的 期。(3)此项工作主要在 (填“细胞”或“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为甘薯品质的改良提供理论支撑。【答案】(1)4(2) 一半 联会 同源染色体 中(3)细胞【分析】图中ABCD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图像,A是前期,B是中期,C是后期,EFGH是减数第二次分裂,E是前期,F是中期,G是后期,H是末期。(1)三浅裂野牵牛是四倍体,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2)①花粉母细胞经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一半。②图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其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称为联会,图C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并移向细胞两极;图F中的染色体着丝粒排列于细胞中央,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3)这是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的实验,所以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研究。【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8、(2022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学试题)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已知正常基因(R)和红绿色盲基因(b)只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为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与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的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代表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子代出现红绿色盲患者的概率为 。(2)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XBXb)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是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随 (填“同源”或“非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的结果,遵循基因分离定律。(3)进一步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可以得出,位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患者中男性数量 (填“多于”或“少于”)女性;男性患者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亲代中的 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答案】(1) Xb (2)同源(3) 多于 母亲【分析】色盲遗传属于伴X隐性遗传,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且是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详解】(1)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是XBXb,其产生的配子是XB和Xb两种。XBXb与XBY后代只有XbY出现色盲,其概率为1/4。(2)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XBXb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亲代中的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表现出交叉遗传的特点。39、(黑龙江省2022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考生物试题)下图是某二倍体高等生物体内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甲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2)乙细胞中有 对同源染色体,细胞中 (填有或“无”)染色单体。(3)为便于观察细胞分裂,可用 (填“甲紫溶液”或“斐林试剂”)使染色体着色,观察结果中,处于 期的细胞数目最多。【答案】(1) 有丝 两/2(2) 两/2 有(3) 甲紫溶液 间【分析】据图可知:甲细胞和乙细胞都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详解】(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处于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含有2对,4条染色体。(2)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处于细胞中央,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细胞中含有4条,2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体单体,因此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单体。(3)细胞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甲紫溶液属于碱性染料。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时间长,因此观察结果中,大多数的细胞处于间期。40、(2022·云南)下图是某二倍体雄性动物体内两个正在分裂的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该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2)乙细胞表示 分裂,其中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 。(3)乙细胞结束一次完整的分裂后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是 (填“精子”或“卵细胞”)。【答案】(1) 有丝分裂中期 2 (2) 减数 1:2(3)精子【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详解】(1)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由题可知,该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上。(2)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因此乙细胞表示减数分裂,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3)该细胞是雄性动物的细胞,乙细胞结束一次完整的分裂后最终产生的子细胞是精子。41、(2022·陕西)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果蝇的长翅(D)对残翅(d)为显性,后胸正常(E)对后胸变形(e)为显性,且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长翅红眼后胸正常雌蝇与残翅白眼后胸变形雄蝇杂交,F1表现型及数量如下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对性状是指 。F1随机交配,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F2长翅果蝇中杂合子占 。(2)只考虑果蝇的眼色,F1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是 。该结果既能证明果蝇眼色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又能证实果蝇眼色遗传与性别相关联。(3)若只考虑后胸形状,亲本后胸正常果蝇的基因型为 。若想选择后胸形状不同的果蝇,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E、e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则应从果蝇种群中(假设全为纯合子)选择表现型为 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①若后代雌雄果蝇均为后胸正常,则E、e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②若后代 ,则E、e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4)在该果蝇种群中随机选取多只红眼雌蝇与一只白眼雄蝇杂交,后代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理论上取决于 。【答案】(1) 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3(2)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3) Ee或XEXe 后胸变形雌蝇和后胸正常雄蝇 雌性个体全为后胸正常,雄性个体全为后胸变形(4)所选取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分析】果蝇的红眼和白眼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果蝇的长翅(D)对残翅(d)为显性,后胸正常(E)对后胸变形(e)为显性,且D、d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由表格中数据可知,亲代中长翅红眼与残翅白眼杂交,后代全为长翅红眼,说明亲代基因型为DDXBXB与ddXbY,F1的基因型为DdXBXb,DdXBY。【详解】(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若只考虑果蝇的翅型,亲本为长翅和残翅,杂交后代均为长翅,故亲本基因型为DD×dd,子一代基因型为Dd,F1随机交配,F2长翅果蝇(A-)中杂合子占2/3。(2)只考虑果蝇的眼色,亲本为红眼和白眼,子一代均为红眼,则亲本基因型为XBXB×XbY,F1基因型为XBXb、XBY,随机交配,F2表现型及比例是红眼雌蝇(XBXb、XBXB)︰红眼雄蝇(XBY)︰白眼雄蝇(XbY)=2︰1︰1。(3)亲本后胸正常雌蝇与后胸变形雄蝇杂交,后代无论雌雄都是后胸正常∶后胸变形≈1∶1,则只考虑后胸形状,亲本后胸正常果蝇的基因型为Ee或XEXe。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Ee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可选择后胸变形的雌性与纯合后胸正常的雄性杂交,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为ee×EE,子一代基因型为Ee,无论雌雄都表现后胸正常;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XeXe×XEY,子一代基因型为XEXe、XeY,雌性个体全为后胸正常,雄性个体全为后胸变形。(4)由于红眼和白眼分别由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在该果蝇种群中随机选取多只红眼雌蝇与一只白眼雄蝇杂交,由于纯合红眼雌性个体只能产生XB的雌配子,后代均为红眼,而只有红眼雌性中的杂合子才能产生白眼的子代,因此后代中白眼个体所占的比例理论上取决于所选取雌性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杂合子越多,白色个体越多。1、(2021年6月福建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生物试题)果蝇是二倍体生物,体细胞有4 对染色体,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    )A.2对 B.4条 C.4对 D.8条【答案】B【分析】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解】果蝇体细胞有4 对染色体,雌果蝇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不同子细胞,染色体数减半,因此最终产生的卵细胞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共有4条染色体,B正确,ACD错误。故选B。2、(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    )A.分裂间期 B.减数分裂I C.减数分裂Ⅱ D.受精过程【答案】B【分析】基因重组: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详解】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重组一般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或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而发生互换)。故选B。3、(山东省2021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试题)如图为一个四分体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a和b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B.②和③互为姐妹染色单体C.①和④可交换相应片段 D.③④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分开【答案】B【分析】同源染色体是指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A、a和b的大小、形态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为一对同源染色体,A正确;B、①和②、③和④互为姐妹染色单体,②和③互为非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C、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体单体之间可以交换相应片段,故①和④可交换相应片段,C正确;D、③和④互为姐妹染色单体,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D正确。故选B。4、(山东省2021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非等位基因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答案】C【分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或RNA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3、染色体结构的变异(1)类型:a、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缺失;b、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c、两条非同源染色体间片段移接;d、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2)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详解】A、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正确;B、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正确;C、非等位基因不一定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位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C错误;D、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改变,D正确。故选C。5、(山东省2021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试题)人类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隐性遗传病。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妻子是携带者。他们生一个表型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3/4【答案】D【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l、人群中男性患者远比女性患者多,系谱中往往只有男性患者。2、双亲无病时,儿子可能发病,女儿则不会发病;儿子如果发病.母亲肯定是个携带者,女儿也有一半的可能性为携带者。3、男性患者的兄弟、外祖父、舅父、姨表兄弟、外孙等也有可能是患者。4、如果女性是一患者,其父亲一定也是患者,母亲一定是携带者。【详解】表现型正常的夫妇,妻子是携带者,则基因型分别是XBY、XBXb,则后代中1/4XbY是患者,表现型正常的孩子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概率为3/4,D正确。故选D。6、(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合格考生物试题)某生物的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  )A.42、84、84 B.84、42、84C.84、42、42 D.42、42、84【答案】B【分析】四分体是由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后形成的,即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经过染色体的复制后,核DNA加倍,但染色体条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详解】某精原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即21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由于此时经过了DNA复制,所有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此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数目为84个,染色单体数等于核DNA的数目,复制后染色体数目并未随着DNA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染色体数目依然为42个,即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四分体时,细胞内含有的染色单体、染色体和DNA分子数依次是84、42、84,B正确,ACD错误。故选B。7、(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合格考生物试题)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C【分析】1、有丝分裂特点:①间期:G1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S期进行DNA的复制;G2期进行有关RNA和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③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细胞一分为二。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图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8、(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合格考生物试题)四分体是指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A.能互相配对的四条染色体B.两条染色体的四个染色单体C.大小形态相同的四条染色体D.一对同源染色体配对时的四个染色单体【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识记四分体的概念,掌握其中的数量关系。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有四条染色单体,D正确。故选D。9、(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合格考生物试题)人类在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体细胞中常染色体的数目和性染色体为(    )A.22,X B.22,Y C.44,XX D.44,XY【答案】C【分析】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人体体细胞中含有46条染色体,其中男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Y,女性的染色体组成为44+XX。【详解】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有46条,包括44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XX,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合格考生物试题)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对维持其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起重要作用的生理活动是(    )A.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B.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C.有丝分裂与受精作用D.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详解】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两性生殖细胞,两性生殖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实现了融合,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恢复到原来的数目,因此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有性生殖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A正确。故选A。11、(2021年北京市第二次合格考生物试题)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男孩的外祖父、外祖母和祖母色觉都正常,祖父为色盲。该男孩的色盲基因来自(   )A.祖父 B.祖母 C.外祖父 D.外祖母【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已知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红绿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其致病基因Xb一定来自于他的妈妈(而与父亲无关,父亲提供的是Y),但是妈妈正常,所以妈妈的基因型是XBXb,由题干已知外祖父母色觉都正常,外祖父给妈妈的一定是XB,则妈妈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外祖母(XBXb)。考点: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12、(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摩尔根在研究生物的遗传与染色体的关系时,所选用的杂交实验材料是 (    )A.果蝇 B.玉米C.小麦 D.水稻【答案】A【分析】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详解】据分析可知,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遗传实验研究,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故选A。13、(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哺乳动物的一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与精原细胞相比,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这种生理过程叫作 (    )A.无丝分裂B.有丝分裂C.减数分裂D.受精作用【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细胞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进行DNA复制;2、减一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形成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消失,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发生交叉互换;3、减一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粒)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4、减一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5、减一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6、减二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7、减二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8、减二后期:染色体着丝点(粒)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9、减二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形成卵细胞和第二极体。【详解】一个精原细胞,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后形成四个精细胞,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这种生理过程叫作减数分裂,故选C。14、(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研究发现,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Xb)引起的遗传病。则某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 (    )A.XBYB.XbYC.XBXBD.XBXb【答案】B【分析】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控制红绿色盲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有它的等位基因。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X。【详解】A.、XBY为男性不患病,A错误;B、XbY为男性患病,B正确;C、XBXB为女性正常,C错误;D、XBXb为女性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D错误。故选B。15、(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新课标))印第安人常见的耳缘毛特征是一种伴Y染色体遗传的性状,图示一耳缘毛性状的家系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耳缘毛基因在配子形成时不会随机分配B.Ⅱ-4号个体及其后代为该基因的携带者C.Ⅲ-3号个体的耳缘毛基因最初来源于Ⅰ-1D.Ⅲ-5号个体会出现耳缘毛性状【答案】C【分析】印第安人常见的耳缘毛特征是一种伴Y染色体遗传的性状,伴Y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是:①患者都为男性;②父传子、子传孙(患者的儿子都是患者)。【详解】A、耳缘毛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而Y染色体与X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在配子形成时能随机分配,A错误;  B、Ⅱ-4号个体是女性,不含Y染色体,所以不可能是该基因的携带者,B错误;  C、Ⅲ-3号个体的耳缘毛基因来源于Ⅱ-2号个体,而Ⅱ-2号个体的耳缘毛基因来源于Ⅰ-1,C正确;D、由于Ⅱ-5号个体正常,所以Ⅲ-5号个体是不会出现耳缘毛性状的,D错误。  故选C。  16、(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如图为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时期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B.该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D.该细胞中有0条染色单体【答案】C【分析】题图分析: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处于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详解】A、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行为,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A错误;B、该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形成两个四分体,B错误;C、该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C正确;D、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D错误。故选C。17、(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够保证同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过程是(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形成成熟生殖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因此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D。18、(202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伴性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性遗传B.伴性遗传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C.伴性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D.伴性遗传病在不同性别中发病率不同【答案】C【分析】伴性遗传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详解】A、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正确;B、伴性遗传是指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B正确;C、伴性遗传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C错误;D、伴性遗传病在不同性别中发病率不同,如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往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往往女性患者多于男性,D正确。故选C。19、(2021·陕西)成熟生殖细胞的形成往往是通过减数分裂实现的,如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    )A.次级精母细胞 B.精原细胞 C.卵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答案】A【分析】减数分裂的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具有的特点: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等行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没有同源染色体。【详解】分析图示,该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有姐妹染色单体存在,染色体散乱排布在细胞中,所以该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的细胞,则图示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A正确,BCD错误。故选A。20、(2021·陕西)下列系谱图中,遗传病一定不属于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A. B. C. D.【答案】C【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用A、a表示控制该病的基因。【详解】A、从图中判断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基因型XAXa,父亲基因型XAY,女儿基因型XAXA或XAXa,儿子基因型XaY,A错误;B、图中遗传病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基因型XAXa,父亲基因型XaY,女儿基因型XaXa,儿子基因型XAY,B错误;C、图中父母正常,女儿患病,该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D、图中遗传病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母亲基因型XaXa,父亲基因型XAY,女儿基因型XAXa,儿子基因型XaY,D错误。故选C。21、(2021秋·贵州)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一次B.染色体复制两次C.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减数分裂D.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BD、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故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AB错误,D正确;C、并非所有细胞都能进行减数分裂,如原核细胞只能进行二分裂,一般而言,只有生殖器官中的部分细胞才能进行减数分裂,C错误。故选D。22、(2021秋·贵州)下图所示某雄性动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某一时期的模式图,此时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由图可判断该细胞是(    )A.次级卵母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精细胞 D.卵原细胞【答案】B【分析】分析图像,特征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这是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像,又由于细胞质表现为均分,因此是初级精母细胞。故选B。23、(2021秋·贵州)在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内,细胞核中DNA复制通常发生在(    )A.有丝分裂的末期 B.有丝分裂的间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末期【答案】B【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2、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在真核生物的体细胞内,细胞核中DNA复制通常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故选B。24、(2021春·新疆)哺乳动物细胞的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特有的变化是(    )A.纺锤体的形成 B.着丝点的分裂C.同源染色体联会 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答案】C【分析】有丝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减数分裂过程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现象。【详解】A、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期都有纺锤体的形成,A错误;B、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B错误;C、只有减数分裂过程中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正确;D、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前期,D错误。故选C。25、(2021春·新疆)下列关于人类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B.正常男性也存在含2条X染色体的细胞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D.正常男性的X染色体可遗传给孙女【答案】B【分析】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2、人类的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同时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3、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女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男性。【详解】A、人的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A错误;B、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如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错误;D、正常男性的X染色体只能遗传给女儿,因此只能遗传给外孙女或外孙,D错误。故选B。26、(2021秋·云南·高二学业考试)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等变异的情况下,该男孩色盲基因的传递过程是(    )A.父母同时传给男孩 B.由父亲传给男孩C.由母亲传给男孩 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隔代交叉遗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个体的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详解】红绿色盲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色盲的孩子,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为XBXb、XBY,所生患色盲男孩的基因型是XbY,由此可知,该男孩色盲基因由母亲传来,并将传给女儿,C正确, ABD错误。故选C。30、(2021秋·云南·高二学业考试)图是某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图,图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为(    )A.0对 B.2对C.4对 D.8对【答案】B【分析】同源染色体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面上,共有2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故选B。31、(2022·四川)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是判断细胞分裂时期的重要依据。据此判断图示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    )A.有丝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 D.减数第二次分裂【答案】C【分析】由图可知,图中存在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详解】AB、有丝分裂细胞质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不会分离,AB错误;C、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裂,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初级卵母细胞,C正确;D、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32、(2022·四川)下列是由单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系谱图(图中黑色表示患者)。其中只能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是(    )A. B. C. D.【答案】D【分析】若亲本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患者中有女性,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患,父子无病在常染判断。【详解】A、母亲和儿子均患病,该病可为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也可为伴X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A错误;B、亲本正常,儿子患病,该病可为常染色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C、父亲患病,女儿也患病,该病可能显性遗传病或是隐性遗传病,C错误;D、亲本正常,女儿患病,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故选D。33、(2022·四川)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纯合红眼与白眼的果蝇群体中挑选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通过眼色就能直接判断子代性别的杂交组合是(    )A.红眼(♀)×红眼(♂) B.红眼(♀)×白眼(♂)C.白眼(♀)×红眼(♂) D.白眼(♀)×白眼(♂)【答案】C【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由性染色体基因所控制的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此种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方式就称为性遗传。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般可以用隐性雌性和显性雄性杂交,子代显性为雌性,隐性为雄性。【详解】A、红眼雌果蝇(XBXB) ×红眼雄果蝇(XBY)→XBXB、XBY、XBY,子代雌性、雄性均为红眼,无法判断性别,B错误;B、红眼雌果蝇(XBXB) ×白眼雄果蝇(XbY) →XBXb XBXb. XBY、 XBY,子代雌性、雄性均为红眼,无法判断性别,D错误。C、白眼雌果蝇(XbXb) ×红眼雄果蝇(XBY) →XBXb、 XbY,子代红眼为雌性,白眼为雄性,可以通过眼色直接判断果蝇性别,C正确;D、白眼雌果蝇x白眼雄果蝇,后代均为白眼,无法判断雌雄,D错误;故选C。34、(2021年1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经过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A.46条 B.23条 C.46对 D.23对【答案】B【分析】假如人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则其受精卵为2N;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为N。【详解】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即含有46条染色体,在形成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减少一半,且卵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故卵细胞中含有染色体数目是23条。故选B。35、(2021年1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生物遗传稳定性的过程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减数分裂 D.细胞分化【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的结果:(1)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亲),一半的染色体来自卵细胞(母亲)。(2)细胞质主要来自卵细胞。【详解】减数分裂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受精作用通过精卵细胞的结合使细胞中染色体恢复到亲代个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故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生物遗传稳定性。故选A。36、(2021年1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类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位于(    )A.常染色体上 B.X染色体上C.Y染色体上 D.Z染色体上【答案】B【分析】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由隐性基因b控制的。【详解】人类的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疾病。故选B。37、(2021年1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遗传特点是(    )A.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B.患者中女性等于男性C.患者只有女性D.父亲患病,儿子一定患病【答案】A【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由位于X染色体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其特点是:(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传;(3)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女性正常个体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详解】AB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男女中均可能发生,特点之一是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A正确,BC错误;D、父亲患病,会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女儿一定患病,但儿子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不一定患病,D错误。故选A。38、(2021年1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如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个时期示意图,该细胞名称是(    )A.精原细胞 B.卵原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精细胞【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联会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详解】据图分析,该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因为该细胞质均等分裂,故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C正确,ABD错误。故选C。39、(2021年7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的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    )A.92条 B.46条 C.23条 D.0条【答案】C【分析】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2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详解】减数分裂的结果: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人的体细胞含有46条染色体,正常情况下,经减数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为23条。C正确,ABD错误。故选C。40、(2021年7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主要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联会B.同源染色体分离C.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会发生互换D.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并移向两极【答案】D【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发生联会,形成四分体,A正确;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级,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形成的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正确;D、着丝粒分裂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41、(2021年7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有性生殖过程中保证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恒定﹐维持生物遗传稳定性的两个重要过程是(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C.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D.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答案】A【分析】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详解】减数分裂使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而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因此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都很重要。故选A。42、(2021年7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    )A.糖尿病 B.白化病 C.哮喘 D.红绿色盲【答案】D【分析】 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详解】A、糖尿病不一定是遗传病,A错误;B、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错误;C、哮喘为多基因遗传病,部分哮喘非遗传病,C错误;D、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正确。故选D。43、(2021年7月份辽宁省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是(    )A.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B.男女患病概率相同C.女患者的儿子不是患者 D.有代代相传的特点【答案】A【分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特点,常见的类型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详解】AB、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之一是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A正确,B错误;C、设相关基因是B、b,女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一定会将Xb基因传给儿子,故儿子一定患病,C错误;D、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病具有隔代遗传的特点,D错误。故选A。44、(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一个四分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只出现在减数分裂I的细胞中C.含有四个着丝粒 D.含有四个DNA分子【答案】C【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详解】A、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A正确;B、减数分裂I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B正确;C、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含有两个着丝粒,C错误;D、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故一个四分体含有四个DNA分子,D正确。故选C。45、(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人的色觉正常(B)对红绿色盲(b)为显性,基因B、b只位于X染色体上。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女孩和一个红绿色盲的男孩。则该夫妇的基因型是A.XBXb和XBY B.XBXb和XbYC.XbXb和XBY D.XBXB和XbY【答案】A【分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正常的基因型是XBXB、XBXb,男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Y,女性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详解】红绿色盲的男孩的基因型为XbY,男孩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则母亲一定含有Xb,该夫妇的色觉正常,故则该夫妇的基因型是XBXb和XBY,A正确。故选A。46、(2021年5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题)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通常发生在A.减数分裂Ⅰ前期 B.减数分裂Ⅱ前期C.减数分裂Ⅰ后期 D.减数分裂Ⅱ后期【答案】C【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在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是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的,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与此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故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正确。故选C。47、(2021秋·贵州)人类红绿色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Xb)控制,下列不是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为(    )A.XBXB B.XBXb C.XBY D.XbY【答案】ABC【分析】由于人类红绿色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Xb)控制,则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或XbY。【详解】A、XBXB不患红绿色盲,A符合题意;B、XBXb不患红绿色盲,B符合题意;C、XBY不患红绿色盲,C符合题意;D、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为XbXb或XbY,D不符合题意。故选ABC。48、(2021年6月福建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生物试题)如图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病为白化病(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Ⅰ1的基因型为 ,Ⅱ4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2)若该病为红绿色盲(致病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则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 ,如果Ⅱ4与色觉正常男子结婚,他们的子女发病的概率为 。(3)通过遗传咨询和 等手段进行检测和预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4)控制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为 。【答案】(1) Aa 1/3(2) I2 1/8(3)产前诊断(4)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分析】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分析题图可知,亲代正常,子代出现患病男性,说明该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1)分析题意可知,Ⅰ1和Ⅰ2的基因型为Aa,Ⅱ3的基因型为aa,Ⅱ4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Aa,基因型为AA纯合子的概率为1/3。(2)分析题意可知,Ⅰ2和Ⅰ1的基因型为XAXa、XAY,Ⅱ3的基因型为XaY,Ⅱ4的基因型可能为XAXA或XAXa,Ⅱ3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Ⅱ4与色觉正常男子结婚,该男性基因型为XAY,他们的子女发病的概率为。(3)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的常用方法有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4)结合上述分析可知,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色盲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定律和遗传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理解规律的本质,联系知识形成网络,能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49、(山东省2021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生物试题)某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下图甲、乙表示其体内两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图像,丙表示该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与染色体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甲所示时期细胞中含有 对同源染色体,由于这些同源染色体没有 等行为,因此判断甲细胞的增殖方式是 。(2)乙所示时期细胞中含有 个染色体组。该细胞中出现a基因的原因是 。A,a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原因是该对基因的 不同。(3)据乙推断该动物的性别为 。乙细胞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4)乙所示时期对应丙图中的 (填图中序号)时期,丙图中 (填图中序号)时期的细胞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答案】(1) 4 联会 有丝分裂(2) 2 基因突变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3) 雌 aB(4) ③ ①②【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解】(1)甲有4对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现象,说明是有丝分裂。(2)一个染色体组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乙图含有2个染色体组;乙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上下染色体上本应为相同的基因,出现等位基因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是一段有功能的核酸,A与a的不同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3)乙细胞不均等分裂说明是次级卵母细胞,该动物是雌性;乙细胞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是卵细胞(第二极体不属于成熟生殖细胞),乙细胞胞质分裂后产生的较大的细胞为卵细胞,较小的第二极体,因此乙细胞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4)乙图所示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与核DNA数目相等,与体细胞相同,对应丙图中的③;丙图中①②核DNA为染色体的两倍,细胞中一定存在染色单体。50、(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新课标))秀丽隐杄线虫是一种简单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广泛用于发育遗传学研究。研究发现,在该线虫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早期形成的部分前体神经细胞发育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基因控制下的细胞死亡。回答下列问题:(1)在其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前体细胞通过 实现细胞增殖,又通过 实现了降低细胞数量,以维持神经系统适宜的细胞数量和正常功能。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细胞核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2)受精卵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形成神经系统、咽、表皮等结构,细胞分化的本质是 。(3)线虫为二倍体生物,且雌雄同体,有6对染色体,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卵子内含 个染色体组,在其形成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 。若该线虫以异体受精的方式进行有性生殖,可导致基因 ,使其后代具有基因组成多样性。【答案】(1) 有丝分裂 细胞凋亡 分裂间(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3) 1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重组【分析】1、真核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共同点:都有DNA复制)。 2、无丝分裂:真核细胞分裂的一种方式;过程:核的缢裂,接着是细胞的缢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形态)而得名。例蛙的红细胞。 3、有丝分裂:指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过程,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胞。 4、减数分裂: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这是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1)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的重要生命特征,体细胞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可降低细胞数量;细胞分裂间期是为细胞分裂做准备的时间,主要完成的是核DNA的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2)细胞分化是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出形态结构、功能特征各不相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其结果是在空间上细胞产生差异,在时间上同一细胞与其从前的状态有所不同。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选择性表达。(3)线虫为二倍体生物,则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正常情况下产生的卵子内含染色体组数是体细胞的一半,为1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受精过程是精卵细胞的融合,若异体受精则可能导致基因重组,使其后代具有基因组成多样性。 【点睛】本题以线虫为材料,考查了细胞分化、细胞增殖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51、(2021秋·云南·高二学业考试)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的细胞分裂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A表示 分裂,细胞中有 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是 (选填“体细胞”或“生殖细胞”)。(2) B细胞的名称是 , 此时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 。【答案】 有丝 8 体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2∶1【分析】分析图B: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不均分,应该为初级卵母细胞;分析图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详解】(1)由分析可知,图A表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分裂结束后形成的子细胞是体细胞。(2)由分析可知,B细胞的名称是初级卵母细胞, 此时细胞中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2∶1。【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掌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P长翅红眼后胸正常雌蝇残翅白眼后胸变形雄蝇F1长翅红眼后胸正常长翅红眼后胸变形♀ 515、♂ 508♀ 507、♂ 510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