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说和做学案设计
展开1.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能够概括文章内容。
2.品味文章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先生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终生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
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体会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
1.理解识记本课的四字短语、文言词及一些对偶句。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反复朗读,抓住主要事件,理清文章脉络,体会文中含蓄、精练、富有诗意的语言。
3.注意作者精选典型材料来记述人物言行的方法,体会描写、议论、抒情在文中的作用。
【课中导读】
第二课时
一、导读第一部分
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课文开头引用闻一多先生这两句话起什么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第3段,体味句子。
(1)“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是什么意思?
(2)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有哪些著作?目的是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怎么理解?
(4)“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为什么不用“研究”而用“钻探”?
(5)“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这一句该怎样理解?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头发零乱”“睡得很少”这些细节,表现了闻先生什么精神?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这句是什么意思?
明确: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却乐在其中,全力进行学术研究。
“它”指________________。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表现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引用“漂白了四壁”,意在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4段,说说你对“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一句的理解。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第5、6段,回答问题。
(1)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句该怎样理解?
(2)5、6两段起什么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总结第一部分学法。
(1)抓住学者特点(2)找出学者事迹(3)感悟学者精神
按照学第一部分的方法下节课学习第二部分。
二、导读第二部分
1.读第8、9段,回答问题。
(1)“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个方面”指什么?下文哪一段最能体现这句话?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读《最后一次演讲》(片段)(PPT)
2.读10--12段,回答问题。
(1)第10自然段第一句中的“说”指什么?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引用闻一多先生写给作者的信中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时代背景,说说为什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3.读16-20段,回答问题。
(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这句话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一句。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半部分是仅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吗?
(4)作者选取哪几件事表现闻一多的“做”?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后半部分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品格?
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
1.闻一多作为学者时的“说”和“做”,与作为民主战士时的“说”和“做”有哪些不同?彼此有无关联?
2.说一说:闻一多先生说过“我是做了再说”“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但他又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这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
3.回顾课文,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4.作者在记叙和描写中带上了自己对闻一多怎样的情感?
四、概括主题(给答案)
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品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革命精神。
五、写法探究
1._______________。
作者所选材料,具有典型性,能以少胜多。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了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发表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2._______________。
(1)材料的使用,作者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有取有舍,有繁有简。如闻一多先生研究唐诗,作者并没有写他研读的过程,而是着重写他研究的目的和态度,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
(2)从详略上说,研究唐诗,写得详细;而对于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两事,只用了一小段,强调“做”了“也没有说”的意思。
3.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文实际上是以议论来结构文章的。第一、二段是第一部分的纲领,第七段是第一部分的总结,这两处都是议论。
(2)第八、九两段是第二部分的纲领,最后一段则是第二部分,也是全文的总结,这两处也都是议论。
(3)文章多次用到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而所有的这些照应,又几乎全都是议论。由此可见议论在本文中的重要作用。
六、课堂练习
1.闻一多先生一心救国救民的爱国精神,最突出的表现在哪些事情上?
最突出表现在两件事上:苦读写作《唐诗杂论》;李公朴遇害后大无畏地参加群众大会。
2.有人根据《邓稼先》和《说和做》拟了下联,请根据下联把上联补充完整。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3.有人说闻一多这种“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作为当今青少年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争得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七、布置作业
1.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像闻一多先生一样的文人,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请你说出一两句表达他们理想追求的诗,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2.课外阅读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
【课后导练】
课内语段阅读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开头有何作用?
2.文中的画线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3.解释下列两个“说”的意思。
(1)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4.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
6.理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句子的含义。
7.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8.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初中语文最苦与最乐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最苦与最乐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说和做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说和做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展示提高,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