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第1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第2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己亥杂诗》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关资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己亥杂诗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积累名句。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哲理美。
    3.学习诗人心忧天下之情,树立爱我中华、兴我中华远大理想。
    重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的记年方法有哪些吗?公元纪年,干支纪年。你知道“天干”“地支”都是有哪些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简称“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被称作“十二地支”,简称“地支”。你知道元年与干支年的换算方法吗?(公元年-3)÷10,余数对应天干;(公元年-3)÷12,余数对应地支。如(1900-3)÷10余数是7,对应的天干是第七位“庚”。(1900-3)÷12余数是,对应的地支是第一位“子”。所以,1900年就是庚子年。现在我们就学习一篇以“干支”命题的诗歌——《己亥杂诗》。
    二、有关资料
    1.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主张革除弊症,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代表作《病梅馆记》《己亥杂诗》等。
    2.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即己亥年,时年48岁的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又北上接取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这年四月,龚自珍辞官南归。正值暮春时节,夹花生树,日暮风起,残红狼藉。点点飞花,忽然惹起了诗人一股浓浓的离别之情,于是他挥动马鞭,吟出了这首诗。1839年,按干支纪年这年为已亥年,故称。

    回答
    激趣
    讲授新课
    读准字音和停顿,试背
    逐句读懂诗意: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广阔深远的样子,也就是浩荡之意。
    白日斜:夕阳西下的黄昏时分。
    吟鞭: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诗人故乡杭州。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举起,这一起身,从此就是天涯海角了。
    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居多,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这里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花:比喻国家。
    护:保护。
    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泥土,还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表明作者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
    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
    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
    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
    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展开联想,用比喻,移情于物,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 “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
    诗人借“落花”自喻,掉落的花瓣并不是冷酷无情,自怜自哀,是消融再泥土里以更好的保护盛开的鲜花,表现诗人超发脱俗的宽广胸怀。
    诗的后两句在形象的比喻中,自然而然地融入议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程和命运。
    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现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西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年仅50岁),无从实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衍生的新义:
    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的精神。
    你能对比两首《己亥杂诗》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吗?
    相同点:都针对人才问题,表达作者对人才的爱惜。
    不同点:
    (浩荡一诗)表现作者奉献自己培养人才的崇高献身精神;
    (九州一诗)写作者希望政府打破一切陈规旧制,让各种各样的人才充分发挥作用,使国家振兴。
    再次读,背


    补充笔记

    读,背
    思考,讨论
    读,背
    了解文常
    明确目标
    完成目标1、3
    完成目标2
    拓展
    目标3
    1、用原文填空:
    诗中表达离愁的诗句是:
    诗中写诗人辞官之后的离愁别绪,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
    诗中表达奉献的句子是: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课外拓展: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有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人抓住了哪些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来描写西湖早春景色?抒发了诗人基样的思想感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同样是写花,“乱花渐欲迷人眼”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的感情一样吗?试作简要分析。
    做练习
    拓展提高
    课堂小结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虽然脱离了官场,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然会不畏挫折,不甘心沉沦,要投身到更为广阔的天地里去进行新的奋斗,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坚强性格和奉献精神。
    板书
    己亥杂诗
    龚自珍
    1-2句:叙事抒情
    3-4句:议论言志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