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统编版语文七下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案第1页
    第21课 古代诗歌五首:《登飞来峰》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飞来峰教案,共4页。

    课题
    《登飞来峰》
    单元
    5
    学科
    语文
    年级

    学习
    目标
    1.朗读背诵诗歌,领会诗歌的内容。
    2.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想象诗歌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
    3.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难的高贵品质。
    重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难点
    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登山临水是古人的乐趣。当年杜甫望泰山发出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王安石登上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飞来峰有作何感想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诗人的《登飞来峰》。

    引入
    讲授新课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谥号“文”,世称王文公。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 “王荆公体”。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写作背景
    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yín )县(现在的浙江宁波)做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登上飞来峰,触景有感,写下《登飞来峰》一诗。时年王安石三十岁,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此时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
    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传说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现在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多种形式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准停顿。
    读懂诗意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
    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
    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
    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这是一首哲理诗,其表达特点是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情,形象生动。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

    读,背
    读,补充笔记

    思考,讨论
    笔记
    明确目标
    完成目标1
    了解作家作品
    完成目标2
    一、背诵默写《登飞来峰》完成下面题目:
    1、这首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一句中“浮云”一词有哪些意味? “不畏”如何理解?
    2、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3、和《登鹳雀楼》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二、背诵默写《题西林壁》完成下面题目:
    1、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首诗中哪一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2、本诗中的“只缘”与《登飞来峰》中的“自缘”可否换一换呢?请结合两首诗的内容做简要分析。
    登临诗阅读注意事项

    做练习
    目标3
    课堂小结
    《登飞来峰》这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借描写飞来峰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他高瞻远瞩的思想理念和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
    阅读登临诗注意:
    登临所见——景物
    登临所感——情感:或赞美歌颂;或孤寂感伤;或感悟人生;或感怀身世;或怀古咏史等等
    需要我们:结合意境,知人论世
    板书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教案,共6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游山西村教学设计,共5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望岳教学设计,共6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