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八下语文 《诗经二首 》同步课时练习

    《诗经》二首同步检测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12《诗经》二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积累(20分)
    1.填空题。(8分)
    (1)《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篇,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蒹葭(jiān jiā) 窈窕(yǎ tiǎ) B.好逑(hǎ qiú) 寤寐(wù mèi)
    C.雎鸠(jū jiū) 伊人(yī) D.溯洄(sù huí) 荇菜(xīng)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左右芼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
    B.“寤寐求之”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
    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
    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为使动用法,使……快乐。
    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译文:美丽又善良的女子,日日夜夜追求她。
    B.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译文:思念之情绵绵不尽,翻来覆去,不能安睡。
    C.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译文:河中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有点稀。
    D.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译文: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好像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5.名句默写。(6分)
    (1)《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雎》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主人公长夜无眠、思绪万千以至难耐的相思之苦,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
    (3)《蒹葭》一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二、阅读理解
    (一)关 雎(11分)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以_____、______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2分)
    2.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主要表现为_______和 ,在情感特质上主要表现为以礼节情,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2分)
    3.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___________。(1分)
    4.“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是主人公心理活动的描写,极其生动。其中连用两个“悠”字写出了什么?(3分)
    5.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3分)
    (二)蒹葭(14分)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埃。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1.本诗选自_____________,是一首典型的________(内容)诗。(2分)
    2.本诗以______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这首诗在结构形式上的特点是 。(2分)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分)
    4.对本诗的解读欣赏,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宛在水中央”一句写出了伊人神韵飘逸,气质高雅的美好形象。
    B. 本诗主要叙写一位追求者在深秋的早晨,在长满芦苇的河边寻找意中人的情景。
    C.伊人可以指意中人,也可象征“幸福”、“理想”、“事业”等一切真善美的事物。
    D.全诗流溢着诗人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着追求,但求而不得的绝望之情。
    5.请写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在本诗中的作用。(4分)
    6.本诗在艺术表达上注意了动静结合,试加以说明。(2分)
    (三)课外拓展(5分)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B.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情景,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熟。
    C.“河汉”既“清”且“浅”,而且也相距不远,表现出了织女内心的高兴与激动。
    D.“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2.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3分)
    答案:
    一、
    1.填空题
    (1)诗经 305 风 雅 颂 (2)赋 比 兴
    D 荇xìng。
    C ABD正确;C.有误,“友”是“以……为友”的意思
    C 河中芦苇很茂盛,露水珠儿还没有干。
    5.(1)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2)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 (3)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二、
    (一)
    1.雎鸠 荇菜
    2.比兴 重章叠句
    3.窈窕淑女
    4.连用两个“悠”字,把主人公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及难耐的相思之苦表达得淋漓尽致。
    5.一种诚挚、热烈、健康的美好情感。
    (二)
    1.《诗经·秦风》 爱情
    2.蒹葭 .重章叠句
    3.执著地追求心上人的男子形象。
    4.D
    5.①点明季节和时间 ②渲染冷清、萧瑟的氛围
    6.诗中景物描写都是静态描写,而诗人忽上忽下地寻找伊人,伊人忽隐忽现,忽远忽近是动态描写。
    (三)
    1.C(解析:C项虽然“河汉清且浅”,也相距不远,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表现出的是织女内心的忧愁与哀怨。)
    2.主人公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相关试卷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核舟记课后作业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小石潭记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语文小石潭记当堂检测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精练: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精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积累,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