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适应性训练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 单项选择题(共15道小题,每题3分,共计45分)
1.以下运动会活动项目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升旗仪式B.歌舞表演C.火炬点燃D.气球升空
2.2020 年世界环境日中国宣传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不相符的是 ( )
A.垃圾分类投放B.野炊明火烧烤C.污水集中处理D.坚持绿色出行
3.八月桂花香,闻到花香是因为 ( )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可以再分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下列有关实验室或生活中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需做灯火实验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C.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取暖时煤炉上放一壶水以防止煤气中毒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 21%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光,可以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D.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所以二氧化碳属于空气污染物
6.磷元素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其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磷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属于金属元素B.核电荷数是 15
C.原子核外有 16 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汞元素: HGB.氯化铁 FeCl3
C.2 个镁离子: 2Mg+2D.8 个硫原子: S8
8.图所示是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网罩的作用:集中火焰并提高温度
B.理论上试管 a 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 b 增加的质量
C.a 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具有还原性
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 a 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
9.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B.①表示的是阴离子
C.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③对应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 价
10.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甲中气球可防止橡胶塞弹开
C.乙实验中天平指针右偏D.两实验均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1.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不正确的是( )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
C.反应中涉及的物质中有两种氧化物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探究甲烷的组成B.比较火焰三层温度
C.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 (括号内为杂质), 拟定的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CuO(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B.N2O2:通过灼热的铜网
C.COCO2: 通过灼热的木炭层
D.CO2(CO): 在氧气中点燃
14.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其混合后在密闭容器,高温加热一段时间,检测其中部分物质的质量,并与加热前比较(见下表)。不列判断错误的是( )
A.x=3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和丙的质量比是 1:2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15.以下 4 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AB.BC.CD.D
二 填空题(共2道小题,共计15分)
16. 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利用 12 种元素制作了一张如图所示的“元素钟表”。
①钟表上的这些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___________不同。
②此刻钟表上的时针、分针和秒针外别指向三种不同元素,它们能组成化合物氢氧化镁,请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
(2)自来水厂净化河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A 河水 B.蒸馏水 C.白开水 D.自来水
②河水中能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_________ ,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______ 。
③步骤Ⅱ中通常加入的 X 是___________ (填名称)。
④通常用 ______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⑤图中Ⅲ加入的漂白粉可杀菌、消毒,工业上制取漂白粉的反应原理:2Ca(OH)2+2Cl2=Ca(ClO)2+M+2H2O, 则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17.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市大量家庭使用的燃料由罐装液化石油气改为管道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
已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丁烷C4H10、丙烯C3H6和丁烯C4H8等。
①为了防止燃气泄露造成危险,可在家中安装报警器。若某家庭选用管道天然气作燃料,报警器应安装在燃气灶___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②试写出丙烯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③这些气体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该气体导致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是___________ 。
(2)煤气也是一种常用的燃气,它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14g 一氧化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三 综合能力题(共3道小题,共40分)
18. 实验题
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
(2)有同学用装置 A 为制取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红色,这是因为该装置存在一个缺陷,该缺陷为___________ 。由此判断并写出使用该同学所用试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原因是___________ 。
(3)若用装置 B 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__(写一种)。
(4)用装置 C 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选填“a”或“b”)处。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兴趣小组同学用软塑料管自制了装置 D 做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能控制 ___________。小组同学还想利用实验室的仪器另外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若要在制取时获得平稳的气流,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E 或 F)。
19. 推断题
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的地位。
(1)金刚石和石墨均由碳元素组成,物理性质却差异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不同。
(2)从变化角度:“→”表示一步完成的化学反应,一表示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 A、B 是单质,A是一种黑色固体,B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D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C、E 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态氧化物。
①写出 A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该反应是__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②写出 E→B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
(3)CO2形成的超临界CO2流体可用于从香兰草豆荚粉中提取香兰素C8H8O3(如图所示)。
①香兰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 。
②由香兰素的乙醇溶液得到香兰素的过程中,发生的是 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③以上提取香兰素的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 。
20. 科学探究题
根据所学碳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是老师在课堂上演示的几个有关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
【资料】碳酸钠与硫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Na2CO3+H2SO4=Na2SO4+H2O+CO2↑
①上述实验中出现的现象中与 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有关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②图 A 实验中,___________ (填“a”或“b”)处滤纸条最终会变红,原因是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③图 B 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
④图 C 所示实验中,迅速盖紧瓶塞并振荡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_________(填序号)。
A.软塑料瓶变瘪 B.瓶内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
C.瓶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瓶内溶液慢慢变红
(2)某同学对一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进行了整合和改进,如下图所示。
①丙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
②丁处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③从环保角度考虑,指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
(3)化学兴趣小组改进了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CO2的实验。利用下图装置粗略测定收集到的CO2体积。
①让 Y 形管中药品发生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 ;
②反应结束后进行读数,读数前需要调节水准管与量气管的液面相平,若读数时水准管的液面高于量气管,会使读出的体积 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③小组同学取大理石样品质量 ag,实验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前左侧量气管液面读数为V1mL,正确操作下,收集完气体后读数为V2mL,若该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bg/mL,则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答案】C
【解析】
A、升旗仪式,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歌舞表演,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炬点燃,发生了燃烧,一定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气球升空,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 【答案】B
【解析】
A、垃圾分类投放能够提高废旧物品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对环境有利,不符合题意;
B、野饮明火烧烤,燃烧会释放空气污染物,还可能会引发火灾,对环境不利,符合题意;
C、污水集中处理,能够减少水资源污染,对环境有利,不符合题意;
D、坚持绿色出行,能够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有利,不符合题意。
3. 【答案】A
【解析】
八月桂花香,闻到花香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花香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了气味。故选A。
4. 【答案】D
【解析】
A、久未开启的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以免进入使人窒息,故A正确:
B、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所以发现煤气泄漏,应该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这样做可以稀释燃气浓度、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B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因此取暖时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故C错误:
D、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会留下痕迹,贵重图书资料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会造成二次污染,能将损失降到最低,故D正确;
5. 【答案】C
【解析】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约占21%,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是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符合题意。
6.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磷,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磷原子序数是 15 ,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5 ;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5 ,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0.97 ,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7. 【答案】B
【解析】
A、元素符号是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或前两个字母,用两个字母表示时,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故汞元素的符号是 Hg,此选项不正确;
B、氯化铁中铁元素显 +3 价,故氯化铁的化学式为 FeCl3,此选项正确;
C、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种类标在符号的右上角,其中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故 2 个镁离子应表示为: 2Mg2+,此选项不正确;
D、 原子的数目标在元素符号的前面,故 8 个硫原子应表示为 8S,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8. 【答案】D
【解析】
A、网罩可以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正确。
B、理论上a中减少的质量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b中增加的质量为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理论上试管a中减少的质量等于试管b增加的质量,正确。
C、a中黑色粉末变红,说明碳能夺走氧化铜中的氧,说明碳具有还原性,正确。
D、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铜倒出来,铜可能在较高温度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不能反应结束后立即把a中的物质倒出来观察现象,错误。
9. 【答案】A
【解析】
A、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有8、12、11,则它们表示三种元素,故A不正确:
B、①的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10,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则①表示的是阴离子,故B正确:
C、②对应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C正确:
D、③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0,失去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D正确。
10. 【答案】D
【解析】
A、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故会观察到产生大量白烟,此选项表述正确;
B、红磷燃烧放热会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气球可防止橡胶塞弹开,此选项表述正确;
C、乙实验中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了空气中,故天平指针会向右偏,此选表述正确;
D、甲实验是密闭体系,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乙实验中的反应为散开体系,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去了,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11. 【答案】C
【解析】
A、物质丁的一个分子由 2 个 H原子和 1 个O原子构成即H2O分子,人体内的水占体重的三分之二,为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分别为 7、8,分子总数改变,正确
D、生成物丙氮气与物质丁水的分子个数比为 2:6=1:3,正确;
12. 【答案】A
【解析】
A、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说明甲烷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碳元素,故选项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
B、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2秒后,可以看到接触火焰的火柴梗的两端先变黑,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通过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用于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
C、木条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图示中红棕色逐渐变浅,可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
D、图中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从橡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就会听到“砰”的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塑料盖被抓起。面粉可燃,蜡烛燃烧提供热量,装置内有空气,所以面粉在有限空间内燃烧会发生爆炸,故选项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
13. 【答案】D 【解析】略
14. 【答案】C 【解析】略
15. 【答案】B 【解析】略
16. 【答案】
(1)①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Mg(OH)2(2)① A ② 过滤 , 漏斗 ③活性炭 ④肥皂水 ⑤CaCl2
【解析】
(1)①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②指针对应的元素有 Mg、H、O,可组成的化合物是氢氧化镁,化学式Mg(OH)2。
(3)①纯净物中只含一种物质。初中常见的各类水中蒸馏水是纯水,是纯净物。故选B。
②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难容性杂质。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有漏斗。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③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X是活性炭。净水中的作用是吸附色素和异味。
④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17. 【答案】(1)①上方 ②2C3H6+9O2===点燃CO2+6H2O③温室效应(2)22g
【解析】(2) 解: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2CO+O2===点燃2CO2568814gx5614g=88xx=22g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18. 【答案】
(1)水槽
(2) 未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 防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其炸裂
(3)集气瓶未装满水就开始收集、未等气泡连续均匀产生时就开始收集等;
(4) a;
(5) CaCO3+2HCl=CaCl2+H2O+CO2↑;反应的发生和停止;F
【解析】略
19. 【答案】(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2)①C+CO2===高温2CO;吸热 ②2H2O===通电2H2↑+O2↑
(3)① 12:1:6 ② 物理 ③乙醇、CO2
【解析】略
20. 【答案】(1)①B②a,H2O+CO2=H2CO3③蜡烛从下至上依次熄灭 ④AC
(2)①CO+CuO≜Cu+CO2②CO2+Ca(OH)2=CaCO3↓+H2O③未进行尾气处理
(3)①将 Y 形管向左倾斜, 让稀盐酸流入与大理石接触 ②偏小 ③ 100V2-V1b44a×100%
【解析】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西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使用答题卡作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