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水800毫升,已知甲的容量是乙的容量的3倍。甲容器的容量是( )毫升。
A.200B.400C.600
2.把1~9数字卡片打乱次序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出1张,摸出( )。
A.单数的可能性大B.双数的可能性大C.单数和双数的可能性一样大
3.四(2)班举行跳绳比赛,第一组8人参加;第二组9人参加,5分钟共跳了450下;第二组平均每人跳多少下?列式为:( )。
A.450÷5÷8B.450÷9C.450÷9÷5
4.甲数÷乙数=3……6,如果把甲、乙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 )。
A.商是3,余数是6B.商是3,余数是60C.商是30,余数是60
5.下面的算式中,去掉括号后计算结果不变的是( )。
A.(320+20)×4B.320×(20+4)C.320×(20÷4)
6.超市卖出了50箱牛奶,每袋3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元,缺少的条件是( )。
A.每袋250毫升B.每箱有24袋C.超市又运来85箱
二、填空题
7.一瓶洗发水750毫升,8瓶这样的洗发水正好( )升,一瓶牛奶200毫升,( )瓶这样的牛奶正好是1升。
8.在括号里填上“>”“<”或“=”。
130分钟( )2小时 720÷15( )750÷5×3 630毫升( )6升 480÷48( )480÷6÷8
9.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18,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则第4个数是( )。
10.如果□37÷28的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11.将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下面的图形,已知∠1=28°,要求∠2的度数可列算式( ),结果是∠2=( )°。
12.一个盒子里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4颗红色弹珠、1颗绿色弹珠和1颗黄色弹珠,任意摸出一颗。( )是红色弹珠,( )是黑色弹珠。(填“可能”或“不可能”)
三、判断题
13.如果1升水的重量是1千克,那么19升的桶装水(不计桶重)的重量是19千克。( )
14.站在固定的位置观察一个正方体石膏,一次最多看到6个面。( )
15.一条河平均水深150厘米,小王身高160厘米,他虽然不会游泳,但一定能趟水过去,而且没有危险。( )
16.在240÷60中,如果除数减少30,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减少30。( )
17.连接两点的直线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 )
四、计算题
18.口算。
320÷80= 24×5= 18×5= 24+86= 5+5-5+5=
300÷50= 6×19= 90÷6= 810-90= 124-24÷6=
19.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78÷26= ★368÷68=
627÷33= ★440÷70=
20.脱式计算。
200-324÷36×3 370÷2-13×6 72÷[960÷(245-165)]
五、作图题
21.如下图是从上面看到的一个几何体的平面图,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六、解答题
22.小红把一瓶2升的果汁,倒进了同样大小的玻璃杯里,倒满了6杯后,还剩110毫升。每个玻璃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3.操作。
(1)如图,量一量,∠A=( )°。以点A为顶点,AB为一条边,再画一个与∠A一样大的角。
(2)一只蚂蚁从B点走到AD边,怎样走最近?(在图中画出来)
24.丽丽整理了四年级一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结果如下表。
(1)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2)丽丽身高是142厘米,按由矮到高的顺序,大约排第( )。
(3)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的身高大约有( )厘米。
25.四年级同学表演团体操,原来排成30行,每行20人,队形变化以后,每行24人,可以排成多少行?
26.涛涛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图书馆要分钟,如果用同样的速度从家直接到图书馆,需要多少分钟?
27.一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计划每天修24米,15天修完,实际比计划提前3天完成。修路队实际每天修多少米?
参考答案:
1.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个容器一共可盛水800毫升,已知甲的容量是乙的容量的3倍。那么一共有4份,其中的一份是乙的容量,三份是甲的容量。
【详解】3+1=4
800÷4×3
=200×3
=600(毫升)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1份量的问题。
2.A
【分析】比较1到9的9个数中的单数与双数的个数,哪种数多,摸到哪种数的可能性就大。
【详解】单数有1、3、5、7、9,共5个数,双数有2、4、6、8,共4个数,5>4,所以摸到单数的可能性大些。
故答案为:A
【点睛】判断可能性的大小,哪种的多哪种可能性就大些。
3.B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求第二组平均每人跳多少下,用跳的总下数除以总人数即可。
【详解】由分析得:
列式为:450÷9。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解答此题即可。
4.B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商不变,但余数会随着变化,据此得解。
【详解】甲数÷乙数=3……6,如果把甲、乙两数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商是3,余数是60;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应明确: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会变。
5.C
【分析】有括号的需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的;由此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计算出去掉括号后各个算式的结果,找出结果不变的即可。
【详解】A.(320+20)÷4
=340÷4
=85
去掉括号后:
320+20×4
=320+80
=400
85≠400,计算结果变了;
B.320×(20+4)
=320×24
=7680
去掉括号后:
320×20+4
=6400+4
=6404
7680≠6404,计算结果变了;
C.320×(20÷4)
=320×5
=1600
去掉括号后:
320×20÷4
=6400÷4
=1600
1600=1600,计算结果不变。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四则的运算法则,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其中小括号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
6.B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要求一共卖的钱数,知道每袋牛奶的价钱,还需要知道牛奶的袋数。已知牛奶的箱数,只需要知道每箱牛奶的袋数,即可求出牛奶的总袋数,也就可以求出卖出这些牛奶的钱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求一共卖了多少元,缺少的条件是每箱有24袋。列式为50×24×3。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要求的问题,找出需要的条件即可。关键是熟记公式总价=单价×数量。
7. 6 5
【分析】(1)首先用750×8,求出8瓶洗发水总共多少毫升,然后根据1000毫升=1升,将毫升换算成升,即可求解;
(2)已知一瓶牛奶200毫升,要想求出几瓶这样的牛奶正好是1升。根据1000毫升=1升,将升化为毫升,然后用1000÷200,即可求出几瓶这样的牛奶正好是1升。
【详解】(1)750×8=6000(毫升)
1000毫升=1升
6000毫升=6升
8瓶这样的洗发水正好6升。
(2)1000÷200=5(瓶)
一瓶洗发水750毫升,8瓶这样的洗发水正好6升,一瓶牛奶200毫升,5瓶这样的牛奶正好是1升。
8. > < < =
【分析】1小时=60分钟,1升=1000毫升,根据进率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分别计算出两边算式的结果再进行比较,乘、除混合运算从左往右算起,连除算式从左往右算起;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①2×60=120(分钟),所以130分钟>2小时;
②720÷15=48
750÷5×3
=150×3
=450
所以720÷15<750÷5×3;
③6×1000=6000(毫升),所以630毫升<6升;
④480÷48=10
480÷6÷8
=80÷8
=10
所以480÷48=480÷6÷8。
9.15
【分析】6个数排一行,第4个数是指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数的第4个数。从前面(左边)数,第4个数在第4个,从后面(右边)数,第4个数在第3个。
根据平均数=总数÷总个数,先用前4个数的平均数乘4,计算出前4个数的和是多少;再用后3个数的平均数乘3,计算出后3个数的和是多少;然后用6个数的平均数乘6,计算出6个数的总和是多少。最后用前4个数的和加上后3个数的和,减去6个数的和,即可算出重复计算的第4个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详解】18×4=72
35×3=105
27×6=162
72+105-162
=177-162
=15
6个数排成一行,它们的平均数是27,已知前4个数的平均数是18,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35,则第4个数是15。
10. 2 3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商是一位数,那么被除数百位、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要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那么被除数百位、十位上的数合起来要等于或大于除数;依此填空。
【详解】□37÷28,如果商是一位数,□3<28,即□里可以填2、1,所以最大填2;如果商是两位数,□3>28,即□里可以填3、4、5、6、7、8、9最小填3。
11. 90°-28°-28° 34
【分析】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1、∠2和∠3组成一个直角,因为翻折,所以∠1等于∠3,∠2等于90°减去∠1,再减∠3,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1=28°
∠2=90°-∠1-∠1
=90°-28°-28°
=62°-28°
=34°
将一张长方形纸折成下面的图形,已知∠1=28°,要求∠2的度数可列算式90°-28°-28°,结果是∠2=34°。
【点睛】如上图,明确∠1和∠3相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 可能 不可能
【分析】有4颗红色弹珠、1颗绿色弹珠和1颗黄色弹珠,所以任意摸出一颗,就有可能摸到红色、绿色、黄色的弹珠,没有黑色,所以也不可能摸到黑色弹珠。
【详解】由分析可得:一个盒子里装有除颜色外其余均相同的4颗红色弹珠、1颗绿色弹珠和1颗黄色弹珠,任意摸出一颗。可能是红色弹珠,不可能是黑色弹珠。
【点睛】有几种颜色就有可能摸到几种颜色。
13.√
【分析】19升的桶装水(不计桶重)的重量是19个1千克,依此判断。
【详解】如果1升水的重量是1千克,那么19升的桶装水(不计桶重)的重量是19千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观察一个正方体,从一个面看,看到1个面。从一条边看,看到2个面。从一个顶点看,看到3个面。最少看到1个面,最多看到3个面。据此判断。
【详解】站在固定的位置观察一个正方体石膏,一次最多看到3个面。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5.×
【分析】根据题意,身高与平均水深的差为160-150=10厘米,平均水深150厘米的小河,并不代表每处的水深都是150厘米,可能比150厘米深,超过160厘米完全有可能,也可能比150厘米浅;所以,他在平均水深150厘米的小河进过,可能会有危险。
【详解】160-150=10(厘米);
一条河平均水深150厘米,小王身高160厘米,他虽然不会游泳,但一定能趟水过去,而且没有危险。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熟练掌握平均数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16.×
【分析】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商不变。此题中除数减少30后是30,相当于给除数60除以2,要使商不变,那么被除数240也要除以2得120,被除数由240到120相当于给被除数减少了120,据此来解答。
【详解】60-30=30
60÷30=2
240÷60=4
240÷60=(240÷2)÷(60÷2)=120÷30=4
240÷2=120
240-120=120
要使商不变,被除数要除以2(或减少120),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
【分析】直线是没有长度的,只有线段有长度,由此即可解答。
【详解】连接两点的直线的长度叫作这两点间的距离,这句话不对。
故答案为:×
【点睛】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为两点间的距离。
18.4;120;90;110;10;
6;114;15;720;120
【详解】略
19.10……18;5……28
19;6……20
【分析】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278÷26=10……18 ★368÷68=5……28
验算:
627÷33=19 ★440÷70=6……20
验算:
20.173;107;6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减法;
(2)先算除法和乘法,再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的除法。
【详解】200-324÷36×3
=200-9×3
=200-27
=173
370÷2-13×6
=185-78
=107
72÷[960÷(245-165)]
=72÷[960÷80]
=72÷12
=6
21.见详解
【分析】根据从上面看到的一个几何体的平面图可知,从正面看为2层,下面一层为2个小正方体,上面一层为1个小正方体,在右边;从左面看,有2层,下面一层有3个小正方体,上面1层有2个小正方体,一个在中间,一个在最右端。
【详解】如图:
【点睛】重点考查了物体的三视图和空间想象能力。
22.315毫升
【分析】2升=2000毫升,用2000减去110,求出6杯果汁的容量,再除以6,求出每个玻璃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详解】2升=2000毫升
(2000-110)÷6
=1890÷6
=315(毫升)
答:每个玻璃杯的容量是315毫升。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1升=1000毫升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23.(1)50
画图见详解
(2)见详解
【分析】(1)量角时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A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AD重合,角的另一条边AB对着刻度线几,这个角就是几度。画角时先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A点重合,0刻度线和AB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到和∠A度数一样大的地方点一个点,以A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在角内标上角的符号和度数。
(2)连接点到直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作B点到AD的垂线段即可。
【详解】(1)如图,量一量,∠A=(50)°
画角如图:
(2)如图: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用量角器画角、量角和作垂线的能力。
24.(1)见详解;(2)26名;(3)138
【分析】(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直条在统计图中表示出来即可,注意一小格表示2人。
(2)142厘米在140~149厘米之间,120~129厘米的有7人,130~139厘米的有16人,140~149厘米的有12人,按由矮到高的顺序,丽丽的身高应在24~35名之间,大约排在第26名;(答案不唯一)
(3)全班共有7+16+12+8=43(名),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也就是大约全班第22名的身高;7+16=23名,全班第22名的身高在130~139厘米之间,他的身高大约有138厘米。(答案不唯一)
【详解】(1)
(2)根据分析可知,丽丽身高是142厘米,按由矮到高的顺序,大约排第26名。
(3)根据分析可知,冬冬身高正好等于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他的身高大约有138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制作,并且能够根据统计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5.25行
【分析】用30乘20,求出表演团体操的人数;再用表演团体操的人数除以24,求出可以排成多少行。
【详解】30×20÷24
=600÷24
=25(行)
答:可以排成25行。
【点睛】本题考查了归总问题,先求出表演团体操的人数,再求可以排成多少行。
26.7分钟
【分析】涛涛从家出发,经过学校到图书馆,走的路程是720+240=960(米),路程÷时间=速度,用960除以12,即可求出涛涛行走的速度,路程÷速度=时间,用涛涛家到图书馆的路程除以速度,即可求出涛涛从家到图书馆所花费的时间。
【详解】(720+240)÷12
=960÷12
=80(米/分)
560÷80=7(分钟)
答:需要7分钟。
【点睛】本题考查了行程问题,要熟练掌握路程、速度和时间的关系。
27.30米
【分析】根据计划每天修的米数以及计划修的天数,求出这条公路的总长度,根据已知条件,易得出实际修的天数,据此求出实际每天修的米数,代入数据计算。
【详解】24×15=360(米)
360÷(15-3)
=360÷12
=30(米)
答:修路队实际每天修30米。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身高(厘米)
120~129
130~139
140~149
150及以上
人数
7
16
12
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1元的是3角5分,写成小数是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面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2023-2024学年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