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三年级上册教科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注意卷整洁
一、选择题
1.空气占据空间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比如( )。
A.红旗飘动B.包装使用的泡沫空气垫C.吹口哨
2.玻璃瓶中存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一半空气,剩下的会是( )。
A.半瓶空气B.大半瓶空气C.一瓶空气
3.气象卫星是天气预报中一个重要的观测仪器,它主要是在( )中起作用。
A.数据收集B.数值天气预报C.气象员做出预报
4.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形状的云,云的出现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天气状况。在阴天和快要下雨时最不可能出现的云是( )。
A.卷云B.层云C.积云
5.在50毫升水里放1克不知名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杯底有少量沉淀。取15毫升液体过滤,滤纸上留下了粉末状颗粒。这样的物质在水中( )。
A.溶解了B.没有溶解C.溶解了一部分
6.美术课上,小丽用纸剪出了漂亮的窗花,小东用橡皮泥捏了只小鸭( )。
A.产生了新物质B.没有产生新物质C.窗花发生了本质变化
7.下列几组液体中,都能溶解在水中的是( )。
A.洗发液 酱油B.酒精 食用油C.白醋 橄榄油
8.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时,正确的做法( )。
A.一杯水多些,一杯水少些
B.一份食盐和一份小苏打的质量大致相同就可以了
C.等前面放入的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往水中放食盐
9.下面四幅图中,能更准确地表示水沸腾现象的是( )。
A.B.C.
10.在没有漏气的情况下。注射器内的空气(①)打到气球中后(②),体积变小了(②<①),说明( )。
A.空气变少了B.空气被压缩了C.空气没有变化
二、填空题
11.地面上的水过一会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 了。
12.将底部粘有小纸团的杯子竖直扣入水中,纸团没有湿,说明空气 。挤压堵口注射器里的一段空气,发现空气可以被 。
13.气温在0℃以下时,未加保护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这是因为冰的体积比水 。
14.因为空气可以被 (填“压缩”或“拉伸”),所以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
15.物体可以分为固体、 和 三种类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属于
16. 是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八个方位来描述。用来测量它的仪器叫 ,如果测量仪器的箭头指向东南方向,此时风向为 。
17.同学们,你们的脏衣服一般是谁洗?当妈妈将你的衣服洗干净;悬挂在阳光下,如图所示,过去半天你会发现湿衣服干了。湿衣服上的水跑到了 中,成了 。
18.孔明灯、热气球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19.烧水时,壶嘴冒出的“水汽”是 。
20.如下图所示天平,杯中装有空气的AB两端保持平衡,当小科把二氧化碳倒入天平的B端(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则小科看到的现象是: 。
三、判断题
21.把橡皮泥做成一个小猪的形状,它还是橡皮泥。( )
22.将食盐和沙的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然后,用滤布或滤纸过滤,就可以把沙分离出来。( )
23.用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要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放在眼前。( )
24.蒸发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 )
25.同样质量的铁块和空气,空气的体积要大许多。( )
四、实验题
在做风的模拟实验时,我们进行了观察分析,结合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26.如图1,不点燃蜡烛,把纸条放在上面的洞口,看到纸条( )。(选填“飘动”或“不飘动”)
27.如图2,点燃蜡烛,把纸条放在上面的洞口,看到纸条( )。(选填“飘动”或“不飘动”)
28.如图2,点燃蜡烛后,纸筒外和纸筒内的空气相比( )。
A.纸筒外的空气热B.纸筒内的空气热C.纸筒内外的空气温度一样
29.根据以上现象,我们可以知道风的形成与( )有关。
A.纸条B.蜡烛C.热空气
30.通过实验分析,我们发现,点燃蜡烛后,纸筒内的空气受热,体积( ),变轻上升。
31.根据( )我们能够判断风的方向。
A.烟的方向B.旗杆的方向C.人行走的方向
“纸团遇水是否变湿”的实验。
32.做“倒扣入水里的杯子,杯底的纸团是否会湿”的实验时,方法( )是正确的。
A.B.C.
33.将塑料杯倒立压入水底(如上图A),我看到的现象是( )。
34.在杯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再注入空气,我们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水仍不进入,纸不湿B.水部分进入,纸不湿C.很多水进入,纸变湿
35.用打气筒从小孔往杯子里打气,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
1.B
【详解】空气占据空间,能被压缩,这是空气的特性。空气被压缩后,体积变小,能同时产生一种力,叫做弹力。压缩空气可以方便我们的生活,比如充气蹦蹦床、橡皮艇、救生圈、包装使用的泡沫空气垫等。红旗飘动和吹口哨体现了空气能流动。故选B。
2.C
【详解】空气是气态,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占据空间。玻璃瓶中有一瓶空气,现在抽出半瓶空气后,剩余的空气会因空气分子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扩散至整个瓶内,所以玻璃瓶中还剩一瓶空气。故选C。
3.A
【详解】制作天气预报的步骤:数据收集、数值天气预报、气象员做出预报、天气会商、发布天气预报。气象卫星是天气预报中一个重要的观测仪器,它主要是在数据收集中起作用。
4.A
【详解】天空中会出现各种形状的云,云的出现有时候也能反映出天气状况。在阴天和快要下雨时最不可能出现的云是卷云,卷云通常和晴好天气有关。
5.B
【详解】在50毫升水里放1克不知名物质,用玻璃棒搅拌,小颗粒均匀地分散到水中,过了一会儿,杯底有少量沉淀,看起来是部分溶解,然后取15毫升液体过滤,不是直接过滤(不含沉淀),滤纸有颗粒说明物质没有溶解。
故选B。
6.B
【详解】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美术课上,小丽用纸剪出了漂亮的窗花,小东用橡皮泥捏了只小鸭,经过这些改变,纸,橡皮泥只是改变了形状、大小,还是原来的物质,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7.A
【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洗发液、酱油、白醋、酒精放入水中能够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可以溶解在水中。食用油、 橄榄油放入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形成均匀稳定的溶液,说明它们不能在水中溶解。A组符合题意。
8.C
【分析】做小苏打和食盐的溶解能力对比实验时,变量是物质不同,其它条件是相同的。
【详解】A.一杯水多些,一杯水少些,条件改变了,不符合要求,错误。
B.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必须相同,而不是大致相同,错误。
C.等前面放入的食盐全部溶解后,再往水中放食盐,方便观察,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正确。
故选C。
9.C
【详解】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沸腾。题干中的三幅图中,能更准确地表示水沸腾现象的是C,气泡越往上越大。
10.B
【详解】空气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确实实地存在,并且空气和水、石头等物体一样,可以占据空间。在没有漏气的情况下,注射器内的空气(①)打到气球中后(②),体积变小了(②<①),说明空气被压缩了。
11.水蒸气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时时刻刻都可以蒸发,所以地面上的水过一会不见了,是因为水变成水蒸气蒸发了。
12. 占据空间 压缩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将底部粘有小纸团的杯子竖直扣入水中,纸团没有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挤压堵口注射器里的一段空气,发现空气可以被压缩。
13.大
【详解】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受热时会膨胀,遇冷时会收缩的特性。热胀冷缩是许多物体的基本特征。但是水在结冰时,出现不同于“热胀冷缩”特殊现象,即“热缩冷胀”,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体积大,水的体积小。所以气温在0℃以下时,未加保护的自来水管容易爆裂。
14.压缩
【详解】空气无色、无味、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具有质量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空气的体积可以被压缩,也可以恢复,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所以气球可以被拧成不同的形状
15. 液体 气体 气体
【详解】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固体具有确定的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不易被压缩,不具有流动性。绿色植物的叶片在阳光下能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淀粉等营养物质,同时放出氧气,其中二氧化碳属于气体。
16. 风向 方向标 东南风
【详解】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果测量仪器的箭头指向东南方向,此时风向为东南风。
17. 空气 水蒸气
【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蒸发。当妈妈将你的衣服洗干净悬挂在阳光下,如图所示,过去半天湿衣服干了。说明湿衣服上的水蒸发了,跑到了空气中,成了水蒸气。
18.空气受热会上升
【详解】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质量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上升。孔明灯、热气球都是利用了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19.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水滴
【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烧水时,从壶嘴等处冒出的“白气”不是水蒸气。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极小的小水滴。
20.A端上升、B端下沉
【详解】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如图所示天平,杯中装有空气的AB两端保持平衡,当小科把二氧化碳倒入天平的B端,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所以B端的重量就变大了,B端就会下沉。
21.√
【详解】根据物质变化的认识,橡皮泥捏成小猪的形状,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还是橡皮泥,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沙子,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水中的食盐。用水分离食盐和沙:将混合物放入杯中,往杯中加水,搅拌,直到食盐完全溶解。用滤布(或滤纸)过滤,把沙分离出来,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3.×
【详解】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的液柱上表面相平,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4.√
【详解】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蒸发过程中会吸收热量。蒸发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25.√
【详解】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不同物质微粒疏密程度不同,空气微粒之间比较疏松,铁块微粒之间比较致密,所以同样质量的铁块和空气,空气的体积要大许多,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26.不飘动 27.飘动 28.B 29.C 30.变大 31.A
【分析】太阳照射着地表的不同区域,空气受阳光的照射后,就造成了有的地方空气热,有的地方空气冷。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了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
26.如图1,不点燃蜡烛,把纸条放在上面的洞口,看到纸条不飘动,因为没有风。
27.如图2,点燃蜡烛,把纸条放在上面的洞口,看到纸条飘动,因为热空气比较轻,容易向高处飞扬,就上升到了周围的冷空气之上;而冷空气比较重,会向较轻空气的地方流动,于是空气就发生了流动现象,所以冷热(温度)的差异促使空气流动形成风。
28.如图,点燃蜡烛后,纸筒外和纸筒内的空气相比,纸筒内的空气热,纸筒外的空气冷。
29.根据以上现象,我们可以知道风的形成与热空气有关。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
30.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相反,空气遇冷后体积缩小,冷空气下降。
31.风向是指风吹过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根据烟的方向我们能够判断风的方向,烟飘动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32.A 33.有少量水进入到杯子里去,纸一直都是干的 34.C 35.杯子里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
【解析】32.将一团纸紧紧塞在一个杯子的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杯底的纸团才不会湿,故图A正确。
33.将塑料杯倒立压入水底(如上图A),我看到的现象是:有少量水进入到杯子里去,纸一直都是干的,是因为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空气把水和纸隔开了。
34.在杯子底扎一个小孔,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从图中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很多水进入,纸团会湿。因为空气从小孔流出来了,水进入了杯中。故选C。
35.用打气筒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杯子里水面慢慢降低,杯子里的空间又被空气占据了。因为空气占据了一定的空间。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整洁,以下不属于地球内部结构的是,科学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整洁,在纸上会留下油渍的是,记录小车运动的距离是指的距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高频考点检测卷(一)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注意卷整洁,要想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我们应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下列生物不是单细胞生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