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二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精品教案
- 9《枫树上的喜鹊》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0《沙滩上的童话》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第四单元统整备课》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语文园地四》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 12《寓言二则》Word版教案 教案 1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5页。
1.认识“屁、股”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12个词语。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读好长句子,读出关联词前后的不同语气,体会其中的趣味。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虫子有趣的生活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策略
识字写字
1.识字。读准字音:注意“尿”不要误读成lià,“撞”的声母是zh,不是ch。“泡”是一个多音字,在本课作量词,读pā,在“鱼泡、电灯泡儿、泡茶、泡饭、吐泡泡”“这事泡汤了”中读pà。识记方法:(1)集中识记。①形近字识记,如,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耳—茸,星—醒,光—晃,童—撞。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纸—昏。可以用“比一比”的方法识记:兔—免。②偏旁归类识记。月字旁的字也与人体有关,如“股”和“脾”。(2)随文识记。①联系生活识记。随文认读词语“免费列车”,说说生活中碰见的“免费”现象或者日常花销的种类,如水费、电费、车费、话费;用“列”扩词等。②词语归类识记。认读词语“大婶”,可以与表示女性称谓的词“妈、奶、娘、姨”等联系起来识记。“婶”,课文中是对雌性天牛的称呼。(3)字谜识记。把生字编成简单的字谜,让学生猜一猜。可根据字形编,如,“太阳出来光闪闪(晃)”;可根据字义编,如“两小童,手拉手,向前冲,碰在一起泪花流(撞)”。
2.写字。“屁”是左上包右下,要处理好内外部分的位置关系,提示学生之前学过的左上包围的字的书写要点:包围部分的捺画要写得伸展。“股、劲、净、使”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字布局时要注意。“股”的第六笔容易写错,可以用熟字带新字的方法指导,与第8课学的“般”字进行比较。“幸”是上下结构,注意下面是两横,不是三横。
朗读指导
本课是虫子的自述,自问自答,自得其乐,没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只有乐观面对生活的有趣感悟,适合用活泼、俏皮的语气来朗读。朗读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读好自问自答的句子。“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读这一句,重音应落在“好不好”上,要读出询问的语气。朗读回答的句子时强调“一点儿”,表现伙伴们的不开心。(2)读好过渡句。课文中有两处过渡句,一处是“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不过”表示语意转折,朗读时可放慢速度读“过”,然后略作停顿。“真不错”应重读,提示下文。另一处是“我有很多小伙伴,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朗读时强调“特别”。(3)读好长句子。文中有不少长句子分句都不长,但语意连贯,读时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别被屎壳郎撞伤,因为他们搬运食物的时候,从来不看路。”这个长句子由多个短句组成,语意连贯,提醒小伙伴们走路小心。朗读时除了按照标点提示作逻辑停顿之外,“因为”后面也应稍作停顿,突出原因。“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说‘天牛大婶,早上好’,她总是想顶我一下。”这个句子也是长句子,其中还引用了“我”说的话,朗读“我”说的话时,音调应略有提高,与叙述的语言区别开,读出问候语气。“当我很快乐的时候,会使劲叫哇叫,所以,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你就一定能找到我!”“叫哇叫”要读得很自豪;“夜晚”后面停顿一下,好像要把听众带入美妙的夜晚;“你就一定能找到我!”应读出感叹的语气,强调“一定能”,传达出“我”的快乐和自信。此外,文中很多长句子中含有关联词语,或转折,或假设,或因果,教师要弄清分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读好关联词语。
阅读理解
课文通篇都是作者的想象,把小虫子的生活写得特别有趣,文章层次非常清晰,整篇课文围绕第一句“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来展开。理解课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适度补充教学资源,丰富储备。课前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屎壳郎、螳螂、天牛、蟋蟀等小虫子的图片、视频,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帮助学生顺利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在教学的结尾环节,可以让学生结合昆虫的生活习性,联系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如,“我……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他没我跳得远”“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你就一定能找到我”,猜猜“我”是谁。(2)依据构段特点设问,理解课文内容。课文以设问开头,对比着写伙伴们和“我”对生活的不同感受,段与段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1自然段与第2自然段之间是概括与具体的关系;第3自然段与第4自然段之间、第5自然段与第6自然段之间也是同样的逻辑关系。在初读环节,可设置问题:“小虫子的生活有意思吗?”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出多元的理解。可设计两个问题:“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呢?”“当一只小虫子真不错,又体现在哪里?”让学生感知课文的层次结构,和同学交流感兴趣的部分。(3)理解关键语段,感受想象的独特。“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作者描写了小虫子遭遇的危险,读到“很深很深”“昏头昏脑”,我们会把心提到嗓子眼儿,为小虫子的安全捏把汗;读到“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我们才恍然大悟,为作者的幽默而忍俊不禁。“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洗干净,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作者描写了小虫子“在草叶上伸懒腰”“用露珠洗脸”“把细长的触须擦亮”这三幅画面,想象新奇独特,妙趣横生,让我们感受到“当一只虫子还真不错”。有了对这类句子的朗读感悟,让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也就水到渠成了。
积累运用
1.积累月字旁的字。积累带“虫”字的古诗名句。
2.学完课文后,推荐阅读书籍《昆虫记》,引导学生积极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感受小虫子的有趣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教学课件。
2.课外书籍《昆虫记》。
学生准备:1.字卡。
2.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屁、股”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总、婶、幸”4个字,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
2.读通课文,学习第1、2自然段,交流当一只小虫子的不好之处。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活动1 谈话导入,图片激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小虫子吗?(学生随意汇报)看来同学们认识不少小虫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虫子的图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出示课件:小虫子的图片)
2.指名汇报。
预设:
我见过蜘蛛、蟋蟀、螳螂、苍蝇、蜜蜂、天牛、瓢虫等小虫子。
活动2 揭示课题,启发思考
1.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小虫子的生活,走进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板书:11我是一只小虫子)
2.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指导发现重音的秘密),朗读课题时你们想到了哪些问题?
预设:
(1)“我”是一只什么样的小虫子?
(2)小虫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 课件出示小虫子的图片,引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引发思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也为后面读通课文作好铺垫。用提问的方式指导学生读课题,引导学生发现朗读重音的秘密,培养良好的语感。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活动1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1.过渡: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51页,听老师读课文,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课件出示 (1)听范读,边听边圈画标注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组内展示朗读,讨论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2.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1)朗读展示,师生点评。
(2)汇报重点讨论的词语。(引导学生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3.引导学生归类识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 屁股 苍耳 留神 昏头昏脑 毛茸茸 睡醒 摇摇晃晃 触须 干净
免费 列车 撞伤 从来 贪吃 幸运 脾气 大婶 使劲 夜晚 听见 草地
(重点指导:前鼻音“昏、免、贪、婶”,后鼻音“茸、醒、晃、撞”等。)
(1)采用部首归类法学习同偏旁的生字“股、脾”。
①“股、脾”这两个字都与身体有关。
②认读“股、脾”。
课件出示 带月字旁的字绝大多数与身体相关。如本课中的“股”和“脾”,都是人体的一部分。这样的字还有很多,如“腹、胳、膊、肩、臂、胃、肾”等。但也有一些字与月亮有关,比如“朦、胧”等。
(2)学习上下结构的字“免、茸、贪、费”“昏、晃”。
①认读“免、茸、贪、费”。
课件出示 “免”用猜字谜的方法:兔子少了短尾巴。
“茸”可结合它的古义来理解,《说文解字》上“茸”就是草茸茸的样子,后形容柔软纤细的样子。
“贪”和“费”可联系偏旁贝字底识记,这两个字都和钱有关,通过组词理解巩固。
贪:贪吃 贪污 贪财 贪官 费:军费 消费 浪费 话费
②认读“昏、晃”。
在生字字义方面,“昏、晃”都有“日”,可结合“日”在字中所处的位置理解字义。
课件出示 “昏”可追溯字源,通过观察古文字让学生知道,“昏”最早的意思是黄昏,表示太阳从空中垂落地上。另外,还可以根据字形编成简单的字谜理解字义,如,太阳出来光闪闪(晃)。
组词:昏 昏头 头昏 昏倒 昏睡 晃 晃动 晃荡 摇晃 打晃
(3)学习左右结构的字“醒、列、撞、婶”。
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字形上可以放手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交流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 “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星+酉=醒 童+扌=撞 歹+刂=列 女+审=婶
“婶”还可以归类识记,与表示女性称谓的词“妈、奶、娘、姨”等联系起来识记。“婶”,课文中是对雌性天牛的称呼。
编字谜识记:撞——“两小童,手拉手,向前冲,碰在一起泪花流”。
组词识记:苏醒 睡醒 列车 列队 撞头 撞衫 大婶 婶婶
(4)学习多音字:泡(pā、pà)。
课件出示 泡eq \b\lc\{(\a\vs4\al\c1(pā(眼泡)(发泡)(泡子),pà(气泡)(泡茶)(泡饭)))
当表示“鼓起而松软的东西”“虚而松软,不坚硬”“量词,用于屎尿”时,读pā。如,豆腐泡儿、一泡尿等;表示“气体在液体内使液体鼓起来形成的球状或半球状体”“像泡一样的东西”“用液体浸物品”时,读pà,如,灯泡儿、泡茶等。
选一选。 A.pà B.pā
由于天气不好,这个周末去月亮泡( )水库游玩的计划泡( )汤了。
(5)理解词语。
课件出示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使劲 形容动植物细毛丛生的样子。
毛茸茸 称心如意;运气好。
幸运 用力。
①“一不留神”指一不小心。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例句:我一不留神就摔了一跤。
②“昏头昏脑”形容头脑迷糊,神志不清。可以通过查词典来理解。例句:他一天到晚忙得昏头昏脑的。
③“触须”指触角。“屎壳郎”昆虫,全身黑色,胸部和脚有黑褐色的长毛,吃动物的尸体和粪尿等,常把粪滚成球形。可以结合图片来理解。例句:a.蟋蟀的脑门上有像细丝般的两根触须。b.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别被屎壳郎撞伤。
④“顶”指用头或角撞击。可通过模拟动作来理解。例句:这头牛时常顶人。
⑤“从来”指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可以通过找近义词“本来”“一直”来理解。例句:小明学习那么好,却从来不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
课件出示 理解词语的方法:
①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不留神”“毛茸茸”。
②通过查词典理解“昏头昏脑”“幸运”。
③通过模拟动作理解“顶”“使劲”。
④通过找近义词理解“从来”。
⑤结合图片理解“触须”“屎壳郎”。
4.指导学生写字,教师重点点拨。
(1)屁:笔顺是横折、横、撇、横、竖提、撇、竖弯钩。竖弯钩要写得舒展,超出“尸”的右端。
(2)总:“丷”分写在竖中线两侧,“口”不宜过大;下面的“心”托起上面的部分。
(3)婶:左窄右宽。“女”末笔从横中线起笔,“宀”的第二笔左点在竖中线,“申”的中部“曰”的左竖在竖中线,中间一横在横中线下侧。
(4)幸:上半部分是“土”,下半部分的部件比“羊”少一横。整个字的重心体现在上下部的竖画上,竖要写直。
预设: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活动2 再读课文,提取关键句感知内容
1.再读课文,思考:当一只小虫子好不好呢,你能用横线画出来吗?
课件出示 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不过,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2.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的伙伴们的想法,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的想法?其余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呢?
预设:文中第1、2自然段写了“我”的伙伴们的想法“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第3、4自然段写了“我”的想法“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文中第5~7自然段写了每一个小虫子都特别有意思及“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
设计意图 生字的书写指导,遵循“一看二写三对照”的原则,规范学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在遵循构字规律和词语特点的基础上,一定要关联已有知识、联系生活实际识字,重在方法上的归类指导。要充分体现在课堂上学语言,在生活中用语言的大语文教学观。
板块三 品读课文,理解不好之处
活动1 找出关键句,体会当一只小虫子有哪些不好
1.引导学生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2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
课件出示 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
①课件出示苍耳的资料。教师引导:你们看,这就是苍耳,它全身长满了尖刺。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只不小心被苍耳刺到的小虫子,你会有什么感受?
预设:非常痛,痛得直跺脚。
②仿写描写动作的AABB式的词语。
课件出示 摇摇晃晃 读读写写 拉拉扯扯 敲敲打打 说说笑笑
(2)过渡:哎呀,真得小心啊!老师提出问题:谁能试着读好这个句子?
(3)指导朗读:“一定”要重读,“不然”一词提示了下文,要稍作停顿。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个句子。
过渡:当一只小虫子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呢?
课件出示 一不留神,我们会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被淹得昏头昏脑。其实,那深水只是小狗撒的一泡尿。
①想象:“我们”蹦进很深很深的水里,会有怎样的反应?“昏头昏脑”是什么样的?谁能做一做动作?
②仿写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ABAC式词语。
课件出示 蹑手蹑脚 碍手碍脚 大手大脚 没心没肺 毛手毛脚
(4)思考:“我们”只是蹦进了小狗撒的一泡尿里,为什么会昏头昏脑?
预设:因为“我们”太小了,被淹了。
(5)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句话,强调“很深很深”“昏头昏脑”“一泡尿”,读出“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的感受。
课件出示 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①思考: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为什么小虫子都不喜欢呢?
预设:因为小虫子会被小鸟吃掉。
②仿写ABB式词语。
课件出示 黑乎乎 沉甸甸 光秃秃 水汪汪 阴沉沉 冷冰冰 干巴巴
亮晶晶 轻飘飘 急匆匆 红彤彤 绿油油 白花花 蓝莹莹
(6)指导朗读:谁能读一读这句话?“但”后稍作停顿,突出语意的转折。“没有谁”要重读、强调。
2.教师小结:原来小虫子面临的环境这么危险!
活动2 启发想象,这样小的虫子还会有哪些烦恼
1.过渡: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小虫子会遇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小虫子会有什么危险和烦恼呢?
(1)指导说话:当一只小虫子,有可能被( ),有可能被( ),有可能被( )。
(2)引读:当一只小虫子,真是生活处处都是风险!难怪小伙伴们都说——(学生齐读第1自然段)。
预设:(1)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大胆想象,自由发言。
(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完整、有条理地表达。
2.设疑:我们在本节课中走进了小虫子的世界,“我”的伙伴们都说“当一只小虫子,一点儿都不好”,不过“我”却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这是为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设计意图 通过问答的方式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为读好句子作铺垫;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移情体验,从小虫子的视角体验“小”的烦恼,加深对“一点儿都不好”的理解。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股、净、使、劲”4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12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读好长句子,读出关联词前后的不同语气,体会其中的趣味。
3.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虫子有趣的生活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积累喜欢的词句段。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活动1 复习词语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词语,指名读,检查识记情况。
课件出示 屁股 苍耳 留神 昏头昏脑 毛茸茸 睡醒 摇摇晃晃 触须 干净
免费 列车 撞伤 从来 贪吃 幸运 脾气 大婶 使劲 夜晚 听见 草地
2.指名交流当一只小虫子的不好之处。
活动2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当一只小虫子,伙伴们都说“一点儿都不好”,而“我”却认为“还真不错”。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听听“我”的想法。
设计意图 运用直击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板块二 抓住相似结构,体会“还真不错”
活动1 学习第3、4自然段,感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1.指名读第3、4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还真不错”?
课件出示 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洗干净,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
(1)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自己的脸洗得干干净净,还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小虫子的晨起多么有意思啊!谁能读出这种感觉?
(2)提出要求:配上动作,谁能再读一读?
2.指导朗读:
(1)指导读好长句子中的语意停顿。
(2)全班齐读。指导学生配上动作表演读。
3.思考:“我”认为有哪些不错的地方呢?
课件出示 如果能小心地跳到狗的身上,我们就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旅行。这可是免费的特快列车呀!
(1)思考:“免费”是什么意思?小虫子免费的“特快列车”指什么?
预设:
①“免费”是指免缴费用;不收费。
②“特快列车”指速度特别快的火车。这里是说狗跑起来比小虫子的蹦跳要快很多很多倍。对于一只小虫子来说,能乘这样的“特快列车”免费旅行,真的很好!
(2)指导朗读:如果你是这只小虫子,当你在奔跑的小狗身上时会有什么感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读读这段话。
预设:在奔跑的小狗身上感觉像飞起来一样,看到身边的景物都在飞快地后退,心里非常兴奋,特别激动。
4.思考:小虫子除乘坐免费的特快列车外,还会免费做哪些事情呢?请展开想象,和同桌说一说。
5.创设情境,想象说话。
课件出示几幅情境图,画面内容分别是小虫子吃树叶、小虫子在树叶上扇动翅膀、小虫子在花瓣下躲雨、小虫子从草叶上滑下来。
课件出示 小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可是免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设:
(1)小虫子趴在一大片树叶上津津有味地吃着,这可是免费的大餐啊!
(2)小虫子在树叶上一边扇动翅膀,一边欣赏风景,这可是免费的空中别墅啊!
(3)小虫子快速地爬到花瓣下躲雨,这可是免费的雨伞啊!
(4)小虫子开心地从草叶上滑到地面,这可是免费的滑梯啊!
6.小结:小虫子的生活多么有意思啊!谁来带着动作读一读?配上音乐、图画,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
活动2 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伙伴都特别有意思
1.过渡:小虫子还有很多小伙伴,每一个都特别有意思,它的小伙伴都有谁呢?请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小伙伴的名字。
课件出示 走在外面一定要小心,别被屎壳郎撞伤,因为他们搬运食物的时候,从来不看路。螳螂很贪吃,总想把我吃掉,但真幸运,他没我跳得远。有些虫子脾气不太好,比如天牛,每次我说“天牛大婶,早上好”,她总是想顶我一下。
2.教师设问:小伙伴们“特别有意思”表现在哪些地方?
3.引导质疑:这样的小伙伴明明令人讨厌,小虫子怎么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呢?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4.指三位学生分别接读整段话。
5.补白想象,训练语言。
(1)想象说话:小虫子的世界里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小伙伴?
(2)展示一些小虫子的生活场景,指导学生仿照书上的句式说一说。
6.指导朗读:这些小伙伴让“我”的生活充满着乐趣,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齐读这两个自然段。
活动3 学习第7自然段,朗读想象,感受小虫子的快乐
1.过渡:无论是平静的生活,还是刺激的生活,“我”都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板书:我喜欢)谁能读一读第7自然段?
2.提问:当“我”快乐的时候,“我”会使劲叫哇叫。“使劲”是什么意思?你从这个词中感受到了什么?
预设:“使劲”指用力,写出了“我”的叫声很大,体现了“我”的快乐。
3.小结:使劲叫的小虫子多可爱,多快乐啊!让我们齐读这个自然段,读出它的快乐吧!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点拨:
(1)股:左窄右宽,右半部分的横折弯不要写成横折弯钩。
(2)净:左半部分是两点水,右半部分“争”的第四笔要出头,在横画中是最长的。
(3)使:右半部分“吏”的关键笔画撇和捺要写得舒展,重心平衡。
(4)劲:第二笔要注意避让右边,第五笔是提,第七笔撇注意向左下穿插,让笔画错落有致。
5.综合运用,书写“屁股、苍耳”等12个词语。
设计意图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与“想象”有关,在此环节落实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有趣的情节启发学生想象,同时运用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引导学生在读中圈点勾画,提取明显信息,加强了语言运用训练,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板块三 整体回顾,存疑延伸
活动1 设疑猜测,回读全文
1.教师设问:现在,你能猜出这只小虫子是谁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猜测,教师相机出示一组语句。
我们蹦蹦跳跳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地方,不然屁股会被苍耳刺痛的。
孩子们都觉得毛茸茸的小鸟很可爱,但我们小虫子没有谁会喜欢小鸟。
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
当我很快乐的时候,会使劲叫哇叫,所以,如果你在夜晚听见草地里的歌声——你就一定能找到我!
3.学生齐读语句。
活动2 课中存疑,课外延伸
1.课中存疑:文中的小虫子真的是蟋蟀吗?请同学们课外查找资料,为自己的猜测寻找根据。
2.交流:现在,你觉得当一只小虫子怎么样?
预设:我觉得当一只小虫子虽然每天都面临风险,但还真不错,很有意思。
设计意图 一是设疑激趣,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回读全文,提取并整合相关信息,作出推断,进行思维训练。二是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为自己的猜测寻找根据,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探究的兴趣。
板块四 拓展阅读,积累语言
1.带“虫”字的古诗名句。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唐〕白居易《村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平《月夜》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唐〕李贺《南园十三首》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宋〕杨万里《夏夜追凉》
2.总结:同学们,在小虫子的生活中既有平静时的惬意,也有危险时的刺激,但它觉得这些都是充满乐趣的。多看到生活中好的一面,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最后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昆虫记》,在这部书中,作者法布尔为我们介绍了很多有关昆虫的有趣故事,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的。
设计意图 通过向学生推荐相关主题的书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由课内到课外,由文本到生活,让学生从中懂得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才能体会到生活中的乐趣。
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明确要点,指导书写,整体感知,重点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11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课文311 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