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3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36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37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39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41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43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46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8/15190065/0-170485945148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示范课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三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观察地图此时内迁的民族都有哪些?
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这些政权的建立在存续时间上有何相似之处?
二、南朝的政治2. 繁荣:
与北方相比,偏居江南的六朝整体政局如何?
六朝食单 六朝时期建康人以稻米、麦为主食,副食品主要包括蔬菜、瓜果、肉食,包括水产品等等……
《山居赋》 (南朝)谢灵运 蔚蔚丰秫,苾苾香秔。 送夏蚤秀,迎秋晚成。 兼有陵陆,麻麦粟菽。
麦:原产于西亚,旱地作物,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汉代以前江南无麦作。
注:秫[shú]一种有黏性的谷物 秔[jīng]一种黏性较小的稻
《种麦诏》天嘉元年八月诏称:“菽粟之贵, 重于珠玉” “麦之为用, 要切斯甚” ——(唐)姚思廉《陈书》注:天嘉是南朝时陈世祖的年号(560年)
麦的种植得到了推广,东晋和刘宋都曾以政府命令推广种麦,麦类逐渐成为南方人民的重要粮食
普遍实行了麦稻兼作,五岭以南地区还种植了双季稻。
与农业关系密切的水利事业,在东晋、南朝时也有很大发展。
《齐民要术》记载,当时中原农业生产工具不下30种,随着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可以断言,必然会把生产工具携带而来,适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广;不适合的,会不断地改造,在南北生产工具中择善而用……适合南方水田生产的犁、耙等之类的工具日臻完备和系统……火耕已非唯一的杀虫施肥的方法,粪肥被广泛使用,绿肥也日益普及……——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梁)沈约《宋书》稔[rěn,丰收]
从江以南,千斛为货。 ——(梁)沈约《宋书》斛(hú,容量单位,此时一斛为十斗,120 斤)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晋书·食货志》
六朝时期青瓷有什么特点?
充满生活气息体现艺术之美
(制作工艺、实用性和审美)
江南之为国盛矣……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观察图例,还有哪些行业得到了发展?
采矿业、纺织业、制盐业、造纸业、冶铸业、造船业等。
建康城东晋初年只有4万户左右,而梁代急增至28万,短短 200 年左右的时间里增长了6倍。而同时期北方最大的都会城市洛阳的人口不过10万9千余户,尚不及建康的一半。 ——简修炜等《六朝史稿》 以建康为代表的商业城市的兴起,其周围有许多市场,贸易来往,舟船车辆云集,人口集中,最盛时达一百四十万左右。 ——罗宗真《探索历史的真相:江苏地区考古、历史研究文集》
“玻璃杯”: 据考古专家检测,这件玻璃杯上的椭圆纹饰系采用磨花工艺制成,玻璃成分也与中国古代玻璃杯有明显不同,应是典型的罗马玻璃。
●这个文物有何特别之处?●来自罗马的玻璃杯为什么出现在江南?●玻璃杯是如何“来”的?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轫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这一时期,大量(南方)少数民族人民移居平川,补充了平原劳动力的不足,并逐步与汉族人民相融合。他们和汉族人民一起,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太湖平原的垦辟是东吴大规模屯田的结果,而屯田上的劳动者,主要是山越人民。江汉平原和洞庭、湘水流域的垦辟,则与蛮人的出山有极重要的关系。 ——许辉、蒋福亚主编《六朝经济史》
人口大规模流动是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的催化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南北人民共同创造了历史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图片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施粪图,犁田图,龙骨水车,秦淮河坝,青釉灯,青釉刻花单柄壶,灌钢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jiannandiqukaifa_vcd0wmv、杭州1wmv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十八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课课件ppt,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