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考试形式:闭卷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草履虫、水绵和大熊猫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 )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指( )
A.绿色植物B.各种动物C.细菌D.真菌
3.某一河流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单细胞藻类→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曾经一些年份,当地某工厂向该河流排入了大量含某种有毒物质的废水,该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无法排出。则上述食物链中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A.剑水蚤B.蜻蜓幼虫C.小鱼D.大鱼
4.有数据表明海水中的碘含量大大低于海带细胞中的含量,海带细胞中对碘进入细胞起控制作用的结构是( )
A.细胞壁B.细胞质C.细胞膜D.细胞核
5.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右下方,应将玻片向方向移动才能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
A.左上方B.右下方C.右上方D.左上方
6.受低温天气影响,某地荔枝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环境因素是( )
A.温度B.水分C.空气D.阳光
7.动物细胞中不具备下列哪一种结构?( )
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B.草原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最多
C.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独立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9.病毒侵入人体后,与人体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10.剥去树皮后树会死亡,这是因为破坏了其中的( )
A.输导组织B.营养组织C.保护组织D.机械组织
11.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12.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物镜有10×和40×,那么其最大放大倍数是( )
A.200倍B.450倍C.90倍D.400
13.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
A.根冠B.分生区
C.伸长区D.成熟区
14.为了测试一批小麦的发芽率,随机挑选了1000粒种子,其中有100粒未萌发。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 )
A.10%B.80%C.90%D.100%
15.澳洲杏仁桉的高可以达156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树木。澳洲杏仁桉把水由根尖运到树的顶端的动力主要来自于
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输导作用D.呼吸作用
16.绿色开花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
A.根、茎B.叶、种子C.花、果实D.任何活细胞
17.下列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
A.海带B.葫芦藓C.满江红D.迎客松
18.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是( )
A.表皮B.叶肉C.气孔D.叶脉
19.下列能够净化污水的是( )
A.大肠杆菌B.酵母菌C.衣藻D.草履虫
20.下列实验或活动中,实验用品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0分;请在“[ ]”中填写相应的序号或字母,在“_____”上填写相应的文字)
21.下图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及菜豆幼苗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是菜豆种子结构图, 图是玉米种子结构图。
(2)图中结构①、②、③、④构成种子的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3)菜豆种子中,将来发育成A的结构是[ ]。
(4)玉米种子中贮藏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
22.下图是桃花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桃花和桃子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都属于 (选填“组织”或“器官”)。
(2)一朵桃花中的最重要的结构是 。
(3)结构②和③组成的结构名称是 。
(4)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 ]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5)在图乙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⑨]是由图一中的[ ]发育来的。
23.西红柿富含维生素,深得人们喜爱,尤其在夏季有的人当做水果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西红柿表皮破损后易腐烂,说明表皮属于 组织,西红柿果肉富含营养属于 组织,其中红色的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内的 中。
(2)水分通过“筋络”这一 组织贯穿植物体的各个器官中,将植物体联系成统一的整体。
(3)以上所有组织都是由 经过 而形成的。
24.某中学生物学社团组织了一次“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探究光合作用”的活动。同学们在实验前将一盆天竺葵放置黑暗处一昼夜,选取其中一个叶片,用三角形的黑纸片将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一所示,置于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以后,摘下该叶片,经酒精 脱色、漂洗,最后用碘液检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将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叶片中原来储存的有机物。
(2)图一中,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 作用。
(3)图二是叶片脱色的装置,正确的是 图,此图中标号 代表酒精。
(4)在本实验中,用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为了 。
(5)图一中未遮光的部分遇碘变成蓝色,证明该部分产生了 。
(6)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5.为了“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四个干净的锥形瓶,编号为甲、乙、丙、丁。四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20粒完整有活力的绿豆种子,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图,放置一段时间。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用乙、丙两瓶做对照实验,请你提出实验的问题: ?
(2)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需要选择的装置是 瓶和 瓶。
(3) 瓶的种子不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4)通过实验可以证明,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 、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5)实验结束后, 瓶的绿豆可以萌发。
(6)小组中有些同学认为,为了节约和观察方便,每个瓶中只要放一粒种子就够了,老师告诉同学们这样做是不对的,你知道为什么不对吗? 。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分析】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解答】细胞是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可见,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的最小结构层次都是细胞。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水绵是多细胞藻类植物,大熊猫是多细胞动物,它们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故选A。
【点评】正确识记并理解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主要包括光、水分、空气、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解答】A.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储存能量,从而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故A不符合题意。
B.各种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要直接或间接地以生产者为食,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故B符合题意。
C.进行腐生生活的细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又可以被绿色植物所利用,从而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C不符合题意。
D.进行腐生生活的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又可以被绿色植物所利用,从而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毒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网的最高级消费者。
【解答】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在食物链:单细胞藻类→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中,最高级营养级是大鱼,所以大鱼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
故选D。
4.C
【分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进去,不需要的阻挡在外面,代谢废物也会经过细胞膜排出去。
【解答】A.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细胞质具有流动性,能加速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C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B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视野中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
【解答】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如果视野中的物像偏右下方,要使物像居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6.A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又叫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个体。
【解答】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有着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并且也受到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当环境因素发生变化时,会对生物的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题干中提到的“受低温天气影响,某地荔枝大幅度减产”,这说明影响荔枝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等结构,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解答】动物细胞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
故选D。
8.D
【分析】(1)生态系统的种类多种多样,主要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功能。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3)各种生态系统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解答】A、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雨水降落到森林后,首先会受到树冠的阻留,顺着树干流到地面后,再被盘根错节的树根缠住,又因森林土质疏松,一部分水又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这样从地表直接形成径流的水就减少了许多,不易造成山洪,避免大水冲刷地表导致水土流失,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A错误。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很少,缺乏高大的植物,多是草等低矮的植物,动物的种类也不多,B错误。
C、在自然界,任何生物群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形成一种统一的整体,这样的整体就是生态系统。C错误。
D、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类型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熟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特点及特征。
9.B
【分析】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另一种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解答】A.竞争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从后者摄取营养以维持生活的种间关系。病毒生活在人的身体内,并从中获取营养物质,B符合题意。
C.捕食是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种间关系。前者是捕食者,后者是被捕食者,C不符合题意。
D.共生是指两种共居一起,彼此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较之单独生活时更为有利,更有生活力;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一旦分离,双方都不能正常地生活,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A
【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但筛管细胞是活细胞,它可以从上往下把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植物的根部。“树怕伤皮”,如果将树皮剥去,植物就会死亡,主要是因为伤到了树木韧皮部内的筛管,树木顶端的有机物不能往下运输,从而致使树木死亡。
【解答】A.树剥皮之后就会死亡主要是因为树得不到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通过输导组织运输的。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筛管位于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一旦树木没有了树皮,也就割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也就会死亡。所以树皮被剥去后树会死亡是因为破坏了输导组织,A符合题意。
B.储存营养物质作用的属于营养组织,树被剥皮与营养组织无关,B不符合题意。
C.植物的保护组织主要分布在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起到保护作用,剥去树皮树会死亡与保护组织无关,C不符合题意。
D.机械组织主要起到支持的作用,与树被剥皮无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B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解答】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土壤,除土壤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蚯蚓数量、温度、湿度、光照条件等。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B光照条件,改为阴暗。
故选B。
12.D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如果一台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物镜有10×和40×,那么其最大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3.D
【解答】因为成熟区有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植物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14.C
【分析】种子发芽率计算公式为:
【解答】种子的发芽率是指萌发的种子占供检测种子的百分比,题干中,种子发芽率═(1000-100)÷1000×100%═90%,C正确。
故选C。
15.A
【分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
【解答】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是一种“泵”的原理,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也一同被向上运输,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其次,蒸腾作用还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并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使植物不至于在炎热的夏天被烤死,同时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所以选答案A。
【点评】此题较新颖,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理解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16.D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2)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7.A
【分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据此解答。
【解答】海带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属于藻类植物,A符合题意;
葫芦藓只有茎和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类植物,B不符合题意;
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C不符合题意;
迎客松用种子繁殖后代,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着,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D不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的各类植物的例子,结合题意答题。
18.C
【分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
【解答】A.表皮细胞,一般是指动物与植物外层的细胞,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同时还兼有其他功能,如分泌角质层等。 绿色植物的表皮还有气孔,用于调节气体进出,A不符合题意。
B.叶肉细胞是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并且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分,B不符合题意。
C.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在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时,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进出也经过气孔,因此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C符合题意。
D.叶脉是叶片上分布的粗细不同的维管束,分布在叶肉组织中起输导和支持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D
【分析】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草履虫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解答】A.大肠杆菌是条件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生胃肠道感染或尿道等多种局部组织器官感染,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用于食品发酵,B不符合题意。
C.衣藻单细胞藻类植物,可以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没有净化污水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
D.草履虫属于动物界中最原始,最低等的原生动物。它喜欢生活在有机物含量较多的稻田、水沟或水不大流动的池塘中,以细菌和单细胞藻类为食。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所以,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2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20.C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种子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在载玻片上滴的是生理盐水,是为了维持细胞原有的形态。
【解答】A.酒精在此实验中是用来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避免叶绿素对最后显色反应的干扰,A正确。
B.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B正确。
C.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生理盐水才能保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C错误。
D.观察叶片结构时,切下的叶片很薄,可以用毛笔蘸取,D正确。
故选C。
21.(1) 甲 乙
(2)胚
(3)②
(4)⑤
【分析】图中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⑤胚乳、甲图中⑥种皮,乙图中⑥果皮和种皮、A叶、B茎、C根。
【解答】(1)图甲无胚乳是菜豆种子结构图,图乙有胚乳是玉米种子结构图。
(2)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它由①胚轴、②胚芽、③胚根、④子叶组成。
(3)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位。菜豆种子中,②胚芽发育成A茎和叶。
(4)玉米种子属于单子叶植物,⑤胚乳中贮藏营养物质。
22.(1)器官
(2)花蕊##雄蕊和雌蕊
(3)雄蕊
(4)①
(5)⑤
【分析】由图可知: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壁、⑥胚珠、⑦子房、⑧种子、⑨果皮、⑩果实。
【解答】(1)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所以桃花和桃子都属于器官。
(2)雄蕊、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是一朵花的最主要的结构。
(3)结构②花药和③花丝组成了雄蕊。
(4)花粉从花药中散放而落到①柱头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5)果实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⑨果肉,实际是果实的果皮,由⑤子房壁发育而来。
23.(1) 保护 营养 液泡
(2)输导
(3) 细胞 分化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等。它们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各有一定的特点和功能。
【解答】(1) 西红柿果实外部的一层皮主要是由保护组织构成,具有保护作用;番茄的果肉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甜酸可口的汁液来自植物细胞的液泡。
(2) 番茄果实中的筋络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
(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似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以上所有组织都是由细胞经过分化而形成的。
24.(1)耗尽
(2)对照
(3) 乙 2
(4)将叶片脱色
(5)淀粉
(6)光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可以总结为:暗处理→遮光对照→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实验现象。该实验的要点是:一是验证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利用的原理是淀粉遇碘液变蓝;二是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实验中主要采用对照的实验方法。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通过对照便于得出正确结论,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解答】(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但是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从而使叶片中原来储存的有机物耗尽,这样可以排除原有的有机物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有机物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
(2)在对照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以及重复性原则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起对照作用,实验变量是光照。如果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而光照部分变蓝,说明经一昼夜黑暗处理后叶片中原来贮存的淀粉消耗了,光照部分的淀粉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还说明叶片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制造淀粉。
(3)酒精脱色的步骤是: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盛有清水的大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由图可以看出,图二中的甲只有一个烧杯,而乙有小烧杯和大烧杯两个烧杯,叶绿素容易溶解在酒精中,不容易溶解在水中,酒精的燃点很低,如果直接加热很容易着火发生危险,装置乙标号2代表酒精,标号3代表清水,因此图二对叶片正确地脱色装置是乙。
(4)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淀粉遇碘变蓝,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叶绿素容易分解在酒精中,而不容易溶解在水中。因此,在本实验中,用酒精处理叶片的目的是为了将叶片脱色。
(5)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图一中叶片遮光部分见不到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叶片未遮光部分能够见到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遇碘变成蓝色,证明该部分产生了淀粉。
(6)该实验的变量是光,叶片见光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而遮光部分见不到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25.(1)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2) 甲 乙
(3)丁
(4)适宜的温度
(5)乙
(6)种子数量过少,存在偶然性##不能避免偶然性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分析题干中的图示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乙与丁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解答】(1)由分析可知:乙与丙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此提出的问题是:绿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吗?
(2)由分析可知:甲与乙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3)丁瓶的种子浸在水中,缺少空气,所以丁瓶的种子不能够萌发,从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氧气)。
(4)由(3)可知:甲不萌发的原因是缺少一定的水分,丙不萌发的原因是没有适宜的温度,丁不萌发的原因是没有充足的空气(氧气)。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氧气)。
(5)实验结束后,只有乙能够萌发,因为乙满足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6)探究实验一般不能只选取一个实验对象,否则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数量太少影响实验结论的可靠性,而适量选取一定数量的材料可以减少误差。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甲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脱掉叶片中的叶绿素
乙
种子萌发时产生二氧化碳
澄清的石灰水
检测是否产生了二氧化碳
丙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清水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丁
观察叶片结构
毛笔
蘸取切下的叶片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页。
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