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同步训练题电子版整册
- 第21课《庄子》二则:《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练习 试卷 4 次下载
- 第22课《礼记》二则:《大道之行也》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二十三课《马说》(第一课时)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24课 唐诗三首:《卖炭翁》练习 试卷 2 次下载
- 第24课 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练习 试卷 3 次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4 唐诗三首石壕吏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杜甫人,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戍 老妪 幽咽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3.杜甫(712年﹣770年),字 ,自号 。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 ”,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4.填空。
(1)“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三吏”是指《 》《 》《 》,“三别”是指《 》《 》《 》。
(2)《石壕吏》中“ , ”两句,间接地反映了当时人民生活的贫困、社会的黑暗,抒发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同情。
二.默写(共1小题)
5.《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 。
第24课 唐诗三首:《石壕吏》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4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解答】shù yù yè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做好积累,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分类做好整理。
【解答】(1)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2)投:投宿。
(3)逾(yú):越过;翻过。
(4)一何:何其、多么。
(5)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6)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7)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8)新:最近,刚刚。
(9)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0)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1)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2)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3)完裙:完整的衣服。
(14)老妪(yù):老妇人。
(15)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文体常识要注意各种文体的特点。
【解答】答案:
子美;少陵野老;诗圣
4.【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解答】答案:
(1)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2)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二.默写(共1小题)
5.【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默写。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解答】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2/1/22 12:23:29;用户:初中账号19;邮箱:3560919984@xyh.cm;学号:39888731(1)吏:
(2)投:
(3)逾:
(4)一何:
(5)前致词:
(6)戍:
(7)附书至:
(8)新:
(9)已:
(10)更无人:
(11)乳下孙:
(12)去:
(13)完裙:
(14)老妪:
(15)幽咽: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文学常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石壕吏综合训练题,共3页。
这是一份第24课《唐诗三首 石壕吏》知识梳理+真题练习(原卷+答案)2023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专题期中期末复习(部编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学常识,三行对译,朗读节奏停顿,重点字词解释,内容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