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8课《时间的脚印》导学案第1页
    第8课《时间的脚印》导学案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能明确说明对象,理清文章思路。
    2.认识岩石记录时间的功能,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3.体会本文生动有趣的语言。
    【学习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习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学习难点】
    学习生动的说明语言。
    【自主预习】
    基础知识
    文学常识填空。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靖边县第六中学 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总第 课时 主编人: 刘永军 审核人: 班级: 组名: 学生姓名: 1
    1、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 ) 浑浊( ) 山麓( ) 海枯石烂( )
    粗糙( ) 龟裂( ) 刨刮( ) 楔形文字( )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赏析文章
    本文的一大特点,即很多独句成段。请标注出来,分析,在这些独句段中,有哪些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默读课文,给文章划分段落,并归纳段落大意。
    文章开头引用高士其的儿童诗《时间伯伯》,有何作用?
    人类是怎样根据岩石来认识地球的发展历史的?
    本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了解这些内容有何作用?
    7、分析第6—22自然段的说明顺序?
    8、作者在说明科学道理的过程中,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也力求作到生动,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请结合下面语句,进行赏析。
    “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
    说明文以向人们传授知识为主,所以,说明文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请同学们找出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如:“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
    10、这篇科普文章以记录时间的方式为切入点,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岩石的丰富而有趣的科学知识,由此你对科普类文章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拓展延伸
    课外阅读陶世龙的《揭开大地的秘密》,深入了解科普文的特点。
    运用逻辑顺序,介绍一种自然现象及其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说明文。
    参 考 答 案:
    1、(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 龟裂(jūn) 刨刮(pá) 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1)“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5)
    2)“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7)
    3)“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8)
    4)“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22)
    5)“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24)
    6)“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27)
    3、第一段:(1—5)讲述了生活中和大自然中保留着许多时间的记录。
    第二段:(6—30)详细讲解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三段:(31—32)读懂大自然,造福人类。
    4、引起下文,引出说明对象,说明时间每时每刻都在向前走;引用诗句,增添了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5、三叶虫化石——“寒武纪”——海洋宽广
    大树木化石——“石炭纪”——温暖潮湿
    长毛兽化石——“第四纪”——气候寒冷
    6、主要讲了岩石的形成过程,岩石的生成变化可以记录时间。通过研究岩石,我们可以了解地貌的变化、地质的变迁以及古代生物繁衍、灭绝的大量心血,引导我们寻找“地下的宝库”,更好得为人类造福。
    7、提示:简括各自然段意思——合并相关段落——对照顺序类型进行发现。
    8、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石块和轻小的沙砾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笨重的石块跑不动,只能留在附近;而小沙砾却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
    9、(说明方法:列数字)
    如果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1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间。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方法有多精确,也不论有多科学,都是推测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和严密。
    10、科普类文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认识:
    (1)科普类文章是传播科学知识、启迪青少年智慧的优秀读物,理趣、情趣兼备。
    (2)科普类文章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是探索知识的钥匙。
    (3)多读科普作品,了解神奇的世界,也了解人类伟大的创造和成就。
    (4)读科普作品,增强求知欲,激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热情。

    相关学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学,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时间的脚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时间的脚印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导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背景介绍,知识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