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唯物史观: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的抗倭斗争的史实,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图片等资料,分析郑和下西洋、威继光抗倭的相关背景。时空观念:以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对比西方国家最早的航海家的相关史实,认识和平交往的意义。历史解释: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情怀: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到了明朝,中国又发生了哪些对外交往的事件呢?
设市舶司 推动海外贸易繁荣
海陆交通发达 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素养探究一:郑和下西洋
明初,人们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所需的条件有哪些?
材料一:永乐中,米粟自输京师百万石外,府、县藏蓄积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材料三:宋元以来,航船制造技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理知识,航海技术也日渐丰富。材料四:郑和,回族,出身穆斯林家庭,又皈依佛教,熟知伊斯兰和佛教教义。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在靖难之役立下赫赫战功,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③造船技术的提高,指南针的应用,先进的航海技术
④郑和有坚强的毅力和组织能力
材料一: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 郑和传》材料二:在佐法儿(今阿拉伯半岛南端阿曼的佐法尔地区)“王差头目遍谕国人皆将乳香、 血竭、芦荟、没药、安息香、苏合油、木别子之类来换易(交换)丝、瓷器等物”。——巩珍西洋番国志 祖法儿国》
根本目的:“示中国富强”
政治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经济目的: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时间:次数:到达地区:最远达到: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玛瑙、宝石、象牙等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漆器、金属货币等
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用“三宝”命名,表明当地人民对郑和充满了爱戴和敬意。
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郑和下西洋不以贸易通商为目的,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农耕文明,缺乏探索海洋的持续动力,对外开放开始走向故步自封。
启示:以和平交往为目的,致力于文明的传播和交流;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实行共商共建共赢。
素养探究二:戚继光抗倭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材料一:日本正处于各国纷争时代,各小国之间战乱不断发生。农民大量破产,人民生活困苦,同时一些封建主却发展迅速。为了弥补战争中财力的不足和自己的贪欲,需要更多的物资和货币,他们要求向外发展海外贸易。——《浅析明朝倭寇问题》材料二:到嘉靖年间,沿海卫所空虚,战船损坏严重,所剩无几,……所存士卒也多是老弱病残,既不能御倭于海上,又不能堵截于上。——《浅析明朝倭寇问题》
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弛
1561年,戚继光统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在福建、广东地区,与俞大猷合作,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自主学习:根据地图及课文,概括戚继光抗倭的过程、结果、交往方式、性质。
由于倭寇经常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抢掠烧杀活动,严重威胁沿海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我国海防安全,导致了严重的“倭寇之患”,因此戚继光等人领导的抗倭斗争实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一场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
性质: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
材料一:戚继光组建了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在台州九捷中,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荡平浙江的倭寇……在福建、广东,与当地明军并肩作战,剿灭那里的倭寇。材料二: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谷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 名闻天下。
戚家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能征善战
反侵略的正义之举,符合人民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说一说:这些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素养探究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澳门(葡语Macau、英语Maca),简称“澳”,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岸。北与广东省珠海市拱北相接,西与珠海市的湾仔和横琴相望,东与香港、深圳隔海相望。相距60公里,南临中国南海。由澳门半岛和氹仔、路环二岛组成,陆地面积32.8平方公里。
葡萄牙殖民者买通地方官员,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葡萄牙将 500 两白银改交明朝政府,获得了在澳门的租借居住权。
清政府被迫签订《中葡条约》,承认葡萄牙占领澳门。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的领土主权仍然属于中国。
意义:增进中国与亚非的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亚非海上交通线
目的: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
概况:七下西洋、最远达到非洲东海岸和红海 沿岸、友好之行
概况:浙江台州大捷,福建、广东抗倭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背景:欧洲殖民者反侵略我国沿海地区
1. “明初以如此巨大规模的船队,历时近30年,遍访‘西洋’30余国……船队规模之大,航程之远,在当时世界航海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材料评价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 D.玄奘西行
2.据记载,郑和第三次返航时“附古里(今印度地区)等十九国贡使来朝”:第五次出航“送摩骨都束(今非洲地区)等十五国贡使返国”。由此可见郑和远航( )A.目的是接送外国使臣B.到达了西欧的国家C.增加了明朝财政收入D.密切了与海外联系
3. 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联系。下列几组历史事件,主要体现因果联系的是( )A.八王之乱——北魏孝文帝改革B.玄奘西行——鉴真东渡C.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D.倭寇扰边——戚继光抗倭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x、戚继光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优质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西洋是一个宝藏,郑和宝船,历史的追问,探究案,训练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第一幕,何为西洋,为何下西洋,次数多,规模大,范围广,友好交往,郑和宝船,哥伦布旗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