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一册练习+测评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后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下列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2.(2022·湖北鄂州中考)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
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
D.声速等于光速
3.如图所示,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 )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
D.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
4.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个敲打的声音。这个事实说明( )
A.敲打在空气中形成了两个声波
B.声波在空气中发生了反射
C.声波在铁管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5.(2021·辽宁丹东中考)古诗《鹿柴》中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诗人听到的人声是由声带 产生的。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6.如图所示,二胡、提琴等弦乐器是靠弓和弦的相互摩擦产生 发出声音的;笛子是由管内的空气 发出声音的。
7.右图是流星经过大气层与空气摩擦发热、发光的一幅照片。流星绝大部分位于70~120 km的高空,因此只见闪光,不闻声响。那么流星划过天空时究竟有无声音呢?你的判断是 (选填“有”或“无”)。
8.如图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 。
9.在声音传播的实验探究中,小红和小芳做了下面两步实验:
(1)将两张课桌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地敲击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传过来的声音大小。
(2)将两张紧挨的桌子离开一个小缝,然后重复步骤(1),比较声音的大小。请你帮他们分析,将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填入下表中:
分析与论证:声音靠 传播到远处;不同介质传播声音的效果 。
探究创新
10.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 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 (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金属丝比棉线传声效果 (选填“好”或“不好”)。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远距离通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参考答案
知能提升
1.C 2.A 3.C 4.D
5.振动 大于
6.振动 振动
7.有
8.被弹开 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使劲敲桌子,小纸屑的跳动可显示桌面的振动
9.课桌紧挨时:声音大 靠课桌(固体)传播 课桌间有小缝时:声音小
靠课桌(固体)和空气(气体)传播 介质 不同
探究创新
10.(1)能
(2)好
(3)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
(4)不能
比较项
声音大小
声音靠什么传播
两张课桌紧挨时
两张课桌之间
有一个小缝时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达标测试,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回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三章 声的世界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当堂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解析版docx、31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