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课素材知识点:电子传递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备课素材知识点:电子传递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1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电子传递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课素材知识点:电子传递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展开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电子传递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光合电子传递链,呼吸电子传递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光合电子传递链
    光反应的过程如图1所示。镶嵌在类囊体膜上的光合色素分子整齐地排列在一起,它们能够捕获光能,将光能传递给位于反应中心的色素分子,该色素分子被激发,释放出一个高能电子。失去电子的色素分子有很强的夺电子能力,它们从水分子中夺取电子,使水分解成H+和02,02扩散进人大气。色素分子失去的电子被类囊体膜上的特殊蛋白质捕获,这些蛋白质利用电子携带的能量H+从叶绿体基质泵入类囊体腔,并最终把电子传递给了NADP+,NADP+获得电子后与H+结合,生成[H](NADPH))。类囊体膜上镶嵌有ATP合成酶, 类囊体腔中的H+顺浓度梯度经ATP合成酶返回叶绿体基质,推动了ATP的生成。(选自北师大版必修一教材119页)
    常考问题:
    1.光系统分布在哪里?功能?
    类囊体薄膜;吸收、传递、转换光能。
    2.水光解的产物?电子供体和最终受体?
    O2、e-、H+;电子的供体是水,最终受体是NADP+
    3.推动ATP生成的H+浓度差的来源?
    类囊体腔侧的水光解产生H+;膜上的特殊蛋白将H+泵入类囊体腔;叶绿体基质侧NADPH生成消耗H+。
    4.H+进入类囊体腔的运输方式?
    主动运输,由高能量的电子供能
    5.H+通过ATP合成酶出类囊体腔的运输方式是?
    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
    6.ATP合成酶的功能?其由两部分组成(见图2),根据分布情况,推测F0由疏水还是亲水蛋白组成?
    物质运输,酶的催化功能。
    F0嵌入膜内,由疏水蛋白组成
    7.光反应中光能的转换?
    光能转变成ATP、NADPH中的化学能
    二、呼吸电子传递链
    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见图3,[H](NADH)在酶的催化下释放电子和H+,电子被镶嵌在线粒体内膜上的一系列特殊蛋白质捕获和传递,最终与02和H+结合生成了H20,而线粒体内膜上的这些特殊蛋白质则利用电子给予的能量将线粒体基质中的H+,泵入内膜和外膜的间隙,构建了跨膜的H+浓度梯度。最终,H+沿着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内部的通道流回线粒体基质,推动了ATP的合成。(选自北师大版必修一教材108页)
    尝试概括线粒体中NADH中的化学能转移到ATP中的过程。
    (有氧呼吸第一、 二阶段产生的) NADH 释放出的高能e-在传递过程中逐级释放能量,推动H+跨过内膜到达线粒体膜间隙,电子最终传递给了氧气生成H2O,H+浓度差推动下大量生成ATP。

    相关学案

    备课素材知识点:核孔与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核孔与物质交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3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气孔与细胞代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气孔与细胞代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5页。

    备课素材知识点:酵母及其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

    这是一份备课素材知识点:酵母及其作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共7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