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合肥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95984/0-17049326990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合肥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95984/0-170493269906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合肥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195984/0-170493269909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2024学年安徽合肥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合肥市物理八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在下面四幅图中,图文相符的是( )
A.电动机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
B.电铃是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C.发电机是利用图示原理制成的
D.扬声器是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2.平静的水面上有一座石拱桥,露出水面的桥孔看上去是半圆形的,连同倒影,人们看到如图所示的“桥孔”为圆形。当水面上升后,看到“桥孔”的形状是下列图中的
A.B.C.D.
3.如图所示,太阳能路灯的顶端是太阳能电池板,它白天向灯杆中的蓄电池充电,而夜晚则由蓄电池给路灯供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太阳能属于一次能源
B.蓄电池白天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
D.在使用太阳能路灯的整个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
4.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2.57cm、2.56cm、2.58cm、2.68cm,则测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测得该物体的宽度分别为:
A.1mm、2.57cmB.1cm、2.56cm
C.1mm、2.58cmD.1cm、2.57cm
5.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水中倒影说明了光的折射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6.小明在马路边上拍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的物体中速度最小的是大卡车
B.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C.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D.以大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7.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她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了“钟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由什么决定?”这个问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这一环节的是( )
A.小华测出铜球摆动10次和20次所用的时间分别是4.9s和9.8s
B.小军说:“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可能与摆动的幅度有关”
C.小慧说:“我们可以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钟摆来实验”
D.小芳觉得应该多做几次实验,结论才可能更可靠些
8.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 60℃
B.正常人的体温约为 37℃
C.中学生的课桌的高度约为 40cm
D.初中生跑百米赛跑成绩约为 8s
9.下面是小明在期末复习中利用表格对知识的梳理,其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A.AB.BC.CD.D
10.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
B.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
D.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
11.小芳乘车去成都,小明前来送行。小芳看到小明逐渐向后退,而小明对着远去的汽车挥手作别。小明看到“远去的汽车”,小芳看到“后退的小明”,他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
A.汽车,地面B.地面,汽车
C.汽车,汽车D.地面,地面
12.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铜导线的电阻比铁导线的电阻小
B.导体的电阻越大,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C.某学校教学楼中,同时发光的电灯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
D.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时,看到平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处和a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m。
14.下面两个成语能反映出不同的光知识,镜花水月实质是光的_____;立竿见影实质是光的_____。
15.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是赞美泉城济南趵突泉美景的佳句。其中“波涛声震大明湖”则形容了泉水喷涌时产生的声音的_____非常大;(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而且我们听到的“波涛声”是通过_____传播过来的。
16.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汽车在整段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小麟想利用该装置研究视力的矫正问题,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近视眼镜是_________透镜;若“取”下近视眼镜,像会向_______凸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者“远离”),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将光屏________透镜,或者将蜡烛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者“远离”)。
18.(4分)用图1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1,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2,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
(4)根据该物质熔化时温度的特点,它应当属于_____体.
19.(4分)如图甲所示是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小丽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测量了水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并记录数据如表:
(1)当水沸腾时,观察到烧杯内产生大量气泡并不断上升、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本次实验中,记录错误的是第______min的温度;
(3)本次实验中水的沸点为______;烧杯口有大量的“白气”不断冒出,这些“白气”是______;
(4)请在乙图中画出水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
(5)通过实验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热量,温度______。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如图,A、B为某一发光点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_____)
21.(8分)小明设计了一种利用“声控”开关(有声时自动闭合,无声音时自动断开)和“光控”开关(有光照时自动断开,无光照时自动闭合)自动控制的楼道灯,使得只有在天黑且有声音时灯才亮,他还在楼道处安装了一个带探险盒的三孔插座,且与楼道灯互不影响,请你根据小明的设计意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导线不得交叉)
(_________)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 (1)闪电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某次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多少m?
(2)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23.(12分)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103 kg/m3,1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多少?体积是多少?根据此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冬天自来水水管常会被冻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B
2、B
3、B
4、A
5、C
6、A
7、A
8、B
9、C
10、C
11、B
12、C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0.6 0.2
14、反射 直线传播
15、响度; 空气。
16、13.3
三、实验题(共12分)
17、凹 靠近 靠近 靠近
18、﹣8℃ 0℃ 固液共存 晶
19、变大 7 98 小水滴 吸收 保持不变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 (1)1020m;(2)10s
23、0.9g,0.9cm3,见解析
A.物理量
国际单位
速度
km/h
密度
kg/m3
质量
kg
B.物理知识
实际应用
超声波
B超
红外线
验钞机
重力方向
建筑用重垂线
C.物理现象
研究方法
用相同的蜡烛B找蜡烛A的像
等效替代法
用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力
转换法
D.实验仪器
用途
刻度尺
测长度
台秤
测 力
弹簧测力计
测重力
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7
98
98
95
98
98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