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第1页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第2页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龙龙制作了一辆气球动力小车(如图所示)。观察这辆小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气体释放后,气球动力小车会向左滑行
    B.气体释放后,气球动力小车会向右滑行
    C.气球小车是靠喷出空气产生的弹力运动的
    2.当我们听不见音叉的声音时,下图乒乓球最有可能用于:( )。
    A.敲打音叉B.可判断音叉是否振动C.与实验无关
    3.人在运动时,心跳和呼吸次数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运动时( )。
    A.需要更多的氧气B.人很紧张C.人太累了
    4.小华敲击一根很长的铁质水管,小明在铁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这是因为声音依次在铁质水管、水、水管中的空气进行了传播,而且传播的速度不同。你认为,第一次听到的声音是( )传来的。
    A.水B.铁质水管C.空气
    5.呼吸时,用手触摸胸腹部,发现( )。(多选题)
    A.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B.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C.吸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6.科科今天午饭吃的烤猪肉和米饭,可以记作几种食物( )。
    A.1B.2C.3
    7.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
    A.眼B.鼻C.耳
    8.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性极强,它是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通过( )进入人体引发的疾病。
    A.眼睛B.呼吸道C.食道
    9.如图,听诊器中的听诊头和人的( )一样,起着收集声音的作用。
    A.耳郭B.鼓膜C.耳蜗
    10.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 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拨动钢尺时,用力越大,钢尺发出的声音( )。
    A.越强B.越弱C.没有变化
    二、填空题
    11.用同样的力量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12.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会受到( )力的影响而慢慢停下来。
    13.在我们学过的成语中,有些是描述声音的。如“人声鼎沸”,这种环境下的声音属于 ,“轻言细语”,说明说话人声音的 (选填“音高”或“音量”)很小。
    14.( )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作( )。
    15.在科学中,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符号( )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 )的名字命名的。
    16.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 ,使 进入血液,同时排出 。
    17.力的单位用符号 表示。
    18.音量的大小与物体( )有关。振动幅度越( ),声音越( );振动幅度越( ),声音越( )。
    19.人体运动需要( ),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 )吸收血液,将( )排出体外。
    三、判断题
    20.所有动物都是通过喉咙发出声音的。( )
    21.耳蜗中充满液体。( )
    22.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 )
    23.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 )
    24.人体呼出来的气体与空气没有什么区别。( )
    25.牛顿是美国著名的物理学家。( )
    26.吃饭时“细嚼慢咽”是为了彻底粉碎食物,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
    27.嫦娥五号能飞上月球,是因为重力对它不起作用。( )
    28.吹口琴时,短、薄、窄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比较低,长、厚、宽的簧片发出的声音比较高。( )
    29.人耳鼓膜很薄且有弹性,接收到轻微的声音都会产生振动。( )
    四、连线题
    30.请把下列各项内容用直线正确连接起来。
    五、排序题
    31.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填一填。【填序号】
    外界传来的声音→( )→( )→鼓膜→( )→( )→( )→大脑
    ①外耳道 ②听觉神经 ③耳蜗 ④耳郭 ⑤听小骨
    六、实验题
    32.小车行驶距离与橡皮筋缠绕圈数关系的记录
    3.实验中,有一个数据差距比较大,请找出误差较大的数据( ),对于这种数据,我们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根据自己的实验数据进行修正
    B.参照其它组数据
    C.重新做一次实验
    4.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一定范围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 ,小车行驶的距离越 。
    七、简答题
    33.有一个特别沉重的物体,怎么搬运最省力?为什么这么做?
    用手拍桌子,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振动,你有办法帮我们看到桌子的振动吗?当我们把耳朵贴着桌子时,发现听到的声音比不贴着听时较大,你能解释原因吗?
    小希上学途中搭乘的公交车声音嘈杂,因此她常常带着耳机调大音量听音频,这可能对听力造成什么影响?为了更好地保护小希的听力,你会建议她如何做?
    “我的小乐器”评价表要从哪几个方面对自制小乐器进行评价?
    请写出自己一日三餐的饮食构成,并根据“平衡膳食宝塔”,说说自己该做哪些调整。
    38.弹簧测力计是根据什么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39.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40.声音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怎么样的?你能给他们分一个先后顺序吗?
    4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叫反冲力。那么,我们知道还有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
    油脂类
    脂肪
    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奶类和奶制品
    豆类和豆制品
    糖类
    给我们提供能量
    鱼虾类、蛋类
    蛋白质
    让我们保持健康
    蔬菜、水果类
    维生素
    谷类
    组别
    缠绕圈数
    小车行驶距离(厘米)
    小车行驶距离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距离
    A
    3
    15
    4
    17
    12

    B
    6
    36
    42
    38
    39
    中等
    C
    9
    52
    60
    54
    55

    参考答案:
    1.A
    【详解】松开吹满气的气球后,气球对小车产生了一个推力,利用反作用的原理,小车对小气球产生了反作用力,所以小车就在这个反作用力的推动下,跑起来了。读图可知,这辆气球动力小车释放气球里的气体时,气球动力小车会向喷气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如图小汽车喷出的气体向右,喷气时小车会向左滑行,故A正确。
    2.B
    【详解】音量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当我们听不见音叉的声音时,乒乓球可以用来判断音叉是否振动。
    3.A
    【详解】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所以人在运动时,每分钟呼吸次数与平静时相比会加快。
    4.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小华在一根很长的水管一端敲击一次,由于声音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此在另一端可以听到3次声音,第一次是在通过钢制水管传来的,第二次是通过水传来的,第三次是通过空气传来的。
    5.AB
    【详解】我们每时每刻都需要呼吸,呼吸是我们的重要活动。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体的呼吸道是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组成的。肺是人体进行呼吸的主要器官。从实验可知,吸气是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呼吸时,用手触摸胸腹部,发现吸气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呼气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本题考查感受呼吸,要求学生掌握呼吸过程。
    6.B
    【详解】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重复吃的要分多次记。根据对食物记录的认识,科科今天午饭吃的烤猪肉和米饭,可以记作烤猪肉和米饭两种食物。
    7.C
    【详解】耳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听觉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耳能感受振动从而听到声音。
    8.B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呼吸时,空气中的一些病原体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引发疾病,如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为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我们要不断增强体质,学会科学洗手,经常开窗通风,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外出时带好口罩。可见B符合题意。
    9.A
    【分析】耳朵的解剖结构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中耳有鼓膜、听小骨、咽鼓管,起到声音传递放大的作用,将声音通过外耳的收集,中耳的放大,传到内耳;内耳有耳蜗、前庭、半规管,起着传递声音的作用,声音传到耳蜗,通过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
    【详解】耳朵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为三个部分。外耳包括耳廓和耳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中耳有鼓膜、听小骨、咽鼓管;内耳有耳蜗、前庭、半规管,起着传递声音的作用,声音传到耳蜗,通过听神经传到听觉中枢。读图可知,图中听诊器的听诊头和人的耳郭作用一致,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故A正确。
    10.A
    【详解】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拨动钢尺时,用力越大,钢尺发出的声音越强。
    11.高
    【详解】声音的高低和发声体的长度有关。比较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铁钉,铁钉的长度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12.摩擦
    【详解】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比如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而慢慢停下来。
    13. 噪声 音量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来描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成语也是描述声音的。如“人声鼎沸”,这种环境下的声音属于噪音,对人听觉产生伤害;“轻言细语”,说明说话人声音的音量很小。
    14. 消化器官 消化
    【详解】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在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下,食物被分解成各种营养物质,并被吸收进入人的血管内,随着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本题考查消化,要求学生掌握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15. 牛顿 牛 N 牛顿
    【详解】物体都有一个竖直向下的力,这个力叫重力。在科学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16. 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详解】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使二氧化碳排出体外。正常成人安静时呼吸一次为6.4秒为最佳,每次吸入和呼出的气体量大约为500毫升,称为潮气量。
    17.“N”
    【详解】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8. 振动的幅度 大 强 小 弱
    【详解】影响声音强弱变化的因素是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掌握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
    19.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解析】略
    20.×
    【详解】蝗虫是后小腿和翅膀摩擦,蟋蟀和蝈蝈是两翅膀互相摩擦,响尾蛇是尾巴上的角质环,蝉是腹部的发声器(像鼓一样), 昆虫飞行时翅膀迅速振动发出声音,白蚁中的兵蚁以头及大颚敲打木头而发声,鱼类多数是由骨骼摩擦、鱼鳔收缩发声。
    21.√
    【详解】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是由耳郭和外耳道。中耳是由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是由半规管、耳蜗、听觉神经组成。耳蜗中充满液体,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本题考查耳朵,要求学生掌握耳蜗中充满液体。
    22.√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通常固体 > 液体 >气体。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
    23.√
    【详解】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着,随着运动量的增加,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逐渐增加,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气体。
    24.×
    【详解】通过设计实验可知,呼出的气体能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导入空气则不会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符号N表示。它是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的名字命名的。
    26.√
    【详解】口腔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之一,是食物初步消化的场所。牙齿可以将食物切割、磨碎,舌头可以搅拌食物并协助吞咽,唾液不仅可以帮助吞咽也能帮助初步消化食物。“细嚼慢咽”的作用是彻底粉碎食物,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
    27.×
    【详解】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嫦娥五号能飞上月球,为了克服重力和大气摩擦力,需要很大的反冲力。
    28.×
    【详解】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空气冲击口琴内的簧片,簧片振动发出声音,长、厚、宽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题目说法错误。
    29.√
    【详解】耳廓把外界的声波收集起来,经外耳道传入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再将这种振动传给与它相连的听小骨,听小骨再将振动传给耳蜗和半规管,经处理后传至有关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再将声波信号传送到大脑产生听觉。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让人听到声音。
    30.
    【详解】“平衡膳食宝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平衡膳食宝塔由低到高是谷类、蔬菜和水果类、畜禽类和鱼虾类、奶类和豆类和油脂类。脂肪和糖类是给我们提供能量。油脂类属于脂肪。谷类属于糖类。蛋白质是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奶类、奶制品、豆类、豆制品、鱼虾类、蛋类属于蛋白质。维生素是让我们保持健康。蔬菜、水果类属于维生素。
    31. ④ ① ⑤ ③ ②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耳廓是收集声波,外耳道传递声音,鼓膜对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对传递振动到内耳,耳蜗对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对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本题考查耳朵的结构与功能,要求学生掌握我们是怎么听到声音的。
    32. 4 C 多 远(或者少,近)
    【分析】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它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详解】3.一般实验我们都会进行两到三次,这样是为了让实验结果更加科学,避免偶然性;.实验中,有一个数据差距比较大,我们应该重新做一次实验;小车行驶距离第二次的距离误差明显较大;
    4.在一定的限度内,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多,它的弹力越大,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长,小车行驶的距离越远。橡皮筋缠绕的圈数越少,它的弹力越小;作用在小车上的时间越短,小车行驶距离越近。
    33.可以利用杠杆、滑轮组、斜面等机械搬运沉重的物体,这些机械可以起到省力作用。
    【详解】凡是能够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的装置,统称“机械”。利用机械既可减轻体力劳动,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机械的种类繁多,而且比较复杂。搬运特别沉重的物体,可以利用杠杆、滑轮组、斜面等机械搬运,这些机械可以起到省力作用。
    34.可以在桌子上放一些纸屑;固体的传声效果比气体好。
    【详解】用手拍桌子时,我们可以听到声音,却看不到桌子的振动,我们可以在桌子上撒上一些碎纸屑或细沙,拍桌子时碎纸屑或细沙会跳动,我们可以借此观察到桌子的振动。
    35.常常带着耳机调大音量听音频,这可能会损害听力;为了更好地保护小希的听力,建议尽量不用耳机,或者使用耳机的时候音量不要过大。
    【详解】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常常带着耳机调大音量听音频,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根据对保护听力的认识,建议尽量不用耳机,或者使用耳机的时候音量不要过大。
    36.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②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③乐器优美,获得大家认可;④外形美观,制作精致;⑤材料环保,成本低。
    【详解】要能够根据弦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种简单的小乐器。在制作乐器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改进做好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强弱、高低不同的声音可以用来确定小乐器的制作是否成功。①能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②能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③乐器优美,获得大家认可;④外形美观,制作精致;⑤材料环保,成本低。
    37.早餐:肉包子、咸鸭蛋(半个)。中餐:炒白菜、干煸四季豆、鸡蛋汤。晚餐:炒面、青椒土豆丝。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所以,调整后的一日三餐为:早餐:肉包子、牛奶(或豆奶)、咸鸭蛋(半个)。中餐:馒头、黄豆烧牛肉、干煸四季豆、鸡蛋汤。晚餐:炒面、清炒菠菜、青椒土豆丝,水果。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根据营养平衡理论,科学搭配食物,强调平衡就是健康,每日膳食中选用的品种要多,我们应当制定科学的膳食搭配原则,如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多种搭配,每日吃适量新鲜水果和蔬菜。调整后的一日三餐为:早餐:肉包子、牛奶(或豆奶)、咸鸭蛋(半个)。中餐:馒头、黄豆烧牛肉、干煸四季豆、鸡蛋汤。晚餐:炒面、清炒菠菜、青椒土豆丝、水果。
    38.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原理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详解】弹簧测力计刻度盘上的刻度是均匀的,因为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根据对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力越大,伸长越长;受力越小,伸长越短”的特性来测量力的大小的。
    3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40.固体>液体>气体
    【详解】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41.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运动的。
    【详解】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运动的。

    相关试卷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最后一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押题一模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

    这是一份(期末押题一模卷)期末综合测试预测卷-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科学高频易错期末提高必刷卷(教科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排序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