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
- 第一单元 第四课时 括号 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二)(1) 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一单元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 导学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导学案 试卷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练习课(1-3课时)导学案 试卷 0 次下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第二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第二课时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探究新知,操作感知,巩固应用,优化提高,全课总结,拓展延伸,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观察物体(二)(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观察物体这部分内容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重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是在直观认识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图形与几何”中新增加的内容。本节课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合作探究、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上我们出示由4个正方体拼摆成的不同立体图形,并让学生在小组内自己动手摆一摆,小组内同学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图形,经过反复的摆放、观察、验证得出结论,掌握观察立体图形的方法。
学习目标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多个物体,能辨认所看到的各个物体的形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学习难点
体会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所观察的平面图形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个相同的正方体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多个同样的正方体 正方形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谈话导入。(4分钟)
1.复习。
教师将一个球和一个圆柱摆放在讲台上,课件出示球和圆柱的平面图,让学生辨认它们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2.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和乐趣,今天我们将探究从同一角度看不同物体,体验从同一角度看不同物体的乐趣。
1.观察后回答,然后对照实物进行观察,检验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连一连。
A B
(1)从右侧面看是图A的有( )。
(2)从侧面看是图B的有( )。
(3)从前面和上面看都是图A的有( )。
答案:图一和图三 图二 图三
3.数一数,下面几个物体各是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构成的?
( )个 ( )个
( )个
答案:9 8 24
二、探究新知,操作感知。(20分钟)
1.教学例2。
(1)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可以引导学生拼搭例题图)
(2)引导学生实际观察,体会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的立体组合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
(3)引导学生用正方形纸片将观察到的形状摆出来。
(4)从不同形状的组合物体,从同一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2.完成教材第14页“做一做”。
1.(1)根据教师提示,用小正方体独立拼搭物体。
(2)4人一组观察物体,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和左面进行观察。
(3)各自用正方形纸片摆出从三个角度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4)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概括:不同形状的组合物体,从同一角度观察,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2.独立在教材上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应用,优化提高。(12分钟)
1.完成教材第15页练习四第4题。
2.完成教材第16页练习四第5题。
1.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2.先动手摆一摆,看一看,然后完成问题。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4分钟)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和体会?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多个物体,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要点,没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因为同时摆放多个物体,学生的为难情绪就表现出来了。作为老师忽略了学生的情绪,没有适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老师的教学进行得比较吃力,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是多么重要。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成数第二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自主探索,体验新知,巩固练习,课堂总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 观察物体(二)第一课时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感知,探索新知,操作感悟,巩固练习,全课总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口算除法第二课时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整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提出问题,交流算法,应用新知,巩固方法,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