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教材2023版高中政治课时作业5概念的概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教材2023版高中政治课时作业5概念的概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1页
    新教材2023版高中政治课时作业5概念的概述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项中,属于种属关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①从内容上看,属性是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的统称 ②从基本特征上看,属性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③从种类上看,属性可以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④从形式上看,属性是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在人的大脑中的反映
    A.①②B.①④
    C.①③D.③④
    2.概念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以下关于概念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概念与客观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
    B.概念与客观事物是完全等同的
    C.概念与客观事物是完全无关的
    D.概念与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3.在“《屈原》的作者是郭沫若”这个命题中,“《屈原》的作者”和“郭沫若”这两个概念是( )
    A.全同关系B.反对关系
    C.全异关系D.交叉关系
    4.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A.西南财大——西南财大法学院
    B.花——花蕊
    C.资本——固定资本
    D.党——党员
    5.从概念的外延来看“马”与“白马”“中国的首都”与“北京”是( )
    A.全同关系、属种关系
    B.属种关系、全同关系
    C.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D.交叉关系、种属关系
    6.概念是人们头脑中的思想,是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的,要把我们头脑中的概念传达给别人,就必须借助于有声的或有形的语词。下列关于概念与语词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概念是语词的形式,语词是概念的内容
    B.概念和语词都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都是思维的基本细胞
    C.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D.概念与语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一个概念只能用一个语词来表达
    7.概念的内涵,是概念必须具有的内容,因而任何一个概念都是有内涵的。概念的内涵( )
    ①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②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 ③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④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或属种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据此回答8~9题。
    8.“刑法”与“法律”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
    A.属种关系B.种属关系
    C.交叉关系D.全同关系
    9.下列各项中,属于种属关系的是( )
    ①“学生”与“大学生” ②“苹果”与“水果” ③“树叶”与“树枝” ④“抽象思维”与“思维”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10.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中的交叉关系是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下列各项中,属于交叉关系的是( )
    ①“大学生”与“运动员” ②“中学生”与“小学生” ③“食物”与“植物” ④“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11.下图中的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中表示矛盾关系的图示是( )
    12.作为“思想”这一属概念的种概念,“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属于( )
    ①相容关系 ②不相容关系 ③矛盾关系 ④反对关系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13.下图能正确表达“散文家”(S)和“诗人”(P)外延关系的是( )
    1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定会表达不同概念 ②要区分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情况以避免混淆 ③《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交叉关系 ④《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5.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谈会的代表中,一个是黑龙江人,两个是北方人,一个是广东人,有两个人只负责客运业务,三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如果以上的介绍涉及了该次座谈会的所有代表,则参加这次座谈会的代表( )
    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
    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
    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
    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
    二、非选择题
    16.法国大作家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走到了某国边境。宪兵要检查登记。问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写东西的。”“以什么谋生?”“笔杆子。”于是,宪兵在登记本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笔杆贩子。”堂堂的大作家竟然成了笔杆贩子。
    (1)雨果与宪兵对“以笔杆子谋生”的概念的理解有何不同?
    (2)从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角度,分析说明“笔杆贩子”与“作家”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课时作业5 概念的概述
    1.解析:属性与概念不同,内涵与外延的统一是概念的基本特征,②排除;属性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不是人脑的主观反映,④错误。
    答案:C
    2.解析:A说法错误,概念是主观的;B、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答案选D。
    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B
    6.解析: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语词是形式而概念是内容,A错误,C正确;概念是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B说法错误;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D说法错误。
    答案:C
    7.解析:④说的是概念的外延的含义,与题意不符,排除含④的B、C、D。
    答案:A
    8.解析:种属关系指一个概念的外延比另一个概念的外延小,外延小的概念的外延包含于外延大的概念的外延。“刑法”是法律的一种,故“刑法”是种概念,“法律”是属概念,因此两个概念的关系是种属关系,B符合题意。
    答案:B
    9.解析:“学生”与“大学生”属于属种关系,①不合题意;“树叶”与“树枝”属于全异关系,③排除;②④都属于种属关系,符合题意。
    答案:B
    10.解析:“中学生”与“小学生”相对于“学生”这一共同属概念而言,属于反对关系,②不符合题意;相对于“思维”这一概念而言,“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属于矛盾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1.解析: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都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为矛盾关系,B当选。
    答案:B
    12.解析:“无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属不相容关系,排除①;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和小于属概念的外延,属反对关系,排除③。
    答案:C
    13.解析:“散文家”和“诗人”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属于交叉关系,故C入选。
    答案:C
    14.解析:同一语词在不同时代也可能会表达相同的概念,①说法错误。材料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身份低微,‘鄙’是指地处偏远,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体现同一语词可能会表达不同概念,在使用时要避免混淆,②说法符合题意。材料中的“卑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含义,所以《出师表》中的“卑鄙”与现在的“卑鄙”是全异关系,③说法错误,④符合题意。
    答案:D
    15.解析:其中2个北方人包含1个黑龙江人,与1个广东人是全异关系;2个人只做客运业务,3个人只从事货物运输,因此最少的人数是2个北方人同时包含黑龙江人和做生意中的两人,共5人;最多的是只有2个北方人中包含1个黑龙江人,其他的均不相互包含,因此为8人。
    答案:B
    16.答案:(1)雨果所说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写文章获得稿费维持生计,外延指的对象是“作家”这一写作群体;宪兵所理解的“以笔杆子谋生”,内涵指的是以贩卖笔杆子谋生,外延指的对象是“笔杆贩子”这一经商群体。
    (2)“笔杆贩子”与“作家”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可能存在部分相同的情况,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就属于相容关系中的交叉关系。

    相关试卷

    高中人教统编版坚持党的领导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坚持党的领导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测试题: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推理与演绎推理概述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明确概念的方法练习: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明确概念的方法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