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第1页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第2页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12月线上检测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崖柏
    王卫民
    ①不知是风或是一场山洪,把柏树的种子落在了崖缝中,总有几粒发芽了。从柏树种子发芽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它的另一种命运,也有了另一个名字叫“崖柏”。林子里的幼苗有树荫庇护,不被暴晒;有大树挡风,不被摧残。崖柏从幼苗时起,纤细的根须就只能在崖石上寻找那层风化成粉末的崖土,多少年才能伸出一小截根须。要活着,就得从自身细小的生命里分泌出一种物质,利用这种物质分解了坚硬的崖石,一丝一丝地把根扎进去。崖柏吸收夜里凝成的一个露珠、迎着从山谷涌动的雾岚,用每片树叶把仅有的那一点儿水挽留住。
    ②狂风从崖畔刮过,多少年才长出的枝叶被风撅了、身子扭了,斜着头、歪着腿。但是,倔强的崖柏知道长成自己是多么不容易,一旦失去生命的自信与力量,就会被风从根拔起,在空中连呼喊都来不及,就摔到崖下,粉身碎骨。崖柏没有气馁,紧贴崖石,须根扎进石头缝里,缩着身子、埋下头,因而,叶子永远长不大。风和日丽时,崖柏又慢慢抬起了头,被折断了树枝的伤口在流血、在流泪,一滴又一滴。更可怕的是冬天,本来崖畔就招风,寒流在第一场霜冻准时袭来,滴血、流泪的伤口又遭摧残,但崖柏不能在这时睡去,更不能自己沉沦,便把血和泪凝结在伤口上,抵御严寒侵袭;日子久了,伤口结痂、血泪成脂,又能抵御病虫的入侵了。一次次的摧残、一次次的命悬一线,在一片枯黄的万木霜天,那一丛丛、一簇簇的苍翠就是崖柏坚韧顽强、经受考验的生命彰显。
    ③沧海变桑田,阡陌走来的新人换旧人。人类对崖柏突然生出的钟爱,让崖柏有些猝不及防、受宠若惊,惊悚得连一滴泪水也来不及流出,就被送到了市场。千年崖柏,从此有了不同的命运,手串儿、脖串儿……本来粗糙的崖柏被雕琢得油光滑亮,被肉乎乎的手捻着、抚着、摩挲着,逢人就把崖柏饰品给人看,再补一句“猜猜能值多少钱?”
    ④近日远方一朋友要来,并说有贵重礼品送我。他来了,我虽没有箪食壶浆相迎,好在书房里有陈年的好茶,品茗,海聊。聊到兴头,他打开一个包装盒,一层又一层珍重地包着,打开最后一层黄缎,原来是一只奔跑状的小动物,似马非马,打磨得油光滑亮。友问曰:“何如?”我只能作惊讶、贵重状:“好东西!”并撮着嘴连连“啧啧”。友悦甚:“算你识货。”说话间,他拿在手上,指指画画说这是一头鹿,只是鹿角部分短了点儿。他在手上一抚弄,转过鹿身对我说,你看这一双鹿眼多么传神!这头鹿如果要价3万元,光这一对鹿眼就值2万元。朋友之间,天南海北地吹得多了,尽他吹,我只笑不语。到末了,说他咬咬牙还是出了3万元。我这回当真了:3万元买一块树根疙瘩,值吗?不由我睁大了眼睛。友看出我的质疑:“再瞅瞅这是啥木,你就会知道价钱的。”
    ⑤我有些漫不经心地回答说,不是山枣木疙瘩就是一个槐树根。朋友大失所望,受到侮辱一般,带着委屈的样子说:“天呐,我千里迢迢给你送一个槐树根,耻辱啊!”他有些激动地强把鹿塞到我手上说,再细看看。我把眼睛凑近了,仍看不出有什么特殊,嗫嚅着不知该怎么回答。“崖柏,这是千年崖柏……”他还在激动。
    ⑥他不说,我还真感觉不出来什么,经他这么低声一吼,我才觉得手中的鹿确实有些分量,沉甸甸地。淡淡的柏木香带着岁月的问候,在萦绕、浸润,小小的书房里一下子有了一种特殊的气味,书柜、书桌突然成了长着柏树的千山万壑,我俩在柏林中追赶着那一只小鹿,追啊追。朋友走了,留下了用千年崖柏做成的小鹿。
    ⑦从此它就有了名字:“柏木小鹿”。每往书桌前一坐,柏木小鹿就在我眼前睁着一双天真无邪的眼睛,甚或有些顽皮样,修长的身骨、生风扬尘的四蹄,昂着头,眼睛挪向远方,把我弄得有些心神不宁和忐忑。
    ⑧书案上,柏木小鹿跃跃欲试,那一双期待原野的眼睛眨也不眨一下,似乎在憎恨我,倔强地扭过头。我不认为它只是一只崖柏小鹿,它更是秦岭的精灵,它要对我讲述森林的故事,讲猎人的土铳被收缴了,却有端着快枪或下电网的人。幽幽的香气在这时候更加醉人,我才醒悟它曾是一棵树,只不过和其它树形状不同。
    ⑨柏木小鹿被我移到窗口,把头向着窗外,我感觉到它的四蹄就要腾空,并引吭鸣叫,与远山回应。沉沉夜幕下,高山丛林中有它的同伴,那嗷嗷的声声呼唤,把我的心都揪碎了,是它的兄妹还是情侣?“去吧,去吧,你我就这几天的缘分。”它似乎猛地一跃,犹如在大山中越涧跨壑一般矫健,消失在远方。我摆一摆手,鼻子有些酸。
    ⑩去吧,是牲灵,原野就是你的;是精灵,悬崖峭壁就是你的,那里适者生存的森林法则会亘古不变。去吧,只有蹉跎与峥嵘才能成为崖柏。
    ⑪我轻轻地放下窗帘。
    (选自《山西日报》2022年3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两段交代了崖柏生存的艰辛,从“伤口结痂”、“血泪成脂”等可以看出崖柏的坚韧顽强,饱含作者对崖柏的同情与礼赞。
    B.朋友向我展示礼品时,作者虽不知其价值,却依然“作惊讶、贵重状”、“撮着嘴连连‘啧啧’”,客套中表现了作者对朋友的尊重。
    C.人们突然生出的对崖柏的钟爱,源于崖柏的“千年”身份。对崖柏的“抚着”“摩挲”,就是对历经苦难的生命的同情,对顽强精神的认可。
    D.文末作者将“柏木小鹿”放归自然,是因为它“把我弄的有些心神不宁和忐忑”,体现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层思考。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浓墨重彩描写崖柏艰辛而漫长的成长过程,在结构上为下文写崖柏成为人们钟爱的对象做好铺垫。
    B.我喜爱朋友留下的小鹿天真无邪,顽皮可爱,但在我的眼里又是倔强的,憎恨我的,这些情感两相对比促成了作者将“柏木小鹿”放归。
    C.全文以“崖柏”为核心,以崖柏的经历为线索,依次写了:成长的艰辛——成为送人的礼物——“柏木小鹿”被放归。内容丰富,散而不乱。
    D.将崖柏人格化,是本文突出特色。赋予崖柏人的思想与情感,使得文章不仅形象生动,而且也容易引发读者对崖柏命运的关切。
    3.请简要说明第⑨段中作者“鼻子有些酸”的原因。
    4.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本文可以带给我们哪些启示?请结合文本探究。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巡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资振护无吝。巡长七尺,须髯每怒尽张,大小四百战,斩将三百、卒十余万。每战,不亲临行阵,有退者,巡已立其所,谓曰:“我不去此,为我决战。”士感其诚,皆一当百。令狐潮以贼众四万薄城,人大恐。巡设百楼,栅城上,束刍灌膏以焚焉,贼不敢向,巡伺击之。积六旬,大小数百战,士带甲食,裹疮斗,潮遂败走,追之,几获。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合。远自以材不及巡,请禀军事而居其下,巡受不辞,远专治军粮战具。巡欲击陈留,子琦闻,复围城。巡语其下曰:“吾蒙上恩,贼若复来,正有死耳!”巡、远亲鼓之,贼溃,追北数十里。有大酋被甲,引拓羯千骑麾帜①乘城招巡。巡阴缒勇士数十人隍中②,酋恃众不为备,城上噪,伏发禽之。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削高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及得其状使南霁云射,一发中左目,贼还。贼将李怀忠过城下,巡问:“君事胡几何?”曰:“二期。”巡曰:“君祖、父官乎?”曰:“然。”巡曰:“君世受官,食天子粟,奈何从贼?自古悖逆终夷灭,一日事平,君父母妻子并诛,何忍为此?”怀忠掩涕去,俄率其党数十人降。巡前后说降贼将甚多,皆得其死力。十月癸丑,贼攻城,士病不能战。巡西向拜曰:“孤城备竭,弗能全,臣生不报陛下,死为鬼以疠贼。”城遂陷,与远俱执。子琦谓巡曰:“闻公督战,大呼辄眦裂血面,嚼齿皆碎,何至是?”答曰:“吾欲气吞逆贼,顾力屈耳。”子琦怒,以刀抉其口,齿存者三四。巡骂曰:“我为君父死,尔附贼,乃犬彘也,安得久!”子琦服其节,将释之。或曰:“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且得众心,不可留。”乃以刃胁降,巡不屈,亦不肯降,乃遇害。巡年四十九。
    (选自《新唐书·张巡传》,有改动)
    [注]①麾帜:将帅的旗帜。②缒:用绳子拴住人或东西从上往下送。隍:没有水的城壕。
    5.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削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
    B.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削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
    C.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削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
    D.巡欲射子琦/莫能辨/因削蒿为矢/中者喜/谓巡矢尽/走白子琦/乃得其状/
    6.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或以困厄归者”的“以”和《短歌行》中“慨当以慷”的“以”意思相同。
    ②“令狐潮以贼众四万薄城”的“薄”是迫近、逼近的意思。
    ③“贼若复来”的“来”和《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的“来”意思相同。
    ④“追北数十里”的“北”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赢得仓皇北顾”的“北”意思不同。
    ⑤“二期”的“期”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的“期”意思相同。
    ⑥“君祖、父官乎”中的“官”与“君世受官”中的“官”意思相同。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⑥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巡外放做地方官时政绩突出,很讲节义,带兵打仗时,虽不亲临一线作战,但依然亲自督战,鼓舞士气,很好地激发了士兵的战斗力。
    B.张巡面对令狐潮带重兵侵犯时,想方设法坚守城池,历经大小百次战斗,最终击败贼兵,并且乘胜追击,几经挫折终于将令狐潮抓住。
    C.张巡接受主持睢阳军事的重担,暗中埋伏勇士,抓获企图招降的贼兵头目,采用奇谋,射中尹子琦的左眼,围城的贼兵最终退去。
    D.张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为国效忠、为家尽孝等角度说服贼将李怀忠带兵前来投降;这样的事例很多,并且降将们都拼死效力
    8.把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古悖逆终夷灭,一日事平,君父母妻子并诛,何忍为此?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白居易《长恨歌(并序)》)
    9.简要说明敌人最终没有释放张巡的原因。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阮郎归
    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①。
    【注】①归:一说“栖”。
    10.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时序,仲春时节正是一年春光最美的时候,人们会在此时结伴游园、踏青。
    B.上片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写马长嘶,青梅结子,柳如眉,蝴蝶翩飞,好一幅春光图。
    C.下片写暮色来临,花上露重欲滴,春草如烟;望人家重帷深下,词人顿觉困乏欲睡。
    D.全词文辞兼美,清秀典雅,读后余音袅袅,代表了欧阳修词作中清新、深婉的一面。
    11.前人论此词,认为结尾句“画堂双燕归”将主人公踏青时的心情“略予点泄”,对此应如何理解?请简要分析。
    四、默写题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主人公高雅的形象,营造了清幽的意境。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也交待了诗人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3)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4)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个天姥山上仙人的世界。其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分别写出了仙人的衣着以及出行工具,令人叹为观止。
    (5)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了衬托。
    (6)“猿”这个意象常常被文人在诗词、诗文中引用,用以表达悲伤、凄凉、愁苦等情感,总之多暗示感伤。如《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再如《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
    五、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普工作我们能做什么?
    亿万大众的科学素质提升了,科学的土壤才会肥沃,奇思妙想的种子才会从这些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养分破土而出。虽然它们并不一定都能长成科技创新的大树,但正是这些大大小小、功能多样的小植株,与大树构成了和谐的生态系统。没有它们,科技创新的参天大树只能_________地长在荒漠之中。培育肥沃的土壤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因此科普工作不会_________而需终身展开。尽管漫长艰苦,但每位参与者都能分享因为土壤不断改良而带来的科技硕果。
    人们渴望有影响的科普作品。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如同_________的颜料,不同的科普工作者会从中选取自己心仪的一种或几种,绘成风格奇异的图画,呈现在公众面前。公众只看见了画作呈现出来的震撼人心,却忽略了颜料是基础、想象力是核心、努力尝试绘画才是画作呈现的关键。要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科普作品传播科学知识,激发公众的科学想象力鼓励并帮助愿意尝试的人创作出“名画”。
    为培养科学的种子,我们应积极创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1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应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B.我们应积极创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
    C.我们应积极丰富多彩地创办科普活动,激发青少年尤其是公众对科学的热情。
    D.我们应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激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科学的热情。
    15.文中画框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喻体是“名画”。请指出比喻的本体、相似性及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钙,为人体必需的常量营养素,它的主要作用就像是建造高楼大厦的砖。身体里99%的钙都是在骨骼里,所以有人也把它叫做“骨骼的守护者”。
    《中国居民营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日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要知道,人一天需要的钙是800毫克。并且___________,大概也就是15%,更多的钙实际上是被当成废物排泄了。
    如果有维生素D在,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俩是“兄弟”,一起摄入,吸收率能翻倍。___________?有一些可能被变成骨细胞“砌”到了骨头里;有一些可能变成了结石;还有一些逛游一圈,无所事事,最后又排泄了。怎么才能让它沉积到骨骼里呢?这就需要一种神奇的营养素——维生素K,它能指引着血液中的钙精准地沉积到骨骼上。要想不缺钙,饮食均衡是前提,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和肉类。另外,___________增加吸收率,刺激骨骼增加钙的利用度。
    16.下列句子中的“像”和文中画框处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许久许久,我俩也像入睡了一样,停止了一切的思念和情绪。
    B.张伯伯,我要像您一样,做革命的螺丝钉,拧在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C.这些石头,像莲花瓣、老人、卧虎;有的侧身探海,有的怒目相向。
    D.像水稻这样的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
    17.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六、基础知识
    18.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括号后解释加粗词。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 )当( )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 )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 )上,苍山负( )雪,明烛( )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 )雾若带然。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在括号后解释加粗词.
    苏子愀然,正( )襟危( )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 )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郁乎( )苍苍,此非孟德之( )困于( )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 )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 )酒临江,横槊赋诗,固( )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C.“源于崖柏的‘千年’身份……就是对历经苦难的生命的同情,对顽强精神的认可”错误,结合“人类对崖柏突然生出的钟爱,让崖柏有些猝不及防、受宠若惊,惊悚得连一滴泪水也来不及流出,就被送到了市场……本来粗糙的崖柏被雕琢得油光滑亮,被肉乎乎的手捻着、抚着、摩挲着,逢人就把崖柏饰品给人看,再补一句‘猜猜能值多少钱?’”可知人类突然的钟爱,更多的是对其商品价值的追求,而“抚着”“摩挲”是为了出卖崖柏雕琢的过程。
    故选C。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B.“这些情感两相对比”错误,我喜爱小鹿天真无邪,顽皮可爱;正是源于喜爱,就从小鹿的角度思考觉得小鹿渴望自由,从而小鹿在我的眼里又是倔强的,憎恨我的。这两种情感都是从“我”身上发出的源于爱的不同呈现,不构成对比。
    故选B。
    3.答案:①对“柏木小鹿”放归的不舍;②对“柏木小鹿”回归自然的欣慰;③对崖柏曲折经历的同情;④对崖柏坚韧顽强精神的感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我摆一摆手,鼻子有些酸”,“我”是那样的喜欢小鹿,对于它的离去,终是舍不得的。表达对“柏木小鹿”放归的不舍;
    虽然不舍,但能让来自大自然的精灵又回归自然,也是一种欣慰,“鼻子有些酸”,有对“柏木小鹿”回归自然的欣慰;
    小鹿是崖柏雕成的,本身就是崖柏,“它更是秦岭的精灵……我感觉到它的四蹄就要腾空,并引吭鸣叫,与远山回应……那嗷嗷的声声呼唤,把我的心都揪碎了”,曾经的崖柏“紧贴崖石,须根扎进石头缝里,缩着身子、埋下头……把血和泪凝结在伤口上,抵御严寒侵袭……一次次的摧残、一次次的命悬一线,在一片枯黄的万木霜天,那一丛丛、一簇簇的苍翠就是崖柏坚韧顽强、经受考验的生命彰显”,历经苦难,放归小鹿就是放归崖柏,“鼻子有些酸”有对崖柏曲折经历的同情;
    “去吧,是牲灵,原野就是你的……那里适者生存的森林法则会亘古不变。去吧,只有蹉跎与峥嵘才能成为崖柏”这是对崖柏的理解与尊重,放归小鹿,“鼻子有些酸”,有对崖柏坚韧顽强精神的感动。
    4.答案:①欣赏自然。自然中有如同“柏木小鹿”一样的姿态之美,也有如同崖柏一样的生命坚韧顽强的精神之美,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些美。
    ②保护自然。虽然国家已经出台各种环保法令,但“端着快枪或下电网的人”依然存在,保护自然依然任重而道远。
    ③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森林法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意蕴的能力。
    “崖柏从幼苗时起,纤细的根须就只能在崖石上寻找那层风化成粉末的崖土,多少年才能伸出一小截根须。要活着,就得从自身细小的生命里分泌出一种物质,利用这种物质分解了坚硬的崖石,一丝一丝地把根扎进去……把血和泪凝结在伤口上,抵御严寒侵袭;日子久了,伤口结痂、血泪成脂,又能抵御病虫的入侵了。一次次的摧残、一次次的命悬一线,在一片枯黄的万木霜天,那一丛丛、一簇簇的苍翠就是崖柏坚韧顽强、经受考验的生命彰显”,这是崖柏生命坚韧顽强的精神之美;“修长的身骨、生风扬尘的四蹄,昂着头,眼睛挪向远方”这是“柏木小鹿”的姿态之美。自然中有如此之美的事物还有很多,这就启示我们要学会欣赏这些美,欣赏自然。
    “猎人的土铳被收缴了,却有端着快枪或下电网的人”,虽然国家已经出台各种环保法令,但“端着快枪或下电网的人”依然存在,保护自然依然任重而道远。这启示我们,要保护自然。
    “去吧,是牲灵,原野就是你的;是精灵,悬崖峭壁就是你的,那里适者生存的森林法则会亘古不变。去吧,只有蹉跎与峥嵘才能成为崖柏”,放归小鹿,不只是敬畏崖柏,更是敬畏自然界适者生存的森林法则。这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张巡想箭射尹子琦,但辨别不清谁是,于是削蒿草为箭,中箭者发现是草箭就很高兴,以为张巡箭用完了,跑去报告尹子琦,这样就知道了尹的所在。
    “巡”作主语,“射”作谓语,“子琦”作宾语,主谓宾结构完整,句中不能停顿,排除BC。
    “走白”作“子琦”的谓语,“子琦”是宾语,动宾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
    故选D。
    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本题,①两个“以”意思不同。
    “或以困厄归者”的“以”,因为。句意:有因为困难来归附的人。
    《短歌行》中“慨当以慷”的“以”,连词,无实际意义。句意:(酒席上)歌声慷慨激昂。
    ②正确。
    “令狐潮以贼众四万薄城”的“薄”,迫近、逼近。句意:令狐潮率四万贼军逼近城下。
    ③两个“来”意思不同。
    “贼若复来”的“来”,来到。句意:贼兵如果再来到。
    《琵琶行》中“去来江口守空船”的“来”,语气助词。句意:(商人)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
    ④正确。两个“北”意思不同。
    “追北数十里”的“北”,敌兵。句意:追击贼兵数十里。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赢得仓皇北顾”的“北”,名词作状语,向北。句意:只落得自己回顾追兵,仓皇失措。
    ⑤正确。两个“期”意思相同,都表满一年。
    “二期”句意:两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期年之后”句意:一年之后。
    ⑥两个“官”意思不同。
    “君祖、父官乎”中的“官”,动词,做官。句意:你的祖父、父亲是做官的吗?
    “君世受官”中的“官”,名词,官位、官职。句意:你家世代为官。
    故选D。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并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
    B.“几经挫折终于将令狐潮抓住”错。原文“潮遂败走,追之,几获”的意思是令狐潮败退逃跑,张巡乘胜追击,几乎抓住令狐潮。
    故选B。
    8.答案:(1)自古叛逆终究是要被消灭的,一旦叛乱平定,你父母妻子儿女都要被杀,你怎能忍心干这样的事呢?
    (2)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歌,歌唱一番来赠送给他,一共六百一十六个字,命名为《琵琶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夷灭”,被消灭;“一日”,一旦;“妻子”,妻子儿女;“何忍”,怎能忍心。
    (2)“因为”,于是创作;“歌”,歌唱;“凡”,一共;“言”,字;“命”,命名。
    参考译文: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张巡由太子舍人的京官,外放为清河县令,政绩突出,有气节讲义气,有因为困难来归附的人,他倾囊救济相助毫不吝惜。张巡身长七尺,每当发怒的时候,胡须就都张开,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四百多次,斩杀三百多贼人将领、十多万士兵。每次战斗,并不亲临军阵中,有退却的,张巡早已站在那里,说:“我决不离开这里,去为我决战。”士兵被他的勇气所感染,无不以一当百。令狐潮率四万贼军逼近城下,城中的人十分惶恐。张巡设置登城的战具,在城楼上安置栅栏,将草捆扎起来灌上油来焚烧,贼兵不敢接近,张巡乘机攻击敌军。历时六十天,大小数百次战斗,士卒吃饭不卸下铠甲,带伤作战,令狐潮败退逃跑,张巡乘胜追击,几乎抓住令狐潮。到达睢阳,与太守许远会合。许远自认为才能不及张巡,请张巡主持军事而自己位于他的下面,张巡接受并没有推辞,许远则专门筹集军粮、整修作战器械。张巡想攻击陈留,尹子琦知道以后,又来围城。张巡对部属说:“我受皇上的恩典,贼兵如果再来到,我应当以死报国!”张巡、许远亲自擂鼓指挥进攻,贼兵溃败,追击了数十里。有一个贼兵大头目身披铠甲,率领着拓羯族近千人的骑兵挥旗要登城向张巡招降。张巡暗中用绳索吊下几十名勇士埋伏在壕沟中。贼头目依仗自己人多不加防备,城上鼓噪起来,埋伏的士兵突然袭击,抓获了贼兵头目。张巡想用箭射尹子琦,但辨别不清谁是,于是削蒿草为箭,中箭者发现是草箭就很高兴,以为张巡箭用完了,跑去报告尹子琦,这样就知道了尹子琦的地方。命令南霁云射他,一箭射中尹子琦的左眼,贼退兵。贼将李怀忠经过城下,张巡问他:“你效力胡人多久了?”李怀忠回答说:“两年。”张巡又问:“你的祖父、父亲是做官的吗?”李怀忠,说:“是的。”张巡说:“你家世代为官,吃天子的饭,为什么要跟随叛贼,剑拔弩张地与我斗呢?自古叛逆终究是要被消灭的,一旦叛乱平定,你父母妻子儿女都要被杀,你怎能忍心干这样的事呢?”李怀忠掩面流泪而去,不一会儿,带着他的几十人来投降。张巡先后说服收降的贼军将领很多,都得到他们拼死效力。十月初九,贼攻城,将士伤病不能作战,张巡向西叩拜说:“孤城防卫的计谋已经完全穷尽,睢阳不能保全了,我活着不能报答陛下,死了就化为鬼去杀贼吧。”城池被攻陷,张巡与许远一起被俘。尹子琦对张巡说:“听说您督战时,大声呼喊,往往眼眶破裂血流满面,牙也咬碎,何必这样呢?”张巡答说:“我要用正气消灭逆贼,只是力不从心而已。”尹子琦怒,用刀撬开他的口,发现只剩三四颗牙齿。张巡骂着说:“我为君父而死,你投靠叛贼,就是猪狗,怎么能够长久!”尹子琦佩服他的气节,想要释放他。有人说:“他是谨守节义的人,怎肯为我所用?而且他深得军心,不可以留下来。”于是用刀胁迫他投降,张巡不屈服,也不肯投降,于是被杀害。张巡时年四十九岁。
    9.答案:①气节坚定;②军事才能出众;③深得民心、军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1)由“彼守义者,乌肯为我用”可知,是因为张巡气节坚定;
    (2)由“令狐潮以贼众四万薄城,人大恐。巡设百楼,栅城上,束刍灌膏以焚焉,贼不敢向,巡伺击之。积六旬,大小数百战,士带甲食,裹疮斗,潮遂败走,追之,几获”可知,是因为张巡军事才能出众;
    (3)由“且得众心,不可留”可知,是因为张巡深得民心、军心。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词人顿觉困乏欲睡”错。“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是说抒情女主人公荡罢秋千格外疲倦,轻解罗衣床上眠,伴她的只有梁上双燕,并不是说词人困乏欲睡。
    故选C。
    11.答案:天色渐晚,主人公踏青归来坐在秋千上,感觉到疲乏,欲解衣小憩,抬头见画堂上立着两只燕子,猛然感到自己的孤单,心生怅惘,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结尾句“画堂双栖燕”,意为女主人公玩得很尽兴,踏春归来,突然发现伴她的只有梁上“双栖燕”。“双燕”实喻夫妻和谐相伴,此时女主人公看见燕子都是成双入对的,猛然觉醒到自己的孤单寂寞。所以,诗中“双栖燕”是作为主人公孤单形象的反衬出现的意象,抒发了女子的相思之情。
    12.答案:(1)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2)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
    (5)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6)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的字有:涉,韵,霓,瑟,鸾,臾,猿,啸,漾。
    13.答案:(1)形单影只(孤苦伶仃);(2)一蹴而就(一举成功);(3)五彩斑斓(色彩缤纷、五颜六色);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前文“没有它们”可知,这里是假设科技创新“孤单”的存在,可用“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等。形单影只:形容孤独一人,没有同伴。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
    第二空,依据前文“培育肥沃的土壤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可知,这里是说科普工作不会轻而易举地一下成功。可用“一蹴而就”“一举成功”等。一蹴而就: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一举成功:一下子就获得成功。
    第三空,所填成语修饰颜料,再结合后文“从中选取自己心仪的一种或几种”可知,科学知识是众多的,那么将其比喻为“颜料”可用“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修饰。五彩斑斓: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五颜六色:形容颜色或品种繁多。
    1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的语病有:
    “创办……活动”搭配不当,可改为“举办……活动”;
    “青少年尤其是公众”不合逻辑,“尤其是”,在同类事物中突出强调某一种,应改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
    修改全部正确的只有D。
    故选D。
    15.答案:①本体是有影响的科普作品。②相似点:好的科普作品和名画对人们的吸引、启迪相似。③效果:形象地说明了有影响的科普作品起到的巨大的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的能力。
    依据前文“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如同(五颜六色)的颜料,不同的科普工作者会从中选取自己心仪的一种或几种,绘成风格奇异的图画,呈现在公众面前”可知,“画”比喻科普作品,而“名画”则是比喻“有影响力的”或“有震撼力”的科普作品。
    二者的相似点是都能吸引人、震撼人心、启迪思考。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有影响的科普作品起到的巨大的效果。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从“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和肉类”可知,文中的“像”,表列举。
    A.表情状。
    B.表比较。
    C.是比喻词。
    D.表列举。
    故选D。
    17.答案:①钙的吸收率太低;②摄入的钙会去哪呢;③还要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上下文“我国居民平均每人日钙摄入量仅为388.8毫克,要知道,人一天需要的钙是800毫克”“大概也就是15%,更多的钙实际上是被当成废物排泄了”,推断①处是说人体对钙的吸收不足,可以填入“钙的吸收率太低”之类的内容。
    第二空,结合下文“有一些可能被变成骨细胞“砌”到了骨头里;有一些可能变成了结石……”,是回答人体吸收的钙的去处,再结合前面的问号,可以推断②处可以填入“摄入的钙会去哪呢”之类的内容。
    第三空,结合上文“这就需要一种神奇的营养素一一维生素K,它能指引着血液中的钙精准地沉积到骨骼上”“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的食物,像鸡蛋、牛奶和肉类。另外……”和下文“增加吸收率,刺激骨骼增加钙的利用度”,推断③处是说要通过补充维生素K营养物质来促进对钙的吸收,可以填入“还要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素”之类的内容。
    18.答案: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挡住;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辨认不清;已经;覆盖;
    动词,照;停留;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限”,名词用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②“当”,挡住;
    ③“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④“迷”,辨认不清;
    ⑤“既”,已经;
    ⑥“负”,覆盖;
    ⑦“烛”,名词用作动词,照;
    ⑧“居”,停留;
    句意: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19.答案:整理;端正;这样;缭绕;形容词词尾;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表被动;连词,表修饰;斟酒;本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正”,整理;
    “危”,端正;
    “然”,这样;
    “缪”,缭绕;
    “乎”,形容词词尾;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于”,表被动;
    “而”,连词,表修饰;
    “酾”,斟酒;
    “固”,本来。
    句意:苏轼的容色忧愁凄怆,(他)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曲调)为什么这样(悲凉))呢?”同伴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川缭绕,(目力所及)一片苍翠。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延绵千里,旌旗将天空全都蔽住,在江边持酒而饮,横执矛槊吟诗作赋,本来是一代枭雄,而今天又在哪里呢?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临沂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