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稳态及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稳态会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
B.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说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C.体液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内环境中,对维持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D.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2.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听人说起山楂和吃山楂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
B.患者若S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若视觉中枢发生障碍则看不清文字
C.一般成年人可以“憋尿”,这说明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
D.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3.在众多科学家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多种内分泌腺和它们分泌的激素陆续被发现,人们逐步认识到了激素的来源和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胰岛素将无法释放
B.由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动物激素
C.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有胰岛素和性激素等
D.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分别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4.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5.当吃的食物过咸时,下列关于内环境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醛固酮含量增多B.渗透压升高
C.抗利尿激素增多D.钠离子增多
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丸”是减毒活疫苗,可识别组织相容性抗原
B.抗原都是蛋白质,只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表面
C.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
D.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特异性免疫大部分丧失
7.从19世纪末达尔文注意到植物的向光性,并且设计实验来探讨其中的原因,随后多位科学家通过进一步的实验继续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导致向光性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
D.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命名为吲哚乙酸
8.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采用规格为16中格(400小格,0.1mm3)的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培养液稀释了100倍,检测四角上中格的酵母菌数量分别为22、26、24、2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约为4×108个mL,该实验无对照实验
B.制片时,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C.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酵母菌获得充足氧气
D.取样时避免吸到底部的死菌,滴管应轻轻吸取,避免晃动菌液
9.生活在同一群落的各种生物所起的作用是明显不同的,而每一个物种的生态位都同其他物种的生态位明显分开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原群落中生态位不同的生物不可能具有共同的天敌
B.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其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出现频率等特征
C.生态位受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的影响,而与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无关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群落中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10.近年来浙江省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取得有效成果,助力生态环境“破茧重生”。从演替的角度分析,以下修复治理建议中最不合理的是( )
A.修筑水泥混凝土护坡B.引入耐重金属速生植物
C.取周边地表土覆盖D.接种抗污染菌种
11.海水立体养殖中,表层养殖海带等大型藻类,海带下面挂笼养殖滤食小型浮游植物的牡蛎,底层养殖以底栖微藻、生物遗体残骸等为食的海参。某海水立体养殖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如下,M、N表示营养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M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2488kJ/(m2·a)
B.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1.7%
C.海水立体养殖模式充分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可有效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
12.下列关于古诗诗句与生物学知识的联系,说法错误的是( )
A.“千山鸟飞绝”(《江雪》),可能是鸟类迁徙导致,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
B.“鹦鹉前头不敢言”(《宫词》),是因为鹦鹉的大脑具有语言和记忆功能
C.“春风又绿江南岸”(《泊船瓜洲》),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植物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诗经·国风》),燕子通过行为信息进行交流
13.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稳定环境、物种保护及资源供应等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湿地由浅水区到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湿地中的鱼、虾、蚌类等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生活废水处理和合理建立人工湿地能有效降低人类的生态足迹
D.被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时,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应首先增加消费者的种类和数量
14.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和发酵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传统发酵技术通常未严格灭菌,发酵工程则需严格灭菌
B.传统发酵技术常用混合菌种,发酵工程菌种则较为单一
C.传统发酵技术多为厌氧发酵,发酵工程则多为需氧发酵
D.传统发酵技术的培养基为天然取材,发酵工程常根据需要添加化学试剂
二、多选题
15.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 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 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 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16.下列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措施,合理的有( )
A.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B.番茄开花期遭遇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NAA可减少损失
C.番茄生长期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产量
D.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可以加快长势并提升口感
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寄生在人体内的各种细菌和病毒都属于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18.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纯化某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为完全培养基,③④为基本培养基
B.A操作的目的是提髙突变菌株的浓度
C.B操作可用涂布器蘸取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
D.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
三、实验探究题
19.去甲肾上腺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参与机体多项生理活动的调节。过度紧张、焦虑等刺激不仅会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也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利用黑色小鼠进行研究得出的相关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1)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糖皮质激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该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糖皮质激素对有些组织细胞无直接效应,但可给其他激素作用的发挥创造有利条件,如增强胰高血糖素的升血糖作用,这种现象体现了激素间的____________作用。
(2)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肾上腺分泌 G ,这种分级调节一方面可以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可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____________。因过度紧张焦虑至过程②作用于MeSc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3)研究发现,NE 主要通过过程②影响 MesC,过程①作用很小。两过程中,NE作用于 Mesc 效果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答出 2 种原因即可)
(4)已知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为研究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科研人员用不同的方法处理小鼠,分别检测小鼠体毛的数量和颜色变化。请完成下表:
20.下图是哺乳动物感知味觉、调节摄食的相关机制。请回答问题:
(1)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蕾的甜味感受器产生____________,最终传 递到____________中 CeA 区产生甜觉, 该过程是否发生了反射?____________。
(2)哺乳动物摄入苦食时,在 GCbt 区产生苦觉,通过____________ (正、反)反馈作用于脑干 中的苦味中枢, 感觉更苦;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____________形式进行传导。
(3)当哺乳动物摄入苦味物质和甜味物质混合的食物时, 只感到苦却感觉不到甜,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4)有研究表明, 苦味中枢对 S 神经元、C 神经元的调控如下图所示。 为进一步验证该调 控机制, 研究人员给小鼠饲喂苦味剂的同时刺激特定脑区, 检测位于脑干 r 区的 S 神 经元和 C 神经元的膜电位变化,请按下图机制预期实验结果,完成下表
注: +表示兴奋, ++表示兴奋增强, -表示不兴奋
(5)苦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性, 而甜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以食用。从进化与适应的 角度分析, 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抑制的调节机制, 其意义是:____________。
(6)研究表明, SARS-CV-2 (新型冠状病毒) 也会侵染味觉感受器。SARS-CV-2 侵染味觉 感受器可能导致的结果是____________。
21.餐厨垃圾废液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微溶性物质可以被微生物分解并利用,但由于初期有益微生物数量相对较少,存在发酵周期长、效率低等缺点,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探究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某餐厨垃圾废液的最佳接种量比,来制备微生物菌剂,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
将两种菌液进行不同配比分组处理如下表所示:
(1)将上表菌液分别接种于l00mL____________中进行振荡培养。
(2)振荡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本实验还需设置对照组为____________。
(4)培养3天后测定活菌数,取一定量菌液进行____________稀释,然后分别取0.1mL的菌液采用____________法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中培养。
(5)进行计数时,可依据____________对两种菌进行区分,并选取菌落数在30~300内的平板进行计数,利用此方法计数的结果会比实际菌数偏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____________。
为进一步探究菌种比例对该餐厨垃圾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等有机物的降解效果,测得15天内废液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6)由实验结果可知分别选取____________的接种比对该餐厨垃圾废液中蛋白质、脂肪降解效果最好。
(7)废液中个别组蛋白质含量在后期升高,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8)餐厨垃圾废液中的某些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下列关于分解尿素细菌的分离和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是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的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培养基中KH2PO4等的作用之一是作为缓冲剂保持pH稳定
D.若实验组菌落平均数为37个/平板,空白对照平板上有3个菌落,则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为34个/平板
22.Ⅰ.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4-D对即将成熟的柿子体内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A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__________。
(2)植物激素X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它和ABA之间具有__________作用。X还可促进植物伸长生长,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X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被抑制了54%,说明X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但从根本上来说,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的结果。
Ⅱ.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并在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4)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过程如图一,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_____,该操作体现实验的__________原则。
(5)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_____。
(6)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_m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______ml/L。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__特点;图三的a、b、c、d四处中,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______处。
23.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雄性有角雌性无角。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甲、乙、丙三个地区的藏羚羊种群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Ⅰ、Ⅱ、Ⅲ、Ⅳ分别对应大(5-8龄)、中(3-5龄)、小(1-3龄)、幼(0-1龄)四个年龄等级(藏羚羊最长寿命8年左右)。则图1中甲地区藏羚羊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为_________,预测此后一段时间,_________地区藏羚羊种群数量将增加。
(2)图2表示某地区藏羚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变化(R=出生率/死亡率),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_________。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则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3)成年藏羚羊一年中除繁殖季节,绝大部分时间是雌雄分群。生态学家为解释此现象;提出如下假说: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为检验该假说的正确性,研究小组用狗(能将抛到草坪上的物体叼回来),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做了如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对照组应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则假说成立。
(4)下图甲表示藏羚羊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关系(①表示出生率,②表示死亡率),图乙表示该生物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的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的因素外,还有___________。
②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数量增长模型与乙图中___________时间段内种群数量的增长模型类似。
③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___________。
④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也受细胞代谢过程的影响,A错误;
B、淋巴循环是对血液循环的补充,淋巴管阻塞,组织液不能顺利进入淋巴循环,组织液积累,引起下肢水肿,说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B正确;
C、体液中的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细胞中,C错误;
D、CO2可以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如含CO2较多的血液,可以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使呼吸加深加快,D错误。
故选B。
2.答案:B
解析:A、听人说起山楂引起唾液分泌为条件反射,吃山楂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二者反射弧不完全相同,A正确;
B、患者若Ⅴ区受损则看不懂文字,而若S区受损则不能讲话,B错误;
C、排尿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低级中枢在脊髓,成人大脑皮层发育健全,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体现出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C正确;
D、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的高级功能,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和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B。
3.答案:D
解析:A、用细绳将胰腺通向小肠的导管结扎,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岛仍能保持正确的结构和功能,且胰岛(内分泌腺)分泌的胰岛素是直接进入血液的,不需要经过导管,因此胰岛素可正常释放,A错误;
B、促胰液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B错误;
C、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能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激素是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或多肽的激素,所以胰岛素(本质是蛋白质)不能通过“饲喂法”补充,C错误;
D、探究睾丸分泌雄激素实验中摘除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的实验中,“摘除”运用了减法原理,“移植”运用了加法原理,D正确。
故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血糖浓度升高时,①和②均能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A项正确;②过程神经递质作用于胰岛B细胞,③过程神经递质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项正确;①过程属于体液调节,③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项错误;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当血糖浓度降低时,机体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说明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D项正确。
5.答案:A
解析: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溶质钠离子和氯离子增多),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多,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而醛固酮的作用是保钠排钾的,其分泌量会减少,BCD正确,A错误。
故选A。
6.答案:D
解析:A、“糖丸”疫苗本质就是抗原,不能识别人体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A错误;
B、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有的并非蛋白质,如一些多糖类荚膜可作为抗原,B错误;
C、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地方,免疫细胞产生的场所是骨髓,C错误;
D、胸腺是T细胞成熟的场所,T细胞即参与体液免疫也参与细胞免疫,切除胸腺的实验动物,特异性免疫大部分丧失,D正确。
故选D。
7.答案:D
解析:A、达尔文观察到在单侧光照射下,胚芽鞘会向光弯曲生长,遮光部位在尖端时,胚芽鞘直立生长,遮光部位在尖端以下时,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结论为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刺激导致向光性,A正确;
B、鲍森•詹森对照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
C、拜尔的胚芽鞘黑暗中实验,以排除单侧光照射的影响,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C正确;
D、温特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但并未揭示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D错误。
故选D。
8.答案:B
解析:A、在16中格×25小格中计算,此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22+26+24+28)÷100]×25×16×104×100=4×108个/mL,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但是存在相互对照计数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待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技术室,吸去多余培养液,再进行计数,B正确;C、取样前需将培养液轻轻摇匀,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C错误;D、取样时应充分摇匀,以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均匀分布,D错误。故选B。
9.答案:B
解析:A、生态位不同的生物可能被同一种生物捕食,故草原群落中生态位不同的生物可能具有共同的天敌,A错误;
B、研究某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该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B正确;
C、生态位受食物、天敌等生物因素的影响,且与光照、温度等非生物因素也有密切的关系,即如果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则该生物的生态位可能会随之改变,C错误;
D、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D错误。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A、修筑混凝土护坡不利于植被生长,不利于尽快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A符合题意;
B、引入耐重金属速生植物,可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有利于生态修复,B不符合题意;
C、矿区生态修复首先是要复绿,而复绿的关键是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土壤微生物、土壤小动物和植物根系共同具有改良土壤的重要作用,因此取周边地表土覆盖,有利于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C不符合题意;
D、接种抗污染菌种,可以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有利于生态修复,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B
解析:A、M同化的能量=3281+2826=6107kJ/(m2•a),其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同化的能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3281+2826-3619=2488kJ/(m2·a),A正确;
B、由M到N的能量传递效率为386÷(3281+2826)×100%≈6.3%,B错误;
C、海水立体养殖利用了群落空间垂直结构的特点,分层养殖,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C正确;
D、立体养殖模式由于不同层次生活的生物不同,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可有效减少废物排放和环境污染,D正确。
故选B。
12.答案:B
解析:A、“千山鸟飞绝”,描绘的是在冬天,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可能是鸟类迁徙导致,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A正确;
B、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B错误;
C、“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指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说明环境因素能影响植物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正确;
D、“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说的是燕子飞翔天上,参差舒展翅膀,体现出燕子可以通过行为信息进行交流,D正确。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湿地由浅水区到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羊、碱蓬、柽柳等,这是由于水平方向上地形起伏造成的,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湿地中的鱼、虾、蚌等能为人类提供食物资源,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生活废水处理和建立人工湿地能有效降低人类的生态足迹,C正确;被破坏湿地生态系统恢复时,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应首先改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供应状况,D错误。
14.答案:C
解析:A、传统发酵技术通常仅做简单消毒处理,未严格灭菌,发酵工程则需严格灭菌,A正确;
B、传统发酵技术常用来自自然界中的混合菌种发酵,发酵工程通常接种经人工选育的较为单一的菌种,B正确;
C、传统发酵技术与发酵工程均既有厌氧发酵又有需氧发酵,主要由菌种代谢类型决定其发酵是否需氧,C错误;
D、传统发酵技术的培养基为天然取材,发酵工程常根据需要添加化学试剂,D正确。
故选C。
15.答案:ABC
解析:A、m为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的作用,A正确;B、n为辅助性T细胞,能接受和传递信息、分泌细胞因子,起到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正确;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不能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D错误。故选:ABC。
16.答案:AB
解析:A、赤霉素可促进种子萌发,因此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
B、NAA是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似物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因此番茄开花期遭遇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减少损失,B正确;
C、乙烯利是乙烯类似物,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不能促进果实发育提高产量,C错误;
D、西瓜、草莓使用高浓度膨大剂,可以促进果实生长,但会影响口感,D错误。
故选AB。
17.答案:BC
解析: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学合成作用,A错误;
B、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和病毒属于消费者,故寄生在人体内的细菌和病毒属于消费者,B正确;
C、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C正确;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
故选BC。
18.答案:AC
解析: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③为基本培养基;紫外线可以提高突变的频率,A操作的目的是提高突变菌株的浓渡;B操作是将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再用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从图中可看出,D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D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D菌落进行纯化培养。故选AC。
19.答案:(1)类固醇(脂质);自由扩散;协同
(2)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精细调控;神经
(3)两过程NE的作用方式不同(或NE分别作为激素和神经递质起作用);NE的浓度不同;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
(4)生理状况相同;对照组处理;束缚不切除肾上腺;切除肾上腺,不束缚;体毛增多且变白
解析:(1)糖皮质激素是类固醇类激素,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 糖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具有升血糖作用,所以体现了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2)下丘脑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肾上腺分泌 G 属于分级调节,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方式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同时有利于形成多级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由图可知,因过度紧张焦虑至过程②作用于MeSc的过程只有反射弧的参与,属于神经调节。
(3)过程②为传出神经直接分泌NE作用于MeSC细胞,过程①是传出神经先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NE再作用于MeSC细胞,这两种方式中过程②的作用效果大于过程①,这可能原因与这两过程NE的作用方式不同,过程②中NE作为神经递质起作用,而过程①NE作为激素起作用,也可能是两过程NE的浓度不同或两过程NE运输到MeSC的时间不同,过程②中NE作用时间快,过程①中NE作用时间慢。
(4)为研究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可通过观察黑色小鼠的体毛即观察是否变白以及是否脱发来判断。
由图可知,过度紧张和焦虑会导致黑色素细胞减少,引起头发变白和导致毛囊细胞数量减少,引起脱发。为了验证长期束缚及肾上腺对黑毛小鼠体毛的影响,可取生理状况相同的黑色小鼠若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组,A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B组束缚不切除肾上腺,C组切除肾上腺,不束缚,D组切除肾上腺并束缚,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饲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小鼠体毛数量(生长情况)和颜色的变化。
预期观察到的实验现象:A组小鼠的体毛无变化;B组小鼠脱毛且体毛变白;C组体毛增多,不变白;D组小鼠毛发增多(生长旺盛),变白。由此可见,长期束缚会引起小鼠过度紧张、焦虑导致脱发和白化现象,切除肾上腺有助于抑制脱毛的现象,但对白化减少影响不大。
20.答案:(1)兴奋(神经冲动);大脑皮层;否
(2)正;局部电流(电信号)
(3)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 GCbt 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 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 CeA 区
(4) ++;-;-
(5)当甜食中掺入苦味物质时, 苦味抑制甜味, 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6)患者失去味觉
解析:(1) 哺乳动物摄入甜食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蕾的甜味感受器产生兴奋,最终传递到大脑皮层中 CeA 区产生甜觉, 该过程没有引起效应器反应, 所以没有发生反射。
(2) 哺乳动物摄入苦食时,在 GCbt 区产生苦觉,通过正反馈作用于脑干中的苦味中枢, 感觉更苦; 此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形式进行传导。
(3)当哺乳动物摄入苦味物质和甜味物质混合的食物时, 只感到苦却感觉不到甜, 其原因是苦味物质刺激苦味感受器产生兴奋通过神经传导到 GCbt 区产生苦觉,并抑制脑干甜味中枢, 甜味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不能传到 CeA 区。
(4)给小鼠饲喂苦味剂的同时刺激苦味中枢,苦味中枢释放的神经递质较单给小鼠饲喂苦 味剂要持久,所以S神经元兴奋增强,但C神经元仍处于抑制状态。给小鼠饲喂苦味剂的同时刺激 X 区,导致苦味中枢兴奋, S神经元兴奋, X 区兴奋导致C神经元仍 处于抑制状态。
(5)苦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性, 而甜味通常代表该物质可以食用。从进化与适应的 角度分析, 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抑制的调节机制, 其意义是当甜食中掺入苦味物质时, 苦味抑制甜味, 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6)研究表明,SARS-CV-2 (新型冠状病毒) 也会侵染味觉感受器。SARS-CV-2 侵染味觉 感受器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患者失去味觉。
21.答案:(1)某餐厨垃圾废液
(2)供氧、目的菌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3)接种等量无菌水
(4)梯度;涂布
(5)菌落特征;小;两种菌混合接种时有效菌落数均大于单独接种;两菌种接种量比例为1:1时,废液中两种菌种的有效活菌数能够实现同步最大化
(6)R3、R1
(7)随着固氮菌和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其产生的蛋白酶及脂肪酶等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或者两种菌的不同配比,产生的蛋白酶的种类不同
(8)C
解析:(1)要探究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处理某餐厨垃圾废液的最佳接种量比,故需要将不同配比的菌液接种在100mL某餐厨垃圾废液中。
(2)为了保证氧气供应及目的菌与培养液充分接触,需要进行振荡培养。
(3)另外为了减小误差,还需要设置对照组,接种等量无菌水。
(4)培养3天后要测定活菌数,需要进行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故需要取一定量菌液进行梯度稀释,然后分别取0.1mL的菌液采用涂布法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中培养。
(5)可以根据菌落的形态区分两种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利用此方法计数的结果会比实际菌数偏小。根据实验数据可知,两种菌混合接种时有效菌落数均大于单独接种,且两菌种接种量比例为1:1时,废液中两种菌种的有效活菌数能够实现同步最大化。
(6)由实验数据可知,R3接种组随着时间的延长,蛋白质的含量下降最明显;R1接种组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脂肪的含量下降最明显,即脂肪的降解效果最好。
(7)随着固氮菌和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其产生的蛋白酶及脂肪酶等导致蛋白质含量增加或者两种菌的不同配比,产生的蛋白酶的种类不同,均会导致废液中个别组蛋白质含量在后期升高。
(8)A、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不能以CO2作为碳源,A错误;
B、倒平板时,不能将打开的培养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微生物污染。正确的做法是:用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右手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约10~20mI)倒入培养皿,左手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B错误;
C、培养基中KH2PO4等的作用之一是作为缓冲剂保持pH稳定,C正确;
D、在完全正确的操作情况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若空白对照组出现菌落,说明操作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D错误。
故选C。
22.答案:(1)根冠、萎蔫的叶片;抑制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
(2)拮抗/相抗衡;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3)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
(4)吸走1mL;单一变量
(5)形态学下端
(6)10-11~10-9;10-8;两重性;a
解析:(1)脱落酸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从题图曲线可知,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赤霉素和2,4-D都能抑制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与只加清水的对照组相比)。
(2)ABA抑制种子萌发,植物激素X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它和ABA之间具有拮抗(相抗衡)作用。X可促进植物伸长生长,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X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被抑制了54%,由此可以说明X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3)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从根本上来说,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4)由图一分析可知,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比其他4个烧杯中溶液多1mL,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需要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吸走1mL。
(5)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从而促进其生根。
(6)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10-11~10-9ml/L之间,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确定是生根数比清水组更少的生长素浓度,即10-8ml/L;由于图二中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图三中根的向地生长中近地侧(即a侧)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背地侧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两个图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23.答案:(1)衰退型;丙
(2)先增加后减少;不变/基本不变;K值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
(3)雄性或雌性藏羚羊;同时向草坪中抛出分别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相同的一个橡胶棒和一个橡胶圈;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
(4)迁入和迁出;AB;环境容纳量或K值;①种群的适应性高于②的种群
解析:(1)由图1可知,甲地区藏羚羊种群老年个体较多,幼龄个体较少,年龄结构类型为衰退型;丙地区幼年个体较多,老年个体较少,年龄结构类型为增长型,此后一段时间藏羚羊种群数目将增加。
(2) 图2中b-c段时间藏羚羊种群出生率先是大于死亡率,随后死亡率达与出生率,藏羚羊种群数量变化最可能是先增加后减少;K值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是由环境资源量决定的,与迁入率无关,所以如果在d时间,少量藏羚羊从其它地区迁入该地区,该地区藏羚羊的K值不会发生变化。
(3) 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本实验利用质量和大小等相同且适宜的橡胶圈和橡胶棒代表雄性或雌性藏羚羊,分别记录每次抛出不同物体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用以说明形态相同的个体集中在一起,能有效迷惑天敌,使其难以果断选择捕食对象,减少了被捕食的机会。所以对照组的处理应该是同时向草坪中抛出分别与实验组1和实验组2相同的一个橡胶棒和一个橡胶圈,实验中橡胶圈或橡胶棒模拟的对象是雄性或雌性藏羚羊,如果对照组所用的时间明显少于实验组1和实验组2,则说明假说成立。
(4) ①种群密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直接影响该生物种群密度的因素除甲图中出生率和死亡率外,还有迁入率和迁出率;
②图甲显示:该生物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其种群密度将会增大。该生物种群在甲图所示时间内,种群增长率不变,说明其数量增长模型为J形;乙图中AB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不断加大,因此种群数量的增长与此类似。
③若一段时间后,甲图中的①②发生重合,表明此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说明该生物种群数量达到K值,即达到了该环境条件下所能允许的该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最大值;
④若甲图的①②分别代表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在相似生态系统中的增长率,则①种群的数量高于②种群,因此这两个种群在各自生态系统的适应性高低可描述为①种群的适应性高于②的种群。
实验步骤的目的
简要操作过程
分组
取①____________的实验小鼠若干只,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
②____________
A组手术但不切除肾上腺也不束缚
实验组处理
B组③____________,C组④____________D组切除肾上腺并束缚。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定时间
检测小鼠体毛变化
观察并记录小鼠体毛的数量和颜色:A组几乎无变化;B组小鼠脱毛且体毛变白;C组体毛增多,不变白;D组⑤
组别
刺激特定脑区
神经元兴奋程度
苦味中枢
X区
S神经元
C神经元
1
不刺激
不刺激
+
—
2
刺激
不刺激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3
不刺激
刺激
+
③____________
编号
R0
R1
R2
R3
圆褐固氮菌:巨大芽孢杆菌
1:0
0:1
1:1
2:1
组别
实验处理
统计并记录
实验组
1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圈
分别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物体所用的时间
2
同时向草坪中抛出两个相同橡胶棒
对照组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探究题,读图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答案,共5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