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九级八上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九级八上物理期末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
A.他在学校的课桌高大约80cm
B.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
C.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2.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3.如图所示用一个水平压力,将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面上,使其静止在墙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B.物体与墙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施加的压力大小
C.若压力增大,则摩擦力也随之增大
D.若压力减小,则物体总是可以静止在墙面上
4.为了测出金属块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了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
②用细线系住金属块,轻轻放入空量筒中
③在量筒中装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
④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记下水的体积
⑤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把金属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下水的体积
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金属块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②③④①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③⑥
5.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些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6.2019年1月3日,中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月表温度最低可达零下190℃。如图所示,“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巡视时,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 )
A.体积B.质量C.密度D.温度
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
B.当u=3.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AB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B.折射角为45°,界面右侧是玻璃
C.折射角为30°,界面左侧是空气D.反射角为45°,界面左侧是玻璃
9.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要求“保持电阻不变”,在进行“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骤时,实验要求是( )
A.保持的滑片位置不动
B.保持R的电压不变
C.保持R不变,调节的滑片到不同位置
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10.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图①是近视眼的成像原理 B.图②是远视眼的成像原理
C.图③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D.图④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
11.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⑤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③④⑥B.⑤①②③⑥C.①②④③⑤⑥D.⑤①②④③⑥
12.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高度约为80mm
B.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
C.一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人体正常温度为40℃
13.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会降低
B.冰在熔化过程中,内能、比热容都保持不变
C.在卫生间洗澡时,里面的镜面变模糊了,这是由于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D.深秋,室外物体表面上往往会形成一层霜,这是水凝固的结果
14.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
A.乙物质的密度为0.5kg/m3
B.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
C.若甲、乙的体积相等,则甲的质量较小
D.若甲、乙的质量相等,则甲的体积较大
15.为了减弱噪声,公共场所不能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描述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16.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盛夏时,吃雪糕解暑B.搓手时,感到手变热
C.天冷时,用热水袋取暖D.发烧时,用湿毛巾给头部降温
17.某百米短跑运动员,他的成绩为秒,如果他在前秒内的平均速度为;冲过终点的时速度达到,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B.C.D.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9.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如果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小明向烧杯中加盐搅动后,发现鸡蛋浮了起来。“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交流与合作
20.在城市居民小区附近的高架桥两侧设有3~4m高的由特殊材料制成的透明板墙,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车辆行驶安全
B.阻隔车辆产生的噪声
C.使声音更集中传得更远
D.减少对居民小区的光污染
21.下列对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本的长度大约26cm
B.课本从课桌掉落地面的时间大约是1min
C.课本的质量大约是2650g
D.课本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mm
22.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闻其声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C.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来工作的
D.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23.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
24.学校实验室内的温度是28℃,芳芳将一支温度计从装有酒精的瓶中取出,发现温度计的示数( )
A.下降B.上升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25.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C.“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6.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
A.某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
B.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6s
D.某中学生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2℃
27.小刘同学在游戏中把乒乓球压瘪了,但没有破裂.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A.密度B.质量C.体积D.以上都有可能
28.《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出场有这样的描写: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屋子的人除了黛玉,闻其声就知来者是谁.这是通过声音辨人,利用了不同人的声音有不同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29.如图所示,A、B、C、D在凸透镜主光轴上,F为焦点.若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则物体放在哪个位置时,可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物体的像
A.A点B.B点C.C点D.D点
30.南昌梅岭四季风景怡人,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早晨的大雾
B.夏天,树叶上露珠晶莹
C.秋天,地面上白霜
D.冬天,河面上的厚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某成年人的心跳每分钟跳了72次,则此人心跳的频率是______,心脏振动发出的声音是______波。
32.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在窗户上看到美丽的冰花,冰花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冰花是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表面。(选填“内”或“外”)
33.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______ ;响度相同的是 ______ ;从物理学科角度来讲,属于噪声的是 ______ .
故
34.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35.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36.如图所示,用气筒向装有少量水的瓶里打气,当瓶塞从瓶口跳出时,看到瓶中出现了________。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
37.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雷声是通过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潜水艇上的声呐装置是靠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进行水下导航和观测的。
38.去延安旅游,看安塞腰鼓,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39.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课的同学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______传过来的。
40.夜晚,鸭子河两岸的灯光开亮时,河水上实景与河中的“倒影”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案。已知金雁桥下水深为2m,桥上一彩灯距水面6m,则该彩灯的“倒影”距水面______m,河水中彩灯倒影形成的原因是_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亮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斜面总长为10cm小车的长度为5cm。他让小车从斜面最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他利用闪相机拍出小车向下运动的照片,频闪相机自动拍摄的时间间隔为0.5s,连续4张照片中小车的位置如图所示。
(1)小车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2)小亮为了在一次实验过程中用频闪相机多拍摄几张照片,他应该______(“增大”或“减小”)斜面的坡度。
4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声现象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不敲击音叉,使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②轻敲音叉,使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③用力敲击音叉,使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现象.
(1)由①②对比可以说明:物体的_____产生声音.
(2)由②③对比可以说明:声音的_____与物体的振幅有关.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两极对调后示数为3V.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44.小梅今年3岁,她耳朵有点痛,需要服用扑热息痛糖浆,但她家里只有扑热息痛滴剂,而且没有标注3岁孩子的用量.滴剂与糖浆的作用相同,但要安全有效服用,滴剂中含扑热息痛的质量必须相同,扑热息痛糖浆和滴剂的说明如图所示.则:
(1)每毫升糖浆和滴剂各含扑热息痛多少毫克?
(2)在安全的前提下,要达到治疗效果,小梅每次需要服用多少mL的滴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D
2、A
3、A
4、C
5、C
6、B
7、D
8、D
9、C
10、D
11、A
12、B
13、C
14、B
15、B
16、B
17、C
18、D
19、B
20、B
21、A
22、D
23、B
24、C
25、D
26、B
27、B
28、C
29、B
3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1.2Hz 次声
32、凝华 内
33、 (1). 甲、乙 (2). 甲、丙 (3). 丁
34、正确
35、40
36、白雾 液化
37、大 空气 超声波
38、振动 空气
39、漫 空气
40、6 光的反射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0.45 减小
42、振动 响度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1)9V ;(2)9V.
44、 (1)50 mg/mL;(2) 3 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重点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物理九上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甲、乙两电热丝电阻之比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四中学九级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甲醛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