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海南省屯昌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屯昌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共8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用体温计分别测甲、乙、丙三人的体温,先测得甲的体温正常。用酒精消毒后,忘了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就直接依次去测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乙的体温是37.6℃,丙的体温为38.4℃,那么用此方法测得乙和丙的体温分别为( )
A.37℃、38.4℃B.37℃、37.6℃
C.37.6℃、38.4℃D.38.4℃、38.4℃
2.在“小白兔与狼外婆”的故事中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
3.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 )
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
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
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4.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
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
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
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
5.下列用电器设备中,应用了电磁铁的是( )
A.白炽灯B.直流电铃C.电热毯D.电热水壶
6.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等于30°B.折射角等于50°
C.MM′的右侧是玻璃D.NN′是界面
7.在“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某同学用已调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出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天体之间和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B.电子绕原子核运动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相似
C.人类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
9.在图中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初春,河流中冰雪消融
B.仲夏,草叶间露珠晶莹
C.深秋,枝头上挂满白霜
D.寒冬,窗玻璃上冰花剔透
10.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B.6.25m/sC.6.75m/sD.7.5m/s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筷子在水面处“折断”B.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C.手在屏上形成“手影”D.雨后天空中出现彩虹
12.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热水倒入茶杯,茶杯的温度升高
B.将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水变凉
C.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鸡蛋的温度降低
D.寒冷的冬天,双手互搓,手的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单位及单位换算:海洋中一头蓝鲸的质量约为120 t=________kg;平时同学们喝的矿泉水的密度约为1.0×103________;1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________,体积将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小兰同学笔直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0.5m处,当她后退0.5m,镜中像的大小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镜中的像与她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_m。
15.如图所示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______,图中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______(填“快”或“慢”).乙图中让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相同的______,图中______完成运动所需要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得______(填“快”或“慢”).
1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定的.
三、实验题(共12分)
17.(4分)在探究“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中,小亮用肥皂膜代替人耳鼓膜进行了如下实验:
(1)当喇叭发声时,观察肥皂膜出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2)当喇叭发声的响度变大时,肥皂膜振动幅度变大,这说明声音的响度跟_____________有关。
(3)当喇叭发声的强弱不变时,肥皂膜与喇叭之间的距离越近,肥皂膜的振动幅度越大,直至破裂,由此可以联想到声音的响度跟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具体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还能表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____________。
18.(4分)如图甲是某实验小组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使用的实验器材有:电压为6 V的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开关一个,5Ω、10Ω、15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规格为“20Ω 1 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
表 1
(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压值如表1所示。在第2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的电流为__________A。根据表1数据可得到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所测得的几组电流、电阻值如表2所示。
表 2
①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一组数据存在错误,请判断第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存在错误。产生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正确的数据应该是________A。
②纠正错误以后,该小组用30Ω的电阻替换15Ω的电阻进行了第4次实验,发现实验无法进行下去 ,为完成第4次实验,同学们提出了下列解决方案,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将电压表的量程换为0~15V
B.换成电压为12V的电源
C.更换最大阻值大于或等于30Ω的滑动变阻器
D.可将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调为1.5V
19.(4分)小明用如图中的装置“探究影响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因素”。a、b、c、d四个密闭容器中装有等量的空气,分别将导线1、2和3、4接到电源两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如图甲中,这个装置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的关系。通电一段时间,容器________中电流产生的热量较多(选填“a”或“b”)。
(2)该实验是通过观察U型管中液面___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少。这应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等效替代 B.放大法 C.转换法 D.控制变量法
(3)如图乙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和某因素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该探究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控制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
四、作图题(共16分)
20.(8分)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度数。
(______)
21.(8分)如图所示,入射光线AO与平面镜的夹角为50°,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_______)
五、计算题(共22分)
22.(10分)有一位在北京某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34 m远处,另一位在上海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470 km,问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己知收音机听实况转播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播的,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
23.(12分)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很快,科学家们用超凡的智慧测量出声音的速度。
(1)历史上第一个测出空气中的声速的人是英国人德罕姆,他的做法是这样的:1708年的一个晚上,德罕姆站在一座教堂的顶端,注视着远处一个正在发射的炮弹,先后不同的炮弹都落在同一个山顶上,山顶距离教堂19.32公里,如图所示。他在看到炮弹爆炸所发出闪光后计时,听见炮弹爆炸声后停止计时,通过计算就可以得到声速;并且测量多次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结果。若某次测得的时间是56s,求这次测出空气中的声速是多少km/h?(计算时忽略火光传播的时间)。
(2)历史上第一次测量水中的声速是在1827年,由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和他的助手在日内瓦湖上进行的。两位测量者分乘在两只船上,先测出两船的距离。然后其中一只船在水下放一个钟,当钟敲响时,船上的火药同时发光。另一只船上则在水里放一个听音器,他看到火药发光后开始计时,听到了水下钟声停止计时,测量的时间为9.6s。实验结束后,科拉顿通过计算,得出了水中声速为1435m/s的结论。如图所示,请问科拉顿此次实验时两船的距离为多少m?(计算时忽略船的长度对距离的影响)
(3)历史上第一次测量钢铁中的声速是利用钢轨完成的。小明也利用同样方法测量钢铁中的声速。小明发现某铁路桥上有一段直直的铁轨,测得其长度为1020m,他用铁锤在铁轨的一端敲击一下,他的同学小亮在铁轨的另一端听到两下敲击声,并测得这两下敲击声相差2.8s,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则他们此次所测的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题,30分)
1、C
2、B
3、C
4、D
5、B
6、C
7、D
8、D
9、B
10、B
11、C
12、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4题,20分)
13、1.2×105 kg/m3 不变 变小
14、不变 2
15、时间 摩托车 快 路程 自行车 慢
16、振动 音色
三、实验题(共12分)
17、左右振动 振幅 距离声源的距离 距离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能量
18、0.3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3 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0.2 C
19、电阻 b 高度差 C 电流 电流产生的热量 电阻和通电时间
四、作图题(共16分)
20、
21、
五、计算题(共22分)
22、剧场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先听到演奏声。
23、 (1)1242km/h;(2)13776m;(3)5100m/s
实验次数
1
2
3
电压U/V
1.0
1.5
2.0
电流I/A
0.2
0.4
实验次数
1
2
3
电阻R/Ω
5
10
15
电流I/A
0.6
0.3
0.2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屯昌县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重点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琼中学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