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永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永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1页。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某初中生的身高大约是( )
A.160mB.160mmC.160cmD.160km
2.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A.正常B.偏小C.偏大D.无法比较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A.拍打衣服时,灰尘脱离衣服
B.用力抛出的实心球最终落到地面
C.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D.行驶的公交车紧急刹车,乘客向前倾倒
4.用显微镜和开普勒望远镜观察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物镜作用相同,都能得到物体倒立、放大的实像
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都能将物镜成的像放大
C.显微镜和望远镜所观察的像与物体比较都是放大的
D.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为得到正立的像,都应先将物体倒放
5.在武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马拉松和公路自行车比赛将在东湖绿道上进行。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水面,美丽的东湖绿道和它的倒影相映成趣,倒影形成的原理是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6.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
B.甲物质的体积小于乙物质的体积
C.质量相同时,甲、乙的体积之比是1:6
D.体积相同时,甲、乙的质量之比是8:1
7.10月1日,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如图是战旗方队乘战车整齐通过天安门接受检阅时的场景,关于此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广场上的欢呼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B.战车与威风凛凛的战士是相对静止的
C.观众看到战车上的战士是因为光发生反射
D.相对路面,战车是静止的
8.下列各种“成像”中,关于其对应成像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像是等大、倒立的虚像
B.“平面镜成像”——像是等大、正立的虚像
C.“照相机成像”——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D.“放大镜成像”——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9.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是 40°,在水面处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那么,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大小是( )
A.小于 40°B.40 °到 50° 之间
C.50 到100°之间D.100 °到 140°之间
10.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11.下列描述声现象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D.“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12.下列四个选项中的方法都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其中在噪声传播环节减弱的是( )
A.用吸音材料来装饰内墙B.在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C.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D.室内打靶时要佩戴耳罩
13.如图所示,鱼儿能听见拍手声,则声音的传播可能是由
A.气体→液体B.液体→气体C.液体→固体→气体D.气体→固体
14.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所得液体体积小于100mL.对此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B.分子间是有空隙的C.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分子的质量很小
15.下列涉及光现象的民俗谚语,其中可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的是
A.井底之蛙,所见甚小B.管中窥豹,略见一班
C.海市蜃楼,虚无缥渺D.摘不到的是镜中花,捞不到的是水中月
16.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它们密度是一样大B.c物质的密度最大
C.b物质的密度最大D.a物质的密度最大
17.《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
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
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
D.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
1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该元件一定是( )
A.凸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19.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B.凹面镜
C.凸透镜D.凹透镜
20.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
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是圆形的
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
D.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1.分别用铝和铜各制成一个实心球,已知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则下列判断不可能的是
A.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小
B.铝球的质量和体积都比铜球大
C.铝球质量大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小于铜球体积
D.铝球质量小于铜球质量,但铝球体积大于铜球体积
22.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23.如图甲,蜡烛在平面镜MN中成完整的像。若蜡烛不动,将平面镜向上移到图乙所示的位置。关于此时蜡烛成像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成完整的像,像的位置不变B.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变小
C.成完整的像,像的位置向上移动D.蜡烛的上部能成像,下部不能成像
24.规格相同的瓶装了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如图所示,则()
A.甲瓶液体质量较大
B.乙瓶液体质量较大
C.乙瓶液体密度较大
D.两瓶液体密度相等
25.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和应用都与物态变化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运输食物的车里放干冰,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给食物降温
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白气”,这是液化现象
C.皮肤上擦酒精后变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从皮肤吸热所致
D.出汗时吹电风扇感觉凉爽,是由于电风扇吹出的风降低了室温
26.小明同学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记25.46cm、25.45cm、25.66cm、25.47cm,则这个物体长度的测量值应取( )
A.25.455cmB.25.46cmC.25.496cmD.25.47cm
27.关于误差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D.实验中误差不能绝对避免,但可以想法尽量使它减小
28.如图所示的四种声现象中,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的是( )
A.甲和乙B.甲和丁C.丙和丁D.乙和丙
29.物态变化现象在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出现的大雾是汽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B.夏天冰棒周围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
D.冬天早晨地面上出现的白霜是凝固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
30.在探究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规律时,小琴根据实验目的,进行了认真规范的实验,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石蜡是非晶体B.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是
C.海波在熔化过程中不需要吸热D.时,海波的状态是固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有两种颜色和密度都不相同的饮料,密度分别是和,分别取相同的质量m装入相同的甲、乙两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小明把甲、乙杯中的部分饮料依次缓慢倒入另一玻璃杯丙中,便做出了一杯好看的分层彩色饮料。丙杯中,上层的是哪一种饮料_____(选填“”或“”);如果甲、乙杯中的饮料全部都倒入了丙杯中,并用筷子把丙杯中的分层饮料搅拌均匀,不计前后总体积的变化。则搅拌均匀后的饮料密度为_____。(用题目中出现的字母来表示)
32.小丽上学前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3.小亮站在平面镜前3m处时能看到自己在镜中的像,当他靠近平面镜1m,小亮距平面镜中的像______m,像的大小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34.某钢制氧气瓶中的氧气被用去一部分后,瓶中氧气的质量将______,体积将______,密度将_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5.如图所示电路,若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应只闭合开关______;若要使小灯泡L1、L2并联,应同时闭合两个开关______;若同时闭合两个开关______,则会造成电源短路,是不允许的。
36.如图所示,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用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平行光束射向凸透镜,当用眼睛对着平面镜观看时,看到平面镜里的a处有发光点,则平行光束通过凸透镜后的会聚处和a点的距离是________m,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 m。
37.小军同学在中考开考时听到“开始答卷”的指令后立即答卷,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小军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来工作的.
38.在期末考试的考场上,随着铃声的响起,同学们开始了紧张的考试,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而舞蹈,说明_____能够传声。
39.爷爷戴的老花镜是_______透镜,最简单的判断方法是____________。
40.又有冷空气南下,寒风吹得窗户呜呜响,这种声音是由于风从很小的缝隙中高速通过引起______产生的,我们听到呜呜声是由______传到耳朵的,这样的天气大家都喜欢吃火锅,火锅上热气腾腾冒“白气”,“白气”实际上是锅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形成的雾。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42.小刚进行“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分别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填“大”或“小”)些。
(3)根据图示的数据信息,他测得小车AB段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用电子秤、水和一个带盖的杯子,可测量火锅用香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香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请计算香油的密度为多少kg/m3。(写出过程)
44.最多能装载2t汽油的油箱,能装载2t水吗?请用2种办法判断,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ρ汽油=0.8g/cm3,ρ水=1g/cm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C
2、C
3、B
4、B
5、B
6、D
7、D
8、A
9、D
10、C
11、B
12、A
13、A
14、B
15、C
16、D
17、C
18、D
19、D
20、D
21、C
22、B
23、A
24、C
25、D
26、B
27、D
28、D
29、B
30、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
32、变大 不变
33、4 不变
34、变小 不变 变小
35、S3 S1、S2 S2、S3
36、0.6 0.2
37、信息 照相机
38、信息 液体
39、凸 见解析
40、空气振动 空气 液化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凸透镜中心 b 光屏 小 近
42、 小 0.1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0.93×103kg/m3
44、油箱能装载2t水,运算过程见详解
加热时间/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石蜡的温度/
40
41
42
44
46
47
48
49
51
52
54
56
海波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步骤现象
实验中,小雨调整烛焰、______、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各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
他发现:蜡烛在______点时,光屏上成像最大,若把蜡烛放在a点,在光屏上无法找到像,这时人眼应该在______侧观察像(填“光屏”、“蜡烛”);
问题
讨论
实验中将蜡烛从b点逐渐向e点移动的过程中,发现像逐渐变______(填“大”、“小”),像距离透镜越来越______(填“远”、“近”)。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总质量/g
油和杯的总质量/g
100
300
28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永安市2023-2024学年物理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福建省各市区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