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化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镧3都可溶于水, “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2小题每小题有1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 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均一致的是( )
A. 碳酸钙,CaCO3、石灰石B. 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C. 氢氧化钠、NaOH、纯碱D. 氢氧化钙、CaO、熟石灰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不是其俗称,错误;B、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其化学式为NaHCO3,正确;C、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错误;D、氢氧化钙俗称消石灰、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氧化钙的化学式CaO,俗称生石灰,错误。故选B。
2. 分类法是初中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氧化物:H2O2 ZnSO4 COB. 碱:Cu(OH)2 Ba(OH)2 C2H5OH
C. 酸:H2CO3 H2SO4 CH3COOHD. 盐:NH3·H2O Ca3(PO4)2 AlCl3
【答案】C
【解析】
【分析】按物质的组成成分可将其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按组成元素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包含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中主要有氧化物、酸、碱、盐等。氧化物含两种元素(即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酸是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碱是在水溶液等条件下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有机物中有一类物质叫醇,如甲醇CH3OH、乙醇C2H5OH,组成中OH是有机物一种特征基团,与其它原子结合成分子,不会电离出OH-,在分类上易产生混淆;盐是在水溶液等状态下电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详解】A.H2O2、CO均属于氧化物,ZnSO4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B.Cu(OH)2、Ba(OH)2 均属于碱,C2H5OH(乙醇俗称酒精),组成中OH是有机物中一种特征基团,与其它原子结合形成分子,不会电离出OH-,不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H2CO3、H2SO4、CH3COOH(乙酸俗称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均属于酸,故选项正确。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 D.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NH3•H2O),部分NH3•H2O会电离出NH4+和OH-,属于碱,Ca3(PO4)2、AlCl3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点睛】物质呈现多样性有多种原因,如物质的状态不同、含物质种类不同、元素组成的不同、微粒构成的不同、性质的不同等,学习中要善于观察比较,寻找异同。
3. 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是La2O3,La(OH)3是不溶于水的碱,LaCl3、La(NO3)3都可溶于水。由此推断下列几组物质组合,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的是
A. La和稀盐酸B. La2O3和稀盐酸
C. La(OH)3和稀盐酸D. La(OH)3和氯化钾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金属La的金属活动性比锌强,而锌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La可以和HCl反应制得LaCl3和氢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La2O3和稀盐酸可以反应制得LaCl3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La(OH)3难溶于水,但能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aCl3和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La(OH)3难溶于水,不能与氯化钾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LaCl3,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
B. 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D. 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但不一定是酸,如硫酸氢钠溶液可使石蕊变红,但是盐溶液,故错误;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水就是均一稳定的物质,但水属纯净物不属溶液,故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只含有一种元素氧元素,但属混合物不是单质,故C说法正确;
D、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是复分解发生的条件,但不是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如氢气燃烧就生成水但属化合反应,故错误;
故选C。
5. 鱼胆破后会使鱼肉粘上难溶于水的胆汁酸(一种酸)而变苦,要减少这种苦味。用来洗涤的最佳物质是
A. 水B. 纯碱溶液C. 食盐溶液D. 食醋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要减少苦味,应该选择一种能够和胆汁酸发生反应的碱性物质。
A、水是中性,错误。
B、纯碱溶液呈碱性,纯碱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确保正确无误。
C、食盐溶液是中性,错误。
D、食醋是酸性,错误。
故选:B。
6. “操作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用NaOH溶液清洗手上的油污B. 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再加热
C. 熄灭酒精灯时用嘴吹灭D. 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清洗手上的油污,故错误;
B、CO还原Fe2O3时先通CO再加热,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发生爆炸,故正确;
C、熄灭酒精灯时应用灯帽盖灭,禁止用嘴吹灭,以防引起火灾,故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因为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飞溅,故错误。
故选:B。
7. 下列说法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
B. 食用甲醛水溶液浸泡的水产品,危害身体健康
C. 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能催化生物体内所有反应
D. 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
【答案】C
【解析】
【详解】A、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的作用,不合题意;
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水产品,不合题意;
C、酶是一种蛋白质,是生物催化剂,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并不能催化生物体内所有反应,符合题意;
D、长期吸烟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疾病,不合题意。
故选:C。
8. 下列反应中,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 CuO+H2SO4=CuSO4+H2OB. HCl+AgNO3=AgCl↓+HNO3
C. Ba(OH)2+H2SO4=BaSO4↓+2H2OD. CaCO3+2HCl=CaCl2+H2O+CO2↑
【答案】C
【解析】
【分析】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详解】A、氧化铜不是碱,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B、硝酸银不是碱,盐酸和硝酸银发生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钡是碱,稀硫酸是酸,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是中和反应; 符合题意;
D、碳酸钙不是碱,和盐酸发生的反应不是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3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 K+、、Na+、H+B. 、K+、C1-、
C. Na+、Ba2+、Fe3+、D. Na+、Mg2+、Al3+、C1-
【答案】B
【解析】
【详解】A、pH=13的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不共存,A错误。
B、各种离子不能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可以共存,B正确。
C、铁离子溶液中黄色,C错误。
D、pH=13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离子,和镁离子不共存,D错误。
故选:B。
10.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2CO3溶液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11.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 FeCl3、KOH、NaCl、Ba(NO3)2B. Na2CO3、BaCl2、NaNO3、稀HCl
C. Na2SO4、Ba(OH)2、NaOH、稀HNO3D. BaCl2、NaOH、MgSO4、H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KOH溶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NO3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C、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Na2SO4、Ba(OH)2反应能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SO4与BaCl2、NaOH反应能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B。
12. 有一包不纯的样品,可能混有、KCl、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气体4.4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样品中--定含有B. 样品中-定不含KC1
C. 盐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D. 该样品组成有两种可能
【答案】AC
【解析】
【详解】设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纯碳酸钠的质量为x,需要氯化氢的质量为y
Na2CO3+2HCl =2NaCl+H2O+CO2↑
106 73 44
x y 4.4g
==
x=10.6g,y=7.3g
由于碳酸钠样品不纯,故一定含有其他物质,根据平均值法,其中混有的物质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钠强,另一种产生二氧化碳的能力比碳酸钠弱,碳酸钠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100%=56.6%,碳酸镁中碳酸根的质量分数为×100%-71.4%,碳酸钾中碳酸根的质量分数为×100%=43.5%,可能混有的杂质中只有碳酸镁的质量分数比碳酸钠中碳酸根的质量分数大,故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镁,可能含有碳酸钾或氯化钾,故A正确,B错误;该样品的可能组合为、、KCl、或者、、KCl或者、、,故有三种可能组合,故D错误;100g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7.3%,故C正确。故选AC。
二、填空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13.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硝酸钾、B纯碱、C硫酸、D盐酸、E熟石灰、F石灰石这六种物质中,请用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
(2)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____;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___________;
(4)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_____;
(5)可用作补钙剂的是___________;
(6)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_。
【答案】13. HCl
14. H2SO4 15. Na2CO3
16. KNO3 17. CaCO3
18. Ca(OH)2
【解析】
【小问1详解】
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化学式为HCl;
【小问2详解】
铅蓄电池中含有的酸是硫酸,化学式为H2SO4;
【小问3详解】
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纯碱,化学式为Na2CO3;
【小问4详解】
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硝酸钾,化学式为KNO3;
【小问5详解】
可用作补钙剂的是石灰石,化学式为CaCO3;
【小问6详解】
能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
14. 妈妈为小志的十六岁生日聚会准备了很多物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请回答:
(1)奶油蛋糕的配料表如图,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任写两种)。
(2)生日礼物:一套涤纶材料的运动服。涤纶属于___________(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复合材料
(3)聚会上一些物品包装塑料袋上有如图的标志,这类标志表示该塑料弃物应该放入________(选填“可回收”或“不可回收”)垃圾箱内。已知:“PVC”为聚氯乙烯代号,“PE”为聚乙烯代号,其中制成薄膜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_________(填代号)。
【答案】14. 油脂、蛋白质(或糖类)
15. c 16. ①. 可回收 ②. PE
【解析】
【小问1详解】
大豆中富含油脂,牛奶、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面粉、蔗糖中富含糖类,故奶油蛋糕中富含糖类、油脂和蛋白质;
【小问2详解】
涤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选c;
【小问3详解】
如图的标志表示可循环利用,故该塑料弃物应该放入可回收垃圾箱内;聚氯乙烯都人体有害,聚乙烯对人体无害,故制成薄膜可用于包装食品的是PE。
1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______℃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2)t3℃,将35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
(3)t1℃,将乙溶液的状态由M点变为N点,方法是______。
(4)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答案】(1)t1 (2)3:5
(3)加溶剂 (4)乙>甲>丙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像可知: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小问2详解】
t3℃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则50g的水中最多可以溶解30g的甲固体,故将35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0:50=3:5。
【小问3详解】
t1℃,M点的乙溶液为恰好饱和,N点为同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故方法不能是改变温度,故为:增加溶剂。
【小问4详解】
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2℃时,甲和乙仍然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比较溶质质量分数时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乙>甲,丙变为不饱和溶液,但是丙在温度的变化过程中,溶质和溶剂均不变,故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故乙>甲>丙。
16. “粗盐提纯”是指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和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根据如图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说出该玻璃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_________。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目的_________。
(3)以上方案最终得到的氯化钠不纯,请你完善实验流程并说明原因_________。
【答案】(1)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2)完全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3)在加入适量稀盐酸之前过滤进行过滤,将反应生成的沉淀和泥沙除去,这样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解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在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
【小问2详解】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故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完全除去氯化钙和过量的氯化钡;
【小问3详解】
以上方案最终得到的氯化钠不纯的原因是没有进行过滤,生成的沉淀和泥沙没有除去,故应该在加入适量稀盐酸之前过滤进行过滤,将反应生成的沉淀和泥沙除去,这样可以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上述四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试管,观察,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的是_____。
(2)在装有另外三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采用什么方法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17. 磷矿粉
18. NH4HCO3
19. K2SO4+BaCl2=BaSO4↓+2KCl或NH4Cl+NaOHNaCl+H2O+NH3↑
【解析】
【小问1详解】
磷矿粉是灰色或褐色,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都是白色,故从外观上即可与其他化肥区别的是磷矿粉;
【小问2详解】
碳酸氢铵可以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铵和硫酸钾都不和稀盐酸不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NH4HCO3;
【小问3详解】
若要想继续区别出另外两种化肥,可选用氯化钡,氯化钡和硫酸钾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2SO4+BaCl2=BaSO4↓+2KCl,或者选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加热会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l+NaOHNaCl+H2O+NH3↑。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8. 小明在实验室验证盐酸化学性质时,将碳酸钠溶液倒入装有稀盐酸的烧杯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为了解两种物质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小明对反应后溶液溶质组成了两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
猜想1:溶质为NaCl和Na2CO3
猜想2:溶质为NaCl和HCl
猜想3:溶质为__________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你提出猜想3的理由:__________
(3)小明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方案,用两种方法验证了猜想2成立.按要求填写下表.
(4)反思与评价:
你认为方法二是否正确__________,说出理由:__________.
【答案】(1)NaCl
(2)碳酸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
(3) ①. 锌粒 ②. 有气泡产生 ③. 有白色沉淀生成
(4) ①. 不正确 ②. 氯化钠也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所以不能证明是否含有盐酸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以及可能两者中的某一种有剩余分析可知,第三种猜想应该是两者恰好反应,溶质只有氯化钠的情况。
【小问2详解】
提出猜想3的理由是:有可能碳酸钠和盐酸两者恰好反应,溶液中会只含有氯化钠一种溶质。
【小问3详解】
依据碳酸钠和盐酸反应时氯化钠一定存在,所以可采用鉴定盐酸是否存在的方法进行鉴定;
方法一:取氢前的金属锌等,如果能够生成气体(氢气)则溶液中存在盐酸;
方法二:由于溶液中含有氯离子时会与硝酸银中的银离子结合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小问4详解】
方法二不正确,这是由于氯化钠或盐酸均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的白色沉淀,所以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并不能证明盐酸一定存在。
19. 【实验一】小组同学利用温度传感器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时间与温度曲线如图1所示:
(1)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___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二】有同学提出还可利用pH的变化判断酸碱是否发生了反应,图2所示是小组同学利用pH传感器探究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的pH变化曲线。
(3)图中能说明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_____(填“A”、“B”、或“C”)。
(4)C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答案】19. 放热 20. 反应结束后,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
21. B 22. H+和Na+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溶液的温度随反应的进行,温度逐渐升高,则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
【小问2详解】
400秒后,曲线开始呈下降趋势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已经反应完,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故原因是反应结束,温度逐渐恢复到室温;
【小问3详解】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B点溶液是氢氧化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pH等于7;
【小问4详解】
C点pH小于7,说明加入的酸过量,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和盐酸,因此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H+和Na+。
20. 现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溶液,为检验其是否变质并确定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
【提出问题】待测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作出猜想】
(1)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___________。
【设计方案】
(2)实验方案(一):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一正确。
请你判断该方案是否合理,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二):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请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小刘同学提出异议,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方案(三):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___________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
【实验结论】该溶液为部分变质NaOH溶液。
【反思交流】CO2与NaOH溶液反应没有明显现象,除了选用试剂验证产物碳酸钠的存在能证明两者发生反应外,是否有其他办法证明两者反应呢?
(3)有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实验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_______。
A. B.
C. D.
【答案】20. NaOH和Na2CO3
21. ①. 不合理 ②. NaOH和Na2CO3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③.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④. 加入足量的Ca(OH)2引入了OH-,对原有NaOH的检验会产生干扰(或反应生成了NaOH且Ca(OH)2有剩余) ⑤.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溶液变红 22. B
【解析】
【小问1详解】
可能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猜想一:NaOH,猜想二:Na2CO3,猜想三可以是NaOH和Na2CO3;
【小问2详解】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说明该待测溶液没有变质,猜想一正确,该方案不合理,理由是NaOH和Na2CO3都能使酚酞变红;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发生的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小刘同学提出异议,原因是加入足量的Ca(OH)2引入了OH-,对原有NaOH的检验会产生干扰,氢氧化钙也会使酚酞溶液变红;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加入无色酚酞,若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生成,然后溶液变红的现象,则说明猜想三正确;
【小问3详解】
A、鸡蛋进入瓶内,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
B、二氧化碳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导致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不足以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C、C中气球变大,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瓶内的压强减小;
D、D中塑料瓶变瘪是由于NaOH与CO2反应使装置内的气压减小产生的现象,故选:B。
四、计算题(本题共1个小题,共7分)
21. 现有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195.2g,向其中加入铁粉,反应的先后顺序为:2FeCl3+Fe═3FeCl2CuCl2+Fe═FeCl2+Cu.加入铁粉质量与反应就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1)m(剩余固体)>6.4g时,剩余固体成分是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此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原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FeCl3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
(3)求当加入11.2g铁粉时,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Cu和Fe;Fe+2HCl=FeCl2+H2↑;(2)32.5;(3)25.4%(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分析图像可知:0~5.6段是铁与氯化铁反应,5.6~11.2段是铁与氯化铜反应,11.2~16.8段的质量=6.4~12段的质量,说明该段是铁粉剩余。
(1)m(剩余固体)>6.4g时,2FeCl3+Fe=3FeCl2进行完,反应 CuCl2+Fe=FeCl2+Cu正在进行,剩余固体的成分是Cu和Fe;此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设FeCl3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y,
解得x=32.5g,y=38.1g;
(3)设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的质量为z,生成铜的质量为m,
解得z=12.7g,m=6.4g,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过量碳酸钙、过滤
B
K2CO3溶液
KCl
加适量稀盐酸
C
CaO
CaCO3
加水,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法一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方法二
取少量反应后溶液,加入硝酸银溶液
_____________
猜想2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时间为60分钟,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为100分, 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