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20道题;满分70分;道德与法治和历史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需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2.考生须在答题卡上作答。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上、试卷上答题无效。如需要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非选择题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迎着金秋九月的鼓点,我们踏入了初中,迎来了崭新的生命旅途。这个新旅途( )
    A. 是每一个人生命的真正开端B. 我们要心无旁骛,只管学习
    C. 对我们的成长有独特的价值D. 将彻底改变我们不完美的形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学时代。
    C:我们踏入了初中,迎来了崭新的生命旅途。这个新旅途对大家的成长有独特的价值,我们要调整自己,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生活,故C说法正确;
    A:初中生活不是每一个人生命的真正开端,故A说法错误;
    BD:“只管学习、彻底”说法太绝对,故B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2. 下侧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
    A. 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B. 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很多
    C. 聪明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D. 认识自己可以让我们无所不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
    A:漫画中的话说明了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启示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故A说法正确;
    B:说法正确,但题文中未体现,故B说法错误;
    CD:“聪明人都能、无所不能”说法太绝对,故C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3. 有人说:学习如同一杯浓浓的咖啡,品尝一口,满是苦涩,但细细回味时,苦中带甜,涩中有香。这句话启迪我们( )
    A. 学习中没有任何乐趣B. 学习会影响心情
    C. 学习的痛苦大于快乐D. 学习中有苦也有乐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享受学习。
    D:根据所学,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据此,题文内容说明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学习中有苦有乐,故D说法正确;
    A:学习中有快乐,故A说法错误;
    B:说法正确但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故B说法错误;
    C: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不能说痛苦大于快乐,故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4. “友谊犹如一件陶器,诞生很难,打碎却很容易。”这句话启示我们对待友谊应做到( )
    A. 呵护友谊,用心关怀B. 加深理解,杜绝分歧
    C. 珍惜友情,消除差异D. 彼此信任,事事忍让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呵护友谊的认识和理解。
    A:材料中的话告诉我们要呵护友谊,用心关怀对方,故A说法正确;
    B:分歧总会存在,不可能消除,故B说法错误;
    C:朋友之间的差异不能消除,故C说法错误;
    D:交友讲究原则,不能处处忍让,故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5. 转入新学校后,小童得到新同学们的诸多关照,但他却对此毫不在意,觉得他们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久而久之,同学们渐渐疏远了他。这启示我们( )
    A. 中学不存在真正的友谊B.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C.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D.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友谊的特质。
    D:题干中提到了小童得到新同学们的诸多关照,但是自己却对此毫不在意,导致别人疏远他,这件事告诉我们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故D说法正确;
    A:中学存在真正的友谊,故A说法错误;
    BC:说法正确但题干没有体现,故B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6. 刘某利用网络骗取网友数十万元,后来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这警示我们( )
    A. 网络世界中,任何人都不可信B. 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不应该上网
    C. 网上交往不必承担任何责任D. 网上交往要遵守法律、法规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性利用网络。
    D: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我们上网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D说法正确;
    ABC:“任何人、不应该、任何责任”说法太绝对,ABC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7. 下面漫画反映出网络交往的特点是( )
    A. 虚拟B. 平等C. 自主D. 公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交往的特点。
    A: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A说法正确;
    BC:也是网络交往的特点,但题文中未体现,BC不符合题意;
    D:公平不是网络交往的特点,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 道法课上,同学们开展了以“欣赏自己”为主题的交流活动,下面是部分同学的发言,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欣赏自己的人会变得骄傲自大
    B. 只欣赏自己就行,不必欣赏他人
    C. 欣赏自己的优点就是要做到目中无人
    D. 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应善于向他人学习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欣赏自己。
    BCD:依据教材知识,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还能为他人喝彩,D说法正确;BC错误;
    A:欣赏自己的不会变得骄傲自大,A错误;
    故本题选D。
    9. 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
    ③升入初中,我已经是大人了,一切都要自己做主
    ④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为以后的人生奠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学阶段的相关知识。
    ①②④:依据教材知识,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我们要珍惜这个新起点,体验初中生活的快乐。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为以后的人生奠基,故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升入初中,我们还是未成年人,还需要老师和父母的帮助,不是一切都要自己做主,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0. 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少年时面对日军轰炸,立志要造军舰抵御外国侵略,捍卫祖国的蓝天,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我国核潜艇事业。黄旭华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 )
    ①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②少年梦想努力奋斗后就能实现
    ③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④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少年有梦。
    ①③④:题干中,黄旭华的人生经历启示我们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①③④说法符合题意;
    ②:“就能”说法过于绝对,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1. 2023年9月21日,于洪区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红色研学活动,他们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回忆那段屈辱的历史,敬畏先烈们的英勇奋战,立志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这说明( )
    ①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
    ③我们所看,所听都可以是学习
    ④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代替课本知识的学习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学习。
    ①②③:于洪区某校组织同学们开展红色研学活动,说明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可以从一切经历中学习,我们所看,所听都可以是学习,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参加社会实践不能代替课本知识的学习,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2. 牙牙学语的婴儿,蹒跚学步的幼儿,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少年,工作之余坚持给自己充电的青年人,每日读书看报的中年人,练习使用微信的老年人⋯⋯这些使我们感受到( )
    ①学习没有终点 ②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
    ③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 ④学习是谋生的唯一手段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学习。
    ①②③:从婴儿、幼儿、少年、青年人、中年人到老年人都在学习,告诉我们学习没有终点,学习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终生都需要学习,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唯一手段”说法太绝对,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3. 法国哲学家卢梭说过:“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可以( )
    ①促进自身发展 ②发扬优点,掩盖缺点
    ③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④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
    ①③④:依据教材内容,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身发展,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他人,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改正缺点,完善自己,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14. 为了使同学们正确认识网上交往的利弊,班长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正方观点:网上交往利大于弊。反方观点:网上交往弊大于利。下列属于正方观点的是( )
    ①网上交往有利于拓展交往圈
    ②网上交往难以触摸生活真实
    ③网上交往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④网上交往关闭与他人沟通的心灵之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网络交往的积极作用。
    ①③:网络交往超越时空限制,开辟了人际交往的新通道,让我们有更多机会结交新的伙伴,拓展人际交往圈,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④:是网络交往的消极影响,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5. 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学习。这是因为( )
    ①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 ②学习好以后一定能找到好工作
    ③多读书可以涵养我们的精神 ④学习能使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习的意义。
    ①③④: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学习,是因为学习能激发我们前进的动力,多读书可以涵养我们的精神,学习能使我们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一定”说法太绝对,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6. 以下是七年一班同学们生活中的三个镜头,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了友谊具有什么力量?
    (2)从小德和小治的交谈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3)你觉得小亮的正确做法是什么?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16. 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朋友让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温暖。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17. 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谊,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的成就,就不会沉溺于失利的痛苦。在竞争中自我反省和激励,我们会收获更多。
    18. 小亮应该拒绝。友谊不能没有原则。友谊需要信任和忠诚,但“讲义气”、“够朋友”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为朋友做任何事。当朋友误人歧途,不予规劝甚至推波助澜,反而会伤害朋友,伤害友谊。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友谊的力量、竞争和友谊的关系、友谊需要坚持原则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友谊的力量的有关知识,从作用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梦和小依成为朋友后,变得开朗了,也喜欢上了运动→可链接友谊的力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竞争和友谊的关系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德和小治是好朋友,两个人都是校羽毛球队的主力,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可链接竞争和友谊的关系;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第一小问:
    本题考查友谊需要坚持原则。依据题文描述,小亮应该拒绝。
    第二小问: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友谊需要坚持原则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道法考场上,小明希望成绩优异的小亮能把考试答案偷偷的传给他→可链接友谊需要坚持原则;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7. 以下是七年级学生小宇的交友片段,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片段一 步入初中,内向的小宇对新的环境和同学感到十分陌生。他在日记中写到:在班里,我一个朋友也没有,每当看到其他同学在一起说说笑笑,自己却无人理睬时,我的内心感到十分孤独,怎样才能建立友谊呢?
    (1)请你结合所学知识为小宇出谋划策?
    片段二 在同学们的建议下,小宇很快和小超成为了好朋友。一天,小超发现小宇眉头紧锁,心想肯定是出什么事儿了。放学后,小超找小宇谈心,但小宇表示不想说话,小超不再追问,而是暂时与小宇保持了距离。周末,小超约小宇打球,小宇在途中向小超说出了心里的“疙瘩”,一番倾诉后,两人开心地奔赴球场。
    (2)小超的做法对我们呵护友谊有哪些启示?
    片段三 小宇在网上聊天时认识了一位网友,他常常和网友讲述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小宇对网友越来越好奇,正巧对方发出邀请,想在周末和他见面。要不要和网友见面呢?小宇很困惑。
    (3)你觉得小宇应该怎么做?请运用所学知识写出一点理由。
    【答案】17. 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建立友谊,需要持续的行动。
    18. 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关怀对方,体会朋友的需要,以行动向朋友表示关心和支持;呵护友谊,需要尊重对方,要给朋友一些空间,把握好彼此的界限和分寸;等等。
    19. 需要考虑对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虚拟世界的交往,带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们要有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将网上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在网上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遵守法律、道德;等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网络交往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建立友谊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步入初中,内向的小宇感到十分孤独→可链接建立友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呵护友谊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小超发现小宇有心事,但小宇不想说话,小超不再追问,后来小超约小宇打球,小宇在途中向小超说出了心里的“疙瘩”→可链接呵护友谊;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第一小问:
    本题考查网络交往。依据题文描述,小宇应该拒绝。
    第二小问: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网络交往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网友约小宇周末见面→可链接网络交往;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8. 班级“心灵信箱”最近收到了两位同学的来信,请结合所学知识解决他们的困惑。
    (1)“阳光男孩”的信件内容反映出他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认识自己?
    (2)对于同桌和老师的评价,“阳光男孩”应该怎样正确对待?(写出一点即可)
    (3)“卡卡西”应该怎样学会接纳自己?(写出一点即可)
    (4)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为“卡卡西”如何做更好的自己提出一点建议?
    【答案】18. 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19.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20. 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21. 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 认识自己的途径、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接纳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认识自己的途径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我是个阳光帅气的男孩,性格开朗→自我评价;
    关键词②:老师说我是认真负责的班干部→他人评价。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老师说我是认真负责的班干部,同桌说我人品挺好等→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是中学生,需要运用接纳自己的有关知识,从结论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身材矮小,擅长运动,心里一直很自卑→接纳自己全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做更好的自己,可以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19. 2023年9月29日,中国女子铅球名将巩立姣,以19米58的成绩夺得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实现了亚运三连冠,此前她曾获得奥运会、世锦赛等多项比赛冠军。
    ◆杭州亚运会后,巩立姣将继续备战2024年巴黎奥运会。她说,“冠军从来不是自己的终点,不断地突破自己才是。”“即使有一百个理由去放弃,但只要有一个理由存在,我就可以坚持,那就是我的终极梦想——21米。”“我特别想挑战这个极限,它让我每天训练都有很强的动力与能量。”
    (1)材料反映出梦想有什么力量?
    ◆从2009年的20.35米,到东京奥运会夺冠的20.58米,这23厘米,巩立姣用了11年时间。漫长、枯燥、艰辛的过程,巩立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都在向自己发起挑战。实现“21米”终极目标的道路上充满了未知和挑战,但她说“成功没有秘诀,只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2)巩立姣的事迹对青少年实现梦想有哪些启示?
    (3)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搜集到有关巩立姣事迹的材料?
    【答案】19.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命更有色彩。有梦想,就有希望。②有梦想,人类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0.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②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③努力,需要立志。努力,需要坚持。④努力也要有方法。
    21. 去图书馆查找;查找报刊、杂志;网络搜集;询问他人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梦想的力量、实现梦想的途径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梦想的力量的有关知识,从作用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铅球名将巩立姣的终极梦想,挑战21米→可链接梦想的力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实现梦想的途径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巩立姣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挑战“21米”终极目标→可链接实现梦想的途径;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搜集有关巩立姣事迹的材料。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0. 某校七年一班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一次关于“转变学习方式”的主题班会,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班会前,班长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们在学习中存在什么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班会上设置了学习经验交流环节,成绩优异的小艳和小美作了分享。
    小艳: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把学习看成是不断发现自身潜能,不断超越自我的快乐之旅,即使是不太喜欢的科目,我也会努力找到兴趣点,坚持学习。
    小美:课堂45分钟时间我抓得很紧,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是精华,抓住了精华,学习就容易多了。回家后我也会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内容和时间。
    (2)根据两位同学的分享,请你总结中学生应该怎样学会学习?
    (3)现阶段,你在学习上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为此你将有哪些具体的行动?
    【答案】20. 部分学生缺乏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1. 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达成目标。
    22. 我在学习上不够刻苦。我打算端正学习态度,勤奋刻苦学习,及时完成作业等。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学会学习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小问1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学会学习的有关知识,从体现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65%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20%的学生认为只有埋头苦学、早起晚睡才能取得好成绩→可链接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②:10%的学生有过抄袭作业的现象;35%的学生必须在老师、家长的监督下学习→可链接缺乏自觉、主动的学习态度;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2详解】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有关知识,从做法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努力找到兴趣点,坚持学习→可链接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②:抓紧课堂45分钟时间,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可链接科学的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学习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及具体的行动。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镜头一 七年级学生小依是个开朗的女孩,小梦有些内向,和小依成为朋友后,小梦也渐渐变得开朗了很多;小依本来不爱运动,但朋友小梦经常热情的邀请她去跳绳,渐渐地小依也喜欢上了运动。
    镜头二 小德和小治是好朋友,两个人都是校羽毛球队的主力。
    小德说:小治,你的球技好,我很佩服,以后有机会,我找你切磋。
    小治说:小德,你的球技也很棒,稳健勇猛,我也要多向你讨教,我们一起练习提高吧。
    镜头三 道法考场上,小明一个劲儿的向小亮使眼色、打手势,希望成绩优异的小亮能把考试答案偷偷的传给他。
    我是个阳光帅气的男孩,性格开朗,善于交往,喜欢与同学一起打篮球;同桌说我人品挺好,但有时说话有点“冲”,做事太莽撞;老师说我是认真负责的班干部,但要多多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现在我很困惑,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我呢?
    --阳光男孩
    我身材矮小,擅长运动,但不擅交往。因为个子矮小,在同学们面前,我总是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心里一直很自卑。有时我希望自能够坦然面对,但经常以失败告终,我并不喜欢这样的我……我希望能寻找到好办法,做更好的自己。
    --卡卡西
    65%的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10%的学生有过抄袭作业的现象;35%的学生必须在老师、家长的监督下学习;20%的学生认为只有埋头苦学、早起晚睡才能取得好成绩。

    相关试卷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2页。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共8页。

    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道德与法治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综合道德与法治试卷,共6页。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