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第1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第2页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寿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法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高铁货运业务的国家,1984年巴黎—里昂的TGV高铁邮政专列开通,均为夕发朝至,最高运行速度达270km/h,并与沿线公路系统相结合,实现了邮政包裹“门对门”的快速运输,促进了沿线高铁物流的飞速发展,图示意TGV高铁邮政专列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 TGV高铁邮政专列与公路运输相结合的主要目的是( )
    A. 分散市场风险B. 减少恶性竞争C. 带动沿线发展D. 扩大物流腹地
    2. TGV高铁邮政专列均为夕发朝至,这样可以( )
    A. 提高运输速度B. 减少邮件延误C. 协调高铁客运D. 减少噪声污染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高铁邮政专列用于运输邮政包裹,市场风险小,且与公路运输相结合,对于分散市场风险作用不大,A错误;法国货运高铁主要运输大宗、长距离、相同运输方向的包裹,公路派送小件、短距离、多方向的邮政包惠,相互不存在恶性竞争,但两者相结合有利于扩大物流腹地,B错误,D正确;运输邮政包裹对沿线地区的资源开发、产业发展作用不大,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运输速度和噪声污染,与高铁的研发技术水平和运行特点有关,夕发朝至不能提高运输速度和减少噪声污染,AD错误;邮件派送的准时率与交通运输、邮政派送的工作体制和派送效率有关,夕发朝至不能减少邮件延误,B错误;高铁客运集中在白天,因此夜间运输邮件可以减少对高铁客运的影响,有利于协调高铁客运,C正确。故选C。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 【点睛】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考虑运输的时间、物品价值、重量、运输距离和价格等,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确定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人口老龄化是在人口年龄结构、社会经济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表为2020年长江上、中、下游经济带的人口老龄化因子探测结果。q值为驱动力指标,取值范围为[0~1],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长江经济带人口老龄化处在不断深化中。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与中、上游地区相比,影响长江下游地区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
    A. 劳动人口流入B. 劳动人口流出C. 出生率低D. 死亡率低
    4. “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主要反映该地区( )
    A. 环境优美B. 未富先老C. 自然增长快.D. 工资水平高
    5. 为缓解人口年龄结构失衡引发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长江经济带最应该( )
    A.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 推进地区教育资源公平
    C. 降低家庭教育开支负担D. 完善居民养老保障体系
    【答案】3. A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q值越大表明因子对人口老龄化的驱动力越强,从表中可知长江下游地区与中、上游地区相比,人均GDP的q值大,说明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吸引外来务工人员,使长江下游地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减轻。故A选项正确,BCD 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一般财政支出”对长江上游地区老龄化影响明显偏弱,说明长江中上游地区养老机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其老龄化反应了本区未富先老。故B 选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通过对上述题的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人口年龄结构失衡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人口流动而产生的,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未富先老是一种社会现象。"未富先老"通常被看作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点,一般指我国在经济不 够发达、人民生活不够富裕的条件下,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达到 7%, 提前步入老龄社会。即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进入。
    地质工作者在流经青藏高原东部的澜沧江某干流河段附近发现一处古河道(图-a),古河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为研究古河道的演化过程,工作者在达德沟口附近某处(海拔3244m)开挖人工剖面(图-b)。河流中沉积物的粒径大小受水动力制约,水动力减弱沉积物为黏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于( )
    A 古河道B. 澜沧江C. 达德沟D. 软流层
    7. 推断该剖面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 )
    A. 1~2次洪水B. 2~3次洪水
    C. 3~4次洪水D. 1~2次干旱
    8. 以下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河流改道②高地初步形成③弯曲河道形成④河湖相沉积交替出现
    A. ②③④①B. ①②④③C. ②④①③D. ③②④①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
    【6题详解】
    由于古河道上存在一处堆积物高地,主要由棱角状碎石及砂土构成,因此可以判断出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以及沙土磨圆度相对较差,说明其不是来源于河流,因为河流的沉积物磨圆度很好,AB错误。软流层为岩浆,软流层不是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D错误。由于达德沟海拔较高,所以达德沟的固体碎屑物可能会移动到古河道上进行堆积,因此堆积物高地中的碎石及砂土主要来源于达德沟,C正确,故选C。
    【7题详解】
    当出现洪水时,水量较大,流速较快,因此洪水会带来大量的砾石,砾石在地层沉积会产生河流相砾石,所以河流相砾石的数目能够代表洪水次数,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该剖面有2~3个河流相砾石层,因此该剖面形成过程中大致经历了2~3次洪水,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中古河道为弯曲的,因此可以判断出弯曲河道先形成,弯曲河道形成后导致高地初步的形成,由于高地的初步形成,河湖向沉积交替出现,并且最终河流发生改道,形成现如今的澜沧江干流,所以以下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③②④①,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堆积物是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通过快速侵蚀、搬运形成的产物,它包含着大量地质条件的形成、运动和堆积过程的信息。
    疏勒河位于河西走廊,发源于祁连山,疏勒河流域中游玉门市至下游瓜州县之间是东西长300km的狭长地带,分布着绿洲、戈壁、山地和荒地,覆盖有天然林草地和人工林草地。近年来,区域生态用水严重不足造成土壤盐碱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下表示意1980-2018年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植被年均生态需水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有林地是指密闭度大于20%的林地
    9.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不同植被生态需水量有明显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植被类型与面积②土壤性质③水热条件④河流水源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0. 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工植被覆盖占比最高的区域是( )
    A. 山前斜坡地带B. 绿洲边缘地带C. 荒漠过渡地带D. 绿洲中心区域
    11. 表中植被生长与水源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据此推测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和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植被耗水量大B. 夏季实际蒸发量大
    C. 秋季上游来水量少D. 冬季区域气候干旱
    【答案】9. B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疏勒河不同植被生态需水量产生差异,一方面是由于植被生长的状况不同,即植被类型及面积不同,另一方面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及导致的植被面积变化,影响疏勒河流域植被需水量变化。植被生态需水量由植物生长状况决定,与河流水源和土壤肥力无关。①③符合题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
    绿洲指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它多呈带状分布在河流或井、泉附近,以及有冰雪融水灌溉的山麓地带。绿洲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便利,往往是干旱地区农牧业发达的地方。因此绿洲区主要是人工植被(包括人工林草地、农田作物等),尤其是绿洲核心区域人工植被覆盖占比最高,B错误,D正确。绿洲分布在山麓冲积—洪积扇上,绿洲核心区域人工植被占比高于其所在的山麓冲积—洪积扇、荒漠向绿洲的过渡地带,A、C错误。故选D。
    【11题详解】
    植被生长与水源补给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结合材料可知,生态用水量等问题是当地土壤盐碱化的重要原因。春季气温回升,植被生长导致耗水量增加,加上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严重,A正确;夏季冰川融水量大,盐碱化比春季弱,B错误;秋冬季节气温下降,蒸发减弱,植被枯萎,耗水量降低,导致盐碱化减弱,CD错误。故选A。
    【点睛】生态需水量是针对河流、湖泊、沼泽、绿地、森林等而言,维持其正常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平衡和稳定所需要的水量。盐碱化产生的条件有地势低洼、排水不畅、蒸发旺盛,人类过度灌溉等因素。
    图为38°S大陆西部某地区等高线和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0℃等温线分布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地方时10时、16时气温分布状况,甲、乙两处为民宿小镇,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为10时等温线,东坡为阳坡B. a为16时等温线,西坡为阳坡
    C. b为10时等温线,东坡为阴坡D. b为16时等温线,西坡为阴坡
    13. 乙地民宿与甲地相比,冬季生意冷清,原因是( )
    ①日照不足,天气冷湿 ②干热河谷,树木凋零 ③地势险峻,滑坡多发 ④兽蛇出没,危及生命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12. D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该地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夏季10时,太阳位于东部天空,山谷西坡被阳光照射,气温高,等温线西坡高度大于东坡,a为10时等温线,甲(西坡)为阳坡;16时,太阳位于西方天空,山谷的东坡被阳光照射,等温线东坡高度大于西坡,b为16时等温线,乙(东坡)为阳坡,甲(西坡)为阴坡。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3题详解】
    根据位置可知,该地冬季受西风影响,乙坡为迎风坡,降水多,气候冷湿,光照时间短,①正确;该地植被主要为常绿硬叶林,冬天不会凋零,②错误;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加上降水多,滑坡多发,③正确;冬季蛇冬眠,少出没,④错误,故选A。
    【点睛】阴坡和阳坡判断方法:1.要注意纬度位置,阳坡:面向太阳的山坡;阴坡:背对太阳的山坡。北半球阳光主要从南方照向北方;所以南坡为阳坡;北方为阴坡。南半球相反。阳坡就是太阳照射的一面;通常动植物种类比阴坡要多。
    养殖网箱和养殖工船均是人类拓展海洋生产空间的重要设备。养殖网箱漂浮在海面上(左图),大部分用于近海养殖;养殖工船在船体内设置养殖仓,主要用于深远海养殖。我国建造的“国信1号”(右图)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与养殖网箱相比,养殖工船的优势体现在( )
    ①躲避台风能力更强②渔业生产成本更低③基本不受赤潮威胁④养殖用水更新更快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5. 我国在南海发展海洋养殖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主要影响是( )
    A. 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B. 缓解陆地空间的压力
    C. 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D. 促进海洋资源的开发
    【答案】14. B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养殖网箱漂浮在海面上,大部分用于近海养殖;而养殖工船在船体内设置养殖仓,主要用于深海养殖,因此对比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灵活性较好,躲避台风能力更强,主要位于深海地区养殖,因此基本不受赤潮威胁,①③正确;用船体在里面设置养殖仓,建设成本较高,水体更新速度较慢,排除②④。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南海发展海洋养殖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主要影响是在我国领海范围内进行体现和行使海洋权益,A正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陆地空间的压力,促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但是不是主要影响,排除BD;在南海进行海洋养殖并没有扩大专属经济区范围,排除C。故选A。
    【点睛】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它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海洋权益主要包括海洋政治权益、海洋经济权益、海上安全利益、海洋科学利益。海洋权益属于国家的主权范畴,其是国家领土向海洋延伸形成的权利,是国家在海洋上获得的属于领土主权性质的权利。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华达山脉地处伊比利亚半岛南部,最高峰海拔3479米,从山麓到山顶年平均降水量从500毫米增加至1000毫米,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的降水约75%为降雪。8~15世纪,当地先民在内华达山脉南坡开发多个古老的灌溉系统,在高山地区沿着等高线开挖集水沟拦截坡上春季的积雪融水,再通过高度风化的碎屑带下渗,以地下水形式向下运移,激活山腰部位的若干泉水,实现“春水夏用”。在夏季,关闭山坡溪流上的水闸,将河水导入明渠,为沿线农田、牧场提供水源。目前,该灌溉系统仍然在发挥其价值。下图示意内华达山脉南坡灌溉系统景观及位置。
    (1)说明沿等高线修筑集水沟的作用。
    (2)分析该灌溉系统采用渗流式引水的益处。
    (3)简述当地夏季需要将山坡溪流导入明渠引水灌溉的原因。
    【答案】(1)汇集集水沟以上的坡面径流,增加集水量;集水沟内蓄水,延长下渗时间,增加下渗量;增加下渗深度,可激活更多的泉水;减轻集水沟坡下的侵蚀,保持水土。
    (2)将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潜流,减缓运移速度,可将春季的积雪融水延滞到夏季;减少坡面的蒸发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地下水位,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地下潜流土壤侵蚀弱,有利于保持水土。
    (3)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水资源不足;夏季作物生长旺盛,需水量大。
    【解析】
    【分析】本题以内华达山脉南坡灌溉系统景观及位置示意图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关系、水循环、农业发展方向与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集水沟坡上有积雪区,沿等高线修筑该集水沟可以汇集坡上春季的积雪融水,增加积水量;集水沟内蓄水后,可以延长下渗时间,从而增加下渗量,增加下渗深度,还可以激活更多的泉水;集水沟拦截水量后,可减轻集水沟坡下碎屑带的侵蚀,保持水土。
    【小问2详解】
    该灌溉系统可以将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潜流,减缓水的运移速度,可将春季的积雪融水延滞到夏季;坡面径流通过下渗转为地下潜流,可以减少坡面的水分蒸发,提升地下水位,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且地下潜流对土壤侵蚀作用弱,有利于保持水土。
    【小问3详解】
    由图示信息可知,该地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部,紧挨地中海,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蒸发旺盛,地表水资源不足;夏季作物生长旺盛,需要大量的水源灌溉,关闭山坡溪流上的水闸后,将河水导入明渠,满足农作物的生长。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吴江区是苏州市的市辖区。明清时期,吴江县南部地区以其资源禀赋条件,逐步形成以湖荡蚕区、震泽丝业、盛泽绸业为中心的蚕桑丝织业市镇网络体系,以“日出万匹、衣被天下”闻名于世。现今蚕桑丝织业仍然是吴江区的重要产业,2021年吴江蚕桑种养与丝绸文化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材料二下图为清代吴江县市镇网络图。
    (1)分析水运对明清时期吴江县成为我国“丝绸之府”的促进作用。
    (2)与吴江县北部相比,阐述明清时期蚕桑丝织业对南部市镇体系特征的影响。
    【答案】(1)当地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内河航运便利,利于各市镇联系;联通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联系;距海港近,便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联系;扩大了丝绸的销售市场。
    (2)南部地区蚕桑丝织业发达,市镇多为专业市镇;市镇密度更大(或数量多);市镇等级体系更合理(或镇市分布均匀);市镇之间分工更明确,(合作)联系更密切(依存度更强);南部蚕桑丝织产品销往外地,服务范围更大;集(市)多,镇少。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吴江县纺织产业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片可知,当地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内河航运发达,交通便利,有利于加强区域内各市镇联系;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吴江县的水系联通了京杭大运河的水系,沟通了南北向交通,有利于加强南北联系;根据材料可知,吴江县地处苏州,该地区距海较近,故其距离海港较近,可以发展海河联运,便于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外联系、出口丝绸商品;通过四通八达的水上交通网络,有利于扩大当地的丝绸销售市场。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南部地区蚕桑丝织业发达,在纺织工业的带动下,该区域的市镇多为纺织专业市镇;在蚕桑丝织也的带动下,该区域人口数量多,经济相对发达,使得本区域内城镇数量多,市镇密度大;根据图片来看,本区域的市镇在空间分布上更加均匀,市镇等级体系结构更合理;在发达的蚕桑丝织业的带动下,市镇之间分工更明确,合作联系更密切,市镇之间依存度更紧密。根据材料可知,南部蚕桑丝织产品销往外地,扩大了市镇的服务范围;由于蚕桑丝织业的带动,使本区域市镇中规模较大的集市更多,规模较小的镇少。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广东大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
    材料二图左为“广东大峡谷景观照片”,图右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
    (1)简析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内力作用对该地地层形成的影响。
    (2)说明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塑造作用。
    【答案】(1)寒武一奥陶纪,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形成强烈褶皱和变质岩;志留纪,地壳抬升成陆,地层缺失;泥盆-石炭纪,地壳下沉,形成砂砾岩层;二叠纪,地壳继续下沉,形成石灰岩层。
    (2)水量大,流速快,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不断加深;溯源侵蚀使峡谷不断加长;侧蚀作用使谷底展宽;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广东大峡谷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内力作用、外力作用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寒武一奥陶纪形成褶皱,岩石类型为变质岩,说明此时期受到的内力作用为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志留纪地层缺失,主要是由于地壳抬升成陆,此时受到的内力作用为地壳抬升;泥盆-石纪形成了砂砾岩层等沉积岩,说明当时地壳下沉,地势变低受沉积作用;二叠纪形成石灰岩层,一般形成于浅海环境,说明这个时期地壳继续下沉,使海水淹没该区域。
    小问2详解】
    大布河位于广东,当地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且根据图片可知,该地区地表崎岖,地势落差大,河流流速快,使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不断加深;根据图片可知,河谷中多跌水、瀑布,说明该河谷溯源侵蚀作用较强,使峡谷不断加长;河流出山口后,由于海拔降低,地势趋缓,河流流速减慢,使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加强,侧蚀作用使谷底展宽;根据图片可知,河流两侧垂直裂隙发育,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等地貌。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摩尔曼斯克地处俄罗斯西北部(下图)。历史上,该地因特殊的战略位置成为城市;近现代,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建有北冰洋上著名的军商两用不冻港。俄罗斯科学院在摩尔曼斯克设立的科研分中心,在多个领域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近年来,随着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摩尔曼斯克港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科研力量的支持下,摩尔曼斯克打造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采、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2020年,摩尔曼斯克向中国供应首批石油。
    (1)分析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
    (2)分析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
    (3)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请对此作出解释。
    【答案】(1)摩尔曼斯克港是军商两用不冻港,战略地位重要,国家科研投入多;俄罗斯科学院科研分中心的设立,有助于当地科研实力的提升;摩尔曼斯克及其附近地区纬度高,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环境条件复杂、生物资源独特,为科研提供丰富的研究对象。
    (2)科研力量的注入,有助于促进资源深加工技术的进步,延长产业链,具有经济效益;有利于提供大量高收入就业岗位,具有社会效益;可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降低污染,具有生态效益。
    (3)港口为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后援物资保障;港口能够停泊满足油气资源开发要求的特种船只;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大量外运增加了港口的吞吐量,增加港口功能的多样性,促进港口的长效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摩尔曼斯克地区图为背景,涉及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与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原因主要从战略地位,科研院校以及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说,摩尔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并且其附近地区纬度高,所以环境条件复杂、生物资源独特,能够为科研提供丰富的研究对象。从科研院校的角度来说,俄罗斯科学院在摩尔曼斯克设立的科研分中心,在多个领域培养出大量专家学者,所以俄罗斯科学院科研分中心的设立,有助于当地科研实力的提升。从战略地位的角度来说,摩尔曼斯克建有北冰洋上著名的军商两用不冻港,战略地位重要,所以国家科研投入多,因此摩尔曼斯克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
    【小问2详解】
    科研力量的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的角度来分析。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科研力量的注入,有助于促进资源深加工技术的进步,延长产业链,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从生态效益的角度来说,科研力量的注入能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从而降低污染,能够带来生态效益。从社会效益的角度来说,科研力量注入为摩尔曼斯克产业集群有利于提供大量高收入就业岗位,能够带来社会效益。
    【小问3详解】
    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对油气资源开发的好处主要从港口提供物资与停泊特种船只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提供物资的角度来说,港口为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提供后援物资保障。从停泊特种船只的角度来说,港口能够停泊满足油气资源开发要求的特种船只。对摩尔曼斯克港建设的好处主要从吞吐量与功能性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吞吐量的角度来说,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大量外运增加了港口的吞吐量。从功能性的角度来说,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能够增加港口功能的多样性,促进了港口的长效发展,所以北冰洋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与摩尔曼斯克港的建设相得益彰。维度
    影响因子
    上游地区(q值)
    中游地区(q值)
    下游地区〈q值)
    人口因素
    自然增长率
    0.705
    0.566
    0.236
    经济基础
    人均GDP
    0.101
    0.044
    0.159
    一般财政支出
    0.043
    0.306
    0.27
    第三产业增加值
    0.233
    0.075
    0.08
    职工平均工资
    0.453
    0.27
    0.307
    社会保障
    医卫机构床位数
    0.284
    0.30
    0.231
    普通中学数
    0.205
    0.787
    0.219
    植被类型
    植被面积/万公顷
    年均生态需水量/亿立方米
    有林地
    0.031
    0.0065
    灌木林地
    2.153
    0.3660
    疏林地
    0.905
    0.1105
    其他林地
    0.228
    0.1750
    高覆盖草地
    1.733
    0.3845
    中覆盖草地
    1.320
    0.9930
    低覆盖草地
    49.553
    5.0695
    合计
    61.923
    6.9475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北大西洋涛动强时, 北大西洋涛动弱时, 苔原植被常绿是为了, 下列山地可能分布苔原植被的是, 与本次地震的构造原理相同的是, 诱发本次地震的地质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地理试题(二):

    这是一份山东省昌乐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预测地理试题(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昌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预测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