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版)第1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版)第2页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课后真题特训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学习效果检测(原卷版+解析版),共20页。
    沪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习效果检测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总分30分)1.(2021 四川绵阳)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凝固 C.升华 D.液化2.(2021 内蒙古鄂尔多斯)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3.(2021 广西河池)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4.(2021 山东德州)图所示情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5.(2021 辽宁锦州)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6.(2021 四川德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早春冰雪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B.用铁水浇铸成铁工件,是液化现象C.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7.(2021 江苏)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8.(2021 贵州)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B.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9.(2021 辽宁)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 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10.(2021 四川攀枝花)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雾的形成 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9分)11.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___________;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___________热量,熔化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12.(2021 广西梧州)小明特别喜欢喝梧州六堡茶,泡茶时,他向壶中倒入沸水,看到壶口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此过程要 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用沸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茶香,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现象越明显。13.(2021湖南长沙)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14.(2020 重庆市八年级月考)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________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若不小心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C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________。15.(2021 重庆市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东北严寒的冬季将一杯水高高抛起便可形成一幅奇妙的泼水成“雪”景象。泼水成“雪”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16.相信你经历过:①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得及时吃,就会用保鲜膜包起来或者放入冰箱冷藏起来,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②年终时节,会买来许多牛肉烘干,方便储藏,已备来时之需,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_________蒸发的(填“加快”或“减慢”)。17.(1)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流吸收热量而_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________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1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________,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19.在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三、简答题(3分)20.(2020·福建九年级期中)十一国庆期间,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21.(2021 山东枣庄)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王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王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______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讲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制______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王丽的猜想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22.(2021 辽宁锦州)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___________℃。(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___________。(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___________(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23.(2018 河北承德市八年级期末)小明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l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①在第6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____℃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C”或“D”);③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4)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 沪科版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习效果检测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总分30分)1.(2021 四川绵阳)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  )A.凝华 B.凝固 C.升华 D.液化【答案】B【解析】造雪机在工作时,将液态的水以小水滴的形式喷出形成“白雾”,这些小水滴由液态的“白雾”变成固态“白雪”的过程叫凝固,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2.(2021 内蒙古鄂尔多斯)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答案】D【解析】A.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人工雪”是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3.(2021 广西河池)夏天打开冰箱取冰棍时,冰箱里冒出大量“白气”,同时发现冰箱内壁附有“白霜”,取出的冰棍很快就化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冒出“白气”是汽化现象 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C.“白霜”是凝固形成的 D.冰棍是凝华形成的【答案】B【解析】A.冰棍冒出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冰棍化了是熔化现象,故B正确;C.“白霜”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C错误;D.冰棍是凝固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B。4.(2021 山东德州)图所示情景中,涉及的物态变化放热的是(  )A.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B.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答案】B【解析】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因为皮肤上的水蒸发吸热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夏天,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出“白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B符合题意;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逐渐消融,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C不符合题意;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5.(2021 辽宁锦州)周末下午烈日炎炎,小明从冰箱的冷藏室中取出一罐可乐,放在餐桌上,不一会儿这罐可乐“大汗淋漓”。下列现象与此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水烧开后壶嘴附近冒“白气”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答案】A【解析】夏天,从冰箱里取出一瓶矿泉水,一会儿瓶的外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A.水烧开时,壶嘴出现了“白气”,是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符合题意;B.衣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是樟脑球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故B不符合题意;C.阳光下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水蒸发形成了水蒸汽,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燃烧的蜡烛在“流泪”,是蜡烛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2021 四川德阳)下列关于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早春冰雪逐渐消融,是升华现象B.用铁水浇铸成铁工件,是液化现象C.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答案】C【解析】A.早春冰雪逐渐消融,冰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铁水浇筑成铁块,由液态变为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B错误;C.阳光下的湿衣服变干,是液态水变成气态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正确;D.冰箱冷冻室内壁上的霜的形成,是冰箱内的水蒸气凝华为冰晶的现象,故D错误。故选C。7.(2021 江苏)医生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将一把带的金属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口腔,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  )A.熔化 B.液化 C.凝固 D.凝华【答案】B【解析】如果直接把小镜子放入口腔中,口腔中的水蒸气会在冷的镜面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镜面上,使镜面变模糊。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8.(2021 贵州)下面四个有关生活实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A.晾晒在太阳光下的湿衣服不久会变干,是沸腾现象B.医务工作者戴的护目镜内侧产生水珠,是液化现象C.炒菜前滴入热锅的小水滴很快不见了,是升华现象D.北方寒冷的冬季玻璃窗上会产生冰花,是凝固现象【答案】B【解析】A.湿衣服晾干是水蒸发成了水蒸气,故A错误;B.护目镜内侧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故B正确;C.小水滴不见了是小水滴汽化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故C错误;D.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D错误。故选B。9.(2021 辽宁)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镇饮料的温度约为30°C B.水珠是水蒸气液化而成C.水珠形成需要吸收热量 D.水珠逐渐消失是升华现象【答案】B【解析】A.冰镇饮料的温度远低于30°C,约为5°C,故A错误;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冰镇饮料瓶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的外壁,故B正确;C.水珠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是放热过程,故C错误;D.水珠消失,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故选B。10.(2021 四川攀枝花)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  )①雾的形成 ②蜡烛滴“泪”③冻衣服晾干④露珠的形成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D【解析】①雾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②蜡烛滴“泪”,是熔化现象;③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④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一组是①④。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39分)11.将光滑细嫩的豆腐放入冰箱冰冻,豆腐里的水遇冷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冰,体积___________;再将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里的冰___________热量,熔化成水,就做成了“冻豆腐”。【答案】凝固 变大 吸收 【解析】[1]豆腐有很多水分,放入冰箱水会放热凝固成冰。[2]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水结冰质量不变,密度变小,则体积变大。[3]冰冻的豆腐从冰箱取出,豆腐中的冰晶要吸收热量而熔化成水,水流走后冻豆腐上会留下很多小孔。12.(2021 广西梧州)小明特别喜欢喝梧州六堡茶,泡茶时,他向壶中倒入沸水,看到壶口冒“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 形成的,此过程要 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用沸水能更快泡出茶色、茶香,这是因为温度越高,______现象越明显。【答案】液化 放热 【解析】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13.(2021湖南长沙)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象征了温度的变化,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温度计进行测量。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_______;在读数时,乙图中的______方法是正确的(选填“A”、“B”或“C”);请读出丙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温度计的单位是摄氏度)。           【答案】低 B 20【解析】[1] 如图甲是一个自制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把它从热水中取出,再放入冷水中,瓶里的液体体积收缩,可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缓慢变低。[2]温度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里面的液面相平,乙图中的B方法是正确的。[3]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20℃。14.(2020 重庆市八年级月考)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的________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若不小心被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C的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_________。【答案】压缩体积 100°C的水蒸气与100°C的水相比,多了一个液化放热的过程 【解析】[1]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石油气液化。[2]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手就会液化,液化放热,所以10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同质量的100°C的水烫伤严重。15.(2021 重庆市九年级开学考试)如图所示,在东北严寒的冬季将一杯水高高抛起便可形成一幅奇妙的泼水成“雪”景象。泼水成“雪”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此过程需要___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答案】凝固 放出 【解析】[1][2]泼水成“雪”过程中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雪”,发生的是凝固现象,此过程需要放出热量。16.相信你经历过:①刚买的新鲜蔬菜没得及时吃,就会用保鲜膜包起来或者放入冰箱冷藏起来,前者是通过__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后者是通过_________来减慢蒸发的。②年终时节,会买来许多牛肉烘干,方便储藏,已备来时之需,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_________蒸发的(填“加快”或“减慢”)。【答案】减小液体的表面积 降低液体温度 加快 【解析】[1]用保鲜膜把菜包起来,保鲜膜使水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减小,是通过减小液体的表面积来减慢蒸发的。[2]把菜放入冰箱冷藏起来,菜的温度降低,是通过降低液体温度来减慢蒸发的。[3]把牛肉烘干时,提高了牛肉的温度,这样是通过提高液体的温度来加快牛肉中水分的蒸发,防止变质。17.(1)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________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________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流吸收热量而________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2)日光灯管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________而形成的。钨是晶体,它的熔点为3410℃,则它的凝固点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410℃。【答案】升华 凝华 熔化 先升华后凝华 等于 【解析】(1)人工降雨是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会熔化为液态的水,形成降雨。(2)灯泡用久之后,玻璃泡内壁要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又凝华为固态的钨附着在灯泡的内壁上造成的。钨是晶体,凝固点与熔点相同,即它的凝固点为3410℃。18.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它是由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被湿布包起来了。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这是由于湿布中的水在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________,表示空气的湿度越大。【答案】小 汽化 大 【解析】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湿泡温度计周围的液体吸热汽化,使湿泡温度计周围的温度降低,因此湿泡温度计的示数较小。在一定的温度下,空气的湿度越大,水分子汽化带走的热量越多,温度改变越大,两个温度计示数的差别越大。19.在图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现象;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答案】液化 小水珠 升高 【解析】白气是小水珠,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液化,变成了液体。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水蒸气遇冷后液化成小水珠。水蒸气液化放热,故玻璃片的温度将升高。三、简答题(3分)20.(2020·福建九年级期中)十一国庆期间,小明家要来客人,妈妈叫小明提前从冰箱把肉拿出来。小明将肉取出发现表面有一层白粉,放在桌子上就去玩了,过了一会儿他经过桌边,发现肉上白粉不见了,有了许多水珠。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肉上白粉、水珠是怎么出现的?【答案】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凝华而成的;水珠是固态的冰晶熔化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液化而成的。【解析】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凝华而成的;水珠是固态的冰晶熔化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冻肉放热液化而成的。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21.(2021 山东枣庄)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王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王丽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时,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的温度和液体______都相同;(2)实验室已提供了用规格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酒精和水的甲、乙,丙、丁4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3)若一个同学正确选好两个样品后,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讲行对比研究。这个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没控制______相同。该同学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错误并进行了正确实验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王丽的猜想是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 乙、丙 温度 正确 【解析】(1)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与温度、与空气流速有关和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有关,已经控制了温度和空气流速,故还需要控制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相同。(2)有液体种类不同,故液体的体积需要相同,且体积大的蒸发明显,故选择乙丙两组样品。(3)将一个放在温暖的室内,另一个放在寒冷无风的室外,温度是变化的,故没有控制温度相同;酒精蒸发得快,故液体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故王丽是正确的。22.(2021 辽宁锦州)图甲是小明“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某时刻试管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 ___________℃。(2)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放到装有水的大烧杯中加热,主要目的是使碎冰块 ___________。(3)图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此可知冰是 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6min时,试管内的物质处于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4)小明又继续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 ___________(选填“试管”、“烧杯”或“试管和烧杯”)中的水发生了沸腾现象,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发生变化。【答案】-4 缓慢均匀熔化 晶体 固液共存态 烧杯 【解析】(1)温度计中指示温度的液柱表面未升到0℃,说明此时待测温度在0℃~-10℃之间。为-4℃。(2)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这种加热方法称为水浴法。这种加热方法的优点是:加热均匀、被加热物体温度升高较慢,便于准确测量冰块的温度变化。(3)通过图像发现,冰块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块是晶体。第6min时,冰块已经开始熔化,但还未完全熔化为水,此时为固液共存状态。(4)烧杯中的水能够沸腾。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当烧杯中的水沸腾时,试管中的水因为热传递的缘故温度也能够达到沸点,但这些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后,与烧杯中的水没有温度差,就不能再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了,所以不能够沸腾。23.(2018 河北承德市八年级期末)小明利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2)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l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到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①在第6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度应为_________℃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C”或“D”);③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4)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_______)【答案】B 68℃ 99℃ C 温度不变 【解析】(1)组装器材时,应该从下到上,故先固定B。(2)温度计示数如图乙,分度值为1℃,从下到上刻度变大,故是零上,故读数为68℃。(3)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变,故为99℃;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由于压强变小,气泡变大,故选C;水沸腾时温度不变。(4)描点连线,故如下图所示: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