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精编教学设计【全册】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识目标:了解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会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等现象,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2、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养成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习惯,树立物质是不断变化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
化学变化的特征。
通过实验探究过程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三、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并归纳出结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指出化学变化中经常伴有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等。展示实验用品:镁带、砂纸、酒精灯、火柴等,提出任务:通过实验探究这些物质发生变化时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注意力集中到即将进行的实验探究中。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旧知和展示实验用品,引导学生关注即将进行的实验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
(1)化学变化的特征
教师活动:讲解化学变化的特征,即有新物质生成。展示实验用品:镁带、砂纸、酒精灯、火柴等,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发生变化时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见解。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化学变化的特征,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思路。
(2)进行实验探究并得出结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强调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提出问题:通过实验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学生活动: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物质不断变化的科学观。
3、巩固练习:教师提供一系列练习题,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原因。例如:“请描述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化学变化的例子?”,“请解释为什么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等。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化学变化的特征和本质特征等知识要点。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5、布置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选择一个化学变化的例子进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同时要求学生思考该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并说明原因。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通过这样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将科学与生活相联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观察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日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下册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