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6.哪个传热快教学设计
展开1、知识与能力:
(1)知道不同物质传导热的能力不同,了解常见的导热性能好的材料和导热性能差的材料。
(2)能够根据实验结果比较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
(2)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温度、热量及其相互关系的关注和探究兴趣。
(2)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1)实验器材:铁片、铝片、塑料片、布片、热水、温度计等。
(2)多媒体课件:展示实验操作步骤和导热过程。
2、学生准备:
(1)分组收集有关物质导热性能的资料,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思考生活中哪些现象与物质的导热性能有关。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情境导入(略)。
2、新课学习:
(1)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物质传导热的性能是不同的。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理解导热性能好的物质传热快,导热性能差的物质传热慢。教师强调导热性能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如热水瓶内胆镀银等。学生通过学习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培养对自然现象的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2)比较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比较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学生使用铁片、铝片、塑料片、布片等材料进行实验,将相同温度的热水分别倒入不同材料的容器中,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记录实验结果。教师对学生的实验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差异,并引出传热速度的概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加深对不同物质导热性能的理解。
(3)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导热性能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如热水瓶内胆镀银是为了加快热量的传递,保持水温;而保温杯的外壳则采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减缓热量的散失,保持水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不同物质导热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学生通过了解不同物质导热性能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巩固拓展:学生分组进行课外拓展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物质导热性能的影响,如物质的厚度、温度差等。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拓展实验进行点评和总结,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
4、课堂总结
总结本课所学知识,预习下一课内容。
小学教科版 (2017)6.哪个传热快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6.哪个传热快教案及反思,共5页。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6.设计我们的小船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下册6.设计我们的小船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下册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6.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