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 第二单元 第三课时 税率【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第四课时 利率【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第二单元 综合与实践 生活与百分数【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1.圆柱 第一课时 圆柱的认识(1)【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第三单元 1.圆柱 第二课时 圆柱的认识(2)【教案】 教案 3 次下载
第二单元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第五课时 解决问题【教案】,共7页。
第5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教科书P12例5,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中第13~15题。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并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2.经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的过程,能选择购物方案,并能充分解释方案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丰富购物经验。教学重点理解不同销售方式的正确含义,能正确计算出优惠后的价格。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优方案。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起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师:现实生活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或提高销售量,经常搞一些促销活动。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促销方式?【学情预设】学生举例:①打折销售;②有奖销售;③返券或返现金促销……师:购物优惠的形式有很多种,哪种最实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唤起学生关于生活中的“促销”问题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觉形成“到底哪家的便宜”的问题意识。二、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优选购买方案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了解商场的一些促销方式,并理解其实际含义。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例5。(1)阅读理解题意。师:你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学生找到“A商场打五折销售”和“B商场按‘每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一件裙子“标价230元”。师:怎样理解“每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学情预设】预设1:商品价格超过100元,一共减50元。预设2:每满100元减50元,就是每个100元都减50元,不满100元的不减。师:你同意哪种说法?(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师:经过讨论,我们确定第二种理解是正确的。“每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就是在总价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元减去50元,不满100元的零头部分不优惠。 (2)独立解答。【学情预设】预设1:230×50%=115(元),230-50=180(元),115<180,选择A商场更省钱。预设2:230×50%=115(元),230-50×2=130(元),115<130,选择A商场更省钱。预设3:230×(1-50%)=115(元),50×2=100(元),100<115,选择A商场更省钱。(3)展示交流。师:你同意哪种方法?说说你的想法。【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种方法是错误的,每满100元减去50元,230元里面有2个100元,应该减2个50元。预设2:第二种是正确的,总价里有2个100元,所以从总价里减去2个50元。教学笔记预设3:第三种是正确的,这种方法是先计算A、B两个商场各优惠了多少元,再进行比较,因为A商场优惠的钱数比B商场多,所以选择A商场更省钱。师:要正确理解“每满100元减50元”的意思,才能正确解决问题。(板书正确过程)【设计意图】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积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寻求自己对知识和方法的理解,有效促进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4)回顾反思,规范解答。师:如果在B商场购买这条裙子,相当于打几折呢?【学情预设】130÷230≈56.5%,大约相当于打五七折。师小结:看起来每满100元减50元不如打五折实惠。如果总价能凑成整百多一点就相差不多了。2.思维提升。师:请大家想一想,“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哪种促销方式更实惠?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是一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相差不多?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促销方式的结果会相差很多呢?(课件出示习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情预设】预设1:当商品的总价等于整百元时,“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这两种促销方式结果是一样的。预设2:当商品的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点时,“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这两种促销方式结果相差不多。教学笔记【教学提示】这个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很重要,提示学生可以用具体的数据来分析,真正理解两种促销方式的数学含义。预设3:当商品的总价比整百元少一点点时,“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这两种促销方式结果相差很多。师小结: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每满100元减50元”只是对总价中的100元打五折,没有满100元的部分不享受这个折扣。【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每满100元减50元”这种促销方式的含义,通过纠正学生的错误解题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并解决问题。将“每满100元减50元”和打五折这两种促销方式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讨论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知识运用1.课件出示教科书P12“做一做”和P15“练习二”第14题。学生独立解答后展示交流。【学情预设】做一做:(1)A商场:120-40=80(元) B商场:120×60%=72(元)(2)80>72,选择B商场买更省钱。第14题:(1)A店:80×70%=56(元) B店:80-19=61(元) (2)56<61,在A店买更省钱。两店相差61-56=5(元)。2.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第13题。(1)学生独立完成。(2)在小组内交流分享,找出错例进行订正。【学情预设】这是一道“折上折”问题,学生在计算乙品牌打折后的价格时,可能会出现三种做法:260×60%=156(元);260×60%×95%=148.2(元);60%×95%=57%,260×57%=148.2(元)。让学生讨论,最后得出“折上折”就是先打六折,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打九五折;也可以将两个折扣相乘,得出现价是原价的57%,从而解决问题。师:折上折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打折问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自由发言)教学笔记【教学提示】为了巩固学生对“折上折”问题的理解,可以增加“先打八折,在此基础上再打九折,相当于打几折?”等练习。师小结:相同点都是求原价的几分之几;不同点是,折上折问题是第一次打折后再打折,解决折上折的问题时要乘两次折扣,第一次打折是以原价为单位“1”,第二次打折时又以第一次打折后的价格为单位“1”。3.完成教科书P15“练习二”第15题。【学情预设】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负增长”的含义,明确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已知比一个数少0.068%的数是1419.36万,求这个数是多少。学会综合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练习中引导学生探究“折上折”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更多的经验,培养学生合理购物的意识,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把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各种促销策略融入教科书,通过几个情境的展示以及几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会观察、分析,学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多种购买方式中进行比较选择,择优选取,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业设计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作业教学笔记。一、某品牌的衣服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每满200元减100元”的方式销售。妈妈要买一套标价440元的这种品牌的衣服。如果在A商场买,应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在B商场买,应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