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学案
展开课题
比和比例(1)
课型
复习课
设计说明
本节课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比和比例,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相关知识通过对比、类比的方式,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梳理,让学生明白有的知识是相通的。比如: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有的知识看似相同,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比如:比、比值、比例。因此,作为教师应做好引路人,帮学生理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够正确、迅速地求出比值和化简,掌握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
2.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与基本性质,能正确、熟练地解比例。
教学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5分钟)
提问:你们组有几位男同学?几位女同学?哪位同学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女同学的数量和本组人数的关系?
指名学生回答。
提问:你能再说一个比和先前的比组成比例吗?
教师由此提出本节复习内容,并板书课题。
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准备进入复习。
1.1g的糖放入100g水中,糖和糖水的比是(1∶101)。
2.如果6m=5n,则m∶n=(5∶6)。
3.解比例。
5.如果3∶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10)。
6.先化简比,再求比值。
0.56∶0.28
=56∶28
=2∶1
=2
7.一个长方形花圃,周长是400m,长和宽的比是3∶2,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长:400÷2×=120(m)
宽:400÷2×=80(m)
120×80=9600(m2)
答:这个花圃的面积是9600m2。
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
(24分钟)
1.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课件出示教材第84页第1题的表格。
(2)指名学生汇报,汇报时注意举例说明。
2.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1)提问: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呢?
(2)学生认真填写教材第84页第2题的表格,并在小组中议一议。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表示为:a∶b==a÷b(b≠0)
3.(1)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提问: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之间有什么联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这三者之间是有互通性的,我们只要记住一个就可以了。
(2)师: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化简比或求比值。
例1.化简下列各比,并求出比值。
3∶ 0.4∶0.15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师:求比值和化简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以表格形式帮学生梳理。
4.按比分配。
(1)提问:按比分配的意义和方法。
教师总结: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成几部分,叫做按比分配。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时,首先求出各部分数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分别求出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课件出示例题。
例2.一种农药是药液与水按1∶1200配制而成的,要配制这种农药6005g,需要药液多少克?
教师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后板演:
6005×=5(g)
答:需要药液5g。
1.(1)学生试填写表格。
(2)学生小组交流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并举例说明。
2.学生复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3.(1)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学生结合实例理解化简比的方法,比与比值的联系和区别。
4.(1)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2)学生思考并认真解题。
三、巩固练习。(6分钟)
完成教材第85页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订正。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5分钟)
1.说一说你本节课的收获。
2.布置作业。
学生谈本节课收获。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中的很多知识既有区别,又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练习,让学生透彻理解相关概念,并能熟练运用,防止学生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教师点评和总结:
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师生互动,整理复习,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师生互动,整理复习,巩固练习,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的运算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导入本节内容,师生互动,,巩固练习,总结收获,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