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06993/0-17050633363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06993/0-17050633363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206993/0-17050633363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基础练习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共9页。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遂宁不仅山清水秀、景色迷人,而且特产也非常丰富。以下特产制作的部分过程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障.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 玻璃管上套胶皮管 B. 试管的洗涤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滴加液体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 B.用干冰做制冷剂C.风力发电 D.天然气爆炸4.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A.可燃性 B.氧化性 C.挥发性 D.还原性5.下列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闻药品气味 B.塞橡胶塞C.称量固体质量 D.熄灭酒精灯6.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棉花纺线 B.高粱酿酒C.香水挥发 D.橙子榨汁7.2015年8月12日晚11时20分左右,天津港国际物流中心区域内瑞海公司所属危险品仓库发生的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据瑞海国际官网信息,该公司仓储含有氰化钠(NaCN),下列属于氰化钠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 B.有刺激气味 C.毒性 D.白色固体8.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是深圳中考考查的重要一项,熟练掌握化学实验操作方法,是保证实验安全和实验成功的重要基础,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溶解食盐 B. 熄灭酒精灯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 滴加液体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铁制炊具 B.氢气(密度小)用来填充气球 C.酒精作燃料 D.用铜作导线10.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自来水消毒 C.风力发电 D.太阳能取暖二、判断题11.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液,应该拿出实验室。( )12.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 )1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的体积应该超过试管容积的2/3。( )14.胶头滴管用后应立即清洗 ,而滴瓶上的滴管不用。( )15.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三、综合应用题16.探究课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的石蜡固体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 ,②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17.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它的氧化性超过高锰酸钾,是一种集氧化、吸水、凝聚、杀菌、灭藻于一身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 ;(2)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3)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 ;18.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 , ;酒精的用途是 ;(2)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平放入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2s后取出,可观察到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最先碳化,因此你对用酒精灯加热的建议是 。(3)实验中,不慎将酒精灯碰倒,酒精在桌面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 ;(4)给固体药品加热时,应先对试管 ,再集中在盛有固体药品的部位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 ,炸裂试管;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5)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______ (填字母)。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参考答案:1.D【详解】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制作红苕粉时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制作蓬溪姜糕时将成品切块包装,只是将其切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配制沱牌曲酒时发酵粮食,有酒精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2.D【详解】A、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的操作为:先把玻璃管用水沾湿,然后一手握玻璃管,一手稍用力拧橡胶管,就可以完成玻璃管和橡胶管连接,故选项操作正确;B、洗涤试管的方法为:先加入适量的水,振荡后把水倒掉,再注入水,振荡后把水再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故选项操作正确;C、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为:将导管的末端放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开手后在导管的末端形成一段水柱,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操作正确,故选项操作正确;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药品时,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也不能与试管的内壁接触,要悬于试管的上方,故选项操作错误。故选D。3.D【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异味,,该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干冰作制冷剂过程中,只是干冰的状态发生改变,利用干冰升华吸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错误;C、风力发电只是通过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物理变化,错误;D、天然气爆炸的过程中有新物物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D。4.C【分析】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详解】A、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故A不正确;B、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故B不正确; C、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故C正确; D、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故D不正确。故选C。【点睛】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的性质。5.A【详解】A、闻药品气味时,不能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应该用扇气入鼻法闻药品的气味,故A选项正确;B 、连接胶塞和试管时,要用手拿起试管,将胶塞旋进试管,图示操作容易将试管底部压碎,故B选项错误;C、用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一般要放在纸上称量,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要放在玻璃器皿里(如小烧杯)称量,要左般放物质,右盘放砝码,所以氯化钠要放在纸上称量,要放在左盘,故C选项错误;D、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防止将火焰压入灯内,引起灯内酒精燃烧,发生事故,故D选项错误;故选A。6.B【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详解】A、棉花纺线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高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香水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橙子榨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7.C【详解】A、挥发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B、气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C、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正确;D、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8.B【详解】A、量筒不可用作溶解食盐的容器,错误;B、应该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正确;C、图中所示操作中,存在两个气体出口,没有形成密封体系,该操作无法检查其气密性,错误;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垂直在试管口上方,错误。故选B。【点睛】9.C【详解】A、用铁制作炊具是利用铁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氢气用作填充气球是利用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酒精作燃料是利用酒精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用铜制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10.B【详解】A、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水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B、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风力发电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太阳能取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1.错误【详解】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液,应该放入指定容器,不能拿出实验室,错误。12.错误【详解】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志是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能成股流下,错误。13.错误【详解】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14.正确【详解】用过的胶头滴管要立即洗涤干净,防止污染试剂;但滴瓶上的滴管却不能用水冲洗,防止滴瓶中的药液被稀释。15.错误【详解】空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但是呼出气体不都是二氧化碳,还含有氮气、水蒸气等,错误。16.(1) A 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2)水蒸气(3) C AB 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燃烧【解析】(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所以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如果有水雾,说明白烟是水蒸气;如果没有水雾说明不是水蒸气;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C的正确性;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AB是不正确的。17. 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 +6 避免潮湿和受热【详解】(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具有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故填紫色光泽的微细结晶粉末;(2)高铁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1×2+x+(-2×4)=0,x=+6,故填+6;(3)高铁酸钾受热易分解为氧化铁、氧化钾和氧气,是一种集氧化、吸水、凝聚、杀菌、灭藻于一身的新型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所以保存高铁酸钾时应注意避免潮湿和受热,故填避免潮湿和受热。18.(1) 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用作燃料(2) C 使用外焰加热(3)用湿抹布盖灭(4) 预热 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 /三分之一(5)C【详解】(1)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经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则酒精的物理性质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2)酒精灯的外焰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最剧烈,则外焰处温度最高,实验中能观察到外焰C处的火柴梗最先碳化;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则用酒精灯加热时适合用外焰加热;(3)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则酒精着火时不能用水扑灭,简便的灭火措施为用湿抹布盖在燃着的酒精上,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效果;(4)用酒精灯给试管中固体加入时,为防止试管局部温度骤然升高,导致试管炸裂,需要先给试管预热,再集中对药品位置加热;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需要略向下倾斜;加热试管中液体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时飞溅,试管中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5)A、燃烧匙可以直接用酒精灯加热;B、试管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C、量筒不能用酒精灯加热;D、蒸发皿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故选C。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