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 (2019)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优质课件ppt
展开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1.了解地震波的基本特征,并能说明科学家如何利用地震波来研究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2.了解地球各圈层的主要特征。3.能从不同层面(宏观、微观)认识地球的自然环境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地面震动,是一种危害和影响巨大的自然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8月6日2时33分在山东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7.16度,东经116.34度。也有很多网友个人纷纷在网络上发表了与地震相关的视频。有的发表的是自己房间里面吊灯被地震的波动震的左右大幅度摇摆。有的发表临近的的居民感到非常的害怕,于是都从房子里面逃出来,在广场上避险。
思考:1.查阅资料了解震级、震源深度、震中等相关名词。2.地震发生时,吊灯为什么是左右摇摆?3.地震发生,我们如何避险?
地震的大小用震级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一般来说,5级经上的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常造成极大的破坏。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等破坏强弱的程度,用烈度表示。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震级、距震中远近、震源深度、建筑物坚固程度等都影响烈度。
地震波是震源释放的能量波。地面出现的各种破坏现象,都是地震波的冲击造成的。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 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纵波(P波):传播速度较快,在固体、液体中均能传播;横波(S波):传播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1. 地震发生时,街道上的行人与轮船上的游客感觉有什么不同。
街道上的行人先感觉上下颠簸,后感觉左右摇晃。轮船上的游客只感觉上下颠簸。
2. 山东地震发生时,很多人手机发出了警报,我们目前能预报地震了吗?
地震预警并不是地震预报,而是警报。它利用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且震动较弱,以及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原理,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向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区域发出避险警报,一般只有几秒至几十秒。距震中远近不同,时间会有所差异。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喜羊羊想“遁地”前往地球另一侧,假如它成功从家中钻入地下,始终保持直线前进穿越地心,请你结合下图,帮助它记录其沿线地球的内部特点。
思考:1. 喜羊羊发现,地球内部两个深度上下的物质成分和形态有明显不同,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深度及其存在的不连续界面。2.按照两个不连续界面,可以把地球自外向内划分为哪些圈层?请你分别写出各个圈层的物质形态特征。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增快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
平均厚度为17千米。大陆地壳比较厚,平均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最厚处可达70千米;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地壳由 90 多种化学元素组成。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8 种元素的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元素在地壳中分布不均衡。除了氧之外,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较大,密度相对较小,称为硅铝层;其下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密度比硅铝层大,称为硅镁层。硅镁层是连续的,其上的硅铝层在大洋底部非常罕见,即使有也非常薄。
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具有固态特征,主要由含铁、镁和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是由岩石组成的,合称岩石圈。
地核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即古登堡面所包围的球体。科学家推测,组成地核的物质,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不同,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横波不能在外核中传播,表明外核的物质在高压和高温下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它们相对于地壳的“流动”,可能是地球磁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地球内核呈固态。
思考:1. 喜羊羊发现,地球内部两个深度上下的物质成分和形态有明显不同,请你分别说出这两个深度及其存在的不连续界面。
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深度处,存在莫霍面;地下约2 900千米深度处,存在古登堡面。
思考:2.按照两个不连续界面,可以把地球自外向内划分为哪些圈层?请你分别写出各个圈层的物质形态特征。
地壳、地幔、地核。地壳由坚硬的固体岩石组成;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其中上地幔的顶部为坚硬的岩石,上部存在软流层,岩石部分熔融,能缓慢流动;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熔融状态的金属物质,内核是密度极大的固体金属球。
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可以分为地核、地幔、地壳、生物圈、水圈、大气圈六个圈层。读下图“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1.地球内部圈层包括( )A.地核、地幔、地壳B.大气圈、水圈、地壳C.生物圈、地幔、水圈D.地壳、大气圈、生物圈2.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 )A.地核B.下地幔C.地壳D.软流层
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1999年正式加入东亚—澳大利亚涉禽迁徙保护网络,2002年1月,湿地国际秘书处正式接纳崇明东滩为国际重要湿地。国际重要湿地是指国际性迁移水禽的栖息地。
思考:图中显示了哪些圈层?概述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岩石圈为东滩湿地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生物圈为东滩湿地提供了其特有的动植物种类。东滩湿地及其上空为鸟类提供了栖息、活动空间。由此可见,东滩湿地是大气圈、岩石圈、水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
东滩湿地本身是岩石圈的表层部分;动植物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 河流属于水圈;天空又属于大气圈;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在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三个圈层和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共同构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近地面的大气密度大。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减少。在2000-3000千米高空,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相近,一般把这个高度做为大气层上界。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存大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它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不单独占有任何空间,而是分别渗透于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百度约20千米。但是,生物的绝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千米到水下200千米的范围内。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3.受冰岛的火山喷发活动影响较小的地球圈层是( )A.大气圈B.生物圈C.水圈D.地核4.这些蔓延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示意地球圈层构造。5.A圈层不同于其他圈层的特点是( )①只有A圈层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②不单独占有空间,渗透于其他圈层之中③占有独立空间,厚度约为300多米 ④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圈层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6.B圈层的特点是( )A.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B.连续、不规则的圈层C.连续、规则的圈层D.不连续、规则的圈层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2《土壤的形成》课件pptx、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2《土壤的形成》分层练习原卷+解析卷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海洋与人类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43《海洋与人类》课件pptx、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43《海洋与人类》分层练习原卷+解析卷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大气热力环流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3《大气热力环流》课件pptx、湘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33《大气热力环流分层练习》原卷+解析卷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