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8330/0-170510658790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8330/0-17051065879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5208330/0-17051065879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2023-2024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物理课上,老师先让同学们观察盛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容器,发现容器外壁出现一层白霜;接着,让甲同学用镊子夹取一块干冰放入装有常温水的烧杯中,令人惊讶 的现象出现了:水立刻剧烈“沸腾”起来,内部有大量气泡产生,水面上方出现大量白 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霜是凝固现象
B.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C.白雾是由空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D.白雾是干冰升华后,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
2.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目前为止,人类奔跑的速度最快可达到约40km/h
B.中学生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C.在15℃空气中,声速是340km/h
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白水加冰的温度是
3.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40gB.50cm3的该液体质量为50g
C.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D.该液体密度为2g/cm3
4.如图所示,甲、乙是同一个人的两幅照片,乙图中他拿的眼镜是
A.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B.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C.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5.某商店有一不等臂天平(砝码准确),一顾客要买2kg白糖,营业员先在左盘放一包白糖右盘加1Kg砝码,待天平平衡后;接着又在右盘放一包白糖左盘加1kg砝码,待天平平衡后.然后把两包白糖交给顾客.则两包白糖的总质量
A.等于2KgB.小于2KgC.大于2KgD.无法知道
6.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折射B.井底之蛙﹣﹣光的反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7.如图所示是各插一面彩旗的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以房子为参照物,两车均是运动的,甲向右运动,乙向左运动
B.以房子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右运动的,乙车一定是静止的
C.以甲车为参照物,房子一定是向左运动的,乙车可能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房子可能是向右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8.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1cm
B.冬天教室内的空气温度约为37℃
C.物理课本的质量为230g
D.教室内空气的密度约为1.29×103kg/m3
9.在以下的措施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
B.滑雪板比鞋子长得多
C.坦克的轮子上有很宽的履带
D.吸管的一端做成斜口
10.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可以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B.螺旋口灯泡的螺旋套要接在零线上
C.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D.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检修电路
11.如图所示,小明用水壶烧水,水沸腾后,仔细观察发现,A 、B两个位置,有一个位置出现大量“白气”。下列关于“白气”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白气”是气态水,A处较浓
B.“白气”是气态水,B处较浓
C.“白气”是液态水,A处较浓
D.“白气”是液态水,B处较浓
12.在一条平直的马路上,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出发。如图所示,是两辆小车的s-t图像,由图像可知( )
A.0~20s乙车先加速,再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20s时两车相距40m
C.0~20s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D.0~10s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13.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寒冷的冬天结冰的衣服也会干是发生了升华现象
C.一定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D.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14.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
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
C.观察刻度尺是,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D.读数时,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
15.下列事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
A.在岸边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B.在水下的潜水员看到岸上的景物
C.蜡烛的火焰通过小孔在光屏上所成的像
D.通过穿衣镜看到镜中的自己
16.音叉的振动无法直接观察到,但我们可以让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面颊,通过面颊有“麻” 的感觉说明音叉在振动,这种研究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A.控制变量法B.模型法
C.类比法D.转换法
17.学习物理,必须会分析图像,如图四个图像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钢水浇灌成火车轮时,受热时间与温度变化的图像
B. 图中是水的沸腾图像,表示水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变,且此时水面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
C.图中表示物体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中物质A的密度比B的密度要大些
18.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D.关闭所有的电源和不用任何机器
19.下列有关质量和密度的知识点说法错误的是( )
A.把一张纸揉成一团,质量不变
B.橡皮擦用了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
C.一瓶食用油用掉一半,则剩下的半瓶油的密度变小
D.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
20.周末小梦去胜溪湖公园游玩时,看到天空中的小鸟和飞机的像同时出现在湖水中,还看到湖中的鱼和湖边树的倒影,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它们所成的像最大的是( )
A.小鸟B.飞机C.鱼D.树
21.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摆球的摆动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有关
B.实验存在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C.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千米
D.形状不规则的金属块,我们无法测出它的体积
23.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下列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B.吃冰棒解热
C.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D.烧开水时冒“白气”
24.在我们的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中学生的平均身高约为2mB.健康人的正常体温是39℃
C.人的步行速度约为10m/sD.物理课本的宽度接近19cm
25.小明在岸上看见鱼在水中游玩,看到的“鱼”是( )
A.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B.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D.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2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7.关于物理量的测量: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A.木块长度为2.5cm
B.停表示数为3min7.5s
C.物体质量为41.3g
D.液体温度为30°C
28.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
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
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
29.用同一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分别探究长短不同的甲、乙两物体的成像情况,甲物体比乙物体长些。实验时甲、乙两物体直立于光具座上,它们经凸透镜成像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它们都成放大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B.若它们都成缩小的实像,则甲的像一定比乙的像长
C.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一定比乙的像短
D.不论成放大还是缩小的实像,甲的像都有可能比乙的像短
30.如图所示是一个趣味科学表演,表演者在白墙上挂三个固定的齿轮,然后用一块半透明的材料在齿轮前由左向右移动,这时你会神奇的发现,透过半透明材料,原来固定的齿轮“转动”了起来。有关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半透明材料相对齿轮是运动的
B.齿轮“转动”说明大小齿轮产生了相对运动
C.所谓齿轮的“转动”只是光现象造成的错觉
D.齿轮相对于白墙仍然是静止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在通常情况下,声音传播的速度跟介质有关,不同的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在装满水的较长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_____次响声。此外,声音传播的速度还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_____。
32. “垃圾分类,沈阳更美”行动已经在沈阳大力开展。如图所示是红、蓝、黑和绿四色垃圾桶,废电池、废灯泡等属于有害垃圾,要放进红色圾桶:玻璃、塑料、纸张等属于可回收物,要放进蓝色垃圾桶;餐厨垃圾要放进绿色垃圾桶黑色垃圾桶是放其他垃圾的。有人拿着两块玻璃走向垃圾桶,太阳光照射到玻璃上,其反射光正好射到小亮的眼睛,得小亮赶紧转过头去,这发生的是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这种反射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反射定律。
33.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 ________,一位初二学生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约为0.2 ________
34.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__________。 检查时, 要使观察更加仔细, 就要减小观察范围,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患处。(选填“接近”或“远离”)
35.人听到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蚊子翅膀______产生的,通过________传入人耳。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的声音属于________,不在可听声的范围内。
36.天空中的云五彩缤纷,常常引起人们美好的遐想,那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遇冷_____成小水滴或_____成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了云(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7.用干冰可以实施人工降雨。当干冰被撒播在高空的冷云层时,干冰会很快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并从周围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使高空中部分水蒸气变成水珠或冰粒,它们下落时形成降雨。
38.齐齐哈尔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如果气温为-20℃,湖面结一层厚厚的冰,而冰的下面仍然是液态的水,这时冰上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冰下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
39.电闪雷鸣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说明光速比声速______选填“快”或“慢”);真空中的光速为___________m/s.
40.如图所示,木块长为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小明发现严冬季节水缸里的水结冰了,但腌菜缸里的盐水却没有,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象如图甲所示.
(1)从图象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盐水的凝固点为_____℃.由此证明了小明的猜想是_____(选填“正确”、“错误”)的,严寒的冬天,地面上的积雪不能及时熔化,会影响交通安全.人们采取在雪上撒盐的方法,可使雪在较低气温下熔化.原因是:在雪上撒盐可以_____(填“提高”或“降低”)雪的熔点.
(3)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42.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让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
(1)折射角跟入射角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介质是空气和水,请你在图中标出光的传播方向_。
(3)若不断增大入射角,会观察到的现象是:入射角增大到一定值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课堂上小美在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她跟同学们想测—测蜡烛和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于是她将=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长度为1m的光距具座中点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完成了蜡烛和像的速度测量;
(1)如图所示,她们把蜡烛起始位置放在9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在63cm刻度线处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在7s内以不变的速度将蜡烛移动到30cm刻度线处,求7s内蜡烛和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2)将蜡烛从30cm刻度线处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向右移动2s,若这2s内蜡烛的像移动时的平均速度是蜡烛的6倍,请通过计算指出:2s后小美还能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吗?
44.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若轿车仍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
1、B
2、A
3、B
4、A
5、C
6、D
7、D
8、C
9、D
10、B
11、D
12、C
13、B
14、D
15、C
16、D
17、A
18、D
19、C
20、B
21、A
22、B
23、A
24、D
25、D
26、D
27、D
28、C
29、D
30、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三 越快
32、镜面 遵循
33、cm min
34、凸透镜 接近
35、振动 空气 次声波
36、液化 凝华
37、升华 吸收
38、-20 0
39、快 3×108
40、2.55 ﹣4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不变 −2 正确 降低 变多
42、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或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折射光线消失(或观察不到折射光线)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1) (2) 像原来在70cm刻度线处,70cm+36cm=106cm>1m,故得不到像。
44、100km/h @0.7 h
入射角i
10°
20°
30°
40°
折射角r
15.1°
30.9°
48.6°
74.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心初级中学物理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中学九上物理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狸桥中学物理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